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异时空1898 164 因缘际会 (第三更送上)

《异时空1898》164 因缘际会 (第三更送上)

作者:天行剑士 字数:2908 书籍:异时空1898

  《大国崛起》论中华民族: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承,那么它跟灭亡了又有什么分别?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华民族又被称为汉族就是因为汉朝曾经的强大与辉煌引发了国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所以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要从古文运动开始。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想要崛起所必须也必然要走的道路。任何人或者势力如果阻拦了这股复兴那么他就是民族的千古罪人。

  ----------------------分割线----------------------------------------------

  李鸿章是如此猜测的杨度,也是如此对待的杨度。

  他第二天并没有接待杨度,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他李鸿章是大清国的忠臣,而胡山石已经可以算是大清国的掘墓人。这样两个人必然是对头。但可怖的是没有人看到了这一点,而自己却已经老了。胡山石即使什么都不做,一步一步去拓实自己的根基也能耗死他。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杨度确实有投靠之心,但却还不算坚决。

  杨度跟胡小岩一共也只见过一面。那还是他的朋友袁世凯派了徐世昌来到京师寻找门路。杨度恰好与徐世昌遇见了,于是两人来到茶馆说话。而徐世昌也顺便向杨度请教朝中态势。这一面杨度的印象并不深刻,因为胡山石的主意杨度早就想到了。只不过交浅言深,还未曾说出口而已。

  杨度此次求见李鸿章其实是想要他帮忙引荐胡山石,为的就是胡山石写的书!

  胡小岩这些年写了很多书稿。但除了《大国崛起》系列和《科技至上》以外,很少有流传出来。而最新修订版的《大国崛起》,据说全国也仅有几个人拥有。他杨度和恩师自然不在其列。没办法,王湘绮虽然也爱看大国崛起里面各国的描述,但就是跟胡小岩拉不上关系。胡小岩这个人有着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国内靠科举拉关系的这一路数半点沾不上边。他根本就不是靠科举上位的。

  王湘绮曾经向李鸿章求过这本书。但李鸿章考虑很久后还是拒绝了。这本书因为没有印刷,所以一共只有几本手抄本。李鸿章手上的这本是胡小岩亲自手写的。无论书里内容价值如何,至少这本手抄本是千金不易的。更何况其中某些言论实在是“大逆不道”。李鸿章知道王湘绮这个人热心改革,所以更不希望他受到毒害了。

  可惜王门弟子对此事非常恼火。杨度实在是没办法,才通过李经芳来敲定李鸿章。只要有李鸿章出面,杨度想要求一本书,相信胡山石是不会拒绝的。

  杨度书没求到,连李鸿章的面更没有见到,李鸿章在医院,可李经芳邀请杨度去了李鸿章的家。但意外的是他被李经芳引到了李鸿章的书房后却见到了这本书——厚厚的手抄本。

  杨度大喜过望,这里不仅有《大国崛起》还有很多胡山石的规划政策,这些东西都是李经迈从胡山石手里淘弄来的。现在全便宜了杨皙子。

  “我能在这里看多久?”杨度拿到书就再也不放手。

  李经芳无奈地想了想:“只要家父没回来,你可以随意看。”

  他有些自作主张了,李鸿章的书房,没有同意,连李经芳自己都很难进来。一国中堂的书房里难免会有些机密,这些内容不是李经芳和杨度可以接触的。但李经芳也知道,如今宣武帝虽然还在用李鸿章,但已经不再将李鸿章放在心上了。

  很简单的道理签署了庚子条款的李鸿章已经一世英名尽丧流水,李鸿章对于满清朝廷而言已经没有半点威胁。而且李鸿章已经七十八岁了,他还能活几年?

  杨度不知道这些,他此时心里异常高兴。

  “果然好兄弟!你去忙吧,我先看书。回头咱们在好好喝一杯。”说完眼神就已经陷进书里面去了。

  李经芳不以为怪。他偶尔见到一本古籍或者自己喜欢的新书也会变得和杨度一样。他只是有些忧虑,生怕杨度会真的如他父亲所言去投靠胡山石。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杨度正乐不思蜀,而秦韵却苦不堪言。

  “|这日子没法过了。刚听过路的说武右军又开拨了。不会要来这里征粮吧?”老太婆有些担忧地问。

  “不管是不是,咱们先离开这里。”马老头当机立断。

  “可是那小姑娘和她哥哥怎么办?”一句话将马老头打懵了。

  “顾不得了!”马老头跳脚:“走了还有命,不走,肯定没命。”

  “姑娘,咱们得赶紧撤了。”

  “撤?到哪里去?”秦韵挂着泪水的脸面脏兮兮地,可是她却顾不得了。

  “哥哥身体不好,再长途跋涉对身体不好吧。”

  身体?马老头苦笑。整整一个晚上加一个白天都只喂了点水。这位小哥到现在还有点气就是侥幸了。还想救活?这里离天津城可是有十几二十里地。又没有牛车,即使有牛车,这一路颠簸过去,有气的病人也会折腾的没命了。

  “我背着他去城里!”马老头无奈地说。

  “那里应该有大夫可以救你哥哥。”

  二十里地,看着不多,大概只有十公里的样子。一个人步行速度快的话,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但马老头是个老头,秦韵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要背着一个成年人一起去。而且这个时代的路也不是后世的水泥地面。幸好没下雨,走人还是不错的。

  “喊上老吴吧。”

  于是一番折腾,吴老头跑来给搭了个担架。吴马两个老头给抬着走,两位老太婆则跟着其他人藏起了粮食,然后一窝蜂跑走避祸了。

  秦韵跟在两老头身侧。还没走半小时。两个老头还不觉得累,秦大小姐就受不住了。前天走得太急,她得脚被磨出了水泡,而昨晚又没有睡好,更加没有精神。

  两个老头对视苦笑。这叫什么事情嘛!

  没办法,只好停下来歇息。正好看见前面好像有块大石头,两人准备将担架放到上面去。却不料石头下突然冒出一个人来。

  这人缓缓站起,嘴上大声叫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张道长!”秦韵开心地跑过去,“你怎么在这里?”

  “我因缘而来。”张子敬居然打起了词锋。

  “缘在何处?”秦韵找到了组织,顿时破涕为笑,放下了所有的担忧。

  “缘来是你呀!”张子敬笑着伸出手指点了点秦韵的眉心。

  秦韵顿时哭了:“张道长,你快看看。。。”

  “看到了。”张子敬稽首示意两位老头将担架放下。

  “有劳二位老人家。”

  “不敢当!”两老头哪敢受道长的礼?这个年头和尚道士都是很受人尊敬的。

  张子敬提起手来给胡小岩把了把脉:“还好还好。还没死。”

  秦韵不高兴了“道长乱说。本来就没死!”

  “人谁无死,死了也好,一死百了哇。”张子敬放下胡小岩的手腕。

  “两位老人家,多谢您二位了。就送到这里吧。前面有些混乱,怕对您二位有碍。”张子敬稽首,并送上一个小包。

  “哎呀,道长,您这是?”吴老头一把拉住正要接过包的手。

  “请二位务必笑纳。这个年轻人是我徒弟。您二位救了他,就是救了我这一门的传承,如何谢礼都不为过。”张子敬将包递过去。

  老吴这才接过。村子里的很多老头还是很缺粮的。

  老马走了老远,还回过头来看看。

  “您早有准备对不对?”秦韵并不傻,张子敬怎么可能随手将自己的钱财全部送人,他还要不要在天津生活的拉,买个包子还要花几文钱呢。可是那个小包却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今天天气不错,正是做法的好时机。”张子敬避而言他。

  “做法?大人是生病了,又不是中邪了!”秦韵果然接过话题,忘记了问包得事情。

  “啊?我只是一个道士,只会做法事,不会治病的呀。”张子敬大惊。

  秦韵傻眼。

  ---------------------分割线---------------

  三更送上,说实话,收藏不增反减,心凉了半截。

  关于书评区书友150112182726590书友说的手表问题是我疏忽了。那个时候确实是怀表的天下。多谢提醒。我会查找修改一下。谢谢

  还有书友mk2012说的是对的。无论前辈们怎么样,我们这些后辈是没有资格质疑的。至少他们为了这个国家流血牺牲了,而我们却坐享其成。也许有人说伟人做的事情对某些人不公平,但公平从来就是相对的,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伟人,你的家人说不定被光头家以莫须有的罪名格杀?这在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先例。四大家族的后辈除了******确实是一代人杰之外,其他人杀的平民百姓还少吗?历史没有如果你还活着就是历史对你们最大的恩赐。我们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财产损失这东西,说不好听的,如果我们有本事,最终还是能够赚回来的。而我们没有本事,再多的遗产也会被败光甚至丢掉性命也不足为奇。

  书友党卫军同学已经是老书友了。这里谢谢关注。还有还有很多的布置根本就没有通过杨度和李鸿章的口说出来,但有些书友应该看出来了。党卫军同学,我现在想要开发中国自己的武器了。原本我是想着测绘莫辛纳干步枪的,因为它水连珠的特性。但我对武器这块了解不是很多,我想问下,新军日后的武器应该怎么选择?步兵武器和炮兵武器这块,还有空军如飞艇和飞机的武器。还有飞机的开发应该以一战时期哪个国家的为标尺?最后特种部队这块的武器应该怎么选择?

  谢谢各位书友的关心,也祝你们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