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六十六章 风云将变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二百六十六章 风云将变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214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尽管强行通行,这些木制桥梁也不见得真的无法承受,但杨继财实在不敢冒着这个风险,不管不顾的从这些最长不过几十米,数量繁多的小桥上强行通过,只能采取分段通过的办法,又使得速度远远落后于当初的计划。

  甚至十几个小时之后才出发的最后一波掩护部队,因为走的是公路,也无需考虑桥梁的承重能力,反倒是没有那么多的麻烦,在行进速度上赶到了他们的前边,抢在他们之前抵达的石岭关一线,等杨继财带领的火车车队赶到石岭关的时候,苏英奇已经在这里等他近两个小时了。

  如果不是杨继财提前将侦察部队派了出去,秘密的控制了同蒲路忻县以南的各个日军据点,同时陈翰章派出骑兵、装甲集群,南下进抵原平一线接应,抢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抢占了忻口、原平,保障了原平以北撤退路线的安全。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从太原到大同三百多公里的铁路,足足走了整整两天时间的杨继财恐怕很难平安的撤出来,因为就在杨继财撤退的列车队,刚刚通过忻口、原平不到三个小时,日军的援军就已经抵达这里,彻底的封死了北同蒲铁路。

  而随着掩护的部分晋绥部队和晋察冀部队,在车队抵达石岭关一线的时候,就已经全部下车,撤回了各自的根据地,整个车队除了晋绥军区的一个基干营,以及苏英奇带领的部队之外,已经再无掩护部队。

  哪怕只晚上三个小时,他将面对的不是一个中队,也不是一个联队的日军,而是整整一个旅团,并配备了大量炮兵和毒气弹的日军一个旅团规模的支队,以他手头现有的不足两个营的兵力,全军上下所剩无几的弹药,以及仅剩的十一辆,已经几乎打光了炮弹的坦克,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还要保护这么多设备的同时安全突出重围的。

  就在杨继财因为桥梁承重的原因,被大量耽搁了撤退的时间时,在他身后山西战场此时,已经是风云突变,就在杨继财慢吞吞的向大同撤退的时候,新一波的日军援军,却在抓紧时间向太原和整个山西战场星夜兼程的疾驰。

  从华东中国派遣军抽调出来的援军,已经在杨继财撤离太原当日,突破娘子关一线进入山西,其作为先头部队的山村支队,就在杨继财通过的三个小时之后,便经五台强行突击进入忻县、原平一线。

  同时日军虽说一时无法修通正太铁路,但是已经打通井陉至阳泉一线的公路,正在抓紧时间向山西战场调集粮食、弹药和物资,而驻扎在长治和临汾的日军,也正在沿着南同蒲铁路,以及白晋铁路向太原调运粮食。

  如果杨继财在撤退的时候,哪怕是只耽搁一天的时间,等到日军的援军和物资全部运到,那可就真的想走也走不了了,一旦日军增援兵力赶到,四面合围上来,切断北同蒲铁路,除了全军覆灭在太原城下之外,他几乎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与这个山村支队同时出现在整个华北战场上的日军援军,还有师团规模的武内支队,也在邯郸下车之后,经武安、涉县、黎城、辽县,向榆社、太谷方向疾进,如果不是担心因为正太公路拥挤,遭受轰炸而出现无谓的损失。

  以及冈村宁次对这个武内支队,另有使用计划,使得这个武内支队途径的路线,选择了晋东南,距离比较远,而没有走正太公路,如果这个武内支队走井陉、阳泉、阳寿的话,早就赶到太原一线了。

  而就在在这个武内支队主力,已经赶到榆社同时,日军大本营从东南亚战场抽调的两个师团之中的四十七师团在天津登陆之后,没有做任何的休整,正在经平绥铁路向张家口全力进发。

  该师团不仅完全齐装满编,而且携带了一个从菲律宾战场上带过来的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联队,同时该部还加强了从菲律宾战场缴获的十三门野炮,临时编组成的一个野炮大队。

  先期在塘沽登陆的六十九旅团,则加强了两个山炮中队、一个野炮中队,外加四个从本土抽调出来的速射炮中队,则已经进抵涞源至灵丘一线。

  得到了大量援军的冈村宁次,不顾此刻大同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其驻大同守军的十五师团一部,独立第三混成旅团主力已经全军覆灭的实际情况,而不断的频频在调兵遣将,寻找突破口,试图一举将抗联在晋北的部队,以及挺进军主力全部击溃,以挽回眼下的败局。

  在华东日军的援军先行赶到山西战场之后,冈村宁次似乎并不急于将从东南亚战场调来的两个师团,立即全部投入到一线作战之中,除了四十七师团正在全力增援张家口一线之外,他留下二十一师团,进驻获鹿、正定、石门一线。

  并且冈村宁次正在调动物资,给这个师团补充了大批的骡马等山地作战所必须运力,并从其方面军直属的炮兵之中,抽调了最后四个山炮中队,替换下这个师团的并不适合山地作战的野炮,还将方面军所属最后一个直属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大队,也配备给该师团。

  同时日军留守在河北的几个独立混成旅团剩余兵力,也正在频繁调动,在轰炸之中损失惨重退回石门后,又撤至清风店整补的十五师团,也获得了一个野战补充队的补充,虽然未能补充完整,但是实力已经有所恢复。

  面对着察南与山西战场敌情出现新的变化,此时已经返回抗联通辽总部的杨震,也在不住的调整部署,已经拿下化德和商都,将一一零师团主力已经彻底打垮的杜开山所部,除了留下一部兵力打扫战场,并彻底解决困守在化德与商都之间的一一零师团少量残部之外。

  主力立即南下越过平绥铁路,在张家口以西全线展开,配合挺进军的作战,同时在热河战场抽调的部队抵达晋北战场之后,立即将其部署在晋东北的浑源至广灵一线,与南下的杜开山形成一个整体作战态势。

  但考虑到此次作战,全部都是山地作战,杨震除了留下一个独立坦克营,配合化德、商都战场清剿残敌之外,其余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全部被调回东北战场,但杨震给晋北和察西南战场,调集了更加适合作战的两个榴弹炮营。

  杨震很清楚,三十二师团虽说现在因为补给的问题,暂时无法北上,但一旦完成补给,该师团主力会立即北上,配合已经进抵山西的日军增援部队,向晋北我军目前控制区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在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限,不可能在大量向晋北增兵的情况之下,杨震只能想方设法的为晋北战场,增加火力配备,同时利用在夺取大同之后,晋北战场主要战斗集中在西线的情况之下,抓紧时间向晋北调运了大批的弹药和油料。

  同时电告陈翰章在进行防御的时候,不要固守各个要点,要尽可能的利用内外长城之间比较复杂的地形,采取机动防御的态势,并利用纵深的山地,将整个内外长城之间,变成埋葬日军的坟墓。

  而考虑到日军增援的兵力之中可用于晋北战场的兵力,杨震并未束缚陈翰章在指挥上的手脚,除了电告陈翰章,在作战之中要灵活机动之外,还告诉陈翰章,事事不必事先请示之后在做行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先暂后奏。

  但杨震也在电报上告诉陈翰章,要注意与兄弟部队之间的配合和协同,要处理好与兄弟部队之间的关系,对兄弟部队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不要以抗联的标准,去要求关内的兄弟部队。

  在给陈翰章下达完毕命令之后,考虑到这个二十一师团的装备与调整,以及十五师团余部所处的位置,总感觉冈村宁次的这个调整,并不像完全针对晋北战场的杨震,给老总并副总指挥发了三封加急电报。

  除了将心中的疑虑,通报中央以及两位之外,还希望已经进至太行地区的冀鲁豫和冀南军区部队不要继续北上,就地留下配合太行和晋察冀军区留守部队,应对极有可能会出现的意外局面,杨震认为凡是多留三分心,做事多留三分退路还是好一些的。

  同时杨震再三提醒老总以及已经赶到晋北的晋绥军区司令员,一定要注意提防日军趁晋绥军区目前空虚,对我晋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以减轻日军在晋北作战时身后补给线所要承受的压力,避免当初忻口会战时期,我军在敌后不断伏击日军运输队,使得日军补给出现大量困难的情况再一次发生。

  杨震建议如果实在不行,就改变原有的晋绥军区主力部署在晋北战场左翼的原计划,将正在逐步返回的晋绥军区主力,全部撤回晋西北根据地,以确保晋西北根据地以及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同时太行、太岳、晋察冀军区,要再一次做好反扫荡的准备,如果形势允许,可酌情将眼下在太行军区的冀中军区部队一部,由得利人员指挥,在适当时机返回冀中平原作战,在此时已经成为日军核心区的冀中区大闹天宫,分散日军的兵力,以及减轻根据地内的压力。

  在地面上调整部署的同时,杨震将所有还有飞行能力的伊尔四轰炸机大部,a二零攻击机的三分之二的兵力,调往陕北以及归绥、集宁几个飞机场,以弥补地面兵力和火力不足的困境,并将东北目前库存的航空炸弹的三分之一,也一并调往晋北。

  而为了在航空兵大部,尤其是轰炸机大部已经调往晋北战场参战的情况之下,杨震将四月十八日,美国空袭东京之后降落在东北根据地的美制b二十五轰炸机,连同原有的机组人员一并征用。

  在杨震看来,不管你是什么军队,既然现在大家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那么就绝对没有自己友军在这里苦战,你们在抗联根据地休整好了,拍拍屁股就走人的好事,既然来了,不做点什么,又岂不是白白的浪费了b二十五轰炸机的优异性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