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蜀山剑侠传 第719章

《蜀山剑侠传》第719章

作者:还珠楼主 字数:3023 书籍:蜀山剑侠传

  一去十余年,始得重来,想起母仇,身世冤苦,立即赶往中土复仇。

  霞儿师徒到日,她正杀了那妾回来。初生犊儿不知利害,以为师父向来不与人交往,既来岛上,便是敌人,竟用宝网将明娘擒去。不料空中又有敌人现身,太乙神雷连珠般打下,依了她,还想将霞儿一齐擒去。鱼仁看出来人不但法力高强,手中并持有禹鼎,怎敢再动,忙即劝阻。一面避入卢妪所设临危藏伏的山腹中去,外观一色浑成,复有法术掩护,幻人目光,极难看出。霞儿又算出卦象颇吉,也未细搜。刚一飞走,鱼仁便认出明娘是己故交,忙和白癞说明,此人为访自己而来。立即放起,互相引见,盘问来意。

  明娘自是老练机智,只说此行是为专诚拜谒仙婆,以偿夙愿,恐海上阻滞,烦一老前辈护送至此,先来向鱼道友请问仙婆赐见与否。鱼仁心善,又料定卢妪与她有缘,立即应诺。本意为之先容,未敢作主引去。事有凑巧,明娘灵慧,说话动人,白癞与她一见投缘,仗得师宠,一口应允,并还当日起身。

  刚到南星原谷外,正值卢妪神游归来。白癞入内一请,卢妪先听引来外人,颇为愤怒;要将明娘重责逐回。及至暗中查看来人,竟是以前愿见之人。便走往谷外对明娘道:

  "齐道友是我故人,既派他女儿来此借我镇山之宝,又不是不知枯竹老怪是我对头,为何先去寻他,使其日后说嘴?如非念你以前拜山时至诚,又曾对你心许,休看将来我有借重齐道友之处,也决不允。你借此宝回去,功劳不小。你一末学后进,我给你这大人情,将来有事相寻,不可延误。"明娘闻言,喜出望外,忙说:"家师奉祖师之命,本欲先来此地,因无终岭相隔太远,枯竹老人与家师祖素无渊源,万一不允借宝,还须另外设法。时日已迫,又知仙婆与家师祖为旧友,必可赐借。弟子又自告奋勇,力说昔年仙婆怜鉴,被弟子体会出来,如来拜见,必蒙俯允。为想双方同时并进,归途来此,也能够方便一些,才与弟子分途行事,并非敢于轻慢。还望仙婆鉴谅。"卢妪冷笑道:

  "你休为她掩饰。就照你所说,你已在神獭岛失陷,虽知我不会伤你,又时机紧急,舍你不顾,独自前行,但那两封书柬均在她的身上,如看得我重,便应就近先来见我。就是老怪物和我暗斗已数百年,见她先来我这里,他必不喜。我见她因我误事,也必设法补救。她偏过门不入,不是轻我,还有何说?法宝可借,但无如此容易。她既是峨眉教祖爱女,远涉辽海,途中又连破我的禁制埋伏,适用慧光查看,她又将行迹隐去,防我看出,可见法力必甚高强。照我前例,有人寻我,除非来人至诚感动,还须与我有缘,我才撤禁,令入而外,便须将我谷口内所设迷阵破去,方许到我南星原内。你且候在谷外,等她回来,破法入见。能进南星原,自无话说;不能,宝也必借,只是必须自己突围而出,或是自等难满,我却不能撤禁放她呢。"

  明娘知她性情古怪,从来好胜,说到必做,求说无用。法力又极高强。听此口吻,已然立意为难,比起寻常要胜十倍。师父恐难从容进退,好生愁急。因霞儿飞遁神速得多,米、白二女不如远甚,又在神獭岛上耽延了多半日才起身;到后,又隔了些时,卢妪神游才归,好些耽延。这时,霞儿与枯竹老人相见,两下里虽是势均力敌,但吃老人占了先机,早用慧光查出南星原动静,暗代霞儿隐去行藏,所以卢妪查看不出就里,又是一气。她这里情形,却被对方看去。霞儿不知那竹叶另具隐迹之用,见上面大意略说前事外,并说:卢妪和老人一样,末劫将临。只因天生刚愎之性,宁折不弯,明知妙一真人将来是个福星,因忿霞儿先见老人,犯了小性;又因老人有心气她,预先行法把霞儿行藏隐蔽,看不出身带灵符,到时必以迷阵作难题。可是此妪比老人还要好胜,她那迷阵,从未有人破过,如被破去,必以为生平之耻,另以法力为敌。教霞儿先把法宝要过,令明娘带了先行。破阵入见之时,如见她面上皱纹忽隐,便是忿急,百无顾忌,不可与敌,速用灵符护身,由她头上急冲过去。卢妪身后悬有一个法台,上有她近年防御末劫做替身的法物,平日人看不见。她见这等情景,当霞儿道法高强,知她底细,不顾困人,必以全力回救。乘此时机,速往东南方遁走,离却南星原,再转入回路。以霞光飞遁之速,骤出不意,必可脱身。万一再被追来,不必回斗,只把太乙神雷往后打去,一面加急飞行,便无事了。

  霞儿刚刚看完,青光一闪,竹叶忽然化去。暗忖:"卢妪和父亲相识,法力又高,如何可以冒昧?枯竹老人虽是好意,但是双方夙仇,焉知不是利用?好在宝物已允借用,我既是后辈,稍屈何妨?对方原是不知身有破阵灵符,自恃太甚,等阵被人破去,面子难堪,势成骑虎,欲罢不能,岂不两败?何不将计就计,能使知难而退,免生嫌怨,不更好吗?"霞儿主意打定,又往上飞,晃眼越过岭脊,眼前一亮,便入了光明世界。山阳景物,比起山阴,简直大不相同。霞儿顺岭下降,只见远峰凝翠,近岭摇青,到处嘉木成林,碧草如茵,繁花似锦。那些林木多是七八抱以上。时见幽鹿衔芝,灵猿摘果,花开十丈,叶大如船。沿途珍禽奇兽,时有发现,好些俱非《山海经》上所有。端的景物灵奇,令人应接不暇,心急前途,也无心观览,千余里路,一晃便已飞到。那南星原也在一个山谷以内,谷口外,一片危崖当中,现一圆月形的大洞,高大几及十丈。壁上满是千年老藤,苔藓肥润,厚达三尺,一片浓绿,更无杂色。遥望内里景物,更较谷外清淑美妙。那迷阵却没在谷内。枯竹老人那里还有三百六十五峰可以辨认,这里只是琪花如笑,瑶草含烟,看不出一点形迹,天气又很清明,决不似伏有杀机。

  白癞刚由谷外走进谷去,只米明娘一人在外守候,遥闻破空之声,挟着一道金光,电驰飞来,恐师父径自入谷,误蹈危机,忙要迎上,霞儿已早看见,降下地来。明娘方欲先说前事,霞儿早知就里,自然会意。故意说道:"时机已迫,无暇多言,且等见过仙婆,回去再说吧。"随即恭恭敬敬走上前去,面向谷口礼拜道:"弟子齐霞儿,奉家父妙一真人之命,赶来大荒,向仙婆和枯竹老人各借一件法宝。本应先来参谒,因过神獭岛,小徒为岛主擒去,知道仙婆宽宏,岛主不奉命不敢加害,又以时机紧迫,只得先行。为求迅速,欲和小徒分道行事。这一来,剩下弟子一人,分身无计。枯竹老人与家父又仅神交,不知允否。只好变计,专诚拜谒仙婆,并请指示玄机,使弟子到山阴,不致虚行。因沿途所经各岛颇多梗阻,心想家父属在故交,借宝一用,断无不允。而仙婆道法高深,玄机微妙,无远弗瞩。小徒神獭岛失陷,尚可说是仙婆清修千年,事出无意,或者一时念不及此,嗣后当无不知之理。何以每过一关,仍多阻难?心中惊疑。路过南星原以前,默运玄机,虔加估算,才知仙婆神游在外,尚未回山,如若来此守候,虽然日内必归,不致误事,但无终岭之行,却恐延误;又推算出山阴无甚阻滞,去了回来,正好赶上。只得遥拜仙居而去,未曾登岸。到时,蒙枯竹老人传声接谈,令破三百六十五峰迷阵入内。弟子法力浅薄,本非所及,幸来时,家父深知两地旧例,带有家师祖长眉真人所遗灵符,侥幸通行,将宝物借到,赶紧来此拜求。尚望仙婆俯允,暂借吸星神簪一用,俾弟子师徒完成大命,感恩弗浅。"

  话刚说完,忽见谷中奇光明灭,烟岚杂沓,雷霆大震。约有半盏茶时,忽如破锣的老妇口音说道:"令尊是我故人,你奉命借宝,过门不入,迹近轻侮。本来应稍惩戒,幸我适以慧光查照,得知借宝因由。那驼子也与我有一面之缘,他那好友赤杖仙童更是我的至交。你又说得这般至诚,不问是否全真,我总神游未在,你恐误事,情有可原。

  虽不再与你为难,但你自老怪物那里走来,我终不愿见你。你那徒弟倒是与我有缘,人更至诚,我谷中设有迷阵和两种禁制,你如进来,以为所阻,我又不肯为不愿见的人撤去。可命你弟子米明娘入内,作为你师徒分途行事,各完使命便了。"霞儿暗笑:"你分明是见我灵符藏在胸前,神光外映,恐令入谷堕了声威,自家量浅,借我几句话,自行收风。只要能把法宝借到,交谁不是一样?"随口恭答:"弟子愚昧无知,恐误时机,遂致失礼。多蒙仙婆大度包容,谨当遵命。"话刚脱口,忽听厉声喝道:"谁不知我刚愎量小,你却说大度包容,讥嘲我吗?"霞儿忙道:"弟子怎敢放肆?仙婆鉴宥。"又听老妇狞笑一声:"我昔年宁失天仙位业,致令千年以来多生烦恼,便为本性难移,不肯改却。米明娘可即进来,见我取宝,另外还有别物相赠。谷中迷阵,重要之处适已撤去,一入谷口,可舍明就暗,自有明灯引路。我这迷阵,与老怪物大不相同,中有无穷奥妙,出入皆难。如见奇物美景,不可涉足,只作不见,自可无害。我再命癞女接引好了。"明娘闻言,忙下拜称谢,起身走进。霞儿知不投机,视若路人,不愿多言,静立在外相候。

  约有半个时辰,才见一个头大身扁,巨目翻睛,塌鼻高颧,满头黄发,头与项一般粗细,上身甚短,下身颇长,手长过膝,掌大如箕,腿细脚大,穿着一身黑锦短衣裤,臂腿全裸,露出一身紧绷绷的白肉,东一块红,西一块紫,通体斑斓,似人非人,似怪非怪,奇丑无比的少女,引了明娘,一起说笑走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