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幸福生活 第六百一十六章,舔犊(六)

《古代幸福生活》第六百一十六章,舔犊(六)

作者:一个木头 字数:10604 书籍:古代幸福生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第六百一十六章,舔犊(六)

  腊月就要到了,妙姐儿是分外的忙,办年一切事情都要早早的弄好,封地上回去有时日,更是要提前弄好让人回去说着备办才行。

  一直忙到下午的时候,外面进来申夫人一进来就笑:“有两天没有来看王妃,说这一会儿闲呢,我过来坐一坐。”

  妙姐儿就没有起身,起身也不方便,倚着小桌子和申夫人说话:“母亲说,外面请一班小戏子来,正要去个人问问喜欢什么?”

  两个人就此答上话来,外面再进来一个管事的婆子,申夫人就住了嘴,管事的婆子一看是个空儿,赶快回话道:“年下所有的鞭炮,花烛一共支用若干银子。”

  妙姐儿并没有回话,身边坐着的端慧郡主道:“拿来我看。”丫头们接过来送到郡主手上,端慧郡主看一遍,笑一笑道:“数目是不数,字是写错了。”自妙姐儿有身子以来,多是端慧郡主在一旁学着料理,今年是第一次端慧郡主操持办年,样样都是仔细的。

  看着羡慕的申夫人这就是一句现成的好听话:“郡主小小年纪就可以帮着王妃理家,以后是不用愁的。”以后去长公主府上,看这架势也是当家人。申夫人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感想,自己初成亲初当媳妇初管家的时候,样样不着手,可以说是手忙脚乱。

  “她会认字会写字,帮着我,我倒轻闲不少。”妙姐儿爱怜地看看女儿,真是个好帮手,而且陪坐着一天也不会乱跑,大了倒比小的时候要好的多,小的时候只是坐不住。

  坐上一会儿就出来的申夫人白来坐一会儿,心里只是没有底气,什么也没有打听到。太夫人那里也不好时时就在,太夫人虽然上年纪,有些亲戚们还是往太夫人那里去说事情,沈王妃再有了身子,更是多往太夫人那里去。

  申夫人正好往申氏房里来,进来的时候先听到的是欢声笑语,紫影月影在这里几天混得熟了,正在房里叽叽喳喳说笑,申氏和香杏都笑得用帕子掩着口,看到申夫人进来,站起来迎了,这几天里心情不错的申氏喜滋滋地吩咐人:“好的茶叶没有了,倒是去大嫂那里去找一些来给母亲泡茶喝。”

  丫头们就去一个,申夫人满面笑容对申氏道:“我的儿,看你倒是自在,又往王妃那里要东西,我刚从那里来,她忙的很呢,一屋子回话的人。”跟沈王妃比一比,觉得申氏真是自在,在这里自在玩笑,然后就只是要东西。

  这就是人的命,申氏在家里从没有学过管家,嫁过来也不要她管。申夫人想一想自己只让亲生女儿出嫁前学着管家,就象王妃对小郡主一样,小郡主坐在母亲身边管家里的事情,很是有气派的样子。

  眼前这没有管家的人是悠闲自在,而申夫人的女儿在家里学管家,过了门就是柴米油盐忙个不停。

  申氏也笑着道:“大嫂向来是辛苦的,早上我是想让人去要的,想想下午闲一些儿。”再回身来对香杏道:“带两位姑娘去吃点心去,我和母亲说会儿话。”

  这里把人都打发出去,申氏才对申夫人道:“大嫂怎么说?”申氏是知道申夫人一定是去探消息,她等不上几天就要着急。

  “她忙着呢,我没有找到空儿说。”申夫人觉得自己也糊涂了,这又不是一个小家,光京里家里就上百口子人,忙对申氏再亲热地喊一声:“我的儿,”这一次来这样喊一声,就亲切又自然:“我说不中用,还是要你去说才成。”

  申氏手里也抱着手炉,进门的时候吩咐过丫头给申夫人送手炉来,看着丫头这就进来送手炉,母女两个人停上一停,等丫头出去才接着说话。

  “要我说,母亲不必问许多,倒是先住着的好,”申氏在心里早就想过:“过年前都不会有消息的。”

  申夫人吓了一跳:“这还有一个月之多,倒不会有消息?”含笑的申氏想,这又不是街上买菜,青菜萝卜去了就得,这是几个哥儿的亲事,是要好好斟酌才行。

  对着申夫人着急的面容,申氏面上越发的有笑容:“年年十一月里,大嫂就要开始忙,先理封地上过年的事情,然后是京里。再说哥儿们的亲事,家里要商议,所以过年后才能订下来。”

  申夫人听过以后只是发愣:“这倒比你父亲学里办事情还要麻烦。”申夫人原以为来了以后,申氏夫妻说一声好,再回太夫人一声,王妃那里恭敬些就可以了。

  “可不是这样的,”申氏款款地告诉申夫人道:“母亲听我说,在这里过了年再回去,紫影月影我留下来,这事情想来是一定会有结果的。”

  听过这话,申夫人肯定是着急的:“我不回家,这年可怎么办,我是不能留过年的。”虽然有些惋惜,申氏还是很诚恳地挽留:“来京里一趟不容易,母亲上一次来还是几年前,母亲和大嫂都让人来说过,过了年再回去。”

  房里只觉得温馨,对着申氏几年间象是没有怎么变的明丽面庞,申夫人心里还是想起来,这挽留是不是为着董姨娘。

  可是申夫人是不能留,家里一摊子事情,遂给申氏有些为难道:“我是不能留,这就回去,亲事的事情可怎么办?”申夫人的眼神里甚至有一丝求恳,上京一次并不容易。

  “母亲真的要回去,紫影和月影留下来,”申氏早就是想好的,对申夫人道:“母亲看这样如何?”

  房外传来紫影和月影的说话声音,母女两个人话也说的差不多,就此打住,看着门帘打起来,香杏和紫影月影一起走进来,稚嫩的面容上还是欢欣着,申夫人也跟着高兴起来,这两个姑娘都是申夫人娘家的嫡亲侄女儿。

  申氏只是含笑,哥儿们的亲事一定要大嫂拿主意才行,不是象申夫人想的那么简单,自己和三爷说好就行,不过三爷嘛,也相中了一个给习哥儿,学哥儿的亲事就不是三爷和自己能当家的了。

  想想方氏说的二爷说话全然不管用,申氏淡淡一笑,再不管用他只要说了,总不会白说。二嫂这些年来与二爷之间总是时时地有一些小小的不和契,看在妯娌的眼里,也为她稍担一些心,好在二爷三爷虽然不象是王爷那样对大嫂百依百顺,也还算是好丈夫。

  申夫人又住上几天,把紫影月影留下来,带着心满意足,觉得此行不虚的董姨娘离去,申夫人心里也不算虚了此行,至少抱着一份希望,既然肯留下来,总是会有机会的吧。

  年关将近,京里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办年,武昌侯从廊下往高阳公主房里去,看着屋檐下吹来的风雪,先问一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文昊和康宁哪里去了?”

  “小侯爷宫中去了,小郡主去南平王府了。”身后跟的人回过话,武昌侯只能哼哼笑两声,听起来颇似牙在痛。儿子*中去,康宁去南平王府,今天和昨儿掉了一个个儿,昨天是儿子南平王府里去,康宁宫中去了,这一对儿女比做老子的还要忙。

  看着外面这好大雪,倒是骑驴冲雪的好天气儿,武昌侯想想就头疼,日常事情繁琐之极,这大雪又要压倒若干的房子,工部的人又不能闲着才是。回到家里来也是一心的事情,处处是事情,武昌侯想着面上就不是高兴的样子进到高阳公主的房里去。

  高阳公主正在听人回事情,却是一位吏部的大人在回话。看到武昌侯进来,先行过礼,再就继续道:“明年放出京去的人都是皇上看过,太后也看过的,太后让下官长公主这里再来一下。”

  “就这么样吧,”高阳公主在武昌侯一进来的时候,就先看到他面沉如水,心里想又是什么事情惹到了他,近年来这冷面孔也看得太多,倒象是以前给武昌侯冷面太多,现在不得不看一样。

  等这位说事情的大人走以后,高阳公主才满面笑容地问上一声儿:“侯爷又是有心思了?我是猜不出来,也别让我猜,只管说就是。”以前看到不高兴,问上一声儿,武昌侯就没好气:“你猜猜看。”高阳公主心想,我今天是不想猜,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猜你在想什么。

  房中先就是一声长叹,高阳公主更是要笑:“年关将近,家家户户要办年,侯爷这是叹的哪一门子气,难道我们家里还有年关难过的事情不成?”

  武昌侯也被逗乐了,只乐一下立即收住,重又摆上脸色来:“公主倒有开玩笑的心情,虽然不是年关难过,却也是要从长计议的事情才是。”

  “哦,”高阳公主带笑道:“既然来了,总是要说出来听听,”看着武昌侯准备开口,高阳公主先摆一摆手笑眯眯道:“且慢,容我洗洗耳朵。”

  房中气氛一下子就轻松起来,武昌侯这脸色也摆不下来,只是笑着道:“你这淘气劲儿这些年也不改,”夫妻此时话当年,高阳公主越发的笑容可掬,明眸流转着,依稀是当年俏颜色,对武昌侯道:“这一会儿可以说了,我听着呢。”

  “唉,”武昌侯一开口还是先叹气,高阳公主只是笑,听着武昌侯在要过年的时候有什么可以叹气地事情出来。

  武昌侯开口道:“还不是为两个孩子,文昊大了,停上两年就要成亲事,这亲事呢,你喜欢的,我也说好。”高阳公主微笑,你不说好也晚了,就是太后说什么只是订南平王府的亲事,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我要说的是康宁,”武昌侯刚说到这里,高阳公主就觉得自己不想听,赶快打断道:“侯爷的意思我已明白,康宁儿爱去哪里玩,侯爷要拦着我是不管,只是我拦不住,只要拦着她不出去,站在雪里面可以哭一个钟点儿,我是心疼的,不就是出去玩一会儿,再说南平王府的小王爷们都是妥当的,先时只和胖倌儿玩过就哭着回来,不让去哭的更狠,现在不是不哭了……”

  武昌侯啼笑皆非,也打断高阳公主的话:“我只说一句,公主倒有这许多的话。”高阳公主这才明白过来,也笑着道:“我是听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侯爷要拦只管拦去。”就是别让我来拦,日常帮着太后和皇帝处理朝事的高阳公主是没有精力再来管这些小儿女之间的事情,不就是在一处玩,和谁不玩和谁又不哭呢?

  “你听我说完,”武昌侯不得不说这一句,不然自己的话是没有空儿说出来,对着高阳公主正色道:“公主日夜操劳,我也心疼你呢,眼前看着鲜花烹油之势,公主可曾想想前朝也是有这样的例子。”

  高阳公主一下子就愣了,听着武昌侯继续往下面道:“康宁儿不过是封号郡主,我如此看着,倒比公主还大呢,康宁儿去南平王府里我从不拦着,就是胖倌儿弄哭过,倒是我说的,小孩子哪里不淘气拌嘴的,我要对公主说的是,以后长大还是这样可怎么办?”

  爱女心切的武昌侯为这件事情忧心不止一次:“和公主们抢东西,先时小倒也罢了,惹得几位公主的母亲都不高兴,说一声选御马,几位皇子也得让着她,现今太后当政,长公主您是手中权势滔天,”

  对于这样的讽刺,高阳公主只能苦笑一下,我累得不行,时时心里苦,别人不知道,虽然没有对你尽吐过,难道你也不知道。

  武昌侯的话也是高阳公主平时想过的,人有兴头上,这样心思只是一闪而过,武昌侯的话在耳边继续:“康宁儿大了,去南平王府我是不拦着,再去宫里,郡主见到皇子和公主,要有规矩才行,不能以后留下什么把柄,”再恳切地对着高阳公主道:“公主行事,也请前后思虑才是,有一天不在其位,不是独留一身不是才好。”

  心里感动的高阳公主赶快道:“侯爷说的是,我也正想着呢。”眼前太后还在,全仗着太后宠爱,有朝一日太后还政,虽然与皇帝亲情温厚,还是不是眼前这样就不得而知。

  “这是我一句肺腑之言,”武昌侯是思虑良久,才对高阳公主说出来:“公主觉得当听就听,不能听就当作是耳边风吧,反正祸福与共,你我是夫妻。”

  高阳公主收了思量的心思,赶快是笑容满面道:“只有侯爷才是真正为我想着才是,这话其实我都想过,只是太忙一闪也就过去。现今有侯爷时时提醒着我,就是你说的不错,我也有件事情要对侯爷说,太后要为康宁择婿,现在不弄宫宴了,就是我们自己家里请些客人来,我想过年以后就办,不知道侯爷是什么意思?”

  “你看着办吧,”武昌侯只是好笑,太后一定要另挑一挑,那就挑吧,倒是也有人对着武昌侯说这样的话:“两个孩子给一个亲家,就象是吃了亏,给两个亲家走动也热闹些。”

  武昌侯再对高阳公主道:“我只看着闵将军不象是对康宁有意的样子,再说康宁也不大,”刚才觉得女儿大了要懂事些的武昌侯,想想康宁其实还是个孩子,再对公主道:“就是和胖倌儿,听着康宁嘴里说的多,可是我近日问过她,多是和闵将军在一起。算了吧,这亲事随你挑吧。”

  从明窗上看一看外面大雪,武昌侯道:“你倒不出去,不是说亲家母到时候了,你要去看一看才是。”

  “这就出去了,不是在和你说话。”高阳公主这就站起来,对武昌侯道:“说外面大雪又压倒房子,我想着你必定要出去看一看,你我一起同行,你要去看一看康宁去,既然要约束她懂事,不如从今儿就约束起才是。”

  武昌侯听高阳公主如此说,也是抚须微笑道:“我要也去亲家府上看看,去过再往外面去。来见公主,正是要与你一起同行的。”

  夫妻两个人换过衣服,一个骑马一个坐上马车,一同往南平王府里来。在门口下了车先问上一声儿,门房的人却是不太清楚:“稳婆儿是前些天就在了,医生是一早进去的,”

  二门上再问一声:“王爷还没有进来,应该在书房里。”高阳公主和武昌侯就知道还没有动静,问过康宁在闵将军院子里,夫妻两个人先来看女儿,倒是从今天起就交待康宁不要淘气的好。

  风雪漫天中,高阳公主夫妻一进到闵将军的院子里,武昌侯先就说一声:“好。”闵将军的院子倒象是他的人一样,收拾得干净。

  几处太湖石奇巧有趣,石畔一株老梅雪地里正开得精神,胭脂一样的花色喷着芬芳,廊上丫头高打锦帘,一身湖水色锦衣的闵将军从容迎出来,在廊上就是一礼:“不知公主和齐叔父到来,有失远迎。”

  这一位风姿无可挑剔,在这锦绣人家里那神色悠然,倒象是某位隐居的高人雅士迎远客一样,这就是朱宣评论,三子颇象是竹林旧友,随时就是一股子名士的味儿,高阳公主和武昌侯俱是满面笑容,儿子齐文昊也是弱冠少年,翩翩佳公子,就是没有闵将军身上这股子象是自己带着的高洁之气。

  想想闵将军自小儿是随着老侯爷庙会茶馆里,这些世俗地方无处不去,几时有的这种离世之姿,真是让人费解。

  闵将军身后是康宁郡主,闵将军长袍宽袖,站在房门口可以挡住门,听到身后小脚步声,还是敏捷又不失优雅地让开,免得康宁郡主一手的油彩弄到自己衣服上去。

  看到女儿现身门口,高阳公主和武昌侯都笑起来,走过来拉起康宁的手到房里去,高阳公主才笑问一句:“你画画儿,怎么就弄得自己一手油彩?”手上是几块红黄绿,脸上也有一块。

  “我在画画儿,”康宁郡主给母亲看自己的画儿,一团油彩在纸上,可是康宁是得意地:“闵将军要看书要殿试,这是我自己画的。”

  这里却没有看到胖倌儿,康宁郡主对母亲道:“胖妞儿没有来,胖倌儿去太夫人那里。”康宁郡主又落单,唯一可以找的是闵将军。

  房外进来一个丫头,笑容满面地对闵将军道:“王爷在往王妃房里去呢,小王爷也去吧。”这是闵将军的丫头,去看着母亲几时临盆,好去房外候着。

  这里大家一起往妙姐儿房里去,高阳公主又交待一下康宁过去不要乱说话,等到妙姐儿房外,人真是不少,亲戚们都在,陶秀珠也到了,大家在房外候上一会儿,全无动静,第一个高阳公主是久候不得的人,不过是想着有些日子没有见,又是亲家又是好友过来看一看。

  先辞出去的是高阳公主和武昌侯,夫妻两个人都有事情,而且把康宁也带走了,觉得留在这里也是添乱。

  一直到晚上,才有消息出来,沈王妃又生下一女,名字是一早取好的,福慧郡主,大名朱雅。睡在床上的妙姐儿听着身边的哇哇大哭声,觉得疲倦不亚于生胖倌儿,身边这一个小猫儿一样的女儿,生是不太艰难,只是这样的年纪再生,只是觉得很疲倦。

  房里收拾妥当,朱宣这就进来,伏下身子看一看**再看看半睡半醒的妙姐儿,抚慰道:“你辛苦了。”

  外面是一片道贺声,光是亲戚们来就是不少人,宫中也有旨意来问,朱宣看过以后就自己进宫去回话。

  帮着母亲料理家事已经有几个月的端慧群主坐在母亲房里,吩咐人招待来人来客,外面的官员们是老侯爷和朱明朱辉在陪着;女眷们是太夫人,方氏和申氏在陪着,这是早就商议好的,小郡主只在房里安排,来的人虽然多,也是安排招呼的井井有条。

  这就进宫去的南平王飞雪中在宫门前下马,往皇帝宫中走去。当值的郭子民与同僚江竟成看到,低声地互相道:“晚饭的钟点儿,南平王还要进宫来,想是有大事情?”

  不合适的钟点儿,进宫来不一样的人,警醒的人是可以分辨出来祸与福。两个人正好是往前面去巡视检查,快到皇帝宫中时,看到一个太监笑容满面走出来,却是认识的,江竟成问出来:“公公这么晚了,哪里去?”

  “南平王喜得一女,皇上刚赏赐过,让我去太上皇和太后那里回禀一声儿,想来太上皇和太后也有赏赐才是。”太监把这件南平王的喜事儿说出来,就匆匆走了。

  郭子民和江竟成这才对着笑一下,天色已黑,宫门只是没有下钥,也只有南平王这样位尊的人,才会进宫来报这样的喜讯。

  皑皑飞雪中,江竟成对郭子民有几分羡慕地道:“听白天当值的人说,宫中今天往南平王府派宫人看视三次,想来南平王特意进宫来回话就为这个。”

  郭子民听着也是神往道:“今年南疆太平,南平王世子镇守南疆,听说不亚于南平王当年,唉,”武人听说战场,就莫名的心动。宫中当值,听着似乎随时可达帝听,其实这偌大宫中,当值的将军们倒是不少,就是见到皇帝也不过是当值的时候远远看上一眼罢了。

  “这些贵人们,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江竟成莫名地突然说出来这一句话,对郭子民道:“听说你们家姑娘去过南平王府,嘿,要是能说上话,能知道行踪,钱就来了。”

  飞雪已经寒冷,寒冷足以让人清醒,郭子民听到这一句话,还是一震,对着江竟成迅速看上一眼道:“江兄此话,我不明白?

  江竟成轻描淡写的道:“不过是咱们哥儿俩个背后里瞎说罢了,知道北平王世子在京外遇刺客吗?那刺客抓到以后,招出来是花一千两跟北平王的一个门客买的世子行踪,一千两银子嘿,世子性命只值这一点儿钱,也太少了些。”

  心里震惊不已的郭子民迅速理一下思绪,也半真半假地问道:“要是别的府里小王爷,不知道是多少钱?”

  “五千两银子总是有的吧。”江竟成也象是半真半假,然后道:“我们当值呢,在这里胡扯这个。”再看看宫院中,宫灯高挑引着南平王已经出来,象是往太上皇宫中去,江竟成不得不羡慕一下:“这是什么荣耀,”公主出生也不过如此吧。

  收敛自己心思的郭子民借口分开巡视两处,与江竟成分开。走在宫墙下的郭子民把自己知道的江竟成的履历回想一下,他是北平王手下的人,报卓异进的宫,此人来历定是清白,只是身属何方就不知道。

  与江竟成共事的郭子民细想想,自己对江竟成并不算了解,共事不过两年,平时和自己一样喜吃喜喝一起背后吹牛,听着象是一个没有心思的人,可是今天的话让郭子民在心里打鼓。这话分明是说有人在打南平王府小王爷的主意?

  南平王的儿子,有人打主意是正常现象,可是江竟成那随口的一句:“你们姑娘去过王府,应该认识吧,能说上话就好了……”郭子民不得不提高警惕。与权势沾边儿就要有事情,为女儿水灵想一条出路,眼前看着就有事情。郭子民在心里深为责怪自己忽略了这一点儿,我们固然是没有坏心思,却不能保证别人有坏心思来利用。这一次当值的班,郭子民是分外提高警惕,在心里只是盘算。

  第二天清早回家去,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一进院门就看到女儿正在院子里习武,既然打算去军中,功夫好是保命的前提。

  郭子民不顾一夜当值的劳累,站在一旁指点着。直到杨姨娘迎上来:“姑娘起来一会子了,老爷也回来了,早饭备好,这就请用吧。”杨姨娘现在也不觉得郭水灵练武会直接导致能吃,能吃导致长肉,长肉导致嫁不出去,郭子民为女儿规划的一条路让杨姨娘觉得眼前亮堂堂。

  吃饭的时候,郭子民才佯装不经意地问女儿:“这两天不出去了吧?”郭水灵身上是特意为她赶制的小子衣服,这样出门也不会显得突兀。

  玩得很开心的郭水灵对父亲道:“我在家里呆一阵子呢,胖倌儿添了***,说不一起玩了。”郭子民呵呵笑一声,对女儿道:“那你在家里好好跟着为父练武,免得回来就不高兴,说比不过小王爷。”

  看着女儿认真点头,郭子民看自己女儿,虽然是比较胖,脸上肉乎乎可是小时候是可爱,大的时候也看不出丑不是,怎么就没有人上门来提亲。媒婆一看到郭姑娘的身板儿就退避三舍。

  只有郭子民觉得好,对着女儿左看右看,肥乎乎但是面孔雪白,看着挺好。今天要交待女儿几句的郭子民道:“有认识的人看到你和小王爷小郡主一起吗?”

  “没有,”郭水灵摇头,筷子对着一盘子肉正挟得起劲,郭子民又问道:“要是有人问你小王爷小郡主的事情,千万别告诉他。”

  郭水灵点着头,继续挟起红烧肉,突然一个人嘿嘿笑起来,笑得父亲觉得奇怪:“为父的话好笑吗?”

  “不是父亲的话好笑,是昨天遇到王家表姐,我们在酒楼上看到她在楼下走,胖倌儿说王家表姐象一块风干的酱油排骨……”那位王家表姐肤色黑而且瘦,可是人还是生的不错。

  郭子民呛了好几下,从杨姨娘手里接过水来喝几口才算好,风干的酱油排骨?这些孩子真是会取笑人,说得太形象,只是不好听。郭子民交待女儿道:“水灵,人家笑你胖不好,你笑人家瘦也不对。”

  只是点头的郭水灵嘻嘻笑着,全然没有听进去的样子,风干酱油排骨笑我胖得象一块肉馅儿炊饼,现在她是酱油排骨,而且风干,郭水灵觉得大大的解气。肉馅子炊饼一咬一汪油,酱油排骨再风干肯定没人爱吃。

  对着女儿交待一通的郭子民最后交待郭水灵:“如果有人问你小王爷和小郡主的事情,记得对为父说一声,你切记切记就是不告诉他。”

  一通早饭吃下来,郭子民就一直在交待郭水灵,早饭后自己犹在房里坐着想江竟成,此人有没有到我家里来过,水灵对他熟不熟悉,好在女儿过胖怕人耻笑,一向是出去的少。

  这一条可以放下心来,紧接着就是另外一条最最重要的了,要不要去告诉南平王一声,提他一个醒儿,当然江将军以往不是坏人,可是坏人不是在脸上写着的,这一件事情才让郭子民最为犹豫不决。

  想到脑袋发胀的时候,郭子民就出门在廊下吹一会儿风清醒一下,杨姨娘又笑盈盈走过来:“老爷呀,姑娘说王府里刚添丁,您是不是也去贺一贺。”

  “我把这个倒忘了,”郭子民拍拍自己的脑袋,看一看喜上眉梢的杨姨娘,又不是我们家添丁,她倒高兴上来了。杨姨娘对郭子民喜滋滋:“姑娘换了男装,说是给小王爷当跟班呢,我想着要是跟班儿一直跟到军中去该有多好。”

  原来为这个高兴,郭子民失笑道:“跟班儿也没有资格,小王爷的跟班儿陪伴是选出来的,”而且都是南平王相信的亲信人。这样一想,郭子民明白几分,对杨姨娘道:“我去请嫂子代我往王府贺去。”家无中馈,就是这样,杨姨娘虽然个性温婉,没有不好的地方,出头露面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去。

  一夜当值没有休息的郭子民顾不上休息,这就顶着风雪出门,去求自己的嫂嫂往南平王府里贺喜去。

  南平王府里,从昨天起就是喜气洋洋,今天更是提前张灯结彩,头上戴着雪帽的端慧郡主看着人把灯笼都挑上去,自己再看一看这才觉得不错,后面管事的又匆忙迎上来:“北平王府里来贺喜了,几位侯爷府上也来贺喜了。”

  “请厅上坐了,请祖母和二婶、三婶去,”端慧郡主不慌不忙地,再对管事的道:“父亲在书房里有事情呢,先请祖父和二叔、三叔去会了。”

  一一安排妥当,端慧郡主回身道:“我去看看母亲去,昨儿说头晕,今儿是不是好些?”没有走两步,又有人来回话:“金吾卫郭将军家里女眷来贺,”端慧郡主先问一声道:“是不是跟着胖倌儿时常玩的那位郭姑娘家?”

  “就是她们家,家里没有主中馈的,这是郭将军的嫂嫂,是在国子学里当差的郭大人家眷,一并来贺。”管事的也是打听的清楚。

  端慧郡主就有了主意道:“二叔三叔都在国子学里当差,请二婶去单独小花厅上会这些人吧,跟侯夫人们在一起倒不好,再喊上两个当值的管事妈妈去,赏封儿稍厚些就是。”

  这才得以转过身来,看到父亲在身后几步不远处很是满意地看着自己,端慧郡主走到父亲身边行礼道:“说父亲会人呢,我说了不许人去打搅,想是说完话了。”

  “说完了,我去看看你母亲去,你也来吧。”朱宣伴着女儿往房里去,端慧郡主回身看一看身后跟的人:“你们先回房去,我和父亲说几句话儿。”

  伴在父亲身边,双手拉住父亲的一侧手臂,只是笑。朱宣一看就明白有话要说,柔声道:“又是什么事情?”

  “***好看着呢,”端慧郡主有些脸红:“以后父亲只疼妹妹了吧。”朱宣忍住没有笑,正色道:“那是当然,她小呢。”端慧郡主摇一摇父亲的手臂:“那端慧呢,端慧怎么办?”

  朱宣看看女儿,象是一个小大人,妙姐儿在房里休养,端慧帮着理家里过年的事情,样样都是不错,而且还要照顾母亲的饮食,不时看一看***福慧,可是这担忧的心思一点儿也没有少。

  “以后不疼端慧了吗?”端慧郡主追着父亲问,朱宣还是正色,摇头道:“不疼了,端慧要是别人家的人了。”

  端慧郡主不高兴,脸上戚戚然,伴着父亲再走几步,小声道:“那端慧不出嫁,就在家里陪着父母亲。”

  远处几篷积雪从树下摔落,想来应该不是被南平王的哈哈笑声所震落,朱宣笑着对女儿道:“孩子话,不出嫁怎么行。”然后柔声道:“端慧也长大了,”孩子们长的真是快。

  只是心急的端慧郡主双手拉着父亲的手臂,小脸儿上依然是戚戚然颦眉:“真的不疼了吗?不疼端慧可怎么办?”

  “怎么会,傻孩子,当然疼你,”朱宣这才安慰女儿:“就出嫁也是疼的,跟福慧一样疼。”端慧郡主对着父亲买好:“我很疼福慧呢,福慧身上的衣服是我做的呢。”此时前后无人,走在父母亲院外还没有到,端慧郡主习惯地踮起脚尖来。

  朱宣犹豫一下,还是伏下面颊,任女儿香上一下,再温声道:“端慧你大了,”下一句“再不可如此了”这句话只是说不出来。

  心里这才舒坦的端慧郡主伴着父亲往房里去一同来看***。妙姐儿正侧着身子同福慧在说话,福慧郡主睁着眼睛听不到也看不到,只是做母亲的说的正起劲。看到父女一同进来,妙姐儿先笑脸相迎:“父亲和姐姐来看我们了。”

  前面来贺喜的是白天来,就是晚上来也是较早的,只有郭子民来的比较晚,算计着南平王书房里没有什么人才来。

  在宫中当值足有十年之久,南平王府郭子民还是第一次来,一向是不参与派系的郭子民少与这样的人交往,今天是不得不来,一次事情分明摆在面前,到了必须拿一个主意出来的时候。

  先道过喜以后,坐下来就是闲话,朱宣当然是不会问郭子民宫闱防卫的事情,要问也轮不到他,只有说孩子们,这正中郭子民的下怀,把他要说的话引出来了。

  “王爷,小王爷们在京里可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平时去哪里也是要多加小心才是,这过年的时节儿,街上人多也乱。”郭子民直言就说出来了。

  朱宣立即微变脸色问郭子民道:“将军此话何来,听到什么要对我说才是?”郭子民心想我这不是来了,无凭无据又是同僚,不能把江竟成供出来,又要安抚南平王让他提高警惕,不要一时疑心引起事情来。

  郭子民坦然地道:“这是末将的一点儿想法,也是这几天里末将有幸见过小王爷才有的想法。请王爷莫怪,过年时节,就是拐子也多几个,哪一年灯会庙会上都有拐子出没,这是末将一时心思,是以要对王爷直言。”

  朱宣微微一笑,又追问道:“果然只是担心这个吗?”郭子民笑呵呵回话:“不怕王爷笑话,就拿末将的女儿来说吧,生得壮实,往年出门走百病儿末将都不放心让她出去,也就是得了王爷王妃一张贴子才放她这里来。

  有那一等拐子,专是要拐胖孩子,穷人家里的孩子怎生会有这般的肥胖,所以末将从来是小心的。”

  朱宣听过道:“看来我们胖倌儿也是不能乱跑的,一出门就要被拐子盯上的。”郭子民赶快道:“小王爷们自来的鸿福,末将不敢胡言,只是想着王爷必是极爱惜的,如末将爱女之心一样,所以末将担忧女儿之心,斗胆对王爷诉说一二。”

  南平王象是这才疑心有些消除的样子,对郭子民道:“父母爱子之心,人人都是一样的。郭将军爱女之心,当然也是与我一样的。”

  从南平王府里辞出来,郭子民觉得身上一身汗,总算是把话说出来,又没有牵扯到别人。江竟成或许是胡说,或许只是一时之言,全无证据就诬告他是不好,不能为着自己的担心与讨好平时陷害人去。

  可是不说觉得不放心,水灵是刚认识,以后有什么事情,第一个要怪的只怕是我们。就是一时迁怒也是吃罪不起,郭子民心想南平王疑心当然是不能尽消,一定是要自己小心保护儿子的,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踏雪回家去的郭子民,刚坐到房里要换衣服,就这么一路子外面雪满外衣,在廊下拂落后衣服依然是湿的,正在换衣服,杨姨娘进来又有伤心之色:“老爷去看看姑娘吧,请了二夫人帮忙去王府里贺喜,回来的时候就去姑娘房里坐一会儿,不想又把姑娘惹生气了。”

  “她又生的是什么气,”郭子民依然是换衣服,听着杨姨娘道:“姑娘越大心思越窄,二夫人不过是玩笑一句,说姑娘怎生得与小郡主小王爷在一起玩,姑娘就嘟了嘴生气,等二夫人走了放声大哭,说人打趣她。”

  郭子民觉得有些头疼,把身上现换的衣服拉好往外走,这就是从小儿太胖被人笑话多了,听一句就要多心半天,这一点儿上真的是象个姑娘家,杯弓而且蛇影。

  房里郭水灵正在大哭:“再也不跟他们出去,再有人来就说我不在。”行到房外的郭子民听一听对杨姨娘道:“人说胖人宽心思,这孩子是胖人窄心思,我一会儿去她哭得更狠了,我不去的倒好。”

  为女儿思虑一天的郭子民想想劝女儿的头疼程度不亚于对见南平王,提醒他要小心保护自己的儿子,郭子民宁愿回房去歇一会儿去,为父为你如此上心,我也累了。

  当值再与江竟然一起时,郭子民是心中坦然,但是小心警惕着,要听一听江竟成的话音,是不是别有含意,不想再也没有过。江竟成更是坦然,甚至对郭子民象是比以前还要亲热,郭子民过上几天,虽然说不能就此完全放心,至少可以自己安泰,并没有背后诬告人。

  这一天当值的时候,太后宫中出来的是两位命妇,往外面走还在说话:“我先不回家去,再往南平王府去看一看。”这是淮王妃江秀雅。

  同行的的命妇有几分羡慕地道:“王妃是北平王妃和南平王妃同时做的大媒吧,我是想去,只是贺过了,南平王妃在月子里,去的太勤也并不好。”这是不熟悉的人。

  两位贵妇人走后,郭子民醍醐灌顶,淮王妃是两位王妃做大媒许配给淮王,可是宫中有传言,说江王妃与南平王妃是比较好,把北平王妃抛在一旁。

  再看看前面,江竟成带着一队甲士慢慢行来,看到郭子民就点头,从来就不会有不坦然地表情。

  此时郭子民只觉得自己笨,江竟成素日不是这么口无遮拦的人,无端对着自己说那些话,偏又在水灵常去南平王府才说,这官场上复杂密集的关系,郭子民暗地里失笑,我看不懂倒也罢了,怎么试探到我这儿来了,我全然不知道,还去提醒南平王。

  反正南平王时常进宫里去,郭子民心想,要看一看江将军与南平王是什么关系,倒也好看的多,肯定两个人都不会有疑点露出来才是。

  无意中想明白这件事情的金吾卫郭将军不得不难过一下,南平王这样试探我,只是为着女儿水灵最近与小王爷们在一起的原故。

  想想虽然这是一片爱子这心,可是南平王此人,当得起他“诡诈”的名声才是。宫墙上琉璃瓦一半为雪掩映,一半依然色彩斑斓。立于宫墙下的郭子民心里后怕上来,如果自己不去对南平王进言,那么后果是什么?

  只怕不仅仅是女儿水灵不能去军中那么简单吧。为着一片爱女之心,才表现象活象对南平王效忠的郭子民只是纳闷南平王的这个爱子之心,此人疑心可比曹操

  吧!

  贴心的

  功能,方便您下次从本章继续阅读。喜欢古代幸福生活,支持作者一个木头,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