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的天空 第八十章 问君能有几多愁

《大宋的天空》第八十章 问君能有几多愁

作者:墨尚花开 字数:6749 书籍:大宋的天空

  庑脊雪,砚池月,晚来风,壁上花,不一样的风花雪月,非一般的春夏秋冬。

  礼贤斋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南唐后主李煜特地修建的豪宅,完全仿照江南园林格式,灵璧堆砌,曲径通幽,咫尺天涯;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锦鲤穿梭,四季奇花争艳。赵匡胤一生未给自己造一座园林,他让工匠按照读书人的喜好打造成一座精致园林豪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送给李煜,赐名礼贤斋。礼贤斋有多大,如果李白能见到,也会重新发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感慨。

  阶下囚李煜,就像是一条被封印在开封的井底之龙。一座深宅大院,一对才子佳人,每日在礼贤斋,李煜与小周后女英,一样的吟诗作赋,浅吟低唱。

  李煜善书,自创遒劲如寒松霜竹的“金错刀”体,作擘窠大字从不挑笔,卷起一块锦缎照样可以如意挥洒,世谓“撮襟书”。

  李煜的画,艺术水平也很高,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记载:“江南后主李煜,才识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 _o_m ”

  李煜填词的水平,更无需多言,后世称其为“词帝”,他的每一首词,都是经典,妥妥的至尊级教科书般的存在。

  一代词帝,终日琴棋书画、吟诗作对。在礼贤斋,李煜很少出门,如果不是赵匡胤喊他饮宴,他基本上都是宅在家里,从不出门。

  不是不想出门,是因为,囚犯的他不能随便出行,到哪里,都要打报告,写申请,求批准。

  门前冷落车马稀,门可罗雀的大门口,“但一老卒守门”,那老卒的职责就是负责监视李煜的行为,让他不能随意和外界人接触。

  李煜用一首《浪淘沙》,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斗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少了忧国忧民,没了鼓角争鸣,没人前来叨扰,一行珠帘闲不卷,有时候,李煜在想,这样也好,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作词填曲,礼佛读经,因为天塌下来,还有老大赵匡胤顶着呢。

  然而这种安宁的日子,没过一年,在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清晨就草草结束了。大宋开国之君赵匡胤突然暴毙身亡,李煜觉得他的天又一次塌了,上一次是在南唐亡国的时候。

  在赵匡胤的灵前,李煜哭晕了过去。他早已经把赵匡胤当成了自己的人生知己,他觉得只有赵匡胤懂自己,作为一个亡国国君,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礼遇,夫复何求!

  这边李煜还在为赵匡胤的离去伤心难过,赵光义已经在为自己的登基理政忙得焦头烂额。

  看到割据泉、漳二州的南唐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的犹豫神情,赵光义决定自己应该先搞定李煜。慢也好,步子小也没关系,只要是在往前走就好,还没有他赵老三办不成的事,赵光义属于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被他盯上的人物,基本上都成了有故事的人。

  ◆一屋子金银

  宣州知州贾黄中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政绩突出,是一位政声斐扬于天下的清廉好官。赵光义立即将他擢升为礼部员外郎,升州知州,到南唐的旧都金陵赴任。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唐朝宰相贾耽八世孙,水部员外郎贾玭的儿子。如此强大的基因,让他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吟诗作赋,写得一手好文章。父亲贾玭对他管教很严,经常让他粗茶淡饭,告诫他:“俟业成,乃得食肉。”等到你学业完成,考取功名,才能吃肉。

  这老爹也够狠的,快赶上墨尚的老爸了,我老爸是闯关东的一代人,我是在东北克东一个小山沟里长大的,忘记了是因何原因,曾经三年没捞到上桌子吃饭的机会,每到吃饭时,就被老爸打的远远的,有时候一顿能吃上一个窝窝头就是幸福的。

  ,更别说吃菜了,所以我的少年时期,基本上是只长岁数不长个。就是这样一个整天挨打的少年顽童,后来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初中,那一年的暑假,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时期,因为,我终于能够安安稳稳地吃上一口菜了,只是在锅里炒过之后,缺盐少油的蔬菜,不是肉。当你抱怨没有肉吃的时候,回头一看,竟然有人没吃过菜。

  书山有路勤为径,板凳一坐十年冷。贾黄中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升为著作佐郎。任宣州知州时,恰逢闹饥荒,百姓大多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米,全城施粥。就是这一碗清汤寡水,不知道温暖和保全了多少家庭,数以千计的生命免于曝尸街头。又设法禁盗,让流民全部散去。

  由于南唐刚刚归附,贾黄中为政简单平易,金陵城内秩序井然。一天,贾黄中巡视州府,发下一处房间锁得甚是牢固,命令手下人打开察看。只见里面摆放着几十箱子的金银珠宝,价值数百万。这显然是李煜宫廷中的遗留之物,贾黄中不敢怠慢,更不敢私吞,立即给赵光义上表,奏明此事。

  收到表章,赵光义哈哈大笑,对身边的侍臣,四大金刚贾琰、程羽、陈从信、程德玄,说道:“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不是贾黄中多么廉洁谨慎,这些亡国的财宝如果流到市面上,必将玷污法典害人不浅。”

  下令赐钱三十万给贾黄中,表彰他廉洁奉公,堪为表率。有人趁机举荐贾黄中,说他博学能文,可以主持中书考试。赵光义于是擢升他为驾部员外郎、知制诰,调回京师。

  贾黄中去了一趟金陵,搜查出李煜私藏的金银财宝,赵光义可就不依不饶了。元宵佳节将至,他立即下旨,诏令李煜携夫人小周后女英进宫赴宴。

  ◆一场大醉

  李煜不敢怠慢,立即更衣打扮,与小周后各乘一顶小轿,来到皇宫。贾琰等四大金刚早已落座,李煜一到,赵光义吩咐开席。

  执杯在手,李煜虽然也能喝一点,也只是能喝一点。在南唐,没人劝他饮酒,他本人也不喜欢饮酒。佛门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李煜和小周后早已受持三。饮酒对他们夫妇来说,就是小抿几口意思一下罢了。

  然而这一次,大大超出李煜的预料,不但赵光义亲自给李煜敬酒,连干好几杯,四大金刚也是轮番敬酒。李煜夫妇婉拒不得,只得又喝了几杯。

  赵光义道:“新年新气象,普天同庆,陇西公不要推辞,多饮几杯无妨。”李煜被押送到开封后,太祖赵匡胤封他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赵光义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李煜从座上站起,身体有些摇晃,道:“臣不是推辞,臣夫妇着实不胜酒力,臣有些不适,臣要请辞。”小周后女英也跟着起身,搀扶住李煜。李煜一连说出几个“臣”字,“朕”这个字,他好久不曾用了,称臣也渐渐成为习惯。

  赵光义哈哈大笑,“李白斗酒诗百篇,朕还要请你现场赋词一首,你怎么能这么快就告辞呢。”

  李煜道:“李太白是酒中仙,臣是真的不胜洒力。”

  赵光义脸色突然就板了起来,“朕今天高兴,特地邀尔等饮洒,你想抗旨吗!”接着赵光义又道:“朕也不让你多喝,从现在开始,朕喝一杯,卿亦饮一杯如何?”赵光义善饮,又是行三,人称“赵三斤”,意思是说他喝三斤不倒,这些年在开封府,跟他喝过酒的文武百官都知道赵光义的酒量。

  李煜无话可说,只得勉强又坐下,继续饮了几杯。

  这可能是李煜一生中喝得最多的一回,喝着喝着,李煜突然感觉到这酒竟然不再辣烈,已然变得十分的甘甜,看来这“玉液琼浆”的称谓,确实是名不虚传,他今天算是真的体会到了。

  古语有云:“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李煜醒来。

  时,已是日上三竿。他微睁着双眼,轻声呼唤女英的名字,无人应答。他想着坐起来,头痛得像是要裂开。

  两位女官过来,扶他坐起。

  李煜问:“夫人呢?”

  女官道:“昨夜,国公是一人回来的,未见夫人一同回来,想必还在宫中。”

  李煜一惊,顿时清醒了许多,心道:“坏了!要坏菜!”他已经不记得昨晚的事了,自己喝了多少,怎么回来的,他已经通通不记得了,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意识断片,竟然想不起自己昨晚酒后做过什么。

  七弟李从善,右神武大将军,听闻兄嫂昨夜进宫饮宴,心中担忧,一早就过来问安。李煜坐起,抚头静默了片刻,道:“为兄还好,最担心的还是你嫂嫂女英,昨夜滞留宫中,至今音讯全无。”

  李从善道:“兄长安好,弟就放心了,愚弟这就进宫,去将嫂嫂接回。”

  李煜点头,李从善不敢耽搁,即刻乘坐蓝呢小轿,直奔皇宫。

  ◆悲情小周后

  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叫幸福的人,一种人叫不幸福的人。幸福与否,任何人说了都不算,只有自己知道。

  南唐大司徒周宗有两个宝贝女儿,大女儿娥皇,十九岁嫁给李煜,人称大周后。大周后病重,二女儿女英“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绣鞋”,偷偷溜进后宫,与李煜私会,两人相约,一定要白头偕老,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大周后病亡,女英成功上位,人称小周后。

  开宝九年(976)正月,小周后随李煜被押送到开封,太祖赵匡胤封李煜为违命侯,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论语•卫灵公》中有“郑声淫,妄人殆”,郑国夫人也是一个暗含Yin意带有羞辱性的封号。 @

  昨夜宫中饮宴,李煜被灌得酩酊大醉,直接趴在桌子上狂吐,被太监们架起送至闲殿休息。小周后站起身,向赵光义下拜,想要跟上李煜,离开宴席。

  有数名宫女过来,架起小周后,带至后宫。

  这里我们要说一说赵光义的妻妾。

  第一任妻子尹氏,大宋著名将领保信军节度使尹崇珂的妹妹,早亡,太宗即位,追封为淑德皇后。

  第二任妻子符氏,魏王符彦卿第六女,后周显德年间,嫁与赵光义。当时赵光义娶符氏的时候,没有像样的房子,驸马都尉张永德把自己的宅子送与赵光义。这事让赵家两兄弟一直很感动。大宋立国,赵光义封为晋王后,封符氏为越国夫人。小符的人生志向是像两位姐姐(周世宗柴荣的妻子大符后、小符后)一样成为皇后,她为赵光义的顺利登基,绞尽了脑汁,出尽了主意,耗尽了能量。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在赵光义登基的前一年,开宝八年(975),一病呜呼,到死也没有当上皇后,赵光义的那身龙袍就是她的杰作。小符一死,赵光义也有些心灰意冷,毕竟,两人为之共同打拼的事业,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那个心思老辣、出力最多的人却先离开了,这让人情何以堪!太宗即位,追封为懿德皇后。

  小符一死,赵光义郁闷了很久,就到市井去寻艳遇。关爱兄弟的太祖赵匡胤为之钦选了大宋开国元勋李处耘的二女儿为晋王妃,下定聘礼,就等迎娶了,赵匡胤突然驾崩,赵光义成为新皇帝,因为要守丧,迎娶李氏的婚礼只能延后了。直到太平兴国三年(978),李氏才入宫,李氏成了赵光义的第三任妻子。雍熙元年(984)十二月,被立为皇后,人称明德皇后。

  大相国寺旁边有一座全开封数一数二的酒楼,唤作狮子楼。店主人叫孙守彬,这可是不能得罪的主儿,为什么这样说呢?他爹孙徽跟后周皇帝郭威是好朋友,孙守彬和周世宗郭荣、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兄弟都很熟,都是好朋友。人称孙老板为“历两明朝,遇四圣帝,为亲为友”。后台硬,也少了那些吃霸王餐的泼皮无赖的打扰。

  ,所以,狮子楼的生意一直相当的红火。孙守彬膝下有一掌上明珠,打小就跟着他爹在酒楼窜上爬下,聊哥撩妹,练就了一口伶牙俐齿,人情世故,生意买卖,那是门清,活活的一个生意精,再加上人长得漂亮,风情万种,人送外号“赛西施”。赵光义第一次见到“赛西施”,就被她的气质给迷住了,论辈分,自己该是她的叔叔,再加上符氏的强势,赵光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符氏一死,晋王赵光义经常在狮子楼借酒消愁,每次都是找“赛西施”作陪,一来二去,“四大金刚”之首的贾琰看出了眉目,就怂恿赵光义将孙氏收了。堂堂的一个晋王爷,未来的皇上,竟然娶一个酒楼开店的女子,面子上总有些过不去,传出去,好说不好听,这事也就搁下了。

  因此,赵光义登基之后,后宫一直空虚。

  小周后跟李煜的风流韵事,赵光义早已听得耳朵眼起了茧子。在贾琰的安排下,赵光义这次是故意将小周后留在宫中,让他陪王伴驾,以慰情怀。

  一前一后,赵光义紧跟着小周后步入后宫。蓦然回首,在大内灯火阑珊,香薰如春的内庭宫闱,一夜龙飞凤舞,赵光义就这样轻易地给李煜扣上了一顶大大的帽子。

  赵光义命宫廷画师将他临幸小周后的场景,临摹下来,后人将其称为《熙陵幸小周后图》。从元宵佳节入宫觐见,正月将尽才被放出,小周后,在这里遭受了非同一般的虐待,从这幅广为流传的宫廷秘画,我们可以窥豹一斑。在这半个月当中,赵光义一直纠缠着小周后,行则并肩,寝则同榻。当年,太祖也喜欢过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赵光义这是有一样学一样,不过,一个是待之如宾,一个是霸王硬上弓。

  右神武大将军李从善,数次请求觐见,赵光义心知肚明,拒不接见。正月将尽,他命人将小周后女英送回礼贤斋。

  小周后回去没几日,赵光义又再次宣召小周后入宫,此后,赵光义总是隔三召小周后入宫伴驾。

  欧阳修的学生王铚在《默记》中记载:“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后主李煜报不了仇,也雪不了恨。亡国的屈辱和恨,李煜到底有多无奈,有多悲愤,他所承载的锥心之痛,无人得知。

  他也想到过自杀,然而,作为一个深明佛理的才子,李煜深知自杀是最大的杀生,等同出佛身血,得无量罪。儒家经典《孝经》里也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

  《成实论》云:恶有“恶”“大恶”“恶中恶”三种,其中自杀亦教人杀是为大恶。

  《梵网经》云:凡生者皆为我父、我母,故杀生即杀父、杀母。准此而言,自杀亦无异杀父、杀母。

  清凉寺法灯泰钦禅师曾告诫李煜:“自杀比活着还要痛苦,还要可怕!凡是自杀的,都要找替死鬼,找不到替死鬼,就没有办法投胎,每七天,他那个自杀就要重复上演一次。自杀的果报都在地狱。再痛苦都不能自杀,自杀解决不了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把问题搞复杂了,将来果报更苦!”

  佛门反对自杀,佛家认为:生老病死只是个轮回的相,不是说人死如灯灭,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事实上,有情众生死了之后,过了四十九天,就又出生了,众生在六道里面永远搞生老病死,永远在搞轮回,这才叫可怕。所以佛才到这个世间来,教导大家出轮回之法。什么叫涅槃?涅槃的意思是不生不灭、超离生死烦恼、安住永恒快乐的境界。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能够跳出六道轮回,了生脱死,进入那种永远不生不灭的生命层次。

  李煜常常地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间?是为情、为债、为修忍辱、为历练、还是为度众生?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袈裟换龙袍?”

  。

  带着国破家亡的伤感和无法保护家人的锥心之痛,李煜用他的“金错刀”一挥而就一首《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囚身于礼贤斋,没有丝毫的自由,曾经的欢娱时光,昔日的南唐荣耀,只能在梦中去找寻。从帝王到囚徒,差距如同天上人间之别。

  往事不堪回首,当梦中的欢娱被春雨惊破,在凄苦孤寂的夜里,李煜只能责怪无辜的罗衾。

  ◆天上人间

  大宋囚住了李煜的身,然而,他的词却却惊艳了帝都,惊艳了整个大宋,为他赢得了“词帝”的美誉。他的词一经写出,立即成为茶楼酒肆最红的曲子。

  随着小周后的进宫,李煜的《浪淘沙令》也渐渐地从礼贤斋,传唱至帝都开封的大街小巷。这天,赵光义带着四大金刚到狮子楼约会“赛西施”,没想到孙氏也会唱这一首《浪淘沙令》,“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开始赵光义还没太在意,他依旧沉寂在私会的欣喜中。当孙氏唱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赵光义禁不住问了一句:“这是什么词?谁写的?”

  左正议大夫贾琰随即答道:“是李煜所作《浪淘沙令》。”

  赵光义的火腾地一下子就起来了,“这是什么靡靡之音?竟敢乱我大宋皇城子民视听!‘天上人间……天上人间……",这分明是贼心不死啊!还想着他那个江南唐国呢!难道是要造反不成?”

  赛西施赶紧住口,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言语,独自坐在那里端着酒杯堵着自己的嘴。赵光义一甩袖子,起身就走。贾琰赶紧向孙氏使眼色,赛西施随即起身,大声说道:“客官慢走!下次还来哟!”

  贾琰见赵光义总往赛西施的酒楼里跑,就建议赵光义将酒楼女老板赛西施孙氏纳入后宫,封作嫔妃。

  若太祖在世,赵光义万万是不敢作此想的。现在今昔非比了,他是皇上,天底下的事自己说了算,他觉得贾琰的话很有道理,就下了聘礼,将孙氏诏入皇宫,封为才人,不久又封为贵妃,人称孙贵妃。好长时间,孙贵妃都是大宋皇宫地位最高的嫔妃。

  后宫里有了孙贵妃,丝毫挡不住赵光义对小周后的霸占,依旧隔三她进宫伴驾。小周后向赵光义抱怨李煜在礼贤斋生活太过清贫,赵光义立即下诏给李煜增加月俸,同时还赐钱三百万,并允许李煜可以随时随地来崇文院遍阅皇家藏书。

  同样是忍辱偷生,南唐后主李煜与越王勾践不同,一个是国破家亡,一个是国破家未亡;一个是再无机会,一个是还可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从皇帝到战胜者的奴隶,从天堂跌落地狱,自己的一切都是大宋皇帝的,包括家人。在开封,这样的日子,李煜煎熬了整整三年。

  同样是为奴三年,勾践换来的是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而李煜换来的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黄土掩风流。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出生于农历七月初七日,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前夕,李煜命歌姬奏乐,哼唱自己的新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的宫廷还在,故国已不堪回首,若无灭国丧家之痛,世人是读不懂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如长江水滔滔不绝,绵绵不断,永不停息。

  真不愿意听到,那些在绝望中的***变成世人心中最凄美的诗歌;真不愿意看到,那些痛苦的眼泪化成世间最不朽的乐章。

  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大宋的后宫传唱开来;当“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每位宫女妃嫔的口头禅和标配,赵光义彻底炸了!

  翰林使程德玄道:“臣听闻李煜出生在七月七,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官家到时候是否要备一份厚礼,为李煜庆生呢?”

  赵光义咬着钢牙,蹦出几个字:“那是必须的!”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节,这一天也是李煜的四十二岁生日。礼贤斋内,小周后女英亲自张罗,为李煜设酒庆生,并让南唐故妓咏唱后主的《虞美人》。

  赵光义知道,四弟赵廷美和李煜很投缘,就派齐王赵廷美代表自己为李煜送上一壶御酒,前去祝寿。并嘱咐齐王,不要逗留,不要饮洒,速去速回。

  酒是美酒,不过里面已经放了牵机药。齐王赵廷美并不知情,作为钦差大臣,他的心情是愉悦的。

  全府上下跪倒谢恩,李煜接过御酒,想留赵廷美喝上几杯,被赵廷美推辞了,“弟尚有要事,就不打扰了,陇西公,你们尽情狂欢,逢此良辰吉日,祝您圣寿无疆,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煜本不胜酒力,御赐美酒,是必须要喝的。一杯洒下肚,酒很烈,感觉像是一股辛辣的热流直冲胸肺。

  很快,不可思议的一幕,在小周后的眼前上演,后主李煜突然瘫倒在地,全身蜷曲成一团,直呼:“痛!……痛!……痛!……”

  此时,歌姬依然哀婉地浅吟低唱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王铚在《默记》中记载:“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这是唯一确认李煜死因和死法的记载。

  赵光义是个暗中下毒的高手,宋人非常明确且毫不避讳地记载“太宗精于此道”,而且最常用的就是“牵机药”,为他的行为落下实锤。

  服此毒后,皆“头足相就,抽搐佝偻而死,如牵机状也”,故名牵机药。亡国国君当中,后蜀孟昶是第一个中招的,南唐后主李煜、吴越王钱俶,都是被赵光义赐宴后,暴毙而亡,无外乎都是服用牵机药所致。

  人无千岁寿,词有万古名。而今撒手西方去,无论千秋与万秋。一首《虞美人》成了李煜的绝命之词,后主李煜死了,他的词还活着,而且活得风光无限。

  人生幻化古今同,谁肯将身入梦中。来时百花逢春境,去时黄叶悲秋风。

  李煜走了,赵光义追封他为吴王,并辍朝三日。《宋史》载:“(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李煜走了,前半生,他是帝王,是江南国主;后半生,他是阶下囚;死后,他是“千古词帝”。@·无错首发~~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李煜有大小周后两个知音。李煜走了,那个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小周后女英,又将何去何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