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蜀山轶事 第十九章 拐枣

《蜀山轶事》第十九章 拐枣

作者:张不伦 字数:979 书籍:蜀山轶事

  合肥话里有个词叫拐枣,意思就是说这个人长得不好看,因为拐枣形状奇形怪状,所以有这个比喻。

  一直知道拐枣是这个意思,直到有一天我真的看到了拐枣。

  拐枣的颜值简直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六亲不认”。

  我们食用的拐枣什么形状的都有,有人说它的形状像鸡爪子,也有人图吉利,说它长得像“卍”字符,于是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万寿果”。

  无论叫什么,外表依然改变不了。

  《本草纲目》中对拐枣有如下记载:“枳椇木高三四丈,叶圆大如桑拓,夏月开花,枝头结实,如鸡爪形,长寸许,扭曲,开作二三歧。俨若鸡之足距,嫩时青色,经霜乃黄,嚼之味甘如蜜。”

  我国拐枣的栽培和食用历史,至少在2000多年以上,它是原产我国的一种果树。

  嚼之味甘如蜜其实说的不是拐枣果实,而是果柄,一代代不断尝试摸索,中国人知道拐枣是有用的。因此更应该感谢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确实博大精深,会让每个东西总能物尽其用,绝不会让亚马逊河鲤鱼泛滥成灾。

  上世纪九十年代,离八百户不远就出了个人物叫余华东,不知为何看到拐枣我就想起了他,当然,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

  余华东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到了上学的年纪,身高始终比同龄孩子差一截,于是父母带着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后来诊断出患有先天性侏儒症。此后身高就再也没有长过,一直定格在1.25米。

  为了余华东的未来,他父母亲还真没少操心。小学毕业之后,余华东辍学在家,无所事事。

  于是父母到处托人,给他找了一个营业员的工作。可惜没干几天,余华东就选择辞职了,理由是不喜欢。无论在什么时候,这都绝对是大耳刮子找抽的典型。

  直到有一天,一个杂技团到合肥表演,余华东看到台子上表演的人物特别有意思,就在那一瞬间,自己突然就给自己做个决定,想着自己刚好没有工作,干脆就去杂技团吧,原因也简单,喜欢。

  应聘的时候,团长看到他的个子,直接将他撵走。

  不过他翻跟头特别厉害,三下五除二,在台子上连翻几个大跟头,特别灵活,团长最终将他收下。

  余华东进入团里之后,跟着杂技团一块来到广东,开启了每天苦练的生活。日复一日坚持,为了生活,也是为他的兴趣。

  直到有一天,一部叫《蛙女》的电影在拍摄过程中,缺少一个侏儒角色,导演正在惆怅的时候,有人推荐了余华东。

  尽管没有学习过专业的表演,但是余华东的表演还是很到位,于是由此一片而渐渐有了名气。

  通过蛙女电影中的这个角色,很多导演得知了余华东这个人。只要剧中有矮人角色,都会找他出演。

  后来,《复仇大世界》、《侠女十三妹》、《奉天镖局》等等作品中,都有他的身影。

  不过给全国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电视剧《封神演义》中的土行孙。

  由此一发而不可收,一段时间,被誉为“远东第一矮星”、“中国最著名矮星”。

  所以说,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物,能勇于把残势转为优势,其实也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