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民国岁月 第170章

《重生之民国岁月》第170章

作者:万马奔腾 字数:3020 书籍:重生之民国岁月

  在击溃淞沪大军的同时,直接向南京进攻。能够攻占敌国的首都,这将是何等的荣耀。但是就是眼前这座小小的松江城竟然挡住了第十军进军的脚步。在接到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的再次求援之后,柳川平助把最后的预备队国岐支队也派了上去。

  而此时的松江城正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城内又好几处起火,县城的警察正在扑灭各个被炮火引发的起火点。

  六月十日,还是个阴天,烟雾之下,黑沉沉的仿佛是像黑夜的天色,那焦糊的气味,不住地冲人鼻孔。西关和南门的枪炮声,非常的迫近,大小街巷,随处都是巷战工事。除了堡垒之外,每个巷口,都有机枪掩体,尤其是整条大街,工事做得特别。地面上的石板,全都挖起来砌成比人高的石头巷,这石头巷子是曲线的,是无数的之字形连接起来。独立二十旅工兵营的士兵们正忙碌着,四处抬来石板石块,将这个之字形工事,向位在县城中心县立中学门口构筑下去。

  已经死守了两天了,独立二十旅防守的南门,由于防御阵地稳固,加之设置在县城东南角的火力营强大火力支援。使得第六师团的进攻屡次受挫,而且还阻止了日军向东门迂回的企图。

  但六十七师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来,西关承受了第十八师团一个整师团的进攻。二来,六十七师这支德械师部队在罗店保卫战中早已将精锐损失殆尽,如今大部分都是补充的新兵,缺乏战斗经验,且装备也远不如独立二十旅。曾数次被十八师团突入西关,虽然最后还是凭借着六十七师官兵的顽强反扑和独立二十旅四十团的及时增援,才堪堪守住阵地。但是六十七师伤亡惨重,四个团长,两个阵亡,一个重伤。在最关键的时刻,黄维甚至亲自带着警卫营上阵冲杀。

  王贵林,五十出头,曾是前清宣统年间的举人,如今他是苏南第三行政专区的副专员兼松江县长。一身黑色中山装,胸前戴着一枚青天白日的国徽,不过斜挎着一支盒子炮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此时的他正戴着几个手下匆匆往设在县立中学的城防司令部部赶。

  自从独立二十旅进驻松江以后,他这个县长就没有一天省心过,特别是独立二十旅强行改编了他的保安团,弄的他和沈修文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

  不过在战前疏散的时候。这位曾被沈修文誉为面目猥琐的县长却并没有和苏南第三行政公署一起撤往苏州,而是选择留下来,积极为守军做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同时也赢得了沈修文的尊重。

  走到司令部门口,王贵林正好碰上独立二十旅后勤主任郑怀山,郑怀山一直负责和当地政府的联络事宜,两人的关系不错。王贵林指着正在向司令部门口构建的工事,有些诧异地低声问道:“不是到明天就撤退了吗?看这意思外围阵地吃紧吧,难道小鬼子还能打到司令部不成?”

  郑怀山看了看左右低声道:“据最新的情报,鬼子又增兵了。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王贵林点了点头,和郑怀山打了个招呼后,默然走进了司令部。

  司令部里一片忙碌,电话铃声不断。松江城防司令部的两名最高长官黄维和沈修文也正和几名长官一起站在地图前讨论着松江的防务。

  看到王贵林进来,黄维和沈修文一起迎上来。

  “多承王县长带着警察帮忙,救熄了火。不过我劝王县长尽快,到现在还未蒙采纳,却是不能再迟延了。”黄维拉着王贵林坐下后,说道。

  王贵林连忙抬起屁股,一脸谦虚道:“黄师长,虽然我不是军人,但我是松江的县长,一样是守土有责的人。如今黄师长和沈旅长稳如泰山的守住这城池,我做县长的走开,似乎不应当。”

  黄维和沈修文都劝过王贵林带领警察和县政府组织支前的民夫先行撤退,每次都被王贵林拒绝了。但是这次不同,一来按照淞沪前敌指挥部的命令,明天上午八点完成三天阻击任务之后,就要放弃松江后撤了。二来据最新的情报日军增援国岐支队已经到达,防守压力再次增大。随时可能爆发残酷的巷战。

  这时,南门外的枪炮声再次密集起来,而且几次猛烈的爆炸声都好象近在咫尺。这是日军重炮的炮弹直接落在了城里。

  听到王贵林还是这副强调,沈修文忍不住道:“王县长,你听听。说不定,今晚上就有巷战可能了。你和你的属员,还有那些多少警察,全不是战斗员,你们留在这里,不但是帮不了我们的忙,也许要增加我们一番顾虑。王县长,你已经尽到你的责任了,还是听黄师长的,赶紧带着你的人撤吧。”

  沈修文当初刚刚到松江时,对着这个整天之乎者也,满嘴官腔的老夫子相当不感冒,但是这几天来,沈修文彻底改变了这位看似猥琐的县长的看法。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这位老夫子毅然选择留下来,这比后世那些成天唱高调,危险时刻“让领导先走”之辈强太多了。

  王贵林沉默了一会,虽然沈修文刚才的话一如往常那样不客气,但是当他看到沈修文脸上并没有对自己有半点轻蔑之色。而是透着一份尊重,点头道:“黄师长,沈旅长,老实说,我之所以选择守在城内,一部分是职责使然,另一部分是受着黄师长、沈旅长还有阵亡的吴军长的感动,你们能这样从客坐镇,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人生百年,也免不了一死。守在城里有什么要紧,不过一死而已,况且这样死是光荣的,所以我决定了不走。但现在既然沈旅长这样说,我可以考虑。”

  黄维摆了摆手,笑道:“王县长这个志向是可嘉的,岳武穆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那是好官。’只是不死,能为国家为大众做出一点事来的话,不死也好,这样,不死也是光荣的,至多是减少一点光荣,决不会站到不光荣那面去。”

  沈修文没有象黄维这样会说大道理,只是感觉象王贵林这样的人,没有必要做无谓的牺牲,抬手看了看表,道:“王县长,趁着现在北门还没有发现鬼子,你们还是马上撤吧,现在可没有让你考虑的时间了。”

  说到这里,沈醉匆匆从门外走进来,看到黄维和沈修文正在和王贵林谈话,站在一旁等候。

  王贵林一看,立刻站了起来,向黄维和沈修文点了点头道:“好!我接受黄师长和沈旅长的这个指示,我带了警察和手下马上从北门撤退。两位长官的时间是宝贵的,我不耽误两位长官的时间了。”

  握手道别时,王贵林握着沈修文的手,有些犹豫道:“沈旅长,王某以前多有冒犯旅长的虎威,还望沈旅长不要介怀。”

  沈修文笑道:“彼此,彼此。王县长,我可也在你背后没骂你。赶紧带着你的人走吧,我会打电话命令北门的部队掩护你们安全撤退的。”

  王贵林深深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开。此时他的眼眶已喊着泪水,如若不是顾及到自己的身份强行抑制,恐怕早就掉下来了。

  “补充团报告,日军已经迂回到东门,兵力不少于一个联队。”沈醉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迂回到东门?难道火力营没有发现?”沈修文顿时一惊道。

  “这伙日军直接从华阳镇方向开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通过松米公路向东门迂回,而是从米市渡渡过金鹤浜,沿乡村小道绕道华阳,然后在迂回到东门。动作十分隐蔽,连我们的侦察分队都没有察觉。”沈醉皱着眉头回答道。

  鬼子迂回到东门,意味着松江的三面即将同时遭到日军的进攻。经过两天的死守,六十七师的伤亡达到三分之一,独立二十旅也在两成以上。西关的攻势最为猛烈,除了六十七师以外,独立二十旅的四十团也增援到了西关。程德安的三十八团和张正杰的四十二团在南门勉强支持。如今不少于一个联队的鬼子出现在东门,仅靠一个补充团肯定无法坚持到明天上午八点。

  “光复,看来到了做最坏打算的时候了。”黄维紧锁着眉关,缓缓地说道。虽然黄维是代行司令之权的松江城防副司令。但是如今是独立二十旅在挑大梁,再者经过这两天的相处,黄维对沈修文有了更深的认识,几次如果不是沈修文及时调整部属,恐怕如今的松江城早就被鬼子攻破了。所以,黄维更多地是用商量的口吻和沈修文说话。

  最坏的打算就是一旦外围守不住的时候,主力撤到城外,留下一部分队伍和鬼子在城里进行残酷的巷战,采用添油战术一直坚守到六月十一日上午八点。

  “学长,我负责城内指挥,您撤到城外负责整体调度。”沈修文点了点头说道。

  “不行,我是城防副司令,城内巷战必须由我指挥。这样,你们独立二十旅先行由北门撤出城,六十七师作为第一拨力量,留在城内巷战。”黄维挥了挥手说道。

  看到黄维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样子,沈修文在感动之余,笑着说道:“学长,正因为你是城防副司令更应该撤到城外主持大局。再说,不是我沈修文大言不馋,打巷战学长你可不如我。学长,你就别争了。”

  黄维不是一个矫情的人,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沈修文的指挥能力是不容质疑的,不论是在罗店保卫战中全歼第十一师团的浅间联队,还是两天前在南城挫败第六师团的进攻,尽歼坂井德太郎所率领的六千先头部队,无一不显示了沈修文在巷战中有勇有谋的指挥能力。黄维自感不如。

  “那好,我撤到城外,城内就摆脱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