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五百一十一章 陇西李氏(八)

《女帝的传奇相公》第五百一十一章 陇西李氏(八)

作者:暮入如昼 字数:1855 书籍:女帝的传奇相公

  贞观时期是蓝星华夏历史上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将眼光放到很远。

  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华夏。

  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扬州、益州和西北的沙州、凉州,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自汉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疆域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

  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军事方面李世民更是做得出类拔萃,毕竟人家就是靠着打仗夺得天下的。

  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

  贞观四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

  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继续经营西域,先后多次用兵,贞观八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

  贞观十三年,太宗以高昌王曲文泰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

  次年曲文泰病死,其子曲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

  唐军取得多次大胜,最终因为当地变冷早、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而且粮食将尽,所以班师还朝。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到华夏。

  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获高句丽首级达到四万余级,唐军士兵死了不到两千人。

  唐军还从高句丽缴获了大量铠甲、马、牛等等,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继续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在这之后,唐太宗对高句丽发动了一些攻击,削弱高句丽,唐军也都取得了胜利。

  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命牛进达、李勣、李海岸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句丽。

  李勣率军渡过辽水,途经南苏等数座城,高句丽兵多背靠城墙拼战,李勣将他们打败,并焚烧其外城后回师。

  牛进达、李海岸率军进入高句丽境内,经历一百多次战斗,战无不胜,又攻克石城。

  进军到积利城下,高丽兵一万多人出城迎战,李海岸将其击败,斩首二千级,十二月,高句丽王让他的儿子莫离支任武入朝谢罪。

  贞观二十二年古神感率唐军渡海攻打高句丽,遇到高句丽军步骑五千余人,唐军在易山击破了他们。

  当晚一万多高句丽军袭击古神感的船,再次被古神感击败。

  薛万彻率唐军渡过鸭渌,到达泊灼城,高句丽人害怕,放弃邑居而逃跑,大酋所夫孙抵抗,薛万彻击斩所夫孙,又击破三万高句丽援军。

  贞观十九年,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次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

  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简直像个笑话一般。

  贞观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

  文化方面贞观初年,李世民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书二十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

  并任命虞世南、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充任学士,以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等著名学者、硕学之士相继为秘书监。

  主管国家的图书馆和藏书事业,选五品以上工书者为书手,又在弘文馆设立检校馆藏的官员,将缮写、整理、校勘图书,藏于内库,以宫人掌管。

  官府藏书机构除弘文馆外,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

  晚年因连年用兵,营造宫殿,杂税日益苛重,才使得此事有继续下去。

  民族方面唐王朝建立之初,东有稽胡的扰边,西有吐谷浑的威胁,北有突厥的侵袭,尤以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突厥武装曾直逼唐廷首都长安的近郊,成为当时的主要威胁。

  李世民即位后,经过三、四年的认真努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好转,政权得到一定的巩固,便对突厥的骚扰从防御转入反击。

  同时却对它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显示了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仁和宽厚的胸怀。

  在这种思想和胸襟指导下,贞观时期推行了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政策。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

  从此以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

  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册立其后嗣焉,形成了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例由唐廷册封的制度。

  唐太宗还实行了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开

  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