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八十八章补充协议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三百八十八章补充协议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202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 .Co

  而不是将上一个协议之中,双方对航空技术的交流,仅仅限制于向苏联派遣留学人员,去苏联学习依旧工作.苏联人的飞机尽管粗制滥造,战时生产的水平更加的低下。但是基本的作战性能,还是可以满足抗联需要的。

  根据情报部门收集的资料,苏联人眼下虽说从远东地区抽调走了大批的部队,以及地面坦克等装备。但是其远东军区与西伯利亚军区,外加太平洋舰队的航空兵总数,依旧保持在近两千架的水平。

  其中虽说不乏伊十六战斗机,那样性能已经落后,无法在苏德战场上使用的飞机。但也有不少的米格三、拉格三和雅克一等新型战斗机。这些新式战斗机的数量虽说不多,与西线保持的数量不成比例,但是也绝对不在少数。

  苏联人虽说撤走了远东地区大部分的地面部队,投入到西线战场上。但是在航空兵的数量上,并未显著的削减。可见苏联人对日本人的防范之心,并未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与美国人全面开战而削减太多。

  其部署在远东地区航空兵的数量,一直在对北海道、南萨哈林岛以及北千岛群岛方面,日军陆海军航空兵部署数量优势。去年苏联人想法子从抗联手中,将那些sb系列轰炸机和苏二轻型轰炸机要了回去,但是却并未削弱远东地区的这两种飞机的部署力量。

  与其他舰队的水兵被大量抽调上岸作战不同,苏军太平洋舰队始终保持着完整的规模。甚至比承担运输美英援苏物资船队护航的北方舰队,在兵力配备上还要齐整。岸炮和鱼雷艇的数量,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之中。

  苏联人虽然认为在抗联崛起之后,日军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地面上威胁,已经下降到一个基本上已经消失的态势。但面对着强大的日本海军,与日本隔着日本海相望,甚至在萨哈林岛与日本人直接接壤的苏联人,对海面上的防备并未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甚至在眼下西线空战相当激烈的情况之下,还用美制p四零战斗机,逐步开始替换太平洋舰队海军航空兵原来装备的伊十六战斗机。并将原来远东军区装备的所有伊十五战斗机,全部退出现役。这些情报都在说明单单从远东地区,苏联人就有能力提供一批战斗机的。

  苏联人虽说黑了一些,也过于自私自利了一些。但是他们的手中,应该还是有一定好东西的。如果能想办法换回一些苏联新式战斗机,未必非得去美英那里低三下四。只是这个时候怎么才能让苏联人吐口,这是最关键的。

  相对于航空兵对苏情报来源的局限性,总部情报部的情报可是比航空兵要详细的多。早在上个月,抗联情报部门就知道苏联人,已经开始全速生产两种新式战斗机。一种型号是拉五战斗机,一种为雅克九战斗机。

  而且在六月份苏联人也获得了一批,性能在眼下p四零战斗机中最好的型号k型和f型,以及开始接收喷火战斗机。眼下手头宽松多的苏联人,将原来获得的p四零战斗机的c、m、n等型号,已经转交给了太平洋舰队航空兵,替换下来该舰队使用的伊十六战斗机。

  从眼下苏联人手中的牌局来看,虽说牌整体看水平一般,但是数量却是很充足。抗联如果想想办法,拿出足以打动苏联人心思的东西,应该可以搞到一些新式飞机,至少部分满足航空兵的需要。

  现在的问题是抗联缺乏交换足够分量的筹码,以促使苏联人答应这次交换。要想在眼下苏联人尚未能彻底挽回苏德战场局面的时候,从苏联人手中搞到自己所需的装备,没有足够的砝码恐怕不会让这头贪婪的北极熊吐口。

  杨震仔细考虑了良久,最终将主意还是打在了美援物资的头上。但美国人的承诺,始终华而不实,却让杨震感觉到手中缺乏好牌。当然如果美国人的援助,完全能够达到他们承诺的标准,杨震现在也就不会这么头疼了,与他最不愿意打交道的苏联人去谈判。

  当初虽然与苏联人在签署谅解协议的时候,相互承诺过技术方面的协作。但苏联人更多的让步,是集中在为抗联培养航空工程设计人员方面。对装备的承诺,却是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无疑更加限制了杨震手中,可以打出去的牌。

  同时现有为苏联人提供粮食数量,已经是抗联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之下,可提供的最大限度数量了。再多,就要威胁到抗联自身对粮食需求的安全线了。煤炭的供应量,虽说可以增加一部分。但是优质的动力煤,在自身需要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之下,增加供应也不太可能。

  反复掂量手中的本钱,以及与李延平和郭炳勋紧急商议之后,杨震还是决定从苏联人眼下最需要的坦克方面着手。从未来还不知道数量和质量的美援坦克之中,拿出一定的配额转交给苏联人,并酌情同意加大为苏联方面生产轻武器数量的配额。

  并且苏联人只要能保证提供一批新式作战飞机,抗联可以不再索要苏联人用来顶账的那批英国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但为了保证抗联的装甲部队战斗力,不在近一步的削弱,苏联方面应该保证交付抗联德制坦克的数量。至于其他的问题,等到谈判的时候再说。

  在下定决心之后,杨震与中央以及东北局经过协商,在中央的批准下,快速组建了以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为团长,抗**政治委员李延平为副团长,再加上航空兵一名副司令、参谋长,以及各军兵种副职组成一个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进行谈判。

  中央则派出了以在苏联治疗的林总,以及从延安选派的副参谋长,作为中方代表主持此次谈判。中央的态度是此次谈判还是以抗联为主,中央派出的代表,主要起到居中协调的作用。所有的事情最终拍板权,由杨震全权负责。

  在与苏联方面经过磋商之后,苏联方面最终同意了这个协议之中的部分要求。可以考虑提供给抗联一批新式苏制战斗机,但也提出今后抗联应该将美援的p三九战斗机,全部转交给更加需要的苏联方面。

  苏联人对这种战斗机,表现出来近似乎变态的喜欢。尤其是对这款战斗机装备的,能够击毁坦克的三十七毫米航炮,可谓是从骨子里面喜欢。这种情况之下,美国人每运输给抗联一架同型号战斗机,苏联人都表示出无法接受的态度。

  如今抗联提出的这个要求,苏联人正好就坡下驴。借着这个机会,用自己那些腿短,同时性能比较单一的战斗机,将这些深受部队欢迎的p三九战斗机搞到手。虽说要付出一些代价,但相对于这些自己急需的飞机来说,这个代价对于苏联人来说还是合算的。

  同时允许苏联方面派出工程师,详细查看美英两国转交给抗联的重型轰炸机,尤其是苏联人窥视已久的b十七与b二十四型轰炸机。如果抗联可以“赠送”给苏联一架样机的话,苏联方面将会提供部分最新式的战斗机。

  至于美制坦克方面,苏联人要求在原有比例的基础上再增加百分之十。不过苏联人表示,对于抗联这部分的缺口,如果德制坦克的战利品无法满足需要,苏联方面可以考虑用英制坦克代替。

  对于苏联人这一系列的要求,虽然没有亲临莫斯科参加此次谈判。但是坐镇哈尔滨被主席授权在谈判之中,始终掌握着最后拍板权的杨震。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最终选择了部分同意。

  苏联航空专家可以到根据地,秘密考察美制重型轰炸机。抗联方面可以提供所需飞机,供苏联方面详细的研究。但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必须在中国境内进行。而且在对美制重轰炸机进行研究的时候,必须要有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参与。

  在这个问题上,杨震给的借口很充足。如果抗联违背与美英协议,将飞机直接转交给苏联人。如果一旦被美国人和英国人发现,抗联将无法在获得更新式的美制轰炸机。这对中苏两国来说都是一个损失,尤其是苏联方面将会无法接触到美国方面最新式轰炸机技术。将研究的地点选择在中国境内,即便被美英发现了,也并非没有借口推脱。

  至于p三九战斗机,抗联可以将四三年的配额全部交给苏联方面。但希望苏联方面可以用他们并喜欢,而且在苏联极寒气候之下,很难保养的美制p四零战斗机,替换这些很受苏联人欢迎的美制战斗机。

  当然苏联人愿意提供自己制造的新式战斗机,抗联也是很欢迎的。甚至如果苏联方面愿意转让技术的话,以及生产上协助的话。抗联可以用美援航空用铝的定额,为苏联制造一批他们现在还顾忌不上生产的新式战斗机。

  在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唇枪舌战,用杨震的话来说,中苏两党、两军友好协商之后。双方在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部签订了一个备忘录,双方都承认前一段时间签订的,抗联与苏联方面航空一揽子协议继续有效。双方将在整个战争期间,将继续分享相互的航空技术。

  此份协议作为不久之前,两军签署的那份协议的补充协定。根据这份备忘录,苏联人在两种新式战斗机大批量量产之后,在年底之内向抗联提供二百架拉五战斗机,一百架雅克九战斗机。至于四三年的飞机供应量,则在下半年继续进行谈判。

  但苏联人以目前苏德战场消耗巨大为借口,拒绝提供雅克一型战斗机,以及美制p四零战斗机作为新式飞机量产前的过度。但考虑到抗联目前的急迫需求,苏联方面先从太平洋舰队航空兵之中,抽调出二百架最新批次生产的拉格三战斗机,转交给抗联方面。

  作为一种交换手段,抗联要将四三年全部美援份额之中的美制p三九战斗机,提供给苏联方面。也就是说这款美制飞机,在途径苏联的情况之下,苏联人将直接留下来自用,不在转交给抗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