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五百一十二章 琅琊王氏(一)

《女帝的传奇相公》第五百一十二章 琅琊王氏(一)

作者:暮入如昼 字数:1805 书籍:女帝的传奇相公

  陇西李氏的巅峰可以说至唐朝后便开始销声匿迹,而琅琊王氏却是千年不衰的传奇世家。

  琅琊王氏素有华夏首望之声誉,这个家族是晋代四大门阀王谢袁萧之首。

  兴起于两汉时期的琅琊临沂,历经千年而不衰,东晋时琅琊王氏的势力可以和皇家匹敌,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氏的奠基者是王吉,此人字子阳,是西汉时琅琊皋虞人,后徙家于同郡的临沂县都乡南仁里。

  少年好学,以孝廉补授若卢县右丞,不久升任云阳县令,汉昭帝时,举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

  当时的昌邑王刘贺贪酒好色,喜欢游猎,不问政事,致使百姓劳役过重,怨声载道,王吉上疏力谏,但未被采纳。

  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执政,刘贺被迎立为皇帝,王吉再次上疏规劝刘贺要敬重大臣,勤于国政,但仍被拒绝。

  刘贺在位仅2二十七天就因淫乱被废黜,他为昌邑王时的臣僚大多受株连被处死或下狱,唯有王吉与郎中令龚遂因屡次进谏,幸得免死。

  汉宣帝时,王吉被起用为博士谏大夫,他针对当时皇室奢侈糜费、任人唯亲等时弊,上疏劝宣帝选贤任能,废除荫袭制度。

  提倡俭朴,爱惜财力,以整顿吏治,淳厚民风,使国家兴旺发达。

  他是蓝星华夏最早的晚婚提倡者,在上汉宣帝刘询言政事的本章中写道,夫妇,人伦之大纲、夭寿之萌也。

  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多夭,王吉主张晚婚的目的是要达到不夭和明教化,意即优生优育。

  这种战略性的前瞻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王吉为官十分清廉。他住长安时,邻家枣树的枝叶伸入其院中,王吉的妻子随意摘了几颗枣子给他吃。

  事后王吉得知枣子是偷摘邻居家的,便将妻子赶走,邻家听说后,执意要把枣树砍掉,后经再三劝说,王吉才将妻子招回。

  因此当时流传着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的佳话。

  王吉辞官回乡时只带着自己的行装,毫无积蓄回乡后衣食亦如同平民百姓。

  王吉之子王骏,汉成帝刘骜时期大夫,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京兆尹、御史大夫等。

  王骏所历职务皆显能名,王骏鸿嘉元年四月庚辰始任御史大夫,至永元二年,历时五年,政有清绩,口碑很好,众人为骏恨不得封侯。

  王骏为御史大夫时卒于官,未及封侯,众人为未封侯而很是不平。

  班固把王骏比作周朝的伯夷、叔齐,汉代的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等。

  班固说,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出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励俗,近古之逸民也。

  若王吉、贡禹、两龚之属,皆以礼让进退云,其父王吉著有《鲁论》,王骏后来重编注解为《鲁王骏论》。

  汉元帝封匡衡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

  成帝时,司隶校尉王骏等告其专地盗土自益,匡衡被免为庶人。

  王崇,西汉扶平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孙、王骏之子。

  历任刺史、郡守、御史大夫、大司农、卫尉、左将军、大司空,封扶平侯。

  安汉公王莽专权于朝,篡位之心日益明显之时,王崇无力回天,为保名节,欲称病乞骸骨归于乡里,未成,后被傅婢毒死。

  王吉祖孙三代皆以贤称著于史,又王崇之子王遵光武帝嘉其忠义。

  王遵,字子春,新莽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为人豪侠,有辩才。

  更始元年,与隗嚣同时起兵,后投归更始帝刘玄。

  更始三年,诸将想劫持刘玄东归,当时隗嚣参与此次谋划,事情败露,刘玄派人召隗嚣,隗嚣称病不去,与王遵等率军自守。

  刘玄派邓晔率军包围隗嚣,隗嚣突破包围,占据原来地盘,自称西州上将军,任王遵为大将军。

  王遵虽与隗嚣一起举兵,但常有归附东汉的意向,建武六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招降王遵,任他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

  建武八年,光武帝亲率诸将西征,派王遵持节监大司马吴汉留屯于长安。

  王遵知道隗嚣必败,便以书信劝旧交隗嚣部将牛邯归顺东汉。

  其后王遵之子王音,为大将军掾,魏郡元城,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兄弟。

  任侍中时,京兆尹王章曾被王音的堂兄王凤举荐,但是王章十分不满王凤专权,密陈成帝刘骜,请求诛杀王凤,任用贤良。

  刘骜不忍杀舅,王音偷听到这个消息,赶忙报告王凤,王凤诬陷王章,王音因此得到王凤信任,擢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王音之子王融,字元长,琅琊临沂,南朝齐大臣、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六世孙,庐陵太守王道琰的儿子。

  聪慧过人,博涉经籍,富有文才,举秀才出身,进入竟陵王萧子良幕府,名列竟陵八友之一,极受赏识。

  累迁太子舍人,兼任主客郎中,接待北魏使者,累迁中书侍郎,加号宁朔将军。

  齐武帝病重时,支持竟陵王萧子良的夺嫡活动,永明十一年坐罪被杀,时年二十七岁。

  王融之子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

  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泰始四年去世,年八十五,谥号元,有《训子孙遗令》一文传世。

  王祥性情非常孝顺,他的生母薛氏早逝,继母朱氏对他并不好,多次在王祥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

  所以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他,常让他打扫牛圈,但王祥却更加恭谨。父母有病时日夜伺候,不脱衣睡觉,汤药必自己先尝。

  王祥家有棵红沙果树结了果实,母亲令王祥守护,每逢有大风雨,王祥总是抱住树哭泣。他的孝心就是如此专诚而纯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