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 第754章 测试

《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第754章 测试

作者:清欢了了 字数:2681 书籍: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

  可见过这个年代席子的人都知道,这些竹条不像几十年后,都是一根根直直的粘合缝制,或者编织起来的,而是倾斜交错编织的,加上数量又多,密密麻麻的,很难分清。

  像吴应成这种新手,只能用手指着,一点一点沿着找,找到最边上的头子,然后打上标志,而会看的老师傅,只需要一眼,便能准确地找到头子。

  吴应成在考核时,首先便是看这一点,果不其然,赵海发便是这种顺藤摸头的人物,虽然速度还可以,但吴应成还是在他名字后划了叉。

  第二项便是拆条,就是把这不合格的竹条从席子上取下来,这就考编织技术了,因为这种席子边上都是反向的花边,一根的交错着,折起来麻烦,装回去更麻烦。

  要想做的又快又好,首先就有一把合适的卡刀,这种刀有一点像小勺子的柄,前面是个扁扁的头,很长、很薄,但没有菜刀那样的刀口子,一般一头粗一条细,用来编织不同的席子。

  这种东西中间只有一个短短的把手,很不好使,吴应成上一世尝试编席子时,就被这东西伤过,从那之后,便对打席子失去了最后的兴趣。

  而老师傅则会给这个东西做一个套子,把不用那边套起来,即不伤手又方便使用,这便是吴应成第二个注意的地方。

  这个错误很容易犯,一下就有两个,虽然速度还不错,可看那样子,迟早会把手割个口子,吴应成都不知道当他们割到手后,是算工伤,还是算活该,直接划了个叉。

  最后一个便是装回去,这就是真正展现技术的时候了,首先要把已有竹条花成与拆下竹条差不多的宽度,然后还要一上一下的穿过已有竹条,把它装回去。

  为了做到一条,有的人用卡刀压挑,有的人用勾子勾,有的人用细线拉,不过最好的法子,还是陈老爷子那种,趁还没有取出来时,便把竹条弄好,然后退一格进一格,顺着缝儿钻。

  在剩下来的三个人之中,就有这么一个人,就是六人中的领头之人蒋大成,也是第一个完成之人,剩下两人虽然慢了一点,但差不多也在达标时间内。

  这个结果让吴应成有些喜出望外,终于知道什么叫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在这个年代,匠人毕竟还有他们的底限,没有几把刷子,也没有几个人来胡乱混。

  可这比并不代表他们就合格了,还有最后一项,那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品测试,不说是百依百顺,但至少要有耐心、不惹事才行,要不然一天三四十条席子,他一烦就要不干要打人骂人的,吴应成懒得招架。

  测试的方法很简单,不问也不写,就让合格的三人各扛一件席子到二楼去放着,这一点没有人表现出什么爽,听说自己第一关过了,看了看被刷下来的三人,都高高兴兴扛着席子上去,然后又快快跑了下来,就等着吴应成发话,说他们被录用了。

  吴应成挠挠头,有些欠揍地道:“不好意思,我记错了,这些席子应该放在一楼的。”

  这下子就开始有人不高兴了,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蒋大成,只有另一个小个子宋伟笑嘻嘻地说没事。

  但三人毕竟是来应聘的,总不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给老板毛起,也都还是去了,而当吴应成再次要求三人搬席子上楼时,蒋大成便开始发飙了,道:“吴老板,你这是来让我们干活呢,还是逗我们玩呢?”

  吴应成也不发火,笑笑道:“蒋大哥,我请你们来,当然是请你们干活的。”

  蒋大成一听这话,更不乐意了,道:“那你这里的活就是这样上上下下地,扛席子折腾人吗?”

  吴应成也有些不乐意了,“不错,我刚才让你们干的,就是我这里的活之一,而且工钱还不低,一天十块钱,热的时候还有一块钱水钱,平均下来,比你们的工钱都高。

  可他们中有的人一天来回跑的路,相当于你们刚才几十倍、几百倍,有的人甚至累得路都走不了,但他们从来没有一人个像你这么问过我。

  这便我用人的最大标准,想赚我的钱,就要听我的话,不听我的话,就别想赚我的钱,如果你们三人中有做不到的,可以立即走人。”

  蒋大成被怼了面子,冷哼一声,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蒋大成手艺好,到了哪里都饿不死,那个傻叉才在这受你的鸟气?”

  蒋大成说完,又看了看其他人,道:“走,兄弟们,咱们也去搞一个这种活路的作坊,我就不信怼不死某些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

  几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三个被淘汰的了人,立即吐了一口口水,和蒋大成站在了一起,剩下两个人相互看了看,高的那一个走了,只有剩下宋伟留了下来。

  吴应成看着五人远去的背影,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对着宋伟道:“宋大哥,你能留下来我很高兴,以后你就是第三组的组长,除了你挣的钱,我再给你加一块,但除了你自己的活,还要看着你手里另外九个人的活,出一次错,扣一毛钱。”

  宋伟在心里合计一番,他人还年轻,手脚也快,一天可以重新加工一件二级席子,那便是三块,要是自己管好手里的人,让他们不出错,一天便是四块。

  这样的话,一个月便是一百二,连陈镇长的工资也才这个数呢,没想到我也能享受这种待遇,嘿嘿一笑,急忙应了下来。

  吴应成也是微微一笑,免不了说几句跟着我干,将来肯定能发财的打气话,不过他也不认为蒋大成将来就发不了财,甚至认为蒋大成会赚的更多,但他更知道,这种一点气都受不了人,要走的路肯定会很难很长。

  这样的挑选方法,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得上苛刻了,吴应成和唐二山忙到中午,四五个小时间,上百人来应聘,加上宋伟,吴应成也就选了十个人出来,真正的十里挑一。

  等到了下午,来的人就是比较偏远村子的人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活路,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把每根竹条都当成是宝贝,这也就让他们的手艺更加精湛。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他们的席子因为差条、烂条被评为差的等级时,他们大部分人都会自己回去返工,经验足、耐心好,除了没有什么文化,基本没有多大问题,选出来的人多了许多,一共选了二十人。

  第二天又选了十人,加起来一共六十人,吴应成把开工日期定在了五天后,又去张罗宿舍用的床,做饭的师父,厨房里那套东西。

  又还要给师傅们划地盘、弄放席子的架子,架灯等等,每天都忙到天黑才回来,完了还要清帐理账,事情不要太多。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到时人来却没有活干的尴尬局面,吴应成已经让四个点都开始收购二三.级席子,差不多每天都有席子送来,要不是唐二山帮忙清点、放置,他一个人非得忙死不可。

  天道酬勤,吾应有成。

  要想收获就得付出,没事怨天尤人,羡慕嫉妒yy,不如自己努力拼搏,而吴应成就是那个拼命努力,拼命付出的人,所以他必定会有所收获。

  五天后,终于把一切东西都弄好了。

  二楼是背靠背的六间宿舍,一层三间,每间宿舍里都放好了五架双层床,十个人正好一个小组,一楼则是食堂,吴应成又花钱在对面农田修了一个厕所。

  几个勤劳的农民伯伯为了争这即将到来的农家肥,争得差点打破了头,为吴应成解决了大问题。

  当天晚上,吴应成早早忙完了也没有睡,就和唐二山站在后面的水泥坝子里,看着六十个人吃住的地,像个孩子似的问:“唐二山,你说明天这些师傅来了,能满意吗?”

  这倒不是吴应成装逼,而是真正的担心,虽然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这小小的作坊与真正的厂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地方就那么一点大,生活、娱乐方面肯定会有所欠缺。

  而在这个年代,还属于经济有所放松,政治高度紧张的非常时期,像陈代全和赵侃这种激烈的新旧意识冲突,在龙国大镇小乡,每天都在发生。

  他能开办这么一个作坊,已经是赵侃顶着压力弄下来的了,更不说创办工厂,那简直是把赵侃给往死里逼。

  想到这里,吴应成真希望1984年能早一点来,那个伟大的老人能早一点说出那句石破天惊的话:“要想让龙富裕起来,就必须让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吴大哥,他们一定会满意的。”

  唐二山不知道这些,他也没有想那么多,他只知道吴应成肯定会是个好老板,是值得一生追随的人,这在他少年的心中,如一块铬铁一般,铬下了不可磨灭的铬印,也铸就了他将来不一样的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