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第四十二章 流言震秦国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第四十二章 流言震秦国

作者:天灵仙事 字数:3206 书籍: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随即嬴渠梁又转向秦风,道“秦风,不想你们俩倒是一起回来了。不瞒你说,景监也是去魏国探听消息,只是不知道你们二人的消息加起来能否使我大秦知道更多。”

  “君上,臣一路乔装,先是到了安邑,然后是去了大梁,最终化妆成六国会盟护卫,天天探听之下也是知道了很多消息。这次......”秦风开口说道。但紧接着他就看到景监悠悠醒转。

  一盆热酒使金令箭使者景监面色红润,脸上的汗水泪水一齐流下。他撩起衣角就要擦拭,秦孝公却已经递过来一条白布汗巾。景监接过拭去脸上汗水泪水,精神顿时焕发,却是一个英挺俊秀的青年,若没有久经风尘的黧黑肤色,当算是一个丰神俊朗的美男子。他费力站起深深一躬,“君上如此待臣,景监如何报答?”

  秦孝公爽朗大笑,“你为国舍命,嬴渠梁又如何报答?老秦人不说虚话,来,说说你带回来的好消息。”

  景监原本是充满惊恐急惧长驱赶回的。他本能的感到,秦国已经到了真正的生死存亡的关头。

  从逢泽到栎阳两千余里,他两天两夜只是在三次喂马的空隙里吃了几块干牛肉。

  他的大腿内侧已经被粗糙的马鞍磨出了红肉,疼得他一路上不断咬牙吸气。

  那匹罕见的西域良马,平时根本不用马鞭。可是这次竟然被他抽得遍体血痕,景监痛心得不断咒骂自己,可是还是不由自主的猛抽战马。

  他只有一个愿望,赶快飞到栎阳!可是当他见到和他一样年轻的国君时,秦孝公那种异乎寻常的定力使他深为惊讶。

  景监和大多数秦国臣子一样,对这位刚刚即位半年多的国君知之甚少。

  少年时代,景监还曾经和这位当时的公子在战场上共同打过几年仗,两个少年骑士交情甚密。

  有人嘲讽说,嬴渠梁如果当了国君,景监一定是国君的“弄臣”。

  然则秦国连年打仗动荡不定,景监早早就随父亲转移到了西部战场,嬴渠梁却一直留在东部对魏国作战。

  只是在去年的少梁之战前夕,他才奉命东调,做了前军副将。

  戎马倥偬,倏忽十年已经过去,两人几乎没有谋面的机会。

  年前新君即位的动荡时刻,景监奉嬴虔之命,率四千铁骑隐蔽驻扎栎阳城外做紧急策应。

  虽说因局势未乱没有派上用场,但这位前军副将的耿耿忠心却因此而尽人皆知。

  一个月前,风闻六国将在逢泽会盟,新君嬴渠梁竟然直接点将,派景监为金令箭使者赴魏国秘密活动探听消息。

  景监感到,国君肯定已经嗅到了六国会盟的异常气息。因为在秦国的历史上,没有非常特殊的重大差遣,是从来不启用金令箭的。

  但凡持有金令箭者,不但在秦国可以通行无阻,而且在外国遇见秦国人,也可以命令他们做所需要的任何事情。

  新君首次启用金令箭,足见其对六国会盟的警觉和重视,足见对他这位少年挚友的信任。可是,当这位新君看到自己风尘仆仆的拼命赶回来时,竟然阻止了他的挣扎禀报,以异乎寻常的细心和真诚,关怀着他的鞍马劳顿。

  景监身为世家子弟,从小见过不知多少王公贵族,那种颐指气使的架势几乎是所有贵族难以克服的痼疾。

  而这位青年君主却是那样的质朴厚重,举止言谈间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夸张浮华。一刹那间,景监想起了一句老话,“刚毅木讷,可成大器”。

  秦风也是不急着说话了,他也想先听听这位金令箭使者的消息。

  虽则感动,景监还是着急,喘口气沉重急促的道:“君上,山东六国会盟于逢泽。盟主是魏惠王,会盟主词是六国定天下。更要紧的是,六国订立了三条盟约,其一,六国互不用兵。其二,划定吞并小诸侯的势力圈。其三,六国分秦,共灭秦国,而后对齐国转补土地二百里。”

  秦孝公就站在景监对面,脸色越来越阴沉。听景监说完,他半晌没有说话,也没有挪动,双眼只是盯着窗棂外的沉沉夜色。

  “君上?”景监有些惊慌,轻轻叫了一声。

  秦孝公默默踱步,转到书架前突然发问:“他们准备如何分秦?可有出人意料的谋划?”

  “臣买通了一个护卫逢泽行辕的千夫长,化妆成他的随从在魏惠王总帐外巡查警戒。但在会盟大典时,那位千夫长被派遣到猎场准备会猎事务,臣也只得同去。是以会盟的细务谋划,臣无法于仓促间得知。会盟次日,臣假装围圈野鹿,逃离猎场,星夜奔回。”景监话语中有深深的歉疚自责。

  “君上!”一直不说话的秦风突然开口了。

  “君上,臣利用轻功倒是数次潜伏于庞涓军帐顶部探听。包括六国会盟的过程,庞涓先定大纲的过程,祭天的过程。”秦风缓缓说道。

  对面的嬴渠梁眼睛骤然一亮:“秦风,你说的可是真的!”不过这种震惊也只是持续了一瞬间,以嬴渠梁的定力加上本就知道秦风的过人武功。能做到这些也是不足为奇。

  “千真万确。”秦风点了点头,随即将自己在逢泽探听的所有消息详细地向嬴渠梁讲述了一遍。嬴渠梁听得也是脸色发沉。景监更是气的不断破口大骂魏国卑鄙!

  嬴渠梁听完之后,缓缓在房中踱起了步子,秦风和景监也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

  秦孝公还在踱步,几乎是一步一顿,停比走多。景监和秦风站在厅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看到这位年轻君主沉重的步子,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国君内心的压力。

  面对灭顶之灾,任何惊慌失措都可能是正常的。如果面前这位新君流泪哭喊或无所措手足,景监和秦风反倒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会给他讲述秦国屡次度过的危难,会给他提出路上想好的各种主意。

  可是面前这位年轻的君主,竟是从一开始就没有那怕是瞬间的惊慌。这种定力,这种静气,反倒使景监和秦风感到了无所措手足,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甚至不知道该不该把自己的对策讲出来。

  “景监,”秦孝公终于回过头来,平静如常,“你且先回去大睡一觉。我得静下来,好好思谋一番。明日清晨政事堂朝会,你也参加,我等君臣共商化解之策。如何?”

  “君上保重,臣,遵命了。”景监激动得声音颤抖。

  随即,景监转身大步出门而去,秦风则是依旧站在原地没有动。

  “秦兄弟!”看着景监走远,嬴渠梁终于是喟然长叹一声,看向秦风。

  “来。坐,你我先商议一番吧。”嬴渠梁指着身旁的位置,向秦风招了招手。

  “谢君上。”秦风一拱手,也不推辞,直接坐在了位置上。

  “六国分秦,秦如何是好啊!”嬴渠梁长叹一声。

  “君上。”秦风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君主,不禁眼眶有些泛红。“君上不必太过于忧虑了。六国分秦,其势是大。可其心也必然不齐。秦国未必没有机会啊!”秦风安慰道。

  “唉,若真是六国合兵。恐怕秦国危矣。上天啊,你真的要让嬴渠梁做秦国最后一位君主吗!”嬴渠梁仰天长叹。

  “不知秦兄弟可有退兵良策?”嬴渠梁随即收敛心神,向着秦风问道。

  秦风闻言,沉默了一会。缓缓点头,却又缓缓摇头。

  嬴渠梁看到秦风的动作,不由得心中一震,连忙说道:“秦兄弟,你若真有退兵良策,还请指教。你就是秦国的大恩人!”

  秦风点点头,缓缓说道,“若敌军兵临城下,臣可潜伏进军营,灭杀敌军所有将领!”这一句话,每一个字吐出。秦风身上的杀气就骤然增强一分。一句话说完,秦风眼神中的杀气甚至让嬴渠梁都有些惊骇。这就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特种兵的杀气。这种气场是一般习武之人所没有的。

  但嬴渠梁终究是嬴渠梁,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嬴渠梁就回过神来。深深地看了一眼秦风,“若不到最关键时刻,秦兄弟不必如此!”

  “嗯。”秦风点头,杀气收敛。

  “唉,让我静静吧,你先回去。明日朝上商议。”嬴渠梁摆了摆手,示意秦风可以走了。

  秦风起身拱手道“臣告退。”随即转身出了宫殿。

  这天夜里,栎阳城弥漫出一种莫名其妙的躁动和不安。

  金令箭使者带回的消息尚来不及从国府中传出,按说这座久经风浪的小城堡应该是安静如常的。但让秦国人想不到的是,山东六国为了在瓜分秦国的行动中争得各自利益,先行摸清秦国底细,各国在会盟之前便已经向秦国要地派出了大量的商人间谍。

  他们潜入秦国,一是搜集军情政情,二是散布流言制造混乱。这些渗透秦国各地的密探,千方百计的结交国府重臣和地方官员,将六国分秦的消息秘密透漏给他们,希望能分化秦国上层,能瓦解那些顽固的老秦人。

  那时侯,秦国由于长期被魏国封锁在骊山以西,物资匮乏,国弱民穷。

  所以对这些以经商为名且带来罕见财货的商人格外宽厚,压根没有想到他们会是六国坐探,对他们传播的消息也认为是民间传言,从不在意。

  按照庞涓事先的秘密指令,六国会盟一结束,便是密探们在秦国各地制造散播流言的发动日。

  金令箭使者黄昏进入栎阳,是谁都知道的大事。

  它给了间谍们一个信号,他们出动的机会到了。

  在夜幕落下的时候,零零星星的店铺里开始有了游荡的神秘生意人,他们一边买点儿东西一边漫无边际的和店主与客人攀谈,无意中说到“听说”的坏消息;

  还有一些和栎阳老秦人有来往的客商,便带着几条干肉登门拜访老友,在有意打探老友是否知道坏消息的同时,无意的说出六国大兵压境的更坏消息。

  不消两三个时辰,坏消息便在栎阳城弥漫开来。小小栎阳城只有五六万人口,居住的都是老秦国的本土之民,他们世世代代都和山东打仗,本来对那国要打秦国这样的消息从来只当作没听见。

  可这次不同啊,这次是山东六大战国同时对秦国用兵,秦国岂不是面临灭顶之灾了么?那要死多少人哪?城池、土地、店铺、牛羊、老人、孩童,难道都要毁于一旦么?

  人群之中的慌乱恐惧是相互感染的,弥漫感染中又无形夸大着这种恐惧和慌乱。素来镇静自若的栎阳城,一夜之间竟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

  这一切,秦孝公和秦国重臣都无从觉察。包括秦风。慌乱在黑夜继续弥漫着加重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