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处世与礼仪 第51章

《处世与礼仪》第51章

作者:佚名 字数:2994 书籍:处世与礼仪

  或者,你可参考以下归纳出的现代办公室恶习排行榜,看看你到底犯了哪几项?

  坏习惯一:偷懒

  偶尔偷懒是人之常情,紧张的工作总要适度放松,通常如果不是很离谱,主管多是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罢了。但是偷懒上了瘾可就不是件好事了,可能主管早已对你有了戒心,你就很难翻身了,没有处置你已算幸运,升职加薪就免提了。

  坏习惯二:情绪化

  人难免有情绪,但是老是把情绪和工作搅和在一起,老是用“最近情绪低潮……”、“失恋了……”、“和家人冷战……”当做借口,主管是会反感的。要是情绪管理的本领太差了,可以看看“心灵小品”类的书籍或许有点帮助。

  坏习惯三:迟到

  习惯性迟到,却丝毫不以为然,不管上班或开会,老是让同事苦等你一人。也许你认为小小迟到一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但经常性的迟到,不仅是上司,可能连同事都得罪了而不自知。

  坏习惯四:不负责

  把“都是你的错”挂在嘴上,千错万错就是没有我的错。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主管应该也能容忍体谅下属犯错,重要的是能否由错误中归纳出对的方法,下次不再重蹈覆辙。无论犯了什么样的错,通常只要勇于承认,愿意负责,都能博得大家的谅解甚至尊敬。

  坏习惯五:过分积极

  你可能会很不解: 积极难道也是一种错?这倒也未必。积极基本上是值得鼓励的,除非太过火以至于激起公愤。譬如:看到同事聚在一块,非得凑过去生怕漏掉什么重要消息、明明没你的事却老想插手、喜欢发表长篇大论……诸如此类,对分内的事积极绝对值得赞赏,但若积极到过界,那可能招致人际关系恶化。

  根据气质择业更能发挥优势,你属哪种?

  如果在职业的选择过程中,能考虑到自己的气质类型而选择与其相适的职业,就更能发挥优势与特长,取得更大的成就。

  胆汁质型胆汁质又称不可抑制型,属于战斗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精力旺盛,反应敏捷,乐观大方,但性急、暴躁而缺少耐性,热情忽高忽低。这种人适合于做刺激性大而富于挑战的工作,如导游、节目主持人、推销员、演员、模特等。胆汁质的人不适合做整天坐在办公室或不走动的工作。

  多血质型多血质的人又称活泼型,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适应能力强,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反应迅速而灵活;办事效率高,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多血质人的职业选择较广泛,如新闻工作、外事工作、服务人员、咨询员等。多血质的人不适合做细致单调、环境过于安静的工作。

  粘液质型粘液质又称安静型,属于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这种人踏实、稳重,兴趣持久专注,善于忍耐,但粘液质人有些惰性,不够灵活,而且不善于转移注意力。这种类型的人适合做管理人员、办公室文员、会计、出纳、播音员等。粘液质的人不适合做富于变化和挑战性大的工作。

  抑郁质型抑郁质又称易抑制型,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这种人感情细腻,做事小心谨慎,善于察觉到别人观察不到的微小细节。但抑郁质的人适应能力较差,易于疲劳,行动迟缓、羞涩、孤僻且显得不大合群。这种类型的人适合做保管员、化验员、排版员、保育员、研究人员等。抑郁质的人不适合做需与各色人物打交道、变化多端、大量消耗体力和脑力的工作。

  你的怒火有几丈,职场‘勃然大怒’四大守则

  如果您是一个新的主管人员,记住工作时偶然发一顿脾气的效果会比你冷言冷语挖苦或用激将法来得有效。只不过这需要掌握分寸,以下四项发怒守则可以作参考。

  一战即胜的大发雷霆发脾气,紧记要掌握快、狠、准的要诀,不但要发对脾气,发对人,还要适得其所,才会

  有平地一声雷般的气势。如果咬牙切齿或恶狠狠地放冷箭伤人,日子长了却反会演变成一种积怨,实际上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货真价实的愤怒演出新上任的主管,为了日后可以容易管理,并使下属听命行事,通常会在上任的头几天安排一次完美无瑕的愤怒表演,而目的就是为了警告众人:“我可不是好惹的啊!”不过,可别以为发怒一定是可以事先排好的,若你没有非凡的表演天赋,或已练就一身发威的好本领,这么做只不过会让人留下笑柄,效果也绝对比不上一举发作时的真正怒气呢!

  勃然大怒应适可而止在办公室发怒要达到效果,发泄怒气的原因与理由最好让人清楚知道。因为发怒有理,才能发得心安理得,而事后彼此也能维持彬彬有礼的圆满结局。但最重要的,还是发脾气的人一定要知道收敛,否则三番五次没好由来的大发雷霆,后果就请自行负责了。

  下对上发怒要有分寸生气要对事不对人,但偏偏当你愤怒的对象正是你的老板时,为了升迁问题,也只好私底下自个儿捶胸顿足了。事实上,下对上发起怒来,若遇上的是一位通情达理的老板也就算了,怕就怕遇上一个小心眼又暴躁的人。所以,当你准备以下犯上时,紧记要小心处理。

  有个性更有脾气,独生子女如何走出职场怪圈

  日前,有媒体刊登文章指出,中国的第一批独生子女现正大规模地步入社会,他们的就业开始引来新一轮的社会问题,文章中将其称为“独生子女就业综合症”。究竟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记者日前采访了一些职场中的独生子女及企业经理、心理学家。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如今已逐步成为职场中的一支生力军。很多人都记得,“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曾困扰了整个社会,学校、家长对此感到非常头痛。而目前又有专家指出,独生子女就业综合症已开始悄悄露头,这批中国新生代给企业管理者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传统的管理机制带来了冲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分析认为,目前在一些发达城市,独生子女比例已经占到90%。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备受宠爱,甚至溺爱,心理较脆弱,很难承受职场挫折与失败带来的压力。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步入职场,由于环境的改变,失去自我中心的优势,很多人变得有些无所适从。

  优越生活养成独特个性

  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不仅是父母宠爱的焦点,还凝聚了两代人三个家庭的希望,因此他们势必要表现优秀,他们的成长一直就笼罩在一种竞争和比较的环境与目光中。

  这一代年轻人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社会上称他们是“早富”的一代;但是,他们又是“贫穷”的一代,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却梦想成为跨国公司里的高级职员,拿着高薪,享受被人羡慕的目光。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准备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当他们需要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选择的时候,工作对他们而言,才像是真正告别青春期,是进入“成人世界”的宣言。

  叶主任根据多年的研究,认为独生子女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娇气任性、独尊心态、行为自私,忌妒心、依赖心强,心理逆反等等。如今,这个独特的群体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职场天空,也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现实中诸多从未碰到的新问题。与此同时,他们的出现也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一些难题,如不愿意接受公司纪律和体制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不愿意接受批评等。如何管理他们?如何培养他们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无限膨胀自身价值

  “坦白讲,现在最好的工作轮不到他们,”上海翰伟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徐向龙直言不讳。现在的年轻人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目中无人、不尊重工作伙伴、频繁跳槽等几乎是其通病。“去年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挑选储备干部,最后从600多名竞争者中,选出最优秀的15个人,录取率约有3%。当时,我对大伙讲,你认为你是那3%吗?如果不是,就先不要抱怨找不到好工作。与其一直寻觅最好的,倒不如先找个一般的工作,磨练自己的工作技能、与人相处的能力,有什么不好呢?”

  徐向龙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在找工作时,非常重视企业所能提供的培训机会,但却完全没想过,自己能对企业有何贡献。当面试官问应聘者:“为什么你想来我们公司?”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因为这里的教育培训很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大企业会给年轻人机会,有利于我们的成长等等。但是当面试官再追问:“还有其它原因吗?”就再也回答不出来了。

  “他们认为,在教室里、坐下来上课才叫教育培训,不知道自己可以从做中学。其实企业愿意录取相关经验在两三年以下的新人,就是愿意给予他们犯错、学习的机会,在企业不断提高投资报酬率时,新人能够获得录取,就是拥有了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关键是你能否懂得运用机会提升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回馈企业。”

  现实中,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被父母、老师宠爱的环境里,自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要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