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一百六十七章 张三与李四

《回到过去当学阀》第一百六十七章 张三与李四

作者:蛰雷 字数:3694 书籍:回到过去当学阀

  “各就各位,现在听我口令,向前一步走!”阑

  天津某处临时搭建的礼堂内,蒋百里、载涛等人正开始对校工护卫队进行二次选拔。

  得益于实业庁庁长严智怡的支持,前后几批送进来的苗子都很不错,加上科学院美名在外,一时间前来报名的人群,把门槛都快给踏破了。

  看着手下正在对候选人进行身体素质筛查,载涛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痛快地喝起来:“哎幼,这几天可把我们给累坏了,自打到天津以后,一直忙着筛选人员,前后得有上千人了吧。”

  蒋百里还在那一丝不苟地核对着名单,面无表情道:“准确地来说,我们已经筛选过891人,还剩436人未筛查。”

  载涛拿起袖子随便在脸上抹了两下:“这方面还是你在行,不像我记完就扔,再想起来就难了。”

  蒋百里正在翻书的手为停滞一会儿后,不置可否:“可能这方面我确实比较擅长吧,不过咱们把标准连续抬高三次,现在仍招募了121人,已经远远从超过院长给予咱们的指标,你想好怎么处理了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个什么?”嘴上虽然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样子,但载涛递水的手明显出现了颤抖:“咱们真的超了这么多,会不会是你把数据给记错了。比如指标120,完成100?”阑

  蒋百里将账本合上,眼神直视:“你的意思是,我给算错了?”

  “不不不,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载涛连连摆手,把手中的茶递得更近了:“你先喝茶,容我缓缓,看看能不能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蒋百里接过杯子没有直接喝,将其端到一边说道:“更具体点的说,咱们编制只有99个,但凡多招录1个,拿出去让外界看,都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问题。

  更何况眼下咱们科学院引起这么大的阵仗,不知道有多少不怀好意的人正觊觎着我们,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要万分小心,避免给院长造成困难。”

  载涛重重地点点头:“你说的我都懂,毕竟在人家眼皮子底下玩‘私兵’,虽然打着的是校工的旗号,但人数对不上,还是会惹人生疑。百里,你有别的办法了吗?”

  跟载涛这种出身满清贵族,半辈子衣食无忧的人相比,蒋百里身上多了很多对军事的纯粹,虽然心底对载涛的某些做法看不上,但他向来是对事不对人,何况还是关涉到程诺安排的事,更是慎之又慎。

  将前嫌暂时搁置,蒋百里稍作思考,不疾不徐道:“眼下我们还有很多已报名但未来得及筛查的人选,未来符合要求的人数势必还要增多,甚至还会有继续报名的人数。阑

  而我们在离开时,院长千叮咛万嘱咐,要求我们一定要跟公家打好关系,而对方则在不停地往这里送人,这就意味着我们没办法拒绝,何况前后已经提高多次选拔标准,再更改要求着实不太可以。”

  载涛把头凑近:“请百里先生指点。”

  蒋百里摇摇头:“你我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哪里算得上谁指点谁?在我看来,当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选拔标准,隔绝一部分更优秀的人出来,把校工的规模维持在99人。”

  “这……害,百里先生,你这不是把话又给重复了一遍么,而且还是你刚刚给否定的。”载涛犹豫了半天,面色有些难看,最后还是忍不住说道。

  “载先生你这是误会了,隔绝出来的人咱们另有其用。”蒋百里把桌子上的水杯推到一边,在桌上比划道:“保持原有的规模不变,只不过选拔出来高素质的人咱们另有其用。”

  “嘶,我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载涛脸色稍缓,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是让他们加入我们同期的另一份工作上吗?”

  蒋百里一脸认真道:“对,只不过因为咱们选拔标准里面对于年龄要求更低,学习能力更强,身体协调性更好。”阑

  “年龄要求更低、学习能力更强、身体协调更好……这可不像是在选拔校工啊。”越往深处想,越对自己的想法感到震惊,载涛迟疑道:“莫非你这是以飞行员的标准进行选拔?”

  蒋百里对此表示肯定:“对,我就是这个想法,及早对飞行员进行选拔,也能赶在飞机制造之前,在地面上对他们进行综合培训,方便后面咱们科学院的其他同志展开工作。”

  载涛还没反应过来:“可这样一来,用选拔飞行员的标准二次选拔,可不止是高一个档次这么简单的了。”

  蒋百里露出难得的笑容:“这不正好给了我们精简队伍的理由了。”

  其实之所以蒋百里选择这么做,也是早就得到程诺允许的原因,甚至一开始人数超额选拔,就是他有意为之。

  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公家在航空学员方面还专门规定了军事留学生学员和学生的区别,直到抗日战争时还在延续。

  南京国/民政府航空留学生的选拔主要是从部队中选拔和地方学校两个方面选拔出来的。从部队中选拔的航空留学生学员主要是从陆军、海军以及从航空学校选拔出来的,其学习的专业大多是飞机驾驶技术。阑

  还有一少部分学习的是航空机械。这部分人员被称为空军留学生学员。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由国/民政府选派的空军留学生的人数远远低于原先计划选派的人数。

  而在地方学校,特别是从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选拔出来的航空留学生,其主要是学习航空工程技术,且大多都获得国外航空工程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这点在地方军阀的政策中得到延续,一些地方实力派如广东的陈济棠、广西的李宗仁与白崇禧以及山西的阎锡山也跟着派出过一些人员,前去学习航空技术,但大部分还都是飞机驾驶技术。

  程诺有心做航空工业,当然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临走时自然对蒋百里有了这些特殊的安排。

  把思绪捋顺,载涛还是有些不解:“说白了,咱们提高标准就是为了选拔一些开飞机的,可造飞机的从哪里来?”

  蒋百里喝了一口茶,眼神中充满了信任:“高科研技术含量的,自然由院长负责,如果不出意外,未来航空科研人员将从国内的各个高校人才中正式聘请。”

  还没等载涛继续说话,突然从里面隔间传来一阵喧嚣。阑

  “按照命令,你们每个人都得把身上所有的衣服都褪去,现在我背过去数十五秒,十五秒后身上但凡多个背心,都立马给我滚蛋!”教官张三面无表情,但声似洪钟。

  “教官,我有话要问。”从角落里颤颤巍巍伸出一个手,脸上带着紧张之色。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张三冷冰冰地说着,语气中毫无感情。

  “是这样的,我想问问小裤衩可以保留吗?”学员咽了口吐沫,出声询问道。

  “是听不懂我说的话吗?所有的衣服,记住是所有的衣服都不准留!”张三走到那个学员面前,扯着嗓门说道:“回答我,这次听明白了吗?”

  学员错开目光,不敢直视教官:“明白了。”

  张三对此很不满意:“早上没给你们发饭吗,声音叫得跟文字哼哼似的,大声点告诉我!”阑

  学员鼓足勇气:“明白了!”

  张三嗤之以鼻:“怪不得不敢脱,我看是不是下面没卵蛋?”

  学员被彻底激怒了,涨红着脸,那眼神仿佛要将眼前的人给烧化:“报告,李四明白了,同时告诉教官,男人该有的我一样不缺!

  !”

  张三扬扬眉,丝毫没被吓住:“很好,这才有点男人的味道,刚才我都以为是哪位宫里来的公公。”

  此话一说,顿时引起全场人的哄笑,就连教官张三,仿佛也被情绪感染,也笑了起来。

  只是苦了李四一人,噬人的目光想要把眼前这人给撕碎。

  就在这时,张三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立即转身抬起手表:阑

  “15”

  “14”

  “13”

  ……

  看着这极具戏剧化的一幕,载涛被看得是目瞪口呆。

  “百里先生,咱们就是这么选拔的?”

  “对啊,想成为未来科学院最有种的队伍之一,身上的零件自然是不能缺的,眼下你看到的就是咱们飞行员选拔的第一场试点,连个疤痕都不能给我有。”蒋百里两人从后面进来,站在学员后面悄声说道。阑

  “可是咱们的态度,是不是应该好点?”载涛犹豫道。

  蒋百里掐着腰,毫不客气道:“逆来顺受不是他们的本色,只不过暂时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放在别的地方可能合适,但咱们这里,那是万万不行,要的就是他们的血性。”

  说着向准备过来打招呼的张三摆摆手,蒋百里高声道:“各就各位,现在听我口令,双手向前平举,原地做三十个深蹲……”

  ……

  天津选拔现场的情况,程诺自然是不知道,眼下他又找到巴玉藻等人,商量起飞机制造材料的问题。

  “其实来特兄弟的飞机主要是采用木质材料作为飞机的主体结构,其机体包括骨架、支柱和翼肋用云杉木制成,螺旋桨则用胡桃木制造,机翼蒙皮使用亚麻布,只有少数承力件使用金属杆。”巴玉藻介绍道。

  程诺品出其中的味道来:“也就是你想用木质材料为咱们造飞机?”阑

  虽然在程诺的印象中,飞机的制造多是采用技术材料,但放在当下环境下,目前主流的配置还都是以木质为主。

  等到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飞机—f13旅客机,还要再往后推几年,所以程诺在这里并没有表现的太吃惊。

  况且木质飞机质量轻,加工简易,成本低廉。早期的飞机发动机功率小、飞行速度低,因而机翼翼面承受的载荷也小,木质材料的强度即可满足需求。

  同时一战中的飞机大多数是发动机功率不足74千瓦、飞行速度约100千米/小时,木质材料完全够用。

  而且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即便是经过了二战,金属材料的喷气式飞机成为主流时,木质飞机仍有一定的的作战能力。

  比如在抗美战争中,虽然美军方面垄断了朝鲜半岛的制空权,但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出动飞机104万余架次,平均每天达800~1600架次,对我们军队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空中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中朝空军却成功地组织了数次对美空军纵深基地的夜间空袭,取得了出色的战果。阑

  其中就是因为我们采用了波-2型飞机,是苏联制造的一种木质机身、帆布蒙皮的双座双翼小型飞机,主要作为初级教练机,机上无战斗自卫火器,配备一台活塞式星形汽油发动机,时速为200~300公里。

  但就是是这样看起来性能已经十分落后的小型飞机,因其防空警戒雷达对于木制帆布飞机的电磁反射力很弱,很难提前发现,一再突破美空军装备有夜间瞄射雷达装置的喷气式截击机的拦截,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所以虽然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但好与不好还是可以转化一些。

  “如果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暂时以木质为主。”巴玉藻思考片刻,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那你们有替换材料了吗,据我所知无论是欧美流行的胡桃木还是别的特殊木材,都不是咱们有的,这点要做好变通。”程诺嘱咐道。

  “这点我们有考虑,欧美飞机用的是昂贵的胡桃木,我们来的时候从福建考察找到了杉木和梨木,发现当地的杉木和梨木特别不错,配上桐油和生漆进行防腐后,不仅阻力减小、无渗水,其性能还大大超过了国外。”巴玉藻兴奋道。

  程诺点点头:“不错,采用木质而不是其他金属材料,也能大大降低对我们的要求,后面批量生产起来将容易许多,相信国内一定有同类优质木材可以替代。”阑

  可惜还没等巴玉藻高兴完,程诺又接着泼冷水道:“但是木质材料的缺点也很明显:强度小、刚度低、易燃、易腐蚀、吸湿性强。以当下的眼光看着还行,而等到未来实战,情况会很难说。”

  “那院长的意思是?”巴玉藻不解:“难道说咱们要尝试别的方向,不以木质为主?”

  “我向来认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就要做到最好。”程诺笑笑,自信道:“既然世界上还没有全金属飞机,我们为何不试着第一个吃螃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