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的天空 第七十九章 太宗即位

《大宋的天空》第七十九章 太宗即位

作者:墨尚花开 字数:4234 书籍:大宋的天空

  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光义入宫饮洒,子夜过后,赵匡胤忽然驾崩。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着黄袍再次回到太祖寝宫,确立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二十一日,赵光义正式即位,改名赵炅,是为宋太宗。

  即位之时,似乎急于为自己正名,赵光义同时改年号为“太平兴国”。按照惯例,新君即位要到次年才改用新年号,赵光义比谁都猴急,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更名赵光义,现在他即位了,又改名赵炅。看来他当这个皇帝还真有点“囧”,得位不正是赵光义一生最大的痛点,无论你如何洗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

  蔡绦的《铁围山丛谈》里说:赵匡胤做了皇帝,有两样东西一直带在身边,一个是比拳头大的和田玉玉斧,一个是双节棍。因此有人怀疑赵光义为了皇位用武力杀了赵匡胤,这种说法基本不靠谱,赵光义的武功在他兄长面前根本走不过三个回合,他这么有心机的一个人,不可能以身犯险,更多的人是怀疑赵匡胤是中毒身亡的。

  按照宋皇后的意思,她是想扶持四皇子赵德芳继位的。太监王继恩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给晋王赵光义通风报信,让晋王入宫继位主政,大宋江山的第二任皇帝,就这样被一个太监轻易地给左右了。

  为了做皇上,赵光义连龙袍都备好了,胆敢穿着龙袍进宫,只能说明,没有赵匡胤的大宋,他赵光义就是真正的老大,皇宫禁军早已被他搞定,已经是自己的人了。

  赵匡胤一生经营的是一统天下,赵光义一生经营的是一统赵匡胤的天下,一个经营的是事,一个经营的是人。南北割据政权人口数量,军队人数、大将几位、国力虚实,赵匡胤都了如指掌,赵光义从不参与征伐,这些他都一问三不知;朝中大臣家的大门朝哪开,家中几口人,甚至叫什么名字,家庭状况如何,赵匡胤不知道,赵光义门清。

  赵光义登基,按照陈桥兵变的规矩,有一样学一样,太祖朝的旧臣原封不动的录用,该干嘛还干嘛,官升三级做不到,总归是要升的。

  宰相薛居正加左仆射;次相沈义伦加右仆射,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改名沈伦;参知政事卢多逊升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枢密使曹彬加同平章事;枢密副使楚昭辅升为枢密使。

  新皇登基,先来一波福利,红包奖励肯定是有的。赵光义许诺各位大小官员,干得好,其他的福利以后慢慢给。

  接着就是大封功臣,将自己身边鞍前马后忙得团团转的一帮小弟,先封个遍。首先要封的就是自己手下的四大金刚:贾琰、程羽、陈从信、程德玄。

  第一个要封的就是开封府押衙医官程德玄,人家可是立有大功的,封程德玄为翰林使,赐住宅一套。

  封开封府推官贾琰为左正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赐住宅一套,不久,又提为三司副使,三司设置副使,从贾琰开始。

  封开封府判官程羽为给事中,后改为文明殿学士,不久升任兵部侍郎,赐住宅一套。

  封右知客押衙陈从信为东上阁门使,充枢密都承旨。陈从信为人恭谨强力,心计精敏,一直是晋王赵光义的管家兼财务部总经理,晋王府和开封府事无大小,赵光义都委托陈从信,是赵光义最信任的人之一。

  封四弟赵廷美为中书令、开封府尹,册封齐王。

  赵光义登基,攻打北汉的六万宋军还在前线浴血奋战,奋勇拼杀。收到朝廷八百里加急,新皇登基的诏令,得知太祖驾崩,赵家老三晋王赵光义即位,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为什么不是太祖的次子赵德昭?四皇子赵德芳呢?三军再无斗志。

  是跟着赵光义继续当兵姓“宋”,还是跟着潘美造反,另立新君,或者改朝换代,所有的人把目光都聚集在潘美的脸上。

  潘美当即写了奏。

  折,给传诏的使者,奏请新皇赵光义,为保三军稳定,征北大军请求班师回朝。 _o_m

  收到潘美的折子,赵光义蒙圈了。他可以搞定在开封的禁军统帅,唯独搞不定跟随太祖出生入死的潘美、曹彬、高怀德、党进、郭进等大将。

  左正议大夫贾琰建议道:“陛下勿须惊慌,臣以为这些悍将,聚起来是一只虎,分开了就是一条虫,只需要将他们分开控制就好。”

  赵光义点头:“这样好!分开了,朕就不怕了!”于是,立即下令,诏潘美进京,加封宣徽南院使。让一个带兵的主帅,卸去兵权,前去管理朝廷祭祀、郊祀、朝会、宴享供帐之仪及一切内外供奉。你来,就说明你听命和臣服新皇;你不来,说明你有反心,那么你在京城的一家老小可就不保了。

  任命党进为忠武军节度使,直接到许州(今河南许昌)任上,就不用回京了。

  任命郭进为云州观察使,判邢州(今河北邢台),仍旧兼任西山巡检,直接带兵去邢州驻防,不用回京。

  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潘美进京赴任。至此,征汉大军有惊无险地陆续回到开封军营驻地,一切相安无事,那些指望潘美振臂一呼的兵将,也只得规规矩矩地回去当差。赵光义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可以落地了。

  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赵光义总想干点什么,以此来树立威望,收获人心,巩固帝位。

  正在想着这事,三司副使贾琰请求见驾,赵光义立即招手,告知王承恩,“有请!”

  ◆取吾刀鞘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冬的开封,寒风凛冽,街上积雪很厚,走在街上,行人纷纷紧缩着脖子,或是用围巾袍子将头手露出的部分裹得严严实实的。

  这天,街头酒肆,有一乞丐,跪在雪地里一天也没讨到东西,甚是气愤,乃至于绝望。倚靠在一家高门大户家的门口,禁不住怨天尤人,破口大骂,引得路人纷纷围观。从古至今,这世上唯一不缺的就是吃瓜群众。

  主人出来,向他赔礼道歉,同时吩咐人给他拿来吃的,两个冰冷的剩馍馍。乞丐不甘心,仍旧叫骂连天,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两个馍馍没有二两重,只能保障今天饿不死,吃不饱穿不暖,明天日子更难过。

  富贵皆由命,前世各修因。人在没落和走投无路的时候,难免会抱怨老天不公,有道是:“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今生无病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今生饿死为何因,前世糟人。”有舍有得,你从不舍得布施,今生何来的财富。

  正在闹得沸沸扬扬,僵持不下之际,人群中突然窜出一黑衣人,此人身形瘦小,身手相当的矫捷,但见他拔出刀来,二话没说,照着乞丐就是一刀,还在骂骂咧咧的乞丐,痛苦地弯下身去,倒在地上,血染当场,气绝身亡。

  黑衣人扔掉刀,撒腿就跑,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纷纷指责房主,不给乞丐吃的也就罢了,不应该再安排杀手把人杀了,房主百口莫辩。

  衙役们赶到的时候,只见地上一把带血的钢刀,想抓凶手,到哪里去找,只能将房主带走问话。第二天兵马司(相当于首都公安局及城管局)将此事奏知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大怒,“朗朗乾坤,竟敢在天子脚下,白昼杀人,还有王法吗!”诏兵马司,限令三天之内抓到凶手,尽快结案,稳定京城治安。

  新皇登基第二天,京城就出现了杀人案,老百姓人心惶惶兵马司根据见证人的描述,画影图形,挖地三尺,到处搜查,两天过去了,没有任何线索。

  抓不到人,只能对房主用刑,又是打板子,又是灌辣椒水。屁股都被打成了八瓣,房主受刑不过,只得招认,说是自己气愤不过,派人杀了乞丐兵马司定案,是房主。

  买凶杀了乞丐。

  听兵马司的奏报,赵光义道:“卿能如此用心,三天内如期结案,很好,是否还要再复查一下,不要冤枉了好人,更不要跑掉坏人。”

  又过了几日兵马司回奏:“经过严密查访,确认是房主买凶杀的人无疑。”

  赵光义点头,“那就把供词和那把案犯的刀拿来,给朕一观。”

  赵光义吩咐王继恩道:“将朕的刀鞘拿来!”很快,王继恩将刀鞘呈上,赵光义取刀在手,将刀入鞘,严丝合缝,显然是原刀原鞘,如假包换。

  赵光义拍着桌子大怒道:“尔等如此办案,如此敷衍了事,能不妄杀好人吗!如果我大宋官员都像尔等做事,我大宋将成何体统!”

  宰相薛居正一看势头不对,立即跪倒:“皇上圣明,臣等知罪。”文武百官也一起跪倒,“臣等知罪”。 @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三把刀。这是赵光义登基以来的第一刀。此事被记载在蔡绦的《铁围山丛谈》里。

  拿一个乞丐开刀,这真正的案犯是谁,你品,你细品,文武百官也都犯糊涂了。这乞丐也算是为国捐躯了,起码也是大宋第一烈士。

  整顿完社会治安和吏治这些国事,接着就是要整顿官员的家事,大宋二世天子赵光义属于那种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主子。

  ◆辣手摧花

  大臣王宾,许州(今河南许昌)许田人,善骑射,十几岁时就跟随宣祖赵弘殷(赵光义的父亲),出生入死,南征北战。

  王宾为人忠厚老实,办事谨慎,太祖赵匡胤时官拜署府中右职,赵光义即位,升为东头供奉官,被派到亳州去做监军。

  监军这个官职为正八品,级别不是很高,权力却很大,多半是由皇帝比较信任的大臣担任。州府兵马都监,掌管本路厢军屯戌、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特别重要的冲要之地,往往以知州、知府兼本路兵马都监。

  朝廷明确规定,外放到地方的官员,是不允许带家眷一同赴任的。王宾这么老实的一个人肯定是不敢把老婆带到亳州的。

  王宾的老婆是个有名的悍妇,典型的河东狮,嫉妒心强,爱吃醋。她生怕王宾到了亳州之后,包养小妾或者到处眠花宿柳,于是不顾王宾的劝阻,无论如何也要跟着王宾去亳州。

  监军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掌管的就是国家法度,王宾不敢知法犯法,只好向赵光义奏明实情。

  赵光义下诏,将王宾的老婆召回京城,不准她再去亳州。王宾的悍妇老婆当然不服,赵光义大怒,命令侍卫将这个老娘们重责一百大板。打了人还不解气,又将她配给忠靖营的士卒为妻。

  王宾心里这个气啊,本来指望你皇上帮忙劝一劝也就拉倒了,没想到自己最后把老婆给害了,搞了个家破人伤。

  那些赐给军卒做妻子的人,大多是重刑犯的妻女,实际上就是奴隶身份。大宋好像流行这种赐婚方式,上行下效,《水浒传》中,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就是因为犯了错,被大户人家的老爷赐给武大郎的,否则,凭着武大郎又矮又丑的实力,能娶上老婆,似乎有点天方夜谭。

  士可杀不可辱。王宾的妻子应该也就三十四岁,人家好歹也算是京官的家眷,哪里受得了如此羞辱。诏令下达后没过几天,人就死了。以她刚烈的性格分析,估么着她是自杀身亡的。

  此事在《宋史》和纪晓岚的《容斋随笔》里都有记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王宾违反国家规定把老婆带到了亳州,受处罚的应该是公务员王宾。朝廷依法罢了他的官,让他回家卖红薯也就是了,何必兴师动众打人家的老婆,败人家庭,将王妻赐配给军卒更是毫无天理,这是哪家的王法。

  清官难断家务事。作为一国之君,赵光义不走正规渠道私自办案,还是开封府尹的做事风格,不念王宾几。

  十年追随之义,痛打了王妻,可谓是无法无天、无情无义,只有无道的昏君才干这种蠢事。

  新皇上任三把刀,这是第二刀。赵光义这种辣手摧花、无赖断案的方式,虽然不近人情,但是杀鸡儆猴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大宋的文武百官,即使家中也有河东狮吼的,也收敛了许多。

  为了安慰王宾,赵光义反过来加封王宾为宾仪鸾副使,领内酒坊,回到京里做了皇家仪仗队的官。

  王宾活了七十三岁,后来做过扬州兼淮南发运使,把毕生的积蓄都用来供佛,超度亡妻。

  担任黎阳(今河南浚县)护军时,他发现一个残破的古寺基座,于是自己出奉银修复古寺。掘地丈余,发现数尊石佛和石碣,上面竟然有王宾的名字,“宾异其事以闻”,王宾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后来,赵光义为该古寺赐名为淳化寺,并赐新印经文一藏、钱三百万。 无错更新@

  ◆威震南方

  赵光义登基,金凤颁诏,布告天下。

  诏书送至吴越钱塘,吴越王钱俶立即派人到开封朝贡祝贺,同时在宫中布置太祖赵匡胤的灵堂,亲率钱塘大德高僧,为赵匡胤举办了一场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

  水陆***不仅仅是超度六道众生,同时也是护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佛寿绵延、消灾免难的佛门盛事。

  诏书送到割据泉、漳二州的南唐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手里,陈洪进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到开封朝贡祝贺,赵光义封陈洪进为检校太师。赵光义敲打着桌子告诫陈洪进,“想明白了点,为了九州统一大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只说不干光耍嘴。”

  陈洪进犹豫了片刻,“臣……!”话未出口,赵光义道:“朕知道了!”

  赵光义知道什么了呢?看到陈洪进犹豫的神情,他立即想到一个人,南唐后主李煜。陈洪进是南唐清源军节度使,他不肯归降,也是有原因的,所谓,忠臣不事二主,他的头上有一个真正的主子,那就是李煜。

  “李煜……”赵光义哼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新皇上任三把刀,这第三刀,赵光义已经想好了。

  陈洪进的心里登时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