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凤还巢 35 第三十五章

《红楼之凤还巢》35 第三十五章

作者:香溪河畔草 字数:4282 书籍:红楼之凤还巢

  却说这宝玉向来厌恶八股文,寻常只爱看诗词华章游记杂谈之类闲书,闲暇之余调配脂粉,与姐妹们厮混,这会儿被林如海贾政两大巨头联手,根本不问本人意愿,不由分说,‘咣当’一下子给他丢进国子监。

  宝玉心中虽是万分不愿,却也不敢反驳,想他父亲贾政,寻日里已经打骂不休,张口‘畜牲’,闭口‘竖子’,板栗耳刮子也挨了不知几多,无论何事,贾政的话就是公理,就是圣旨,哪里容得宝玉这黄口小儿半句分辨呢?宝玉知道,倘若自己胆敢当着姑父面驳了父亲,一顿好打跑不了,所以,好汉不吃眼前亏,宝玉选择沉默。

  林如海贾政郎舅们说得热之闹之,宝玉心下却在暗暗盘算,如此看来,国子监,自己势必要上无疑,这事儿就是求老太太也是难成。

  对此,宝玉深有体会,近一年来,宝玉察觉老太太似乎对自己态度有所改变,不再似以前那般,一味宠溺纵容了,像那年老爷让他开篇学八股,宝玉去求老太太,老太太也不反对,反而劝说他道一番:“宝玉,你一年大似一年了,我虽然护着,不让你老子逼你念书,也是怕你年纪小,一时不如他的意,他又要打要骂,我怕你受了惊吓,方才拦着。可是,你也要想一想,我们贾府将来荣华富贵,终究要靠你支撑,你要好好念书,少惹你老子动怒,免得他又要捶你,你乖乖学好了,将来也好光耀门楣,老祖宗脸上也有光彩,老祖宗诺大岁数,还能护得你几时呢,你要自己争气才好哟!”

  太太也是这般说词:“你哥哥早逝,母亲今后就只靠你了,你可要为母亲争气呀!”就连百依百顺的凤姐姐也变了腔调:“宝兄弟,老爷这是为你好,学好了八股文章,就可以博个官身,自立自强了,有事也能自作一番主张。你需牢牢记得,老祖宗也有无奈的时候,凤姐姐能力也有不及时,你是堂堂男儿,今后要学会靠自己了!”

  唉,可怜他求来求去,最终还是自己妥协了事,乖乖去学习八股文章。

  话说这宝玉,虽然一向懵懂,世故不通,却也是至情至性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纵不稀罕这个国子监荫生名额,这林姑父对自己却是天大的恩惠,除他有谁会白白把一个荫生送上门来,就连大伯父也想着把机会留给琮儿。宝玉知道,他若张口说不去,那就是不识好歹,不但老祖宗要伤心,父亲要动怒,林姑父肯定也会从此厌恶自己了。

  宝玉虽然懵懂,这些日子,每每被凤姐耳提面命,也知道这婚姻大事,老祖宗也不能包办,须得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倘若林姑父厌弃了自己,如何能把林妹妹许给自己呢?

  宝玉虽然顽劣,这一笔帐确实算得很清楚,在林妹妹的婚事上,就是老太太也奈何不得林姑父。宝玉十分明白,林姑父是林妹妹的父亲,自己万万不能得罪,也得罪不起,是以,心下万分纠结。

  真可谓是:欲读诗书心不愿,不读诗书愿难酬,读与不读间,书生费筹谋!

  不说宝玉如何纠结,却说贾政,因为林如海要提携宝玉进学国子监,似乎看见了贾家未来的一丝曙光,想起林如海当初也如宝玉一般漂亮风流的人物,自己当初并不十分看他好,不过父母双亲十分中意,谁想他如今竟然官至一品,想着宝玉将来若似如海,岂不美哉,这般一想,心中顿觉无上荣光,再观宝玉此刻异常乖巧,并不似往常痴傻乖张,顿时觉得宝玉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腐朽不堪了。

  这一日的酒宴,宝玉被贾政安排与林如海同席作陪,不准他去老太太处厮混。

  那边老太太要叫宝玉,凤姐忙一声笑:“老祖宗,宝兄弟如今可风光了,林姑父只夸他呢。”接着把宝玉上学之事告诉贾母,又说以后每晚林姑父还要亲自教导宝玉读夜书,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宝兄弟将来必定状元及第,光宗耀祖。

  在场女眷,邢夫人、尤氏、李纨、薛姨妈,无不帮腔,赞不绝口,个个都说宝玉今番得遇名师,蟾宫折桂指日可待了,真个是前途无量也。

  贾母慈眉善目,笑如弥勒,抬手抚一抚黛玉额前秀发:“这都是托了我玉儿的福勒。”

  黛玉羞红脸颊,低头微微浅笑:“老祖宗太过夸赞,玉儿好生惭愧。”

  在场亲眷,无不附和贾母,众口齐齐夸赞黛玉。黛玉连连婉辞不已。只凤姐心里有数,觉得老太太火眼金星,这回到真是谢对人了。

  其实,就是凤姐,也并不了解这一番林如海的不死之谜!

  圣上有心招如海,如海无心拒圣意。这拒与不拒间,决定了如海生死存亡。

  究其实质,如海当年拒绝圣意不返京,一为报答圣上知遇之恩,慷然赴死作报答。二为了无生趣,甘愿赴死,追寻爱妻于地下,再续前缘。

  此番,黛玉唤醒了如海为父职责,如海眷恋女儿未长成,方接受圣意,卸职进京,脱离黑暗江南官场是非地。

  所以说,此番林如海不死,功在黛玉,亦在如海自己。

  不说众人如何夸赞宝玉,如何兴致勃勃,就连大善人王夫人,此刻见众人声声赞美宝玉,顿觉与有荣焉,心里无来由想起娇宠得意的小姑子贾敏来,心头一声暗哼,你贾敏平生总算做对了一件事,否则荫生焉能落到我儿头上?心中对那林如海反倒生出几分感激来,再看黛玉,也没往日那般碍眼了,眼神里的寒意不免少了几许,一贯端着的脸庞上,竟然露出几丝笑意来,虽然有些皮肉分离的感觉,冗长脸上那僵硬线条顿时柔和了许多,这一来,倒真显出几分善意来。

  三春姐妹黛玉宝钗都知道宝玉害怕读书,闻听长亲们说的热闹,面面相觑,抿嘴暗笑,一个个俱怀了幸灾乐祸的心思,心道:“哎,这下子无龙头的野马上了龙套了,看你如何再蹦跶!”

  三春幸灾乐祸之余,也对宝玉生出一份同情来,想那宝玉先有贾政阎王似的父亲压着,已经战战兢兢,魂飞魄散,现在又来一个威严的镇山太保林姑父罩着,还不知这林姑父对待顽劣的学生是什么手段呢!

  三春姐妹均为宝玉担心,这苦日子如果熬的出头呢,想着宝玉,又齐齐看向黛玉,彼此相视一笑,老泰山□准姑爷哟!

  黛玉虽然聪明,也不知道她们想了那么遥远,见她们挤眉弄眼,估摸她们又在编排自己,只是不知道编排什么笑话儿,遂故意偏头不看她们,假作不知她们的眉眼官司,转头听贾母凤姐说笑,一边仔细聆听自外面席上偶尔传来父亲的言谈。

  一时饭菜上齐,大家依次排坐,黛玉三春姐妹并宝钗陪伴贾母,其余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尤氏李纨共一桌,只凤姐来回照应,偶尔奉菜请酒说笑几句,大家默默用餐不提。

  却说今日接待贾府娇客林姑爷,凤姐可是倾尽全力,大显身手,虽然林如海忽然上门,却叫她给安排的十分丰盛,那席面乃是南北名菜之集会,从菜肴到酒水乃至餐具酒具,凤姐都用了贾府里最金贵之物,显见的是把林如海当做了上上之宾。

  少顷饭毕,阖家男丁,贾赦、贾政、贾珍、贾琏、宝玉、都陪着林如海在大厅闲谈,这边女眷围着老祖宗说笑。知道的,说今日贾府接待姑爷,不知道的,还以为贾府有谁生辰办庆典呢。

  这一日,贾府里拜见如海之人,一个接一个,贾珍、贾环、贾琮、贾蓉、贾蔷、贾兰,具来拜见林如海这个大学儒,贾环贾蔷等几个尚在上学之人,都现场对了对联,做了诗词,林如海于他们一一点评,对贾蔷贾环贾兰三人都做了相当的肯定,言之假以时日,必定有所斩获。

  贾蔷等欣欣然,又一个个请求如海赐字留言以作勉励,如海也不推辞,与各人题诗写字,不亦乐乎。

  林如海一直到晚宴前一个时辰,还在忙碌不停。还是贾母看黛玉坐立不安,心疼不过:“林姑父就在京中,一时半刻又不走,猴儿们急什么呢,我的玉儿还没见过父亲呢。”授意凤姐把人都赶了,父女两个方才在贾母小客厅里见了面。

  黛玉对于日夜思念的老父亲,有很多的遐想,见面一定要嗔怪一番,问问父亲因何多年不来探视自己,或是再次撒撒娇,要求父亲如小时候一般,吊着胳膊让自己荡一荡秋千,如今当真见了父亲,黛玉只是鼻子一酸,眼里霎时就雾蒙蒙了,把这之前一切遐思都忘记了,规规矩矩上前行礼,盈盈拜倒,口称:“女儿与父亲大人请安,父亲安好!”

  林如海乍见婷婷玉立的女儿,虽然孩童儿长成少女模样,眉眼一点没变化,孩子不过眼更清,眉更翠,更肖似母亲了,一时百感交集,堂堂男子一品官,当即红了眼圈,本能伸出手去:“玉儿,过来爹爹这里。”

  黛玉这才现了娇女本性,扑进慈父怀里,暗暗饮泣。林如海和泪一笑:“玉儿长得这般大了,为父大约是举不动了。”

  黛玉仰头一笑:“父亲大人还是那么挺拔,慈颜如昨,玉儿甚是欣慰。”

  凤姐知道他们父女多年不见,定有许多的话儿交谈,因提议:“姑父许久不来京里,妹妹带着姑父到院子里逛一逛去。”

  林如海告诉了黛玉,家里房舍已经收拾停当,庭院恰好是江南风格,已经替黛玉布置好了向阳的房间,摆设都是原来旧物,黛玉闻言自己将要回家居住,朝夕承欢慈父膝下,欢喜不尽,连连点头答应:“女儿早盼着这一天呢。”

  林如海原怕黛玉舍不得贾府,舍不得贾母与众姐妹,不肯家去,这一见才放了心。又说道:“家里我已经替你聘请了两位宫中退役的教养姑姑,在苏州买了十几个女孩儿回家来,已经由嬷嬷们教导半年规矩了,玉儿回家,她们正好服侍,这府里之人可一个不必带回去。”

  黛玉言道:“玉儿没有那么娇惯,用不来这些人服侍,爹爹太破费了。”

  林如海道:“京中不比地方,各府院都是这般,也只好入乡随俗了,况这些女孩儿都是孤儿,为父买她们一为家里缺人手,二也为了略尽父母官之责任,使她们能够衣食无忧,总好过她们遇人不淑落入烟花之地去。”

  黛玉点头微笑:“女儿知道了,爹爹一贯菩萨心肠。”

  却说这边厢,凤姐受贾琏托付,传贾政的话,婉言告知贾母,黛玉即将返家居住。

  贾母虽然早有预感,依然愣了半晌:“唉,即便她父进京,未必就不能再住我这里了,她一个女孩儿,即便父亲再位高爵显,没有个长亲依靠教导,与将来聘嫁也有妨碍,林姑爷也是知书识礼之人,怎么不省得这些呢,凤丫头,去叫你姑父来,我与他说道说道。”

  凤姐忙陪笑道:“老祖宗莫急,怪我没说清楚,林姑父这次进京原就想到这些了,刚巧林姑父有位簇姑母,丈夫早逝,有个女儿又远嫁外省,多年不通音讯,一人苦挨岁月。林姑父回乡祭祖,见她寡居,日子艰难,正好府中家务无人打理,便接了簇姑母回家奉养,这几年来,一直是这位老姑母替林姑父打理家务,据说这位老姑奶奶很有见识,不然诺大个林府她也镇不住不是,林姑父也有俩房侍妾,纵姑母去了也没坐大,这也是这位老姑奶奶的功德呢。”

  贾母皱眉一叹道:“她一个乡下的妇人,凭她再能干又能到哪里?这可是天子脚下,礼仪教化之地。”

  凤姐又笑道:“老祖宗放心,就这林姑父也想到了,现在已经聘请了两位宫中退役教养姑姑在家教导小丫头了,妹妹回家,言行举止,自有姑姑,们教导,老祖宗大可放心,宫中的皇妃公主也多受过他们的□,这礼数决对错不了。”

  贾母闻言,稍稍宽慰:“恩,我可怜的玉儿,若有她亲娘在,该是多好呢,我的敏儿,玉儿哟!”贾母说着就又哭了,凤姐尤氏等忙忙合力劝慰半晌,方才住了声音。

  晚宴之后,如海拜别贾母,征询贾母自己要接黛玉之事。

  贾母立时脸色沉静,半晌方言道:“玉儿原是你嫡亲女儿,你要接她家里去住,理所应当,我听风丫头说了,知你思虑十分周全,我心里稍稍宽慰一些。只我想你刚刚驻京,家里纵然有所准备,你又没个十分贤能的当家主母,纵有你姑母在,也是诺大岁数,且她初来乍到,想来铺排的不是那么妥当,你今日先把我这儿寄存的东西拿去,替玉儿安排妥帖,过几日就是她舅父生辰,老身舍不得玉儿,要留她再住几日,权当我看她母亲,等过了她舅父生日,凭你接她回去就是了,你如今官居一品,今非昨比,也不知道我这个老岳母所说,你依是不依呢?”

  林如海耳听得老岳母委屈求全之语,实有责怪之意,林如海饱读诗书,平生最重仁孝节义,且他夫妻情深,对老岳母奉若亲母,一向推崇敬重,此情此景,如海立生一份愧疚之心。且贾母并没拒绝自己接女回家,不过推迟些时日,正巧他眼下也有一桩大事要办,黛玉留下,他自己也好放开手脚,这正是两两相宜之事,如海焉有不从之理,他那里急忙纳头拜倒:“小婿惶恐,一切但凭岳母做主。”

  贾母这才稍稍宽慰,点头道:“嗯,姑爷请起,我老婆子不会说话,姑爷原谅则个。”

  林如海拱手低头:“岳母此话愧煞小婿了。”

  林如海这厢礼仪谦谦,贾母再不好言语怠慢,忙吩咐香茶伺候,母子们(女婿半子,且称呼母子)闲谈几句,那边厢贾琏已经着人将林如海寄放箱笼归置上车,这般厢,林如海告辞岳母,黛玉依依不舍,牵衣相送至二门,盈盈拜别父亲,黛玉又哭一场。

  凤姐也来送别如海,见黛玉落泪,连忙微笑抚慰:“不过半月时间,转眼即至,妹妹切莫伤怀,老祖宗也是亲情难舍。”

  黛玉轻轻抹去眼睫上珠泪,嫣然一笑:“我为心里高兴,因而落泪,并非伤怀!”

  凤姐抚掌,了然一笑:“是了,是了,悲也泪,喜也泪,我倒忘了,妹妹是天下第一水做的骨肉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