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细述唐朝 根正苗红的李渊

《细述唐朝》根正苗红的李渊

作者:曾经很酷 字数:2069 书籍:细述唐朝

  隋末义兵蜂起,其中有实力争夺政权的有瓦岗寨的李密、窦建德、刘武周、梁师都、薛举等,前四人都在公元617年称帝。薛举占领了陇西全部,这小子估计是比较崇拜项羽,号称西秦霸王,年号叫秦兴。

  还有两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都是从隋帝国分裂出来的,一部分是王世充,另一部分就是建立了唐朝的李渊。

  这个李渊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典型的根正苗红的贵族子弟。李渊的祖父是李虎,是北周的八柱国之一,柱国从字面的意义理解就是国家的支柱,也就是说这八个人是北周的主要将领,支撑着国家的运作。而李虎的先袓中,有两个人,叫李初古拔和李买得,从这两个名字可以看出,李唐一族是有着鲜卑血统的。

  李渊家族无论是在北周还是隋朝,都是高级的世袭贵族。李虎在北周时期被封为唐国公,这个唐朝的唐就是从李家的封号来的。

  李虎儿子叫李昞,李昞的老丈人叫独孤信,独孤这个姓还是很特别的,各位看官应该还有印象,在前面我们曾提到过一个姓独孤的人——隋文帝的老婆独孤氏。就是这个独孤氏,坚持废掉太子杨勇,把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独孤信也是北周八柱国之一,这个老头非常了不起,他生了七个女儿,其中有二个女儿嫁给了皇帝,一个女儿生了个皇帝。也就是说独孤信是两个开国皇帝的老丈人,一个开国皇帝的姥爷,真的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物。

  独孤信的长女嫁给了北周的第一个皇帝阴帝宇文毓。七女儿嫁给了隋朝的第一个皇帝隋文帝杨坚。四女儿嫁给了李昞,生下了李渊。也就是说,隋文帝是李渊的姨夫,而隋炀帝则是李渊的表兄,李渊通过母亲与隋朝皇室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李虎死后,李昞承袭了唐国公的爵位,李昞在李渊六岁的时候去世。

  隋文帝杨坚格外喜欢这个外甥,常常对别人说这孩子不是个凡人。这个孩子确实不是凡人,他成了大隋帝国的最终掘墓人。

  李昞去世后,就又把爵位传给了六岁的李渊。文帝期间,李渊担任过两个州的刺史。炀帝继位后,升李渊为太守,后来又召回任卫尉少卿,这个官职相当于兵工厂厂长。

  李渊年轻时射箭很准,这为他赢得了一段好姻缘。

  北周的另一个上柱国窦毅娶的是北周武帝的姐姐,生了女儿窦氏,窦氏非常聪阴,几乎过目不忘。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政权时,这个窦氏气得爬在床上说道:“如果我是个男子,我一定去相救舅舅家。”吓得窦毅赶紧捂住她的嘴巴。

  这件事让窦毅发现自已的这个女儿有些与众不同,就跟他老婆说道:“咱这个小丫头可不是一般人,有见识,应该为她找户好人家。”于是,就在一副屏上画了两只孔雀,遇到求婚的人,就让他射孔雀的眼睛。因为窦毅贵为上柱国,家里良田万顷,财宝无数,属于有钱又有权的人物,这样家庭的孩子是妥妥的官二代加富二代,求婚者自然是络绎不绝。可这些求婚者大都死在了第一关上。唯有李渊箭术高超,射出两箭又稳又准,分别射中孔雀双目,成就了这一段良缘。

  窦氏为李渊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四个儿子分别是建成、世民、玄霸、元吉。按照自古以来的说法,但凡猛人出生,都会天降异像,狂风闪电、蛟龙出海、白马苍驹等不一而足。李世民的出生也是自带光芒,据说有两条龙在李氏门前游戏跃动,这两条龙杂耍了三日才离去。窦氏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所以就特别怜爱。其实这也符合大众心理,即使没有那两条龙盘旋在家门口,一般的家庭都是偏疼老二的,就像独孤氏喜欢杨广是一个道理。

  李世民到了四岁的时候,有个会看相的书生,来拜见李渊,一见李渊的面,就很诧异地说道:“李公将来必有大的富贵,且必有贵子。”这种信口雌黄之术,是江湖骗子必备伎俩。这就好比算命先生给人算命,必然会说:“我看你这生辰八字,近期必然有祸事……啊?你想知道有什么祸事?来来来,咱们进屋里详谈……”

  但是官做得越大越会信这些江湖术士,特别是李渊这样的封疆大吏,这一句话就引起了他的兴趣,赶紧叫来了四个儿子,那个书生独指着李世民说道:“这小子行!能济世安民。”说完,书生就告辞,等家人再追出去,就不见了书生踪影。李渊念叨着“济世安民”,于是就给二儿子取名叫李世民。

  李渊的四个儿子,个个是人中龙凤,只是玄霸早夭,就是一个女儿,也是女中豪杰,这且待以后再表。

  单说这李渊,本已官至太原留守,奉命镇守太原,手握整个山西的大权。有这样的地位,为什么还要干杀头造反的事情呢?要知道造反的成本是很高的,掉脑袋那都是小事,大不了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弄不好是要诛九族的。

  一般敢于造反革命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有本钱干,另一种是无所谓输。前一种的代表是汉朝吴王刘濞煽动的“七国之乱”,刘濞已经位及人臣了,没办法再高了,封王都没有办法满足膨胀的野心,只能想办法当皇帝了。后一种代表是陈胜吴广,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唯有贱命一条,要想活下去,只能走造反这一条路了。

  李渊刚开始的时时候并不想反叛,他与炀帝是有姻亲关系的,做为隋朝的高官,他并不想干“吃着人家的饭,反过来砸人家锅”的勾当,可形势一步一步的逼着他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一首歌谣说起。这首歌谣的作者是无名氏,主要意思是“桃李子,得天下。杨氏将灭,李氏将兴”。这首不知作者是谁的歌谣,传着传着就传到了隋炀帝杨广的耳朵里。听到这首歌谣,说姓李的要取自已而代之,杨广的心情可想而知得有多么的愤怒,多么的惶恐!

  杨广眼光扫过殿下的大臣们,每个姓李的都似乎面带反骨。说不得,这些人都要扫除,宁叫我负天下姓李的,也不能让天下姓李的负我。没有办法,为了大隋的江山,你们只能做出牺牲了!!

  一般有异心的人,造反起事之前,都得搞点宗教小迷信,什么“陈胜王,大楚兴”,什么“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些愚弄群众的做法,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能够让周围的人死心塌地地追随造反者。但很阴显,这首歌谣不可能是李渊编的,他不可能把自已送上断头台。

  但杨广可不这么想,他手中的屠刀已向李姓举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