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233章 领先这个时代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第233章 领先这个时代

作者:叫天 字数:3751 书籍: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235章领先这个时代

  崇祯皇帝一般很少下严旨,因此,这一次的态度,让众多武将顿时凛然,当即一个个警醒。

  随后,崇祯皇帝开始部署具体战术。一个原则,就是不打持久战,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攻城略地,争取让建虏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从海州城到鞍山驿堡是六十里路,再从鞍山驿堡到辽阳也是六十里路。崇祯皇帝要求,步军必须一天走完六十里路,并且还要安营扎寨,包围下一个目标,那个部队不能按时赶到,他就处罚那个总兵!

  从辽阳到沈阳,差不多也是一百二十里,中间有个虎皮驿。崇祯皇帝同样要求,步军必须两天内赶到沈阳。

  他的要求,对于古代军队来说,是有点高的。因为朝廷官军是在敌境行军赶路,随时可能应战,因此步军的盔甲不能脱,相当于是负重行军的。

  但是,崇祯皇帝相信,这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还在军队的承受范围之内,只不过需要咬咬牙而已。

  具体战术部署下去之后,各军便都开始准备了起来。

  次日傍晚,大军开始云集鞍山驿堡前面了。

  尼堪见此,一边派人给辽阳通报消息,一边提高警戒,做好战备。

  至后半夜的时候,尼堪正半睡半醒之际,突然被手下吵醒,向他禀告道:“主子,明军开始进攻了,城头上不少火把都被神箭手射落,城头巡查的军卒也被射死射伤而不敢冒头!”

  一听这话,有点困意的尼堪立刻便清醒了。他曾经经历过这一幕,耳背就是因此而来的。

  于是,他连忙传令道:“明军要偷城,后备军不要靠近城墙.“

  这时候,尼堪当然是搞清楚了,当初那震耳欲聋的爆炸,是一个巨大的火药包,听说是被明国皇帝徒手扔进城里的。

  因此,他又紧接着命令道:“城头上的守军,全都贴城垛处躲好,一旦发现从那里扔火药包上来,就乱抢打出去。谁要是打死打伤明国皇帝,重赏!”

  这个命令一传下,城头上的守军都振奋了。听说明国皇帝力气很大,要是再来扔火药包的话,一定要抓住机会了。

  夜幕之下,鞍山驿堡南面一段的城墙上,火把陆续都被城外的明军射灭,黑暗开始笼罩这段城墙。

  城头上的建虏,全都躲在城垛处,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手中则紧握着已经上好火药铅弹的鸟铳,火绳也是点亮着,随时可以开枪。

  还真别说,城外似乎有动静,并且动静还不小。这该是除了明国皇帝之外,还有攻城的军队动静吧?

  那就睁着眼睛看着,看从哪个方向抛火药包到城里来的?

  城头上的建虏守军都在这么想着,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就在城头守军有人有点不耐烦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一个个黑乎乎的东西被抛上了城头。

  这一下,他

  请收藏: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们顿时就傻眼了。

  在他们的想法中,明国皇帝不是只有一个人么,怎么一下子抛上来这么多火药包?并且这些火药包,有的确实抛落下城去了,但是,有的火药包却是没落到城下去,而是落在城头啊!

  就在他们闹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连续的巨响便在鞍山驿堡的夜空中响起。

  “轰轰轰……”

  鞍山驿堡的城头上,还有城内各处,全都在爆炸。这汇总起来的声音,如果没有经历过的话,就感觉是山崩地裂了一样。

  一时之间,随着这一声声的巨响,城头上的建虏守军顿时一个个鬼哭狼嚎,伤亡一片。

  他们自然不知道,火药包的抛射,是需要有很高的抛物线的。要想做到这点,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用人力抛射,就目前这种黑火药做成的炸药包来说,实在是大且重,要想人力抛射,没几个人能做得到,不过可以肯定,崇祯皇帝肯定是能做到的。

  第二种,就是后世的没良心炮,原理也是以火药的爆炸力作为抛射力道,距离短,但是有足够的弧度。

  第三种,就还是原始的一种,也就是投石机,同样是可以的。本来的话,投石机已经被火炮给淘汰了。但是,在特定场合,配重式的投石机,却还是有用的。

  这不,这次攻打满清,崇祯皇帝就准备了配重式投石机,距离,高度,抛射点都经过事先试验,因为是配重式,就可以保证准头。

  如果是白天抛射的话,就容易被城头上的火炮给轰散投石机,但是在晚上,视线不好,城头上的火炮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事先由龙威营的神箭手清理城头上的守军和灯火,然后投石机抛射火药包轰炸城头和城内,特别是没有面对炸药包群洗礼过的敌人来说,效果超好!

  一轮不够,连续三轮之后,鞍山驿堡内,已经乱成了一片。不时还能听到城里响起爆炸声。该是城里的火药被引爆的声音。火光熊熊,到处都是火焰。

  鞍山驿堡毕竟只是鞍山驿堡,城池不大,没法和辽阳这种大城相比。火药包的投射,都能覆盖半个城这么多。尼堪虽然下令他的手下不要靠近城墙,却也躲不过这几轮的火药包轰炸。特别是城里还大多数都是鸟铳兵,火药极多,更是能引发连锁反应。

  在火药包投射完毕之时,朝廷官军的攻城部队也随之发起了进攻。

  早已埋伏在城池边上的他们,抬着一架架的简易云梯,在靠上城头的一刻,就有军卒在攀爬了。

  军功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军功之一是先登之功,也就是先攻上城头的功劳。因此,朝廷官军都在抢这功劳。

  当他们攀爬到头,越过城垛处,跳上城头时,就见满地呻吟的建虏,一个个在那滚着,或者捂着脑袋,或者弓成了虾米,根本没有厮杀能力。

  而在城里

  请收藏: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面,基本上和城头也是差不多。爆炸的火药包,引燃了好多房子,到处都在燃烧,还有四处逃窜的建虏,有的人身上甚至还着火的。

  眼前之景,就连登上城头的朝廷官军将士也是暗暗心惊。真的是没想到,火药包集中起来使用,威力竟然这么惊人!亏了自己是朝廷官军,要不然面对这几轮轰炸,就算不死也肯定是被炸懵了的。

  “杀……”

  没有同情建虏,城头上的朝廷官军将士们大喊着,开始扫荡鞍山驿堡的敌人。

  等到天明之时,朝廷大军分三路,分别从鞍山驿堡的左右两侧,还有直接从鞍山驿堡穿城而过,向辽阳挺进。

  至于鞍山驿堡,自然是被攻城的朝廷官军给控制了。

  走鞍山驿堡里面的多是骑军、车营的将士,他们看到,在城内各处的空地上,到处都是被俘虏的建虏,一个个都是熏得像传说中的昆仑奴一般。并且还都是目光呆滞,似乎魂都被震没了一样。

  崇祯皇帝站在鞍山驿堡的城头上,听着负责攻打鞍山驿堡的高杰禀告战果。

  就听高杰感慨地说道:“陛下的战法,真是犹如天威降临一般,守城的建虏全被炸蒙了,打下这鞍山驿堡真不费吹灰之力!”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笑笑,要说对热武器的理解和运用,他绝对是领先这个时代的。

  对于原本历史上的人群来说,他们是需要通过实践总结,然后慢慢摸索出热武器的最佳用法或者什么情况下该怎么用。但是对崇祯皇帝来说,他却是在别人已经总结出来,并且有一个个案例的基础上,挑选有效的用法来用,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用出来的结果要不满意,那才是怪事了!

  “陛下,奴酋爱新觉罗尼堪也被活捉了,不过看着像个傻子,问啥都不回答,还是其他俘虏肯定他是奴酋。“

  听到高杰的回答,崇祯皇帝转头看了下被俘虏的尼堪,见他目光呆滞,一脸茫然的样子,便知道这货估计被彻底震聋,震蒙了。

  这还是多亏了自己穿越过来,要不然,他早死在李定国的手里了。要不回头,就让李定国处死他,那就不算改变历史了吧?

  崇祯皇帝想着这个,自己都觉得好笑,把手一挥道:“出发,再多抓一些奴酋,一并处置了!”

  在场的将领们一听,顿时齐声大声回应道:“末将遵旨!”

  要是按照常规的打法,这鞍山驿堡要想打下来,绝对要打好多天,死不少将士才有可能。但是在皇帝的指挥下,差不多可以算是谈笑间,鞍山驿堡已下,这让他们对于抓更多奴酋这事,充满了信心。

  如今皇帝亲征辽东,和当初万历年间征讨辽东的那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

  辽阳,满清大军云集,几乎可以说,整个辽阳城,差不多都成了兵城。

  主帅多铎

  请收藏: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意气奋发,从未统帅过如此之多的军队,如今被多尔衮委以重任,要直面明国皇帝,他就特别兴奋。

  站在城头上,遥望海州方向,多铎就恨不得明国皇帝快点领兵到来,然后被他打败,踩在脚下,不但能一报之前关内吃了败仗的仇,还能为多尔衮当上大清真正的皇帝造势。

  多尔衮没有儿子,大清也不应该讲究父死子继,传给兄弟又怎么了?

  当然,这个念头暂时也只是想想而已,他更在意的,还是能报仇,把明国皇帝踩在脚下,看他怎么求饶!

  关内昌平那一战,真的是太憋屈了。如果不是措手不及,如果不是耿仲明突然反水,他就未必会输!

  结果就因为那些叛徒,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这个事情,哪怕过去了六七年了,他还是耿耿于怀!

  “那明国皇帝这么多天都不敢攻打鞍山驿堡,估计是怕了主子威名,不敢来犯了!”

  察言观色之下,汉奸宁完我便拍了多铎马屁道。

  大部分汉臣,都被派往朝鲜那边治理地方,只有宁完我一直留在沈阳。这一次被多尔衮所派,让他跟随多铎身边,以汉人的精明给多铎一些提醒。

  但是,多铎是出了名的讨厌汉人,宁完我接到这个安排之后非常小心,很是卑微,哪敢给多铎提醒,拍马屁都来不及。

  这不,一有机会,他就立刻送上一个马屁。

  多铎听了他的话,只是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看向远方,冷笑一声道:“闭上你的鸟嘴,休得惹本王烦!”

  一看到这个宁完我,多铎就想起多尔衮的交代了。

  多尔衮交代他,一定不要逞英雄,去和明国皇帝单挑。如今已有消息可以证明,明国皇帝单挑的能力非常强,特别是一手神箭术,在他箭支射光之前,就没有人能靠近他的。

  大清对明国皇帝的惨败,就源自于当初阿济格想和明国皇帝单挑!结果不但阿济格自己被明国皇帝射落马下,就连他那二十多个去救援的亲卫也没能逃脱神箭之术。

  千万不能和明国皇帝单挑,切记,切记!

  多铎的脑海中,就浮现着多尔衮在他出征之前一而再地叮嘱情景,说真的,他其实还真想单挑那明国皇帝试试。

  只是大局为重,还是算了!

  想到这里,多铎也有一个疑惑:明国皇帝这么大张旗鼓地攻打辽东,迫使大清这边不得不放弃了好多地盘,退守辽阳以待决战,但是为什么明国皇帝到了海州之后却一直按兵不动,连打都不打下鞍山驿堡,这又是为什么呢?

  想了一会,多铎也是想不明白,不过他却并不在意,甚至脸上还浮现出一丝冷笑。

  明国皇帝不打就最好,拖得越久,对明军会越不利。最好等到入冬,冻不死那些南蛮子!

  另外,根据探马回报,明军确实把源源不断通过船只运来的粮草都堆积到了海州。

  这么一来,算上一算,大清在鞍山驿堡有驻军上万,明军打下鞍山驿堡至少要一个月左右,然后在辽阳再打个一两个月,那便是冬季了。济尔哈朗那边不管怎么样,也能领军从朝鲜返回,攻打明军后方的海州。

  到那时候,便是大清取胜的时候了!

  多铎在脑海中盘算着这些,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可是很快,他忽然眉头皱了起来,眼睛睁大,盯着远处看。

  似乎,有一些骑军正往辽阳而来。

  请收藏: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