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好明日就开工,被选中的人都赶紧去自家地里干活去了。
赵大柱和刘二牛家的房子都看完了,吴家父子都跟着王珍去王智和王鑫大的宅子去看。
经过赵奶奶家门口的时候,赵奶奶喊住了王珍。
赵奶奶问道:“珍丫头,你能不能帮赵奶奶问问,这吴师傅还有时间吗?我家的房子也想重新建一下。”说完有些不好意思,担心王珍为难。
赵奶奶做的绣品也在妙味阁挂售,赵奶奶觉得占了王珍的便宜,利润和王珍对半分。王珍知道不收赵奶奶是不会在她店里卖的,最后商量只收两成。
现如今赵家手里也攒了一些银子。
王珍笑着回道:“应该会有时间,赵奶奶走,咱们一起去看,吴叔就是做这个的,正好也一起商量商量。”
赵奶奶想着也是,放下手里的针线篓子,拉着小石头一起去了王鑫的宅基地。
王智和王鑫还是没有出来,王珍知道这个年岁的小男孩爱面子,也就没有叫他们。
打开院子大门,里面盖了鸡棚,前面是一块一块分好的菜地,只是现在地里没有种东西。已经半大的鸡仔在院子里散步。
栓子开玩笑道:“不是我说,老天爷不让你发财都过意不去,这空宅子也不闲着,不是种菜就是养鸡,那是竭尽所能赚每一个铜板啊。”
王珍说道:“希望老天爷再疼我一些,让我地里长金豆子就好了。”
这句话把大家逗乐了,谁不希望地里长金豆子。
因为宅基地只有一亩,想盖大些也不行,王珍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说。
中间一个客厅,客厅前有屋檐。两侧连着是各两间厢房,前面两个厢房比客厅凸出来一些,门口相对,这样出来就是屋檐,下雨天也不怕。
后面两间厢房略小一些,可以做书房或者杂物间,进出的门开在客厅里相对。
王珍拿着一根木棍在地上画着,其他人看了连连点头。
王珍接着说道:“房子的两侧都要留一个过道,右侧过道建个小厨房,把过道真好堵上,右侧房间盘上炕,可以冬天住人。”
“左侧过道通往后院,鸡棚和茅房都建在后院,我想在后院挖一个大的粪坑,两处的秽物都排到一个粪坑里。”
王珍最不能习惯的就是古代的茅房了,看到赤裸裸的粪便,她觉得上厕所就是酷刑。
赵奶奶看到王珍的图很是喜欢,等到小石头长大了就可以分开睡,小石头有了孩子可以先睡小厢房,这样子照顾也方便,等小石头的孩子长大了,他们估计也老没了。
几人听的津津有味,栓子爹连连点头,“成就这样,两座宅子一样吗?”
“一样。”王珍果断回答,这件事她也和两个弟弟提起过,两个弟弟都没有意见。
王珍看了看一旁犹豫的赵奶奶,问道:“吴叔,赵奶奶家也想盖房子,你们有空吗?”
栓子爹拍着胸脯说:“有有,你们这镇西村不得了,一下子要盖这么多砖瓦房。”
栓子爹问赵奶奶:“婶子,你想盖成啥样?”
王珍看到了刚才赵奶奶眼里的欢喜,问道:“赵奶奶,要不和王智、王鑫的盖成一样的。”
“可以吗?”赵奶奶反问道。
王珍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说道:“当然可以,只要您愿意。”
“好好,就这样的,我这老婆子又占了光。”赵奶奶指了指地上的图。
忙完这些吴家父子就回家了,他们还要好好合计要多少材料,也要好好画个施工图。
没有其他的事的赵大柱和刘二牛则也去地里干活了,和别人干活不同,他们一起干活,还有一只大黑驴帮忙。
那个速度让其他干活的人羡慕坏了,他们这一锄头一个坑的赶不上啊。
张府,唐先生被小厮扯进了府里,不同于以往的客气和礼待,这次简直称得上粗鲁。
唐先生昨夜一夜未眠,辗转反侧到天亮,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然而刚睡着,张府的小厮就找到他家,随便让他套了件衣服就被带了过来。
他心里明白什么事情,出门的时候顺手把藏在枕头里的银票踹在了身上,这银票是保不住了。
看到张六老爷,还没等张六老爷说话,唐先生就掏出了银票。
无奈的说道:“在下也尽了全力,令公子受伤,在下实属不忍,却也无能为力。这是贵府给在下的,在下受之有愧。”
还挺识时务,张六老爷没有说话。
唐先生则把一切的事情推到了王智和王鑫身上,还有他人微言轻,被青云院长辞退了,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贵府公子。
张六爷知道此事他受了牵连,可是他没有及时制止,连自己的先生之职都守不住,怎么不恼。
青云院长也不是张府随便能找茬的,王家的底细还没调查清楚,一肚子火只能拿唐先生开刀。
一番计较后,唐先生又主动多拿出十两,“令公子受伤,在下实在心痛,只是现在在下囊中羞涩,区区十两希望能让贵公子早日安康。”
这十两银子是,院长辞退他时给的束脩,现在他算是两袖
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清风。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可能难出张府大门,这是他出门的敲门砖。果然,唐先生的态度,张六爷很满意,一番敲打,就把他放了。
唐先生刚走,调查王家的人就回来了。
那人抱拳道:“王家只有五个孩子,最大的叫王珍,今年只有十岁,不过王家背后应该有人,属下查到王家在县城开了一家铺子叫妙味阁,生意很是火爆。之前镇上出的豆腐也是王家先出的,后来卖给县里满香楼的东家林府。”
“满香楼的掌柜在王家铺子开业还亲自送了礼,上门道贺。听说王家和林家关系匪浅。”
“林家?小小的一家农户竟然和林家搭上关系。”张六爷微微蹙着眉头。
那人补充道:“镇西村建村时,县令去过王家,王家后来还卖饭等到村子里房子建成,价格很是便宜。”
“哼,倒是会给自找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