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战笔记 第十三章 世界新闻

《一战笔记》第十三章 世界新闻

作者:后天的前日 字数:1743 书籍:一战笔记

  奥匈在1913这一年末,可谓是世界的焦点,看着手边褒贬不一的世界新闻和身边形形色色的各国人士。鲁道夫暗自苦笑着:明年恐怕还是这么热闹。

  对于奥匈从政体改革,到内战,再到军事改革,各国都显得目瞪口呆。这个古老的君主国,好像焕发了几十年的活力。

  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皇储斐迪南大公已经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作为斐迪南的挚友,同时也是奥匈的盟友。威廉二世和德国的媒体异口同声地赞扬着,奥匈在向德国看齐,奥匈是德国坚定可靠的盟友。

  另一个盟友意大利王国,和奥匈显得就有些同床异梦了。他们像是被奥匈的举动刺激了,又像是不愿见到这个邻居变得强大。他们开始展示独立战争时的“光辉战绩。”

  俄国人依然是那么骄傲自大,他们不屑于了解奥匈内部的争斗。法国人的援助充实了沙皇的腰包,没有人能威胁俄国,俄国会碾碎一切敌人,这是每一个俄国人的共识。

  法国的舆论是自由的,他们对此做出了各种论断。但那些右翼报纸就显得有些心怀鬼胎,他们一再强调,奥匈的内乱是德国人在作祟。德国人野心勃勃,要将奥地利绑上战车,将耻辱强加给法国。

  塞尔维亚依然处在他们的春秋大梦中,塞尔维亚煽动着民众的情绪。他们愤慨地指出,奥匈的举动,是对其境内塞尔维亚人的囚禁,是对塞尔维亚的威胁。大塞尔维亚的实现,必须解放奥匈占据的故土。在鲁道夫看来,有了这群极端民族主义者,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至于英国,他们的态度倒是淡然。联合王国紧紧盯着海洋,他们的热点,无非就是公海舰队又多了几艘无畏舰。

  在鲁道夫看来,媒体的言论都是以偏概全,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在一片沸沸扬扬中,翻阅所有报纸,能看到的只是那些浮于表面的事务。

  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人们只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奥匈军队扔掉了他们维多利亚时代的鲜艳军装。对此,法国人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样会打击部队的士气。

  世界局势一天天地变得紧张,军备竞赛的热潮中。奥匈的改革虽然合乎情理,但也释放着战争的讯号。

  在这个大争之世,每个国家都野心勃勃。年轻气盛的皇储掌权后,和好战的将军们一拍即合,往日的保守政策再也不复存在了。

  早在1910年时,奥匈就挑起了竞赛。不过是海军先发制人。自二十世纪以来,意大利在海军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1906年,无畏舰的出现,将大家又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不过那时候,准无畏舰拉德茨基级正在建设。

  到了1910年,意大利开始建造具有实验性质的但丁号,在没有得到拨款的情况下,皇储借钱启动了两艘联合力量级战舰的建造。

  如今,联合力量号已经服役两年,特格霍夫号在七月刚刚下水。还有欧根亲王和圣·伊斯特万也已进度过半。

  亚得里亚海沿岸,两个最穷的帝国主义国家,也掀起了一场小规模的军备竞赛,最可笑的是,两个国家还是盟友关系。

  如果奥匈是“布娃娃帝国主义,”那么意大利就是列强中的笑话。鲁道夫至今都忘不了意大利士兵带着亚德里安头盔,上面印了个大大的“RF。”

  奥匈帝国的两个邻居反应最为敏感,塞尔维亚发出了战争的信号,甚至带着一种决一死战的悲怆。意大利只能无可奈何,海军没有绝对优势,陆军连步枪都配不齐,只能自我麻醉,躲避现实的残酷。

  没有人担心意大利的问题,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是难以逾越的天险。对于奥匈来说,俄国是最大的敌人,塞尔维亚是战争的焦点。

  鲁道夫是向往和平的,可实在架不住参谋部的战争热情。以康拉德为首的将军们,似乎只考虑着胜利和军功。鲁道夫很好奇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德国和奥匈又一份联合作战的方针。大致来说就是德国进攻西线,迅速击溃法国,奥匈防御俄国,最后和德国共同击败俄国。

  理想是丰满且美好的,鲁道夫知道,这份计划根本就是空中楼阁,并且两位参谋长要负主要责任。

  康拉德如果算是志大才疏的话,那幺小毛奇就是胸无点墨。两位掩耳盗铃的总参谋长在考虑战略的时候,将一切都寄托在了俄国人反应迟钝。

  奥匈是否勉强能与俄国一战是个未知数,但防守应该是可以的。德国人是否能迅速击溃法国是个未知数,但防守也是可以的。

  不知该说是自信还是愚蠢,小毛奇固守着“施里芬计划,”却瞻前顾后,忘记了“加强右翼”这一老参谋长的遗言。康拉德信心满满,分兵之后,既不全力击败塞尔维亚,也不固守加利西亚。三分之一的兵力在朝令夕改中徘徊。待到兵力集中时,又不断收获着一场又一场的惨胜,惨败。开战一年,奥匈的精锐损失殆尽,后来一场突破,彻底终结了战争的梦想和国家的命运。

  胜败乃兵家常事,康拉德至少在卡波雷托战役让两国惊鸿一瞥,喜出望外,作为参谋,他的地图作业和战略眼光还算优异。如果不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他一定会是个优秀的参谋。

  至于小毛奇,他身上唯一值得称赞的就只有“毛奇”这个传奇的名字。战争打响前,威廉二世曾冷静下来。询问他的参谋长是否可以先进攻俄国。小毛奇当时几乎流下了泪水,回答道:“只有一个选择。”皇帝凄凉地说了一句:“如果老毛奇还在,他一定会给我另一个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