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必须要撤职查办。”说着,蒋介石皱着眉头沉吟片刻继续道:“目前松江的防御是关系到整个淞沪大军撤退到国防线的重中之重,六十七军不能撤下来。六十七军副军长贺奎、一零八师师长金奎璧及六十七师所有旅级以上军官,回南京述职,由军政部统一重新安排职务。原六十七军的部队整体并入独立二十旅。”
在场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甚至包括在双十二事变中差点丢到性命,对东北军恨之入骨的钱大钧所有人听到蒋介石这个决定,不由同时一惊。这个决定等于是把六十七军这个番号给取消了,而独立二十旅则又一次无限的扩大,这还是一个旅吗?实力膨胀到比一个德械师的规模都大。再说,这次独立二十旅打了胜仗,他们在战报中也写的清清楚楚,六十七军阻止松江西线之敌功不可没。对于这支有功部队如此处理,和独立二十旅相比实在是反差太大。极不公平。
何应钦明白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想趁着六十七军损失惨重,群龙无首之际,趁机把这支部队吞并。尽管感到有些过分,不过还是低头不语。
但同样是地方军阀出身的白崇禧感到十分心寒,忍不住道:“委座,不管怎么说,六十七军是有功的部队,这样处置是否有些不妥。”
蒋介石看一眼白崇禧,露出一副忧虑的神情道:“健生,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可能还不知道,由于吴克仁的阵亡,一零七师和一零八师之间差点内讧。六十七军是有功,我已经下令,吴克仁追授陆军二级上将,青天白日勋章。”说着,蒋介石提高音量道:“但是,在此关键时刻,一切都要服从大局,在主力还没有撤退之前,我们只有把所有力量都要凝聚在一起,松江必须要力保不失。”
白崇禧并不知道这个细节,料想蒋介石作为国家领袖不太可能会捏造这样的谎言,也正如蒋介石所说的,在淞沪大军未撤离之前,松江绝不容失,况且还有他桂系的数万大军,白崇禧也只得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日军调整进攻策略。使得傍晚时分松江城外的枪声短暂地平静了下来。按照第十军的部属,第六师团集中南线,第十八师团负责西线,待第十八师团全部到位,集中两个师团的主力,全力向松江发起总攻。
而正在此时,援军六十七师到达松江。黄琪翔和沈修文亲自到北城迎接新任松江城防副司令、六十七师师长黄维。
在沈修文印象中黄维,还是后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的那个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消灭的著名的黄维兵团。
而这个时代的黄维不过三十三四的样子,长相十分的儒雅。当黄维看到黄琪翔亲自来迎接,连忙从马背上滚落下来,一路小跑到黄琪翔的面前,敬礼道:“黄长官亲自迎接,卑职实在愧不敢当。”
黄琪翔却是满脸笑意道:“培我,你是新任松江城防副司令,代行司令职责,我这个前任当然应该迎接喽。”
黄维的脸上闪现出一丝尴尬,但还是连忙毕恭毕敬道:“黄长官,您是陈长官的老师,更是卑职的前辈。至于职务,卑职是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还望黄长官千万不要介怀。”
“好。培我还是当年的悟我,虽然字改了。但是性情未改。来,来,来,我来给你介绍,这位就是独立二十旅的旅长,也是你的参谋长沈修文。”黄琪翔哈哈大笑道。看的出来,他对黄维这位本家还是相当看重的。
跟在黄琪翔身后的沈修文不敢怠慢,连忙上前一步,敬礼道:“沈修文见过学长。”
尽管后世对黄维的印象模糊,但是现在沈修文对黄维可是一清二楚。黄埔一期毕业,早年的战绩虽比不上胡宗南、俞济时、宋希濂以及自己的大哥。但却是极受陈诚的赏识,在土木系中的地位仅次于罗卓英。本来,黄维还在德国学习,自从上海开战后,提前回国,临危受命接替在罗店血战中重伤的六十七师师长李树森,带领六十七师生生守住了罗店一个星期。
黄维也是久闻沈修文这位学弟的大名,在增援的路上他也刚刚听闻沈修文的独立二十旅在松江歼灭了六千日军,击毙日军少将坂井德太郎的彪炳战绩。初次和沈修文见面,黄维在震惊沈修文年轻的同时,并没有任何轻视,一本正经地回礼,对沈修文的战绩表示了什么诚恳的赞誉。
黄维此次不但率部增援并且主持松江的防务,而且还带来了最高统帅部的命令。长相斯文的黄维,做起事来十分雷厉风行。回到指挥部,立刻召开军事会议,同时宣布了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当即扣押了撤职查办的六十七军一零八师师长张文清。
扣押张文清,金奎璧等人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是听说要让他和六十七军所有旅以上军官回南京述职,顿时都跳起来了,这等于是剥夺了他们的兵权。性格暴躁的吴骞更是拍着桌子扬言到带着部队离开松江。
“这是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谁敢抗命,按叛军论处,就地缴械。”面对六十七军军官的反弹,黄维一改斯文的书生模样,异常强硬的说道。
这下底下顿时没有声音了。如今的东北军早已四分五裂,要地盘没地盘,这个时刻对抗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在民族大义面前,本来就声名狼藉的东北军,不会得到任何的同情。更何况为了自己将来考虑,也只能接受命令,保住各自目前的地位。
沈修文倒是落到实惠,六十七军近两千的百战老兵编入独立二十旅,不但解决了他原来的烦恼,而且正好补充了独立二十旅之前的战损。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同情六十七军遭遇。毕竟比起阵亡的吴克仁和其他将士来说,活着的人不管怎么样都要幸运的多。
送走了黄琪翔和六十七军旅以上军官后,黄维立刻把沈修文招到指挥部。
“沈旅长,虽然目前日军暂时停止对松江的进攻,但是从整个战局来看,松江他们是志在必得的。我刚刚接到前线总指挥部的情报,进攻嘉善的日军第十八师团第二十三旅团已经停止进攻,转而东进,很有可能是冲着松江来的。”黄维不无忧虑地说道。
“学长,我也接到下面部队的报告,进攻三十一号铁路桥的藤本联队目前也已经向米市渡转移。如果十八师团的第二十三旅团的确是冲我们来的话,看来这次日军是想集中两个师团主力全力攻占松江。”沈修文也皱着眉头说道。
“上峰命令我们务必守在松江三天,确保淞沪战场主力退守国防线。从今天晚上开始,日军肯定会对松江全力攻击。沈旅长,松江的情况你比我了解,咱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在三天的时间里牢牢地扎在松江。”黄维恳切地看着沈修文说道。
“学长,按照目前形势,和您当初守卫罗店的情况差不多,只有死守别无他途。”沈修文苦笑着说道。
其实这个问题,沈修文也一直考虑,先前挫败第六师团,完全是凭借第六师团的轻敌而出奇制胜。如今自己的底牌都已经亮了出来,日军也在积极的调兵遣将,自己的这点小聪明已经无处可耍,只能和日军硬碰硬的对决。
“好。那就把松江当成第二个罗店。现在咱们俩分一下工,你们独立二十旅负责向南门进攻的第六师团,我的六十七师据守西关。”
沈修文没想到一脸书生样的黄维不但杀伐决断,而且竟有如此豪气。而且主动把阻击相对完整的第十八师团的进攻揽到自己六十七师的头上。
独立二十旅刚刚收编了六十七军的残兵,人数和装备都要比六十七师胜上一筹,让六十七师去面对十八师团,沈修文有些过意不去。但他刚想张口,黄维却摆手阻止了他,反而略带歉意道:“我的六十七师刚刚休整完毕,大部分都是刚补充的新兵。东门和北门还要偏劳你们独立二十旅。”说着,黄维还特地加重语气道:“特别是北门,将来可是我们撤退的通道,一定要力保不失。”
正文第一百五十七章死守(二)
第一百五十七章死守(二)
柳川平助站在地图前紧锁着眉头审视地图上标注的那个小小的松江。今天已经是六月十日了。距第十军登陆已经五天之久,但这座小小的松江城在第六、第十八师团的进攻下,却依旧牢牢地掌握在中国军队的手里,挡住了他第十军意图包抄淞沪大军后翼的前进道路。
这两天,前方的电报向雪片一样飞到还位于杭州湾边上金山县城的第十军指挥部。从白峁口登陆的第十六师团虽说进展比较顺利,但是想独立切断淞沪大军的退路显然不太可能,在中国军第十五集团军的极力防御下,第十六师团的伤亡很大,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在两天的时间内连发了六封电报,要求第六师团和第十八师团按照战前部属及时到位。
柳川平助的压力很大,第六师团又不但坂井德太郎少将阵亡,更是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更重要的而是由于第十军的进攻不利,中国军队又在两天前开始撤退,让军部原本策划的在淞沪地区尽歼支那军主力,迫使南京政府投降的计划即将成为泡影。这些不仅引起了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的极大不满,而且日本军部也对他有了质疑之声。
年仅六十,曾作为“皇道派”重要人物的柳川平助,在“二二六”事变后被免职,编入预备役,此次出山并且担任第十军司令官对于他来说是重铸辉煌的最后一个机会。柳川平助原本踌躇满志,准备凭借其第十军十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