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愿生命从容 第5章

《我愿生命从容》第5章

作者:沈奇岚 字数:2809 书籍:我愿生命从容

  被爱,然后被遗忘,被抛弃。保持微笑,不埋怨。

  “扔,还是不扔,这是个问题!”如果模仿哈姆雷特,垃圾桶里那只还在微笑的旧玩具熊可以上演这一出嘲笑人类的戏剧:你爱我时,抱我在胸口,没有我睡不着觉,你不爱我时不再和我多说一句话,开始嫌弃我占用你的床。我从床上,到了床底,再被压缩打包进了仓库,而最后你已经彻底将我遗忘。当你想腾空仓库的时候,最后一次发现了我的存在,于是将我带到这跳蚤市场,看看我能不能再换回几个欧元。日落时分,没有人要我。你看也不多看我一眼,果断地把我和一堆旧衣物扔进了垃圾桶。

  这世界上总有些女孩长大之后爱上了不该爱的男人,哭着指责那些负心人。可在玩具的世界,这是我们所有玩具的命运——被爱,然后被遗忘,被抛弃。保持微笑,不埋怨。有趣的是,最近人类还为这种抛弃行为找到了新的高尚理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断舍离”,据说是勇敢抛弃不再需要的物品并轻装上阵的仪式。这些人打开衣橱,寻找可以抛弃的物品,通过清空来获得仪式感的轻松。可能我的主人也想得到这种豁然开朗吧,如果我被抛弃让她这样轻松,那我也就欣慰了。可是,她一定会再买许多不需要的东西,未来必将再次抛弃那些她未能好好拥有的物品。虽然她最后把我扔进了垃圾桶,虽然她注定在消费欲望和渴望轻盈的仪式感中折腾,我愿她幸福。大约爱就是这个样子:我知道你多么寡情,可我还是祝福你。毕竟我们有过曾经。

  人们的喜新厌旧在玩具身上太明显。如果用玩具的第一人称来写跳蚤市场的历史,估计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或者一部控诉人类如何负心薄情的血泪史——它如何从这一家被卖到那一家,每年又如何再被摆出来卖掉,如何与兄弟姐妹相聚又失散,它又如何始终保持微笑。日落之后,跳蚤市场散去,垃圾桶里除了快餐的餐具,就是玩具。

  想起从前看过的电影《玩具总动员》(Toy Story),每个玩具对主人都是百分百的倾心付出,而玩具的主人往往和玩具没有一生一世的长情。如果指责玩具的主人“喜新厌旧”,这真是不恰当的,要指责的不是消费者,而是营造了这种消费思维的整体环境。这个消费社会的基础就是不断地购入新的产品,代表过去的杂物(也包括玩具)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被清空出局是必然的结局。这个时代的广告真是自相矛盾:总是在画面上显示新奇,让人心生向往,却从不教人珍惜,而是不断鼓励人们购买更新的、更大的、更贵的、更快的。

  面对消费品薄情寡信的人们,在生活中也会渐渐遗忘人的价值吧。如何让一个不好好尊重物品的人去尊重一个人呢?人面对世界的时候,态度总是一致的。我始终记得有一次在国内旅游,当地的老妈妈拿出细心缝制的荷包来卖。同去的几个老妈妈不停地杀价,到最后那个当地的老妈妈简直要哭了。荷包的做工细致美丽,一针一线里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可是对于游客大妈而言,这不过是另一件战利品。如何珍视人的价值,如何珍视一件物品中的生命和情感,这个鼓励无止境消费的社会从不探讨这个问题,被扔得一地的玩具们却深深明白这样的伤害。

  扔去一些觉得明年也不可能卖掉的旧玩具,捐掉一些实在很旧的衣服,余下的原封不动,把摆出来的东西再收回箱子,放回地下室去。等到明年再拿出来晒。于是跳蚤市场年年开,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出来晒晒,逛逛,交换一下仓库里的老物件,抛弃一些本就遗忘在地下室里的过去。

  每个家庭都有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每个家庭的地下室里都埋藏着被遗忘的过去。这个《绝望主妇》式的句子,同样可以用在跳蚤市场上——每个家庭都有需要抛弃的过去,他们会发现自己曾经看重和珍爱的事物,在跳蚤市场上一文不值。

  悲伤时,请微笑

  敢于到另一种文化探险的人,必须要有勇气,还需要天赋。

  “1912年的维也纳,年轻美丽的奥地利公主丽莎爱上了中国王子苏崇。因为苏崇被选为中国首相,必须回到中国。丽莎义无反顾地追随着他来到了中国。她和中国的宫廷生活格格不入。为了遵从传统,苏崇必须另娶四个妻子,这让丽莎伤心欲绝。在微笑的国度里,爱情将何去何从?”

  在德国很难得看到中国题材的戏剧。这部写于1929年的轻歌剧《微笑的国度》,一上演就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成功,80年来在世界各地一演再演,成为了艺术经典。

  和导演海伦·麦考芙斯基(Helen Malkowsky)的相遇是在明斯特,她在德国纽伦堡剧院担任导演多年,这次来明斯特担任《微笑的国度》的嘉宾导演。在剧院旁的小咖啡馆里,我和她,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喝着下午茶,微笑着聊这部《微笑的国度》。

  “为什么人们会对一则80年前的故事有兴趣呢?”我问。

  “首先因为音乐,这是雷哈尔的音乐。他是轻歌剧的巅峰人物。”海伦说道。“雷哈尔喜欢普契尼,一直想写严肃的歌剧。所以《微笑的国度》是唯一一部以悲剧结尾的轻歌剧。其他轻歌剧都是喜剧,必须要滑稽好笑。所以现在人们还这么喜欢《微笑的国度》,因为它是唯一的一部,最特别的一部。另外,这个故事的核心很简单:爱和关系。这是一个人人都能看懂的故事。”

  去看戏的时候,我本来期待着看一出德语版本的还珠格格,看看这个奥地利公主在中国的宫廷里掀起了怎样的风波。没有料到,这不是一部喜剧。

  王子苏崇当然爱着丽莎,特地千里迢迢找来了奥地利的葡萄酒,与她共享。可他必须去结婚,另娶四个王妃。最糟糕的是,他没有告诉丽莎。丽莎兜兜转转地知道了,她觉得这是对爱情的背叛。苏崇辩解说那不过是形式上的婚礼,他的心里只有丽莎。

  “我的心里真的只有你,其他人不过逢场作戏,那不过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你能明白吗?”千百年来,委屈的男人们的台词居然毫无变化。他们苦恼,女人不理解也不配合他们的工作。

  “如果我们之间有真正的爱情,你怎么可以爱着我去娶别人,还瞒着我?”千百年来,受伤的女人们的台词也没有什么新意。她们心碎,男人不懂爱的唯一性。

  和所有陷入僵局的关系一样,丽莎和苏崇陷入冷战。两人在彼此伤害中陷入深深的痛苦。丽莎打算离开。苏崇出于自私也出于爱,把她软禁起了来。宫廷深似海,丽莎无从逃离。

  “为什么雷哈尔要以中国为背景来写这个爱情故事呢?”我问海伦。

  “因为中国充满了异国情调,一方面很有趣,一方面也很让人害怕。丽莎害怕去中国,苏崇也害怕去维也纳。但是他们都是勇敢的人,所以就让自己进入了另一个文化中去。敢于到另一种文化探险的人,必须要有勇气,还需要天赋。彼此互相吸引的人最后不能在一起。所以这是个悲剧。”

  导演海伦的脸上有美丽的皱纹,她用女人的阅历诠释着这出戏的核心:“这是关于两个拥有强大自我的人想捍卫生活理想的故事。丽莎和苏崇都是自私的人。两个自私的人相遇了,没有人肯让步。他们都努力过了,越努力,越受伤。很相爱的人在对彼此的期待中渐渐失望灰心。”

  竭尽全力却不得不失败的关系是艺术的源泉。伟大的作品写的都是关于费尽气力也无法成功的故事。在《罗密欧和朱丽叶》中,那么努力相爱也无法在一起,那是家族仇恨成全的悲剧。在《包法利夫人》中,虚荣的文艺女子那么努力去接近一种理想生活,一切陷入徒劳。

  即使相爱,即使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丽莎和苏崇依然要面对男女关系的真相:原来你想要的生活和我要的不是一个样,原来你能付出的和我的期待相差那么远,原来我的牺牲对你来说那么微不足道,原来一段关系中只有爱是不够的。

  深爱着丽莎的二号男主角古斯塔夫伯爵从奥地利来到了北京,帮她出逃。出逃路上,苏崇带兵追到。两人狭路相逢。

  戏剧的高潮在不得不面对的矛盾激化时来到。每个人咏唱着心声。苏崇望着丽莎,她的脸苍白,他表情悲痛。她去意已决,他低下头,缓缓地坚定地说:“你走吧,我给你自由。”他爱她,所以给她自由。

  两个相爱的人儿从此不再相见。他们微笑着说再见。悲伤时,请微笑。一段关系无解,不是任何人的错,那么我们就把悲伤藏在心底。微笑着,说再见。

  帷幕拉起,所有的观众站起鼓掌,为苏崇,为丽莎,为这段无法善终的爱情,为一切努力过却失败了的情感,为永远在为爱努力的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我们。

  “我的心里只有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