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战笔记 第十一章 战后总结

《一战笔记》第十一章 战后总结

作者:后天的前日 字数:1857 书籍:一战笔记

  枪声开始变得稀疏,绝望的匈牙利人投降了。他们被彻底包围了,奥匈军队的主力已从后方包抄了过来。

  势单力薄的匈牙利人终究失败了。

  最后一抹夕阳正在缓缓落下,半天的激战对于鲁道夫来说,似乎是做了一场梦。处于本能地布置了收尾工作,鲁道夫坐倒在了战壕上。

  今天,他杀了人。鲁道夫紧攥着双手,努力地克服着自己的不适。

  匈牙利的叛乱很快平息了,那些习惯了见风使舵的老贵族,迅速宣布那些人是叛乱者,他们将无条件支持帝国议会的改革。

  政治上的事与鲁道夫关系不大,内战的后续问题亟待解决,相信皇储和他的政府会得到各个民族的拥戴。

  作为军功卓著之人,鲁道夫无疑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在四万无能友军的衬托下,鲁道夫仿佛欧根亲王转世。鲁道夫率领半个团,没有火炮和工事,勇敢地阻挡住了一个骑兵师。杀伤了对方一千三百人,自身仅仅损失了四百人。

  在表彰会上,鲁道夫的领章上多了一颗六芒星,他和全团的主要军官都被授予了战争功绩勋章。此外,作为这场战斗的指挥官,鲁道夫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勇气和素养,他还被授予了一枚4级约瑟夫十字勋章。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星,鲁道夫没能留在基层军队。总参谋部立即将他调了回来,加入军备改革组。

  这场战争打醒了奥匈军队的高层,他们深刻意识到了陆军从装备到战术已经全面落后于时代。为了这场战争,奥匈付出了三点五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而主要伤亡,其实并不在于南线的溃败。为了攻克城池,奥匈付出了将近三万人的代价,而防守方,仅仅投入了一万四千人,他们缺少火炮和机枪,其中六千人还临阵倒戈了。

  “虚伪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在检讨会议上,皇储这样评判这场战役。

  奥古斯塔大公站了起来,主动做出了检讨,“我们的师长,团长们离前线太远了,他们无法及时做出调整。”

  丹克多将军嘲讽着:“可也不能让我们的军官去挡子弹。”

  康拉德补充道,“部队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军官伤亡殆尽,没有指挥部队。”

  想了想,康拉德继续说着:“拿破仑绝对认不出这个有着铁路,公路,飞机,电话,电报的世界。我们的战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这支军队已经无法适应于现代战争了。”

  陆军部长奥芬贝格是军事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他问起了鲁道夫:“年轻人,你有什么想法吗?”

  鲁道夫站起来,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处在战争的边缘,塞尔维亚人要重建他们的大塞尔维亚王国,这些野蛮人认为,塞族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领土。现在,他们不光由激进分子掌权,还得到了俄国人的全力支持。俄国人一直在向巴尔干输出着泛斯拉夫主义,作为邻国和波斯尼亚的控制者,我们首当其中。”

  鲁道夫先引出了俄国威胁论。

  康拉德咒骂了一句,“塞尔维亚是一个彻底的邪恶王国。”

  其他人议论纷纷,经过这场实战后,显然都缺乏着信心。

  皇储看情况有些不对,立刻出来稳定军心。“我们已经没有了内部的掣肘,政府会加拨充足的经费。一定要建立有效的改革,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在此,我需要重申一遍,巴尔干是唯一的未来,和俄国人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在惶惶不安中,战后会议结束了。结束了短暂的战争生活后,鲁道夫又回到了维也纳的总参谋部。

  这次改革组的组长,当然是由参谋长康拉德担任。但他并不负责具体的事务,只是负责协调工作。为了这项改革,奥匈帝国征集了所有的军事及工业人才,雄心勃勃的皇储为此募集了八亿美元的专项资金,这基本相当于两年的军费开支。

  这笔巨款来得并不轻松,可以称得上是东拼西凑。民族的解放带动了经济活力,今年斯拉夫地区高额的财政收入就是他们的投桃报李。但是内战的创伤,匈牙利人的不满,仍需投入资金去抚慰,这一来一去,纵使维也纳政府开源节流,仍有着五亿美元的缺口。

  斐迪南大公只能求助于国外,英法,最为世界第一第二的金融国家,倒是资金充裕。但在两大军事同盟对立的前提下,奥匈任何的大额贷款和债券都无法通过。德国和意大利盟友,嗯,两新兴列强,没有殖民地输血,财政恐怕比奥匈更加紧张。

  放眼世界,皇储找到了大洋彼岸的灯塔国。通过各种渠道,借到了两点五亿美元,仅从摩根集团,就借到了将近一亿。为了这笔钱,哈布斯堡卖尽了面子。现代人对这笔钱可能没有确切概念,要知道,整场一战,英法从摩根的贷款,才只有五个亿。一百多亿的贷款将美国绑上了战车。威尔逊听到了这样的劝告:“如果借到欧洲的这笔钱变成坏账,就算是上帝,也要从这走人。”

  对个人来说,这笔钱是永远用不完的巨款,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军备改革来说,只能是堪堪够用。为确保每一个克朗花在刀刃上,为保证这笔钱不会流向别处,军方成立了专门的监察组。

  维也纳的日子是安宁祥和的,鲁道夫每天如同一个白领,早上七点起床,吃过早饭,沿着维也纳的大街散步,八点半来到距离霍夫堡不远的参谋部。

  每天的生活规律且充实,鲁道夫时而独自沉思,思考着自己,未来,还有倾注着希望的改革。时而与同僚探讨亦或闲聊,感受着那一代人的生活和时代的特色。鲁道夫乐在其中,毕竟作为后世而来的人,这里的一切都令他好奇和着迷。

  工作之外还有生活,鲁道夫走出了刚刚来临时的孤寂和哀愁,他开始从各个方面融入这里。

  时光不宜,岁月且长。战争不知何时到来,但眼下的生活和工作才是该做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