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狂士 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外大喜讯

《大明狂士》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外大喜讯

作者:随清风去 字数:1875 书籍:大明狂士

  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外大喜讯

  经此一战,顾宪成有种元气大伤的感觉,近乎失魂落魄的离开了赵侍郎堂前。目送他离去,赵侍郎对范弘道说:“你真不打算追究了?”

  范弘道答道:“就到此为止吧,其实他已经得到惩罚了!”

  赵侍郎便称赞道:“范生有度量!”随后他就提笔重写了判词,并征询范弘道意见后,直接将范弘道分配给大兴县南城分署,就署理一个主簿。

  范弘道则有点塞翁失满焉知非福的感觉,若不是顾宪成故意刁难自己,或许还没机会这样结交未来的首辅赵志皋。

  “不说他了!”赵志皋转而闲聊起来:“其实国子监的徐博士曾经来信介绍过你,说你多有奇思妙想,如果能沉下心做几年学问,起码立言是不成问题的。”

  原来徐博士真的给赵志皋写过信说自己!范弘道恍然大悟,难怪赵志皋初始对自己态度比较和善,没有上来就偏向顾宪成,还是有脉络可循的。

  大明官场上的关系网中,有同乡、师生、同年、同道等种种脉络,互相交错勾连便组成了一张大网,任何身处仕途的人都在网中。

  这张大网中,由师生衍生出来的关系还是比较被看重的,徐博士与赵志皋是同乡加同年,而范弘道也能算是徐博士半个学生,起码徐博士心里是比较认可的。有这样的弯弯绕绕联系起来,所以赵志皋才会对范弘道比较友善。

  赵志皋不知道范弘道的心理活动,仍在感慨着:“老夫是王学出身,从徐博士的摘抄看,你比王学更进一步啊。孔孟程朱以及阳明先生之后,不知还有多少义理可以探究。

  如果不是顾宪成横生枝节,叫吏部留不得你,不然老夫还真生了将你留在吏部历事,陪着老夫一起做学问的想法。”

  徐博士这样,赵侍郎居然也这样,难怪这两人交情如此好。听到这里,范弘道不禁庐山瀑布汗,难道热衷于学术是这些老头的通病吗?

  好像也可以理解,大概这种人都觉得年岁渐老仕途无望,但又不能白在人间走过一遭,总要想法子留点印记,反正突破点不是学术就是文学。

  但是他范弘道不一样啊,如今年纪轻轻声名鹊起,又手握未来,只要跨过科举门槛便是远大前程!拿着诗词刷刷名声也就罢了,真要寻章摘句老雕虫,钻进故纸堆去研究天理奥义,那绝对是受不了的。

  想了想,范弘道决定还是劝劝赵侍郎,万一赵侍郎真的在这个时空扎进学术的海洋不能自已,最后没有入阁当首辅,那他范弘道岂不就亏了?

  所以范弘道劝说:“老大人熟读史书,应当知道汉代有公孙弘,四十读书、六十做官,快八十了才当上丞相。老大人切不可放纵自己,还是要勤于王事,做一番事业。”

  此后范弘道没心思在这里跟赵侍郎继续客套了,随便闲聊了几句就行礼告辞,免得赵侍郎又变了想法,非要抓自己一起做学问。

  在众人瞩目的情况下,让大家感到“活久见”的焦点人物范弘道走出了吏部,今天的主要任务算是完成。然后就等着再来一次领了任命书,然后就要去南城分署找申大公子报道了。

  他这种实习的代理主簿,根本不用请朝廷批准或者宫中用印,不是诰命,所以吏部自己就能任命了,办起来也快,大概两三天内就能完事。

  回到住处又歇了一天,南城明义书坊的马朝奉却找了过来。范弘道十分诧异,问道:“马员外有何贵干?一切事情早就约定好了,难道又有变动?”

  “大喜!”马朝奉很鼓舞的说:“上次作别后,连夜刻版,把你的诗钞印出来了!不想才几日功夫,印出来的那些几乎卖完!”

  我靠!范弘道忍不住大吃一惊,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这个“喜讯”。

  说起这年头的书籍,最好卖的当属八股文选集和点评类的书,但凡有意科举的读书人都会买来揣摩的,没有不看这种书的读书人。

  而且主考官风格每每变化后,这些书就会推陈出新,反正都好卖,所以这种书有点像是另一个时空的教辅书,销量是刚刚的。

  其次好卖的就是四书五经加史记通鉴这些,读书人肯定要看,学校肯定要用,而且不管是不是读书人,只要有钱人估计都会在家里摆几套。

  其他种类例如小说词话、古人文选之类的就不好说了,要看流行风气,但一般都是古人贵今人贱,像范弘道这种当世人诗钞,卖是能卖,但一般就是摆几本意思意思,丰富一下种类。

  除非名动天下到了王世贞那个地步,作品集才会真正卖出不少。而且说句题外话,王世贞死了后,他的作品集还陡然涨价了,不少书商发了点死人财。

  所以范弘道听到自己的诗集居然被卖完了,简直不敢相信,有种“我范弘道何德何能”可以如此逆势的错愕感觉。

  他原本的想法是,京城书店里摆上自己的诗钞,就算没什么销量,也能让自己在士林刷刷逼格。至于到底能卖多少,就不去想他了,大家都崇尚古人经典,有几个那么闲去买同时代大活人的作品集?

  范弘道还是忍不住很狐疑的问:“你不会弄错了吧?还是你就发出去三五本,凑巧都被人买走了?”

  “不不!怎么会弄错!”马朝奉连忙说:“并不是这样,这几天只是印了二百本试试看,确确实实卖完了,而且卖得很快,后面还大有可为!”

  马朝奉感到自己无意之中挖到了一块宝,原本以为能赚回几两银子利润就完事了,现在看来这把可能不是几两而是几百两!

  而且还有后续潜力,范弘道二十都不到,仍然有创作高峰期,只要他能保持目前的曝光度,以后还有大把银子赚!

  对于操持过河东盐业改制的范弘道来说,对几百两银子的生意没有太多感受。但对于普通商人而言,几百两银子已经相当丰厚了。

  诗集能热销,足以让每个读书人都兴奋振奋亢奋,这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巨大荣誉。不过范弘道还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