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五百零九章 陇西李氏(六)

《女帝的传奇相公》第五百零九章 陇西李氏(六)

作者:暮入如昼 字数:1838 书籍:女帝的传奇相公

  唐朝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乃丁男授田一顷,包括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对于贵族田地也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到五顷不等。

  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九品,授田数从三十顷到二顷不等。

  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

  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也做了限制,官僚和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百姓在贫穷无法办理丧事时可以卖永业田,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人少地多的地方搬迁时也可以出卖永业田。

  唐高祖李渊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又实行了租庸调制,受田的农民,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这是租。

  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或者交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这是调。

  每丁每年服役二十天,不服役可以折算为每天绢三尺,这是庸。

  假如官府额外加了役期,加够十五天则免调,加三十天免租调。

  每年的加役最多三十天,唐朝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的相比,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李渊还下诏编撰了《艺文类聚》,这是一部类编图书,引用的古籍共有一千多种,为后人保存了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文化教育方面,李渊推崇儒学,儒家的经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周易》《左传》《礼记》《尚书》等等。

  李渊对佛教采取抑制政策,唐朝初年最早反佛的是相州邺人傅奕。

  李渊在做隋朝地方太守时和傅奕结识,李渊建立唐朝后任命他为太史令。

  武德七年傅奕请求灭佛,认为佛教宣传的是不忠不孝的思想迷惑百姓。

  傅奕所提倡的儒家思想是用忠孝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而佛教却与此背道而驰,但李渊最后没有采取措施实施傅奕的灭佛思想。

  可惜他的丰功伟绩比起李世民来说还是稍显不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非是一句虚言。

  李世民,陇西狄道人,唐朝第二位皇帝,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为人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

  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

  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设立文学馆,笼络四方人才。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

  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

  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保护好核心技术被倭寇学走。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

  李世民四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

  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

  大业十一年,李世民参加左屯位将军云定兴的军队,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大业十二年,父亲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义宁元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

  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义宁元年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不克而还,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

  武德元年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

  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第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第二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第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第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

  武德四年十月,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

  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给后面发动玄武门之变埋下基础,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