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庶女的日常 21 谁去送信

《庶女的日常》21 谁去送信

作者:狐酒 字数:2734 书籍:庶女的日常

  曼春就劝童嬷嬷这次不要将信托付给北上的商人,“那些人咱们又不认识,谁知道可不可信呢?他们不过是因为有辛苦钱才肯给送信,若是只有信件也就罢了,可这次还有几十两银子要捎回去,万一捎信的人见财起意,咱们又找谁说理去?万一这人偷看了信起了歹心,又怎么办?毕竟是家里的私事,反倒不美。”

  若单纯只是嬷嬷写给儿子的家信,还可以通过老爷的关系找人带信,可这里头还有她和童嬷嬷分别写给青州老太太的亲笔书信,信里不免涉及到了唐家内帏,交给外人就不妥。

  外人用不得,熟人就更用不得了,若是从家里找个可信的人让他专跑一趟青州送信,妥当是妥当了,可童嬷嬷只是家里的仆婢,只凭她恐怕还没有这样大的面子——除非告知老爷实情。

  曼春犹豫道,“要是跟父亲说,请他派个人去送信呢?”

  可是又怎么解释她突然想给生母的娘家去信呢?

  昏暗的光线浅浅的透过窗纸,四处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外面已是细雨绵绵。

  “这可怎么办?”童嬷嬷面露愁容,这种事马虎不得,万一二姑娘的亲笔信被人拆看了,张扬出去,丢了一府的脸面不说,姑娘的闺誉更会被毁,她踌躇半晌,忽然道,“要不……我走一趟!”

  “什么?这怎么行!”曼春吓了一跳,童嬷嬷一介妇孺,没有妥当人护着,她怎么放心让她出远门?

  童嬷嬷道,“这怎么不行?不能交给外人,叫府里的人去送信也不妥当,我私下给那边的老太太去信本就是不应当,姑娘又怎么跟老爷解释呢?可不就只有我去走一趟了?”

  曼春默然,别人知道她要给生母的娘家去信,多半都会以为她是受了委屈去告状的吧?

  如果要请老爷派个可靠的人去送信,就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

  曼春拿起墨锭在砚池里轻轻滑动,其实……告状什么的她还真没想过,毕竟就是不提安平侯府,仅凭着父亲的官位,也不是青州王家想怎样就怎样的,何况还有太太身后的京城王家宗房压制着,青州和泉州相隔着几千里地,他们还能跑泉州来替她出气不成?便是前世她被太太作践成那样,他们来了泉州不还是连面也没见着就被太太赶走了?

  她最初的想法也只是希望能够和青州外祖家里重新联系上。

  曼春捶捶额头,起身走了两步,摇头失笑,对童嬷嬷道,“原是我想岔了,嬷嬷你写给老太太的信先不要寄了,我再重写一封请安的信,我去跟老爷说,请他派个人去青州送信,毕竟自从姨娘故去……嗯,就说我看到姨娘留下的首饰,想起他们——总之,别让人觉得咱们是去告状的。”

  童嬷嬷是实诚人,才会写信把她生病的消息告诉青州王家,实际上她已经病愈了大半,童嬷嬷便是暂时不跟青州王家提起这事,也没什么。

  之前她顺着童嬷嬷的思路,想的也是怎么解释这件事——这就是钻牛角尖了,其实不用解释,她第一次给青州王家写信,原本就只要写些恭恭敬敬请安的话就行,若是再备上几件给老太太的针线就更好了,任谁也挑不出礼数。

  见童嬷嬷还有些迟疑,曼春道,“嬷嬷你也说了,青州那边老太太都七十多了,人年纪大了,最忌大喜大悲,我都快好了,如今也不头疼,手脚也能动,做什么都没妨碍,又何必让她老人家担心呢?第一封信还是报报平安就好。”

  这么一说,童嬷嬷也不犹豫了,拆了信封,把她给老太太的信取了出来。

  曼春研墨准备再重写一封,就见小屏进来轻轻巧巧的福了福身,欢快道,“姑娘,守信家的来问姑娘,裁缝和木匠家的娘子都来了,是不是叫进来?”

  曼春见她一脸的跃跃欲试,心知她的心思恐怕早已飞到新衣裳上头了,笑道,“知道了,”转头问童嬷嬷,“那匹樱桃红的料子给她们俩了没?”

  “就在西屋放着呢,想着这一两天裁缝就要过来,就没费那个事。”

  曼春想了想,“正好我还想着叫木匠打些别的东西,既然来了,就叫进来吧,西厢房空阔,你们就去那里量尺寸吧。”

  童嬷嬷就去开了西厢房的门,对小屏道,“你们先量着,我一会儿再过来。”二姑娘要嘱咐木匠娘子,总不能没个人陪着。

  曼春穿了厚衣裳坐在正堂里,童嬷嬷怕她吹风受凉,就挪了架屏风挡在门口。

  守信家的进来给曼春磕了头,曼春叫小屏给她搬了张圆凳,“这还下着雨,天又冷,怎么就过来了?”

  守信家的笑道,“怎好耽误姑娘的事?再说这个时候十天里有九天半都要下雨,她们总不能不做生意了,听说是府里叫,连个磕绊也没打,立时就过来了。”

  小屏引了裁缝去西厢房量尺寸看料子去了,曼春叫那木匠娘子进来,这木匠娘子穿的虽是旧衣,却干净整齐,人也规矩,眼睛并不乱看,曼春对她的印象不错,连带着对守信家的也添了几分好感。

  木匠娘子从袖筒里拿出一本册子来呈给曼春,“不知小姐喜欢什么样的,这册子里的样式我家都能做。”

  曼春见她说话老实,就道,“那边有凳子,你自己搬来坐。”

  木匠娘子却不敢坐,嘴里只道,“不敢,不敢。”

  守信家的就去提了个交杌,推着木匠娘子坐下,“我们姑娘和气得很,叫你坐你就坐。”

  木匠娘子这才束手束脚的坐了。

  曼春略过那些过于繁复的花样,挑了两样和自己屋里家具差不多的,权衡了一下,就指着其中一样圆角柜说道,“外面做成这个样式,里头分为上下,上面做一层能拆卸的隔板,下头做几层抽屉,抽屉要一半三寸高的,一半六寸高的,要能上锁。”

  木匠娘子一边听,一边点头,等曼春说完了,她问,“听小姐的意思是要放些精细东西,不如打些小匣子,装东西也方便。”

  曼春觉得这人心很细,“我倒是没想到,那就打些吧,要有大有小。我还要做个绣架和挂线的架子,你家里能不能做?”

  定下了样式尺寸和木料,曼春叫童妈妈给木匠娘子拿了一两银子做定金,守信家的就叫了身边跟着的一个小丫头送了木匠娘子出去。

  曼春听到小屏和小五的笑声,笑道,“走,看看她们量好了没。”

  宋大家的正跟裁缝娘子商量着选料子,小屏和小五在一边叽叽喳喳议论着做什么样式用什么颜色,众人见她来了,纷纷过来见礼。

  曼春见小屏和小五两人扯着一块粉红色的料子,一个说绣缠枝花好看,一个说绣祥云好看,不由笑道,“爱缠枝花的就绣缠枝花,爱祥云的就绣祥云,难不成你们要穿一样的?”

  小五瞪着大大的眼睛,“我们两个穿了一样的跟在姑娘后头才好看啊!”

  裁缝娘子给童嬷嬷量着尺寸,忍不住扭头细细看了两眼唐曼春,守信家的眼尖,上前挡住了她的视线,笑着问她,“量好了?”

  “唔,这就好。”裁缝娘子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西厢房没放火盆,曼春只略站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冷,便回屋写信去了。

  守信家的领着裁缝娘子出去,走着走着,忽然道,“我们家二姑娘漂亮吧。”

  裁缝娘子干笑了两声,没敢接话。

  守信家的冷笑,“你也是时常在大户人家走动的,怎么连这个都不懂,我们姑娘是什么人,能让你盯着乱看?”

  裁缝娘子忙拿了块银角子塞到守信家的袖子里,道,“好姐姐,是我错了,以后再不敢了。”

  守信瞥了她一眼,倒没推拒,“记着,不许乱嚼舌根,敢让我在外头听见一句半句议论我们二姑娘的话,我就叫人去砸了你的店!”

  过了申正时分,曼春估摸着该散衙了,就叫童嬷嬷拿了花园西南角门的钥匙给小五,“你去二门外夹道乐志堂后门那里等着,要是看到老爷回来,就去问一声,看老爷得空不得空,我有事跟老爷说。”

  小等了一会儿,小五急匆匆回来了,先还了钥匙给童嬷嬷,“老爷一个时辰后要去乐志堂和师爷们议事,说要是姑娘有事,就现在过去,他在书房等着。”

  曼春把两封信和银子用包布系了,又把宋大家的做的点心装了一盘,放进提盒里交给童嬷嬷提着。

  细雨如丝,出了院子,满眼水盈盈的翠嫩,花园中的绿树仿佛披上了蝉翼般的白纱,小五在曼春身旁举着伞,童嬷嬷走在后面,一行三人顺着花园西侧的石板小路来到西南角的角门,童嬷嬷拿钥匙开了门,小五道,“从这里进去就是二门外的夹道。”顺着二门外夹道往南是前院,往北就是二门,因此这角门平时是不用的,自从曼春搬了院子,老爷就把钥匙给了她。

  童嬷嬷走在最后,反身又把门锁上了,曼春站在夹道里,见角门对面还有道门,就问,“这是通向哪里的?”

  小五道,“这好像是客院的小角门,”她压低了声音,“听说南星让太太给发配到客院跟着她娘种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