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二百零九章 鹿走长安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二百零九章 鹿走长安

作者:贪财好色 字数:2819 书籍:混在三国当军师

  董卓一手搂着一个女人,正在快活着,只不过他并没有脱衣服,只是逞逞手上的欲望罢了。毕竟现在的他……有点难言之隐。

  李儒这时走了进来,径直坐在一旁。他对此见怪不怪,并不在意。只不过现在需要谈正事,故而示意董卓先把怀里的两个裸女轰出去。

  董卓一见要谈正事,也只得暂时放过她们,临走还使劲捏了一把。这俩都是被他下狱的大臣的老婆,很有一番滋味。

  捏完后,问李儒道:“提亲不成,奈何呀?”

  李儒笑道:“主公不是有主意了吗?”

  董卓点点头,下令道:“传李肃过来!”

  少顷,李肃脸上缠着绷带过来了。董卓惊问:“李肃,你这是怎么搞的?”

  李肃嘿嘿一笑,说最近玩了一个大臣的闺女,这女的性子有点烈,把他脸给抓花了。不过没事,医师说了,伤口很快就能结痂,过个一两个月就能光洁如初了!

  董卓听后气得大骂李肃,说现如今大敌当前,你还有心思搞女人,像什么话!

  一顿臭骂后讲李肃轰了出去,也不跟他说提亲的事了,因为说了也没用,李肃这个样子短时间内是无法承担此任务了。

  李肃还觉得委屈,心说就许你玩裸女,不让我搞女人,真是州官放火、百姓点灯!

  李儒站起身来,走过去道:“主公,既然提亲不成,最近作战又接连失败,兵无战心。不如引兵,且回雒阳……迁都长安!”

  董卓本来脑子里还在模拟李肃被女人抓破脸的刺激场景,想着哪天自己也这么玩玩,一听迁都俩字,立刻清醒了!

  “迁都?”

  李儒点了点头,然后对董卓道:“对!迁都。长安地广人丰,乃是历代帝王建都之地。况主公在那儿经营多年,基础雄厚,且有潼关天险,既可远避群雄之锋,又易凭险据守。”

  在目前的局势下,迁都长安确实是对董卓极为有利的条件。正如李儒所说的,长安位于关中,而陇地则是董卓经营多年的根基之地。在那里无论是聚集兵力,还是巩固后方统治都是极为方便的。

  反观雒阳,也就是河南郡这边,董卓新到不久,根基不稳。除了能够控制河南一郡外,周边其他郡县都没有什么有效控制,对于大军驻扎并不利。

  看看周边的势力划分吧:河南郡的西北方向是河东郡,已经被白波贼占了。正北方向的河内郡,是王匡的地盘。东方是兖州,桥瑁、张邈的地盘。东南方向是豫州,豫州是袁氏兄弟的家乡,在那边根基最为稳固。正南方是南阳郡,现如今北袁术所控制。

  等于说,除了西方连接长安的弘农郡外,河南郡就是出于一个被多面包围的状态。在这里固守,就相当于孤身一人冲进敌人堆里,就等着被围殴吧!

  被围殴也就罢了,问题是打仗是需要不断消耗士兵的,而士兵被消耗了,就需要新的人来补充缺额。

  董卓要往虎牢关这里补充兵力,就不是单纯从雒阳调兵的问题了,因为雒阳随时都需要一支足够数量的军队坐镇,以震慑京中宵小。这样一来,他就只能不断地从关陇那边运兵过来。关陇地区的士兵需要跨过整整一个州的距离进行作战。而运来的士兵也大多是西北人,在这边就会面临士气下降的问题。像炮灰矛、斯巴达这种足够强的部队也就罢了,士气下降了也能用。其他军队就不行了,士气一旦下降,对战斗力的影响很明显。

  除了兵力,还有粮草。现在河南郡虽然名义上是董卓的地盘,但是因为没有根基,所以朝廷百官中的河南世家们,仍然实际掌握着河南这块土地上的资源,每次董卓都只能强行征掠才能获得一些。

  而对于关东诸侯来说,在这里作战却又有利得多。那些离得远的诸侯先不说,那些离得近的诸侯,比如张杨、王匡、桥瑁、张邈、袁术他们,基本上就是出了自家门走两步就到了战场。几乎没有任何后勤压力。比如河内郡的王匡,本来都被董卓全灭一次了,结果愣是迅速就能重新拉起一支军队,重新再战,丝毫不耽误。

  别看关东诸侯现在的非战斗减员远比董卓多,那是袁绍没有实战经验,没想明白,总是指望着离得远的诸侯去当主力。等袁绍想明白了,开始以王匡他们这几路近的诸侯为主力,对董卓进行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挑战的话,那董卓就要吃大亏了!

  另外,虎牢关这地方也不是董卓想固守,敌人就毫无办法的。因为敌人如果愿意的话,压根就不需要打什么虎牢关,他们完全可以直接通过河内郡或者南阳郡那边进行迂回,绕过虎牢关直取雒阳!

  而如果董卓军队选择后撤,若是仅仅撤退到雒阳的话,虽然可以缓解上面所说的问题,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雒阳是城池,不是关隘。十八路诸侯只需要把雒阳四面包围,切断雒阳的外部供给。董卓就真的只能困守孤城,坐地等死了。

  而如果再继续后撤,撤到陇地、河东郡与弘农郡交界处的潼关防守,那情况就完全逆转过来了。

  潼关的东北方向是河东郡,白波贼们要想攻击陇地,要么攻击潼关,要么跨过黄河……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董卓防守起来毫无压力。

  正东是弘农郡,不是联军的地盘,潼关足以抵挡。东南方是南阳郡,只需分出一支偏师前往武关,即可守御住。

  到那时,关陇大军出家门就是战场,而关东诸侯中最近的王匡也得跨越一个郡去作战,远的诸侯更是劳师远征,完全受不了。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长期防守的问题。董卓的部队现在在虎牢关,之所以一直没有选择据关而守,反而总是屡屡出关主动挑战关东诸侯,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让自己一方在士气上保持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稳住在雒阳的一大堆河南世家们,防止他们产生异心,来个里应外合。

  如果董卓不主动进攻,反而被动防守,那么当地世家们看到的就是董卓一直在被动挨打,就会对董卓失去信心了。

  而如果迁都长安,那情况又不一样了。长安那边的世家们,早已对董卓彻底畏服。即使董卓什么都不干,就是单纯凭着潼关据险而守。那当地世家们也不会有丝毫动摇,仍然会继续支持董卓,直到关东诸侯们受不了剧烈的非战斗减员而自行溃散。

  另外就是凉州那边,那个地方其实也不算安稳,虽然韩遂、马腾他们暂时力量衰弱,但恢复过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如果董卓的大军一直在虎牢关跟关东诸侯耗着,那么等韩遂、马腾恢复了元气,那么距离遥远的两线作战可不是董卓能承受的。

  要知道马腾可是明确表示要支持关东联军的,一旦他有了这个能力,就必然会这么做。

  而在迁都长安之后,就算是两线作战,因为两个战场距离很近,调度也方便,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综上所述,迁都这件事,对于目前的董卓来说,势在必行。

  不过,就算道理再清楚明白,董卓仍然还是有些犹豫,因为这涉及到一个面子问题:

  “贤婿啊,老夫就这么退兵了,岂不是等同于宣布关东联军,胜了?”

  他带兵纵横西北多年,胜仗败仗都打过不少,本来是不太在意这个的。当初在西北之乱时,被叛军包围,趁夜逃回,也没觉得多丢面子。只不过最近这段日子,自己地位猛升,于是开始渐渐注重起面子来了。

  李儒微微一笑,打了个比喻道:“主公以前不是经常跟人玩手搏么?”

  手搏,就是徒手格斗。董卓武力非凡,徒手搏斗也是很擅长的。

  董卓听后有点惭愧,心说最近一直沉迷于酒色,手搏好久没玩了。

  李儒却不在意,继续说道:“手搏时,如果对手远不如自己,那么只需要一味进攻即可。若是对手与自己实力相差并不悬殊,那么就需要适当地进行闪躲和迂回——在兵法上,即是以退为进。”

  李儒拿手搏来举例,就是为了让董卓听起来更顺耳一些罢了。

  董卓听后果然点了点头,认同了李儒的说法。

  李儒知道董卓多少有点迷信,所以为了加深说服力,又抛出了一个理由:“呵呵!主公难道没有听到过这样的童谣吗?”

  “童谣?”

  李儒点点头,然后背诵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董卓虽然自认为自己也颇有些文采,但是对于童谣,向来是猜不出什么意思的,总是需要别人来解释……或者曲解。于是求教道:“这是何意啊?”

  李儒便解释道:“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雒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主公若是迁回长安,方可无忧啊!”

  董卓想了想,忽然恍然大悟道:“哈哈!不是你说,我实在悟不出其中之意呀!童谣,寓寄天意。嗯!好!”

  当即站起身来,下令道:“星夜回师雒阳,商议迁都之事。”

  李儒在旁边捋了捋胡子,心说,什么天意,那童谣压根就是我编出来放出去的!除了为了说服你,更主要的是为了让那些可能会反对的大臣们动摇,毕竟他们中也有不少人信这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