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蜀山剑侠传 第720章

《蜀山剑侠传》第720章

作者:还珠楼主 字数:2947 书籍:蜀山剑侠传

  明娘进内,一瞥即隐。出时也一瞥即现。谷中早复原状。以霞儿的道力法眼,竟未看出一点迹象,心中也颇佩服。当下由明娘向双方引见。霞儿实嫌白癞丑恶,略一致谢。问知明娘宝借到手,还得了十五粒九转百炼灵丹。说是仙婆以天痴门下有多人重伤残废,非此不治,全赠妙一真人应用,下余的留备未来之需。霞儿喜出望外,忙率明娘拜谢。卢妪也未还言。随向白癞作别起身,白癞似颇依依,霞儿装着心急归程,也未怎理。

  师徒二人避开谷口,便驾遁光同飞。且喜归途平顺无阻。飞到东海岸停下,互相略谈经过。打开锦囊一看,那巽灵珠不特附有用法,并附小柬,说是暂不必还,不久尚有他用,到时老人当自收回。霞儿笑对明娘道:"此行大出意料,枯竹老人真讲情面。卢妪得道多年,怎的这等怪性,喜怒无常?"明娘道:"白癞平日听鱼仁说,二老人一般古怪。师父如先往南星原,老人相待,恐还要厉害呢。二老不知是甚深仇,对别人都不如此,只彼此一有沾连,无论哪一位全是如此。弟子见她时,口吻神情也极卖好,她对师父所说,直是故意,不知何故?"霞儿也竟难测,一算时机未误,终以早日赶到为是,随又飞起,赶到铜椰岛,果在限定日内。

  众仙问完前事,对霞儿师徒自是奖许有加。妙一真人对霞儿道:"地底毒火,尚须三日夜始能喷完。众弟子已各有使命,事毕便由此起身,多半不回仙府。我儿已入佛门,不是本门弟子,只是汝师好意,知你孝心,特意舍却数十年功课,回山效力。你比灵云及众弟子法力较高,又有禹鼎至宝,寻常妖邪多非汝敌。此后修积功行,自会见景生情,随缘行事,无须再为叮嘱。汝弟子米明娘虽出旁门,性情根骨俱是上乘。她和卢妪还有一段因果,此次所得灵丹大是重要,适才还剩六粒在此,不久便有大用。我和汝母及各位伯叔尊长回山,便须遵照先师仙谕,同修大法,以完未来仙业,不到三次峨眉斗剑以前,极少出山。现时群邪披猖,不特原有一些妖邪,如妖鬼、尸魔,以及华山、五台等遗孽,尚在横行。开府前后,又树下不少强敌,多半极恶穷凶,邪法神妙。轩辕老怪、司空妖道尤为此中巨擘。危机隐伏,尚未发现的尚不在内。而边山红发老祖、天残和地缺门下孽徒,以及幻波池艳尸崔盈、小南极群凶、四十六岛妖人,也均要相继与之恶斗。

  众弟子等虽然受命自天,终属末学新进,法力不济。只因缘福深厚,多有奇遇,所用法宝、飞剑,不是前古奇珍,便是仙传至宝,又得各位前辈仙人嘉许期爱,百计维护,本人也各能知自爱,修为勤奋,始能勉力应付。以我静中推算,除却三五人屡世修积,天生福厚者外,未来险难尚多。运数所限,只有几人能以己力人定胜天,其余终须应劫。

  师长同门只能事后补救,难以先为解免。此丹乃卢妪以数百年苦功,共用七百余种灵药百炼而成。所炼无多,专为她本人应付末劫之用。炼成之后,万分宝贵,这多年来,只赠了一粒与一同道,一半还是借以试验此丹灵效如何,否则也还未必。此回竟以十五粒相赠,固然是想结交我与天痴道友师徒,别有深心;但她竟不惜耗神,默参未来,为我师徒预防,盛意也极可感。异日如须明娘往助,务要立刻起身,并将你那禹鼎带去,不可贻误。此丹灵效无比,不特起死回生,无论为多厉害的邪法、飞刀、飞剑所伤,只要肢体尚在,有此一粒,便可接续还原,与陷空岛万年续断、灵玉膏各有胜场,非同小可。

  你等众弟子有难时,前往救治之后,便追随乙、凌、白、朱等各位尊长,随时为众弟子策应好了。"

  霞儿此次回山,一半帮助本门修积,完父母当年对师祖所发宏愿;一半仍是因为孺慕殷切,意欲借此多承色笑。闻言便说:"女儿既无专任,何妨仍许女儿居住仙府,俾遂女儿孺慕之私?遇到各位世兄弟妹有事,再行出去,不是一样吗?"妙一真人笑道:

  "女儿已将成道,如何还是这等痴法?我和汝母回山以后,便须虔修大道,轻易不能相见,你便居仙府,也见不着。而众弟子因是修为日浅,成就太易,注定该有磨折,吉凶全由自招,承受消弭,各凭缘福,事情仍须经历。他们又均奉命各有去处,往往同时遇险,休说你一人,便诸位前辈仙人,也未必全能为之解免。适才命你接应,不过姑尽人事,聊作后援而已。如在仙府居住,以我儿的法力和仙府新得异宝,众弟子有难,极易查知,先为防范,岂非仍是逆数而行吗?这等行径,于众弟子只暂免目前,得于此者,必失于彼,反而加重。只可随机补救,若先为解免,大非所宜。至于你虽无有专司,反倒成了多多益善。你此次回山,所为何来?当时均应在外修积,始能符你初愿,如何可以随侍不出呢?"又命善遇明娘,不妨多加传授。霞儿一一敬诺。

  妙一真人知道妖尸败逃,更无妖邪敢再犯险。毒火喷完,劫灰便须下降,海中数千里方圆地域,尚有无量生物,欲早日行法,移向远海,免致临时迁移,不免小有伤害。

  便请乙、朱、天痴三人相助,以铜椰岛为中心,各向一方,分四面行法移运。天痴上人叹道:"道兄端的顾虑周详,此举真乃亘古以来未有的大功德,即此已完昔年宏愿而有余了。"妙一真人道:"此乃众志成城,上格天心,方得消弭巨灾浩劫,感召祥和。功德固是不小,全仗天心仁爱及众位道友鼎力相助,小弟因人成事,如何敢贪天功,以为己有?"朱由穆笑道:"齐道友也不必太谦,固然众人出力,连我也不无微劳,决不妄自菲薄。但是天机微妙,何人得知?就算长眉师伯预示先机,试问此时同门诸位道友,何人有此毅力胆识,敢以已成仙业,甘冒古今未有奇险,稍一应付失宜,便堕泥犁,与万劫不复之害相拼?道友这多年来,如履如临,日常筹计,百甚种因,预为布置,还在其次。我等出力虽多,首倡者谁?长眉师祖仙示,也只指明时地,略示机宜,一切仍由道兄主持全局,相机应付,我等不过依令奉行。道兄功劳最大,何必谦虚乃尔?"妙一真人还未答言,乙休已接口笑道:"小和尚,你忒认真。虽然出家人不讲世故,到底神仙也应谦和有礼,才好相与。他是主体,邀了你们同来成此盛业,难道请人相助,事成之后,却把别人一概抹煞,连句客气话都没有,只说是他一人之功不成?事实俱在,功之大小,早眷天心,何庸多说?根本痴老儿就不该那么说,你一恭维,他当然不能实受,总须谦让两句,才合情理不是,他如答说:'不错,此事只我一人之功,非我不可。连你们来都是多余,不过凑凑热闹,摇旗呐喊,壮点声威。'你就是没有火性的佛门弟子,听了这些话,不动嗔恶二念才怪。自己欠通,还说人家不应谦虚。他不这么说,又怎说呢?"朱由穆道:"驼子这张利口贫舌,实实惹厌,我岂是这种心意吗?"乙休笑道:

  "你们这些假道学,我最不信服。你语气明说他不应谦虚,却说心意不是。佛家戒打诳语,口是心非,犯戒一也;听我一说,你便红脸,已动嗔恶之念,犯戒二也;佛法禁毁谤人,你却骂我贫舌利口,犯戒三也。霎时之间,连犯三戒,还说甚么四大皆空,一尘不染呢。"朱由穆笑道:"驼子专喜颠倒是非,捏造黑白,并还恩将仇报。看你下次遭劫,谁再相援?我自落言诠,已居下乘,似你这等妄人,何值一辩?我不理你了。"乙休笑道:"小和尚,多年不见,仍然一逗便急。我驼子向不说装门面的话,铜椰岛是我生平第二次丢人的事。我大约还有一次劫难,我已早想好帮忙的人,不劳费心了。"乙、朱二人本是两世患难良友,说笑已惯,妙一真人、天痴也都知道,俱被引得笑了起来。

  朱由穆转向妙一真人道:"莫为驼子打岔,误了海底生灵,我们一同动手吧。"

  四仙随议定方略,各择一面,开始运用仙、释两家道法,由本岛起始,将方圆四五千里以内大小生物,一齐移向远海中去。天痴上人本来好胜自负,又以素擅五行禁制,以为此举擅场,必比三人先完,哪知大谬不然。四人各向一方,同时动手,仍是妙一真人与朱由穆二人最早毕事,也最完善无遗。天痴上人空自大显神通,运用五行挪移大搬运法,费了许多精神,结果勉强步武神驼乙休。但是禁法稍猛,不能皆顺物之性,一半行法,一半诱引,竟有好些年久通灵的水族受了伤害。经此一来,才知功力仍是不济,棋输一着,处处相形见绌,不是可以勉强。心中好生愧服,把平日骄矜之念,为之一祛。

  这次行法,因是量多物杂,一意保全,也费了一日夜工夫。一晃三天,火穴中烟势日衰,已成强弩之末。

  妙一真人见大功即将告成,到了明早日出以前,劫灰便须下降。笑对天痴上人道:

  "前次小徒易鼎、易震无知冒犯,尚有法宝遗留磁峰之上,不知可能推情掷还吗?"天痴上人忙道:"前日相见,便欲奉还,只为连日追随诸道友行法,移散生灵,未暇及此。

  适才已命小徒楼沧洲去取了。"妙一真人又道:"此役本系天劫所使,遂致诸位道友各有误会。鼎、震二小徒因随众弟子奉有职司,致迟请罪。乃祖易周先生与道友本系知交,事已过去,贫道已与通函,说明此劫经过。所望看在薄面,互释前嫌,勿再介意,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