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二百三十八章 抵押贷款

《明末之七海为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抵押贷款

作者:君威 字数:2969 书籍:明末之七海为王

  林渭源呵呵一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说道:“哎呀,这酒都凉了,真是招待不周呀。来人,重新温酒来,今日我们要与李掌柜不醉不归。”

  仆人重新送来了绍兴黄酒,林渭源起头,领着大家推杯换盏的喝了一会,好好缓解了尴尬,才是让李肇基再次说了下去。

  李肇基问:“这贸易的事,我清楚,可朝廷的事,我不清楚。

  在说接下来话之前,在下想请问诸位老爷,咱们说的那么热闹,粤省海关这件事,在京城那里,能不能通过?若是朝廷不许呢?”

  “断然没有这种可能。”林渭源直言说道:“李掌柜,时局艰难啊。前几日塘报上的消息,潼关破了,孙传庭不知所踪,生死不知啊。

  北地有人放肆说,传庭死则大明亡。这话说的诛心,但却未必是假话,孙传庭所部是朝廷唯一一支像样能打的力量,去年松锦送光了九边精锐,今年孙传庭的陕军覆灭。

  现如今士绅圈里讨论的是要不要迁都了。”

  黄莞楼叹气一声:“是啊,谁也没想到,局势会坏的这般快。现如今,朝廷缺兵乏饷,但凡能为朝廷拿出一支精兵来,万岁已经顾不得些许陈规了。

  海关设立为什么,是为练兵,练兵是为了什么,北上支援。纵然现在奏疏刚呈递上去,但我们都觉得,万岁必然允准。”

  李肇基微微点头:“那在下刚才所说,便不是虚言了。”

  “来,满饮此杯,细细说来。”李肇基说。

  李肇基叫了唐沐来,从他的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众人:“剿贼水战之后,在下派好友陈上川去了澳门,调查粤省海贸事。

  说起来,四姓自去年开始闹,到现在被剿灭,大约就是一年。一年之内,全省贸易往来,都自澳门出入,因此佛朗机人那边的记录,可以作为权威。出多少船,每艘船规制如何,入多少船,佛朗机人都有记录。

  我们凭借这依据,再把在下与赵先生暂且商议的办法列进去,得出了这个文件。诸位传阅一下,看看大体情况。

  当然,这并非定制,是否同意,还要与总督大人再商,只是一个参考罢了。”

  众人纷纷传看,发现李肇基把海贸船只分为明船和洋船,把明船定了一二三四等。洋船定了一二三等,按照船只的长宽和相乘得数,确立等级。

  这与欧洲收海关税类似,正是因为欧洲人如此,所以荷兰人才造了福禄特船,把甲板造的很窄,收税就低了很多。

  明船最大的一等船,长超过七丈五尺及以上,宽二丈四尺及以上,长宽相乘得十八丈,只要大于这个数那就是一等船。

  二等船则是十五丈四尺,三等十二丈,四等八丈。

  按照等级不同,收取不同额度的税额,称之为船钞。

  一等船,一千四百两,二等一千一百两,三等六百两,四等四百两。

  洋船也大体类似,一等船完全一样,二等长宽相乘十五丈八尺,三等十三丈二尺。这主要因为洋船的长宽比比较大的缘故。

  船钞是必须要缴纳的,如果一艘一等船出港贸易,哪怕上面一点货物没有,也要收船钞。

  而在船钞之外,另加货税,所谓货税,即是从量税,即可根据货物多少抽税,但不同的货物,抽取比例也是不同的。进出口的比例也是不同,主要表现在,出口税的比例比较低,进口税的比例比较高。

  这是因为出口税直接涉及士绅利益,要的太高了,海关都未必能建立起来。

  而不同的货物,税率也是不同,比如生丝、丝织品、药品、茶叶、糖等粤省拳头出口产品,出口税就比较低,但粮食这类出口税就很高了。

  相反,进口粮食的税很低,而朝廷练兵所需要的锡、铅、铜、硝石、硫磺,也很低。但香料、苏木这类染料就很高了。

  各种货物林林总总列了一百多种,其中出口税平均在百分之四左右,而进口税则平均百分之十六。

  当然,税率不固定,比如明年如果春荒,取消粮食进口税也说不准。

  最重要的当然是最后的汇总数字,按照现在的税收标准,再加上已知的船钞,换算下来,如果去年十月,海关就建立了,那么粤省海关,可以收入七万四千二百四十两。

  而这个数字着实不少。已经超过了万历朝广东和福建两省的海关税收。

  更重要的是,四姓海盗一闹,来往贸易减少,若是按照往年贸易兴盛的时候,以这个标准来收,每年收十万两是必然的。

  而十万两就相当于广州府岭南第一府的正赋折银了,广州府正税一年也就是十万两露头,但这个级别在江南就不够看了,苏州府一个长洲县,一年正税二十一万两还多,广州一府不如江南半县,这就是两广的低税待遇。

  “诸位对这个章程,可有异议?”李肇基问。

  士绅们纷纷出言,多也就是对货税有异议,生丝买卖做的大的,觉得生丝货税高,炼铁的,觉得铁出口税高,但也就是嘟囔几句,没有太大的反对声音。

  李肇基呵呵一笑:“说起来,海关税收,暂未定,咱们就当十万两吧。应该分给商社七万两,用于建设海关衙门、缉私船队等。因此,明年这个时候,咱们总督大人也就能拿到三万两。

  对了,三七开这个事,也没定,哪怕五五开呢,不也就五万两吗?敢问诸位老爷,五万两能练兵多少啊?”

  虽然在场不少人以知兵著称,但也都是纸上谈兵,细说起来,谁也说不准,大家看向赵文及,赵文及苦笑说:“一个正兵,每年就该发军饷二十两。”

  众人全都苦笑起来,也就是说新编练的团练军队,全都仰仗海关,哪怕五五开,哪怕这些人只吃饷,不战斗,不给他们配发装备,也就只能编练两千五百人。

  但新编军队是要装备的,甲械、铳子换算下来,至少二十两,也就是说,全编成步卒,也就一千多人,实际上,还要训练消耗,士兵还要吃饭穿衣,另有其他支出,算起来,五万两也就能编七八百兵。

  还不能算骑兵,别的不说,在广东,一匹马动辄二三十两,实在太贵。

  李肇基笑着说:“咱们多算点,就当能编一千兵吧。敢问这一千兵能干什么,北方大战,不论与流贼还是与东虏,动辄规模在五万以上啊。”

  林渭源晃了晃脑袋,不去想这笔糊涂账,而是说道:“李掌柜,你说的这些,和银行有什么关系呢?”

  “是啊,扯远了,扯远了。”黄莞楼也开始打哈哈。

  李肇基说:“当然有关系,事实就是哪怕立了海关,也不足编练新军的,别说匡扶社稷,仅仅是到了北地可以驻守一方,不为敌所灭,这支军队规模就不能低于万人。

  出去沈大人整顿广东军备所得精锐和商社届时出兵,新军数额至少在三千人这个规模,最好是五千人。

  那么总督大人明年需要的练兵饷银,就不是三万五万,而是三十万,五十万了。

  这笔钱,朝廷拿不出来。黄老爷说了,洋人打仗缺钱,冲银行借,为何朝廷不能效仿了。当然,大明没有银行,所以你我,在座的诸位,建了一个银行不就行了吗?”

  林渭源干笑两声,说:“可这钱借出去了,怎么还呢,总不能说,新军打了胜仗,从流寇东虏那里缴了银子回来,归还咱们吧。”

  李肇基哈哈一笑:“那是不能啊,谁知道这支军队能不能打胜仗。就如黄老爷说的,人家洋人国王借款,是有抵押的。诸位以为,朝廷拿什么抵押?

  拿正税,辽饷,剿饷?这些都不行,随便遇到点事,这些钱就被挪用了。得有一笔钱,朝廷就算不想给,也得给,才能做抵押,而这笔钱的收入支出,就要攥在我们手里,我们才放心。

  才会愿意借给他!”

  “关税!”赵文及和陈子壮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而所有士绅也都激动起来,确实,海关税收并不握在朝廷手里,其武装来援是李肇基的东方商社,其管理是由团防局和东方商社共同办理,朝廷顶多委任个官来,却什么都做不了。

  若是胆敢挪用海关税收,李肇基就地化身海盗,朝廷不仅拿不到钱,反而还要赔钱到海防里。

  “好谋略,好谋略啊。”林渭源鼓掌起来。

  黄莞楼也说:“嗯,看来咱们小看这银行了,这银行大有可为啊。”

  虽说银行是借钱给朝廷,还要收取利息,而且肯定不少,但问题就在于,朝廷是实实在在得到实惠了,得到了一笔练兵的钱,最后得到的是北援的精兵。

  这可不就是李肇基说的匡扶社稷,为国为民嘛,这就是大义,是大忠啊。

  这直接保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名声,却也不仅如此。

  银行的钱来源于在场各家,只不过是从各家的地窖里拿出来,借给了朝廷,每日吃着利息不说,这笔钱是要在团防局支出,编练新军的,也就是说这笔钱实际上是由债主自己支出的,那么债主们本身就可以从这笔钱里赚一笔,毕竟练兵需要的东西多。

  而且,借了这笔钱,就能给自己脑门上盖上忠诚的大印,日后丝票上也可以任意插手,什么剥削百姓、与民争利。我们士绅赚了钱,是为了自己吗,错,我们赚钱是为了把钱借给朝廷,让朝廷平贼灭虏。

  “大善,大善啊。”赵文及最是激动,陈子壮也不住的点头。虽然李肇基现在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但确确实实是对朝廷有利的,这一点二人无法否认。

  “老夫觉得,这银行的事,今日定下来就行了。各家出钱入股,先把银行搭起来,咱们才好唱戏啊。”黄莞楼说道。

  “对对,这种事怎么能拖延,现在朝廷面对那么大的危局,咱们理应为朝廷出力才是。”有人附和。

  林渭源见众人纷纷意动,连忙说:“诸位,大家对这件事还是知之甚少,老夫觉得,还是让李掌柜牵个头,先和总督大人定下章程。大家还不了解他嘛,什么时候亏待了大家啊。”

  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