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621之大变革 81.忧虑,妥协

《1621之大变革》81.忧虑,妥协

作者:流年排队 字数:2719 书籍:1621之大变革

  “砰!”巡抚衙门内堂里传来杯子摔碎的声音。

  刘策坐在椅子上,扔杯子时用力过度的手还在微微颤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两份文书,一份是他截下来的锦衣卫报告,一份是卢象升写给他的信。

  “胡闹!”刘策真的是愤怒了,他提拔卢象升,是要让卢象升在吕梁制衡吕梁营,但现在,卢象升和谭良栋明显是走在了一起,还做出了这么大的事。

  更让刘策恼怒的是,吕梁出了这么大的事,永宁知府、其余各县的官员什么都没报上来,要不是永宁的锦衣卫还没废,他刘策什么也不知道,还有他抱于希望的镇西卫,更是完全废了,蜷缩在镇西卫里,什么也干不成。

  盛怒之下的刘策立即提笔写了一份公文,措辞严厉,让中阳县令卢象升来太原面见。

  永宁府,卢象升在送出书信后,便用知府大印为各地送来的地契、鱼鳞册盖印。为了让农户们安心,谭良栋和卢象升两人直接动用知府大印盖章。

  天启时的明朝廷还是人们心中的正统,百姓们虽然痛恨官府的贪污腐败,但很多事情不得到官府的承认,百姓们是无法安心的。

  “卢大人,跟我们走一趟吧。”两天后,刘策派出的人到达永宁府,“请”卢象升到一趟太原。

  卢象升看了公文,刘策的措辞极其严厉,就差没直接说卢象升扰乱地方。

  “两位,等我回中阳县衙处理完事后,再跟两位去太原,不知可否?”

  刘策派出的人略微犹豫后便同意了,毕竟卢象升是刘策这一派的人,这次回太原搞不好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不必因为这样的小事得罪巡抚大人的干将,便同意道:“好的,卢大人,但请尽快。”

  回到了中阳,卢象升立刻派人联系谭良栋。谭良栋此时正在中阳的村子里,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往县衙。

  “巡抚大人这要是干嘛?”谭良栋看完公文,虽然措辞很严厉,但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

  卢象升沉声道:“刘大人这是要问我话,看来他对你我的合作相当不满。”

  谭良栋把公文放下,道:“那你准备怎么办?”

  卢象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良栋,如果吕梁能保持现在的局面,你能做出的让步有多少?”

  “怎么讲?”

  “这次去太原,我准备拿夏税秋粮换知府!”

  谭良栋皱起了眉头,刘策提拔卢象升,就是为了恢复吕梁的夏税秋粮,当初卢象升还因为这个跟谭良栋差点起了冲突。

  “夏税秋粮……”卢象升的目的很明确,这次他回太原,若是给不了刘策交待,很有可能被换成一个闲职。但若是他能给刘策一个恢复吕梁稳定、重收夏税秋粮的功绩,那么刘策也会给他一个满意的交待。

  “好,我同意。但是建斗,光有这个还不够,还需要一些东西。”

  “什么?”

  “吕梁营只认你一个永宁知府!”

  卢象升笑了笑,认真道:“良栋,谢谢你!”

  谭良栋摇摇头:“你不必谢我,吕梁的稳定非要一番变革不可,我的身份又是一介武人,那些官员要么怕我要么鄙我,唯有你卢象升,和我理念一致,可以合得来。”

  “好!”

  卢象升离开后,谭良栋立刻集合吕梁营各部,一路是驻扎在中阳的张应宸部和驻扎在房山的屈凉部,再加上谭良栋的亲卫营,直接去永宁府。另外一路是驻扎在岚县的刘文景部、驻扎在临县的牛凉部和驻扎在兴县的康军伟部,三部合成一路,包围镇西卫。

  同时,谭良栋以煤炭协会会长的身份召集了矿主们,让他们四处散播消息,吕梁的老百姓认卢象升这个官员,吕梁营上下也都认可卢象升。

  矿主们不敢违抗,《土地条例》让矿主们吓坏了,这些矿主本身也是各地的地主,在这次行动中,加入煤炭协会的矿主是少数的配合吕梁营行动的地主。他们舍不得丢掉煤矿,在土地没有希望留下来后,便被迫接受了《土地条例》。

  这其中也有铁皮炉子和蜂窝煤的功劳,铁皮炉子售往晋南后,极其火爆,大户人家基本是家家买一个,连带着蜂窝煤也大卖,相比较燃烧后产生大量炉渣的散煤,蜂窝煤更加整洁。

  矿主们手里的门路不少,很快消息就传遍整个晋南,继而传遍整个太原府。

  卢象升抵达太原后,刘策并没有直接见卢象升。随着卢象升的名声传开,东厂在太原的领头太监李德芳,记起了他派到吕梁的小陈子,好像有一段时间没给他回信了,趁着这个机会找到卢象升,要个说法。

  李德芳是个审时度势的人,他做事,事有可为就去做,若是阻力太大就果断撤,小陈子在吕梁没了音信,这说明吕梁的事没法继续进行下去,李德芳不会选择和吕梁营硬刚。

  不过现在卢象升到了太原,李德芳找上门去,既然吕梁营只认卢象升,那就以小陈子的事情,从卢象升身上敲点东西。

  然而,李德芳失算了,卢象升是什么人,去边镇砍过蒙古人,在吕梁联手谭良栋架空知府,朝堂上权势滔天的魏公公在卢象升眼里就是皇帝的家奴。

  李德芳被卢象升骂出了驿馆,任谁那样都会恼羞成怒,何况是本就小心眼的太监。李德芳在卢象升住的驿馆外,公开道:“卢象升,惹了咱家,你活腻歪了!”

  这些事情都被刘策知晓,在卢象升来太原后,刘策的火气就消得差不多了。怒气换成了担忧,吕梁营搞出的《土地条例》,从此以后吕梁百姓只知吕梁营,而不知朝廷,可以说就是赤裸裸的割据了。

  要搁以前,一旦发生这样的事,要么派大军剿灭,将地方势力完全消灭,要么派一得力官员去治理,同地方势力合作,最后将功劳安在朝廷的头上。

  但是现在,派大军剿,以前又不是没派过,现在吕梁营的实力更强了,武力解决不了。正好在此时,吕梁营上下只认卢象升的消息传到太原,也进了刘策的耳中,这让刘策有了新的打算,但这一切都有个前提,这次问话要让刘策满意。

  在卢象升骂走李德芳后,刘策派人传唤了卢象升。

  巡抚衙门,刘策坐在椅子上,卢象升站着。

  “建斗,吕梁发生的事,你有什么解释?”

  卢象升沉声道:“大人,吕梁要想稳定,必须得要老百姓们吃饱饭。那些乡绅肆意压榨百姓,趁着天灾大量兼并土地,使得吕梁流民遍地。”

  “这么说,吕梁营搞的那个《土地条例》有你的份?”刘策紧盯着卢象升。

  卢象升眼皮跳了跳,咬牙道:“是的,那份条例是我同意的。”

  刘策听了卢象升的话,原本皱在一起的眼角舒展开来,他最怕的是吕梁营做了所有的事,朝廷官员们都被架空,现在看来,是知府被卢象升架空了。

  “建斗,自古以来文武殊途,现在各地都在传卢谭,卢就是你卢象升,谭就是吕梁营的千总谭良栋,你们的关系太近了。”

  卢象升解释道:“大人,吕梁的情况复杂,学生不得不这样做。学生和谭良栋合作,恢复了吕梁的稳定,明年起就可重收夏税秋粮。”

  刘策在听到可以收夏税秋粮后,愣了一下,连忙道:“那吕梁营了?”

  “据学生了解,谭良栋的意思是直接让知府衙门拨付钱粮,维持吕梁营。”

  刘策沉默了,谭良栋的话已经很明了,夏税秋粮可以交,但要让卢象升当知府,看来对他刘策很不信任。

  “对了,那李德芳找你干什么去了?”吕梁的话题到此为止,刘策该问的都问了,卢象升该说的也都说了,再继续下去就犯了官场的忌讳了。

  想到李德芳找自己来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卢象升不满道:“这老阉人找我要人,他前段时间派了个小太监去吕梁,被我给扣了。”

  “你这胆量……”刘策笑了,他都不敢得罪李德芳,魏忠贤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强大,没想到卢象升毫不畏惧。

  闲聊了一会,缓和了气氛,刘策站起身来,对卢象升道:“建斗,永宁知府年迈不堪,快到了致仕的年纪,你在中阳县令的位置上已有两年,做出不少事,按理来说把你提到永宁知府的位置上也不为过。”

  卢象升静静的听着。

  “但是,现在朝堂形势不明,阉党来势汹汹,明年就是大考,户部的赵南星大人这些日子压力很大。”

  “所以,建斗,再有两个多月时间就是明年,你要稳定住吕梁的形势。到时,无论阉党再怎么找事,都夺不了你应得的。”

  “学生明白。”

  卢象升走后,刘策摇了摇头,他还有一件事没说,随着魏忠贤的势力越来越大,朝堂上拜在魏忠贤门下的官员也越来越多。魏忠贤为了聚拢阉党,自然要给手底下办事的官员好处。

  很不幸的,山西巡抚的位置被人看上,朝堂上魏忠贤的人已经开始运作,和阉党作对的东林党也不甘示弱,在即将到来的大考上动作频频。

  刘策感觉很悲哀,无论是他,还是卢象升这样的地方官员,都不由自主的陷入了党争的漩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