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幕降临 第四十一章 台北秋狩(四)

《铁幕降临》第四十一章 台北秋狩(四)

作者:仲夏雷暴夜 字数:3401 书籍:铁幕降临

  上午,就在黄鹏飞拿下沪尾炮台的时候,玄武艇喘着粗气,冒着浓浓的黑烟,顺利到达竹堑港外海。

  机器的轰鸣声太响,登陆舱噪音太大,三营的三百五十多号人,一个个抱着枪,默不作声的坐在登陆舱内。

  由于暂时缺乏柴油,青龙号、玄武号全都改用的是煤气动力装置。

  在原来的时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TG因为石油严重眨乏,曾大量发展内河船用煤气动力装置。但传统的煤气动力装置的劳动条件、可靠性、排放等都很差,以致至六十年代中期石油供应稍有好转,煤气动力很快被柴油机取代。

  不过,青龙号、玄武号安装的煤气动力装置技术比较先进,热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功率赶上原柴机的85%左右,人员的劳动强度也相应得到减轻。

  麦克兰又巡视了一趟他的部队,一路拍着肩膀以示鼓励。该交待的话早就说了几遍,噪音这么大,他不想再多说几个字。在旋梯旁,麦克兰找了个地方一屁股坐了下来,和士兵们一起,静静等待登陆的时刻。

  麦克兰人坐了下来,心却是随着船跌宕起伏。登陆艇把他们送上岸就要返航,这次占领竹堑,隔断南北的任务将是由他们独立完成。嗬!麦克兰忍不住一拳头打在自己大腿上,真TM带劲。

  科勒和雷念平、余夕一起走下到登陆舱,“教导员,我们已经到了竹堑港的外面,船正在进港,估计还有十多分钟就能抢滩。”

  雷念平、余夕还带了几个杜南岛学兵营的骨干,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接管竹堑城的民政,安抚百姓;其次是为大安港-铁砧山油田做准备,石油钻井设备早已经运抵原时空的大安港,就等着明军控制这一带之后,好穿越时空,运过来开发铁砧山油井。

  余夕今年40岁,是洞庭湖畔一个小县城民政局办公室内的资深办事员,由于对现实生活及婚姻感到厌倦,想包二奶又没那本事,所以穿越。但悲催的是他临行前被老婆发现,带着女儿抱着他的胳膊也一起参加了穿越!

  余夕性格比较沉闷,不喝酒、不打牌,为人很是低调,只是对历史地理有些爱好。云澜的组织部最近寻找从事民政工作的人员,才把他从一干酱油众中发掘出来。

  竹堑港是头前溪的出海口,距竹堑城只有五六里地。竹堑刚刚建城的时候,竹堑港每天船来船往,很是忙碌,后来因为竹堑一带山林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1854年头前溪已经是泥沙淤积,基本不能通航。竹堑港宽是70多米,水下全是淤泥,最深处也只有三四米。

  十一月二十五日也是农历初六,上午十点竹堑港正是高潮位。海面上好多小渔船在忙着捕鱼,一艘三百石的商船正在缓慢进港。

  看到海上过来了一艘怪船,冒着黑气,速度很快,越过候潮进港的商船,直接就往口子内闯,海口塘的清军瞭望哨立即发出警讯。

  海口塘主要负责守卫竹堑港,由一名额外外委,十二名兵勇驻守。额外外委是从九品,满清武官的最低等级。

  额外外委得到讯息,赶紧从屋子里跑了出来,看到这冒黑烟的怪船速度不降,直接就往河汊里开。这绿营小军官大喜,“这样的大船进不了口子,一定会搁浅,到时候只能是任凭我们宰割。”

  “弟兄们,立功的时候到了。”他立即吼了起来,“给我把弓箭、火枪全都操起来,把绳子也准备好了。”

  让海口塘兵丁感到十分惊奇的是,玄武号登陆艇几乎是一直开到岸边,根本没有受到水下泥沙的阻隔。前舱门一打开,科勒、麦克兰带着全副武装的战士踩着齐脚踝深的海水,平端着步枪,快速地朝着沙滩移动。

  三百多明军手持火枪,气势汹汹而来,把海口塘的兵勇吓慌了。在额外外委的吆喝下,他们远远的放了几下鸟铳,射出了几支箭,然后就一哄而散,像兔子似的,全都奔向了竹堑城。

  一连一排是全营的尖刀排,甫一上沙滩,张迩懋就带着战士排成战斗队形,像一把尖刀直接追向海口塘的溃兵。张迩懋原来名叫张二毛,因为表现特出,经过军官速成班的培训,被提拔为见习排长。

  后面的大部队则在行进跑动之中,在军官们的带领下,直接分成左中右三支箭头,冲向五公里外的竹堑城。

  那些清军溃兵一口气跑着三公里多,一个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有兵勇实在跑不动了,刚想停下,一扭头,呀!明军就在他们身后二三十米。这帮清兵吓得把手里的刀枪、弓箭全扔了,发疯似的逃命。

  张迩懋带着战士一直尾随在溃兵身后,控制着步伐节奏,慢慢拉近与溃兵的距离。

  “对,就这样压着步子,保持体力。”科勒带着一连已经跟了上来,“咱们就追着他们的屁股,让这帮兔崽子带我们进城。。”

  竹堑城就在前面,二连、三连已经分别奔向了竹堑城的北门和南门。

  竹堑城是一砖石筑就的城池,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城外还有一道护城河,以为屏障。负责竹堑城一带防务的是北路协的右营。北路协右营有马步战守兵一千零二十六名,其中两百多人驻守大甲,其余全在竹堑城。丁曰健、曾玉明挥师艋舺,北路协右营的兵力被抽了一大半,现在竹堑城只剩下一个城汛把总和两百多老弱病残。

  淡水厅同知丁曰健去了艋舺,竹堑城内暂时由王兆鸿负责维持。王兆鸿是绍兴人,监生出身,他也算是有些见识。

  海口塘一升起警讯,竹堑城就得到消息,口外来了一艘怪船。竹堑巡检王兆鸿立即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糟了,这一定是明军的袭扰,半个多月没见到明匪有什么动静,这竹堑城一空虚,他们就跑过来骚扰。

  王兆鸿寻思竹堑港水浅、泥沙淤积,这明匪大船上不来。但竹堑城缺兵少将,海口塘没有千斤大炮,想要打退明匪,也是难上加难。王兆鸿为人谨慎,一方面派人给艋舺、台湾府等处送信示警,自己则来到西门城楼远眺一下海边动静,督促守城兵丁加强警戒。

  王兆鸿带着城汛把总等一帮人刚上到城楼,就看到城外官道有些喧嚣,十多个身穿清军服饰的家伙拼命向这边跑来,身穿花花绿绿衣服的大队人马紧紧的追在他们身后,路上的老百姓躲避不及。

  城汛把总手下有人眼精,一下就认出了几个熟悉的面孔,“不好,这是海口塘的弟兄。后面追的一定是明匪。”

  城楼上这帮兵勇衙役一个个全是鼠胆,看到这种情形,吓得心惊肉跳,就想要往城下逃。

  “慌什么!明匪来了谁也活不了。”王兆鸿连忙予以呵责,他让两个兵丁赶紧升起吊桥,吩咐负责把总亲自带人去把城门关上。

  这会儿是晌午时分,正是散集回家的时候。吊桥上走着一辆大车,还有几个挑担的。两个兵丁在城楼上摇动升降吊桥的辘轳,怎么也摇不动。

  王兆鸿急了,赶紧探头吆喝起来,“让开,让开,要升吊桥了!”

  “别啊,别啊,我们是海口塘的,等我们一下。”海口塘的兵丁急了,他们离城门还有一百多米,吊桥要是真的升上去了,他们就是死路一条。

  科勒一边跑,一边敏锐的注意竹堑城的动静,他当机立断,“三排停下掩护。一排二排上刺刀,全速冲击!”

  三排停下脚步,“砰砰砰”一阵排枪打上城楼。

  M1873步枪射程远,威力足。枪弹打得城楼垛口上碎砖石乱飞,悬拉吊桥的铁链火星直冒。城头上十多个人被打倒在地,有些兵丁疼得在地上打滚,不断发出惨叫;还有的家伙伤势严重,只能躺在地上发出低沉的呻吟。

  这太可怕了!王兆鸿哪看到过这么血腥的场面,他好像被吓傻了,等回过神来,已经被兵勇们裹挟下了城楼。

  城汛把总带人下到城门洞,就想用刀枪把进城出城的老百姓全赶出去。枪声一响,城门洞老百姓顿时慌了神,大人喊,小孩哭,车倒担翻,乱成了一锅粥。

  “跪下免死,跪下免死!”

  科勒带着一排二排,越过跪在路上的海口塘的兵丁,直接冲过护城河。看到明军端着枪杀了过来,兵勇、老百姓吓得往腿脚发软,纷纷跪倒在城门洞内。

  王兆鸿被溃兵裹挟下了城楼。到了城下,溃兵就像没头的苍蝇往四面八方散去,更有吓破胆的走不动路,听到明军的喊叫,直接就扔了武器跪了下来。

  王兆鸿看到城门洞里面跪了一地的人,心知竹堑城已经保不住了,连忙叫道,“快跑啊!我们出北门,去艋舺找曾大帅去。”

  此时竹堑城内已是乱作一团。城里住户撒开腿就往家跑;乡下的农夫提着挑子往其他城门方向跑,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店铺一齐上起了门板,有些地皮无赖也借着这时侯偷鸡摸狗,更有散兵游勇一边叫喊着“明匪进城了,明匪进城了!”,一边沿街四处抢劫。

  市面特别混乱,王兆鸿带着人根本跑不快。他们才出了西门大街,就听见北门、南门都响起了枪声。

  “快,快走东门!”

  人群顿时都奔向了东门方向,但是没走几步,东面也是枪声大作。二连、三连在到达南门、北门的同时,各派了一支小分队及时堵住东门。

  “跪下免死,跪下免死!”

  西门方向的明军已经追来,王兆鸿等人只得束手就擒。

  大街上,三个乘乱抢劫的溃兵倒在血泊中,他们的头颅全被砍了。街边一间店铺内,一个战士手持大刀比划着王兆鸿的下身,麦克兰说话很是干脆,“你要是不降,我们就送你到花旗国。”

  王兆鸿眼瞅着没头的尸体,胆子早就吓破了,听说不投降就要阉了去陪洋人,更是一阵恶寒,腿一软,跪倒在地。

  一进到城里,三营三个连队立即按照早就划好防区,把城区全部控制起来。四个城门各有一个班把守,大街小巷布满了警戒的战士,不法之徒当场被枭首示众,雷念平、余夕带着宣讲队,全城宣讲《告台湾百姓书》。到了中午,竹堑城全部平静下来,甄别出来的三百多清军俘虏,一一被押送到北路协右营游击官署内。

  午饭之后,科勒、麦克兰把一连留给雷念平、余夕,守卫竹堑城。二连、三连稍稍休息了一下,战士们全副武装的排列到北路协右营校军场。

  麦克兰站在队伍前,铿锵有力的说道:“同志们,竹堑城我们拿下了,沪尾炮台海警队也拿下了,盘踞在艋舺的八千清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万岁!万岁!”战士们群情激奋。

  “扫帚不动,垃圾不好自己跑到簸箕内。所以,我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兴明军精神,赶到艋舺去,把敌人彻彻底底的消灭干净。”

  麦克兰最后问:“大家有没有信心?“

  战士们高呼,“请朝廷放心,请大人们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科勒用力的一挥手,“出发!”

  “殊死拼战定海城下,

  血染红我们的旗帜。

  ~~~~~~~~~~~~~~~”

  战士们唱着嘹亮的《兴明军军歌》,雄纠纠气昂昂的出了北城门,向北进发。

  北城的守卫战士面色肃然,向出征的部队行礼致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