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狂士 第二百八十章 我是诗人

《大明狂士》第二百八十章 我是诗人

作者:随清风去 字数:1867 书籍:大明狂士

  第二百八十章 我是诗人

  范弘道要是个有权有势的大人物,他也就不会对作品集卖光这种事刨根问底了,保持难得糊涂就好,反正有的是人会为了巴结权势制造书籍大卖热销形势。

  可他不是权贵,只是个监生身份的读书人,京城里比自己有权势的人满大街都是,几千官员加几百勋贵再加几千将校不是开玩笑的。

  不止范弘道,这两天马朝奉也在反复思索,企图从中总结出其中门道,以后也好方便复制成功经验,再创辉煌。

  听到范弘道询问,马朝奉便答道:“在下想出了几条道理,先讲给范先生听着,若有错漏之处还望指正。首先,虽然在下不大懂文学之事,但是也向别人打听过,都说范先生的诗作水准还是很不错的。

  后世地位如何不好说,至少超过大多数当世人的水平。诗作并非空洞无物的无病呻吟,大都因事而作,即景而发,有鲜明的当世特色。”

  这条半是实情半是拍马的原因,范弘道很“惭愧”的接受了。然后又听马朝奉继续说:“其次,传说里范先生言行无忌恃才傲物,为人处世多有疏狂旷达之处,诗词中也有很多讥讽之语,这对了读书人口味。现在士林风气浮躁,常以尖酸刻薄为能,过去那种厚重君子人物已经不大吸引人了。”

  说到这里时,马朝奉忽然发现范弘道脸色要黑化,连忙改口道:“当然在下并不不是说范先生尖酸刻薄,只是说范先生有吸引这种人认可效仿的特质!不对,在下也不是说范先生和这种人是同道,在下的意思是别人喜欢如此想象范先生,用虚构意境获得愉悦。”

  “别解释了,你继续往下说!”范弘道今天心情好,就不计较了,说来说去不就是代入感么!

  马朝奉擦了擦汗,“第三,围绕范先生传说的轶事很多,饱受士林热议,而诗词往往又与这些轶事关联,甚至就是专门为那些轶事写的,所以可以作为很热门的谈资。

  不了解这些,别人闲谈时岂不就只能干瞪眼了?最起码,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张四维、王世贞这些大佬被气死时的心情,亦或揣摩一下状元公被监生压了一头时的心境吧?这些可都是百年难遇的奇闻异事。”

  范弘道暗想,其实就是话题度非常高,诗集可以当一种变相的八卦杂志看呗。可以理解,名人八卦新闻向来比一般新闻点击率高,世道人心就是这样低俗。

  “第四,在下也出了一把力气,凑巧形成火上添油之势。”马朝奉最后开始为自己表功。

  范弘道奇道:“你又干了什么事?”

  马朝奉像个奸商,不,就是奸商一样的嘿嘿笑了几声,“在下嘱咐那些书铺,特意将你的诗集与王世贞的文集摆在了一起,然后你懂得。”

  范鸿达愕然无语,这马朝奉的炒作手法挺娴熟啊,把气死王世贞的诗集和王世贞的文集摆在一起卖是几个意思?

  他脑海中不由得出现了一幅画面——书铺醒目处摆着两堆书,各自挂着招贴。左面招贴写着“已故宗师王世贞绝版文集”,右面招贴写着“骂死王世贞的人诗集”。

  这也太没有下限了,范弘道摇了摇头,很不喜欢的道:“这种事极其失礼,以后不要做了!”

  马朝奉很干脆的回答说:“下不为例!”

  范弘道感叹道:“说了半天,都是事后诸葛亮,事先谁也不曾想到啊。其实总结成两个字,就是时新!符合当世潮流的新鲜东西,当然受欢迎。”

  马朝奉这次过来,还带了一大包礼物。等范弘道送走了马朝奉,打开礼物包裹,却发现里面只是十本书,就是自己的诗集。

  范弘道不免在心里鄙夷几句,这马朝奉做人还是有欠缺。要么不送,要么就送点像样的,拿十本自己的诗集算什么礼物?

  说起这大明诗歌文学脉络,在建国后的初期流行雍容浮夸、充满歌颂味道的馆阁体,以翰苑台阁文人为主导,那些名垂史册的阁老大学士都有这种肉麻颂圣的黑材料。

  自中期后,弘治年间起,前七子组合兴起,推翻了空洞浮华的风气,成为文学界的弄潮儿。在某个穿越者位面,大文(政)学(治)家方应物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然后又到了嘉靖时,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组合主导文坛,继续提倡复古,甚至垄断了文坛所有的话语权。所以人人都说,王世贞领袖文坛二十年,是当世唯一的文学宗师。

  但近些年,后七子逐渐谢幕,新人又捧不起来,诗坛陷入青黄不接的状态。到了今年,连后七子组合最后的宿老王世贞都去世了。

  于是大家都明白,后七子的时代彻底过去了,这不仅仅是说后七子都死光了,还有后续无人的意思。世贞提携了很多后辈,但这些人都撑不起后七子精神的大旗。

  等王世贞一去世,后七子就是历史名词了,然后就要等待新的弄潮儿。这时候,范弘道的诗集因缘际会的出现在京师,堪称沉寂已久的诗歌界中一股清流或者泥石流。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这诗集是热了,总比无人谈论的作品要好,文学界需要有这样的热度作品。一本文学水平还可以、代入感强烈迎合了士林口味、又含有八卦元素、话题度也很高,还有炒作手段的诗集,想不在京师大火都难。

  这时候,有不少熟人都找范弘道来索要诗集,有申首辅这样的当权派,也有时习之这样的狐朋狗友。当然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申首辅是批判性阅读,时习之是为了炫耀显摆。

  然后范弘道才明白了,马朝奉前番给自己十本诗集当礼物是什么意思了。原来不是马朝奉做人有欠缺,而是他想到了前头。

  要没有这十本诗集,范弘道现在还真应付不来。再说这十本诗集所用纸张、墨色都比市面上的大路货好,拿出去送人也正合适。

  又打发了赵侍郎派来的仆役,范弘道私下里忍不住扪心自忖,他的理想明明是济世安民、匡扶天下,怎么一不小心先成了文学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