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山基业 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三十章 青风剑豪

《江山基业》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三十章 青风剑豪

作者:秋玦 字数:3444 书籍:江山基业

  酒醉饭饱,宴谈几许,夜色已深,丁晓告辞了姜泫等人。临走时还带了一副鸭骨架,用荷叶包裹着,提在手上。

  就着些许醉意,丁晓往怡春坊走去,突然毫无征兆地就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心中纳闷,难道是自己染了风寒了?也未着凉啊?但也没再多想,就走到了怡春坊门口,门口六个酒保见到丁晓,皆以大礼拜见,丁晓虚扶起六人,习惯性地含笑,问道:“常大家在否?”

  一个酒保聪明伶俐,立即起身接过话头,说道:“大家就在后院红楼,丁君去就是了。”

  “嗯。”丁晓穿过酒坊的一楼大堂和前院,径直走到了后院。

  后院不进外人,少有人来,是怡春坊的主人常君娥的居所,面积不大,却叠石理水、花木众多。庭院中央有一方小池塘,池塘中立着一座一丈多高的奇石,玲珑多姿,七彩炫然,夜色中在粉烛红灯的照耀下,更显迤逦。庭中种了一圈虬松、柔柳,辅以遍地的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丁晓沿着回廊蜿蜒,穿梭过庭院,上了一座二层红漆木楼。

  红楼不大,二楼更是只有一间房间。

  二楼房间内,灯罩红纱,卧榻上,卧着一个假寐的女子,那女子脸颊俏瘦,发髻松垂,随意挽了个坠马髻。娇嫩白皙的手托着玉额,柳叶般的弯眉细长,双目微微合上,睫毛浓密纤长,娇俏地向上微挑着。鼻梁上,驼峰微微隆起,缀上水滴一般的圆润娇小的鼻头。那张嘴,并不是通常美女所有的那种樱桃小嘴,却是自然而然地嘴角含笑上扬,红唇丰满,微微翘起,让人总忍不住想去亲那么一口。修长的玉颈下,玫红袿衣,内衬心衣下,一片酥胸如凝脂白玉,半遮半掩。素腰一束,不盈一握。一双颀长水润又匀称的秀腿裸露着,就连秀美的莲足也在无声地妖娆着,发出诱人的邀请。

  那女子似乎是听到了脚步声,睁开了那灵狐一般的大眼睛,水遮雾绕,媚意荡漾。她知道上楼的人是丁晓。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即使酥胸半露、玉体横陈,她也毫不在意。

  “君娥。”丁晓轻轻唤道。

  雒阳城中排名第七的高手,怡春坊、凤台阁、胡姬酒肆的主人,公卿豪客见了都要称呼一声“大家”的常君娥,在心上人面前,毫无防备。

  常君娥指了指丁晓手中的荷叶包裹,说道:“何物啊?”

  丁晓就像个大男孩炫耀手里的玩具一样,举了举手中的荷叶包裹,笑嘻嘻地说道:“嘿嘿,此物乃是伯霈送的鸭骨,说是煲汤最好。却是我忘了,直接提了上来,这便让人去煲了。”说着,便要转身下楼。

  常君娥撑起身子,慵懒地斜坐在榻上,说道:“且放案上吧,稍后我亲自煲。”轻轻伸了个懒腰,又问道:“如此,君今日亲自去见那姜伯霈了?”

  丁晓将鸭骨架放到榻前的案上,坐到了常君娥身边,回答道:“方才分手,这便来了。”

  常君娥探出脸蛋往丁晓身上一嗅,埋怨道:“一身酒气……君观其人如何?”

  “是个磊落之人,心怀大义,不拘小节。闻其过往,却也是智勇兼备。然……”

  常君娥趴在丁晓肩膀上,追问道:“又如何?”

  “然终究年少,易逞气血之勇。”

  丁晓口不对心,说是“终究”,神情却向往得紧。常君娥如何不知道他的心思,用手指肚在丁晓脸上轻轻一戳,含笑说道:“如此说来,倒与君有些相似,也不枉伊儿倾心于他,却也是个好归宿。”

  丁晓眉毛一挑,嘴角微微一咧,哪能逃得过常君娥的眼睛,便问道:“如何?若是将伊儿送与他,可是有何难处?”

  丁晓搂过常君娥的腰,说道:“此人有一从人,名曰荆纬,是个莽撞勇士,视伯霈如父,伯霈待之如兄。荆纬有一妹,我观伯霈之意,有意纳入。这便将伊儿送去,恐是不美。”

  常君娥又轻轻戳了一下丁晓的脸,微嗔道:“哼!大丈夫三妻四妾亦为常事,到时双美入门,有何不美?”

  丁晓刚要说“也是。”突然就涌出一股求生欲,反应了过来,说道:“男子专情,才是美事。此事暂且不急,不急。”说着,含情脉脉地看着常君娥,“我这里,却是有件急事,非得此时办不可。”

  “嗯?”常君娥抬起头,故作疑惑地问道:“却是何事要去办?”

  丁晓一把将常君娥搂了个结实,将其压倒在榻上。在她耳边轻轻说道:“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君娥可愿为我一解相思之苦?”

  常君娥被丁晓压在身下,媚眼如丝,也靠在丁晓耳边,朱唇轻轻摩擦着丁晓的耳垂,娇气如丝,呵气若兰,柔声说道:“君待如何?”

  丁晓熟能生巧,一只手在背后隔着外边的袿衣轻轻解开常君娥的心衣,同时空出一只手松开了她的发髻,深情地说道:“君娥以为呢?”

  常君娥强忍着笑,一把推开丁晓,系上心衣,调笑着说道:“今日不巧,奴家来了月事。”说着,起身离开卧榻,拿起了案上的鸭骨架“今夜便留宿在此,我且去煲汤,适好补添气血。”

  丁晓看着常君娥下楼离去的背影,手托着下巴,一脸生无可恋,有气无力地说道:“随你,随你……”

  次日清早,丁晓刚醒,便看到常君娥早已经起床收拾打扮妥当了。

  常君娥端过来一壶热汤、两只水盏,又递给了丁晓一贴名刺。丁晓接过名刺,看了一眼,原来是金曹掾邓文所请,邀他午间到舍赴宴。

  “一早邓曹橼便遣人到府上白送名刺,知你不在,又赶忙送来此处。”

  丁晓还躺在榻上,摇了摇名刺,问常君娥道:“君娥,邓曹掾邀我过府,去?或不去?”

  常君娥沏了两盏热汤,递给丁晓一杯,反问道:“君以为如何?”热汤,便是热水。

  丁晓刚睡醒,口中有些发苦,抬起头喝了一口热汤,又结结实实地靠在了绣枕上,说道:“一个小小的金曹掾,本不该去。然此时正逢与金曹纠纷,此去或能探其虚实。”

  常君娥其实不是很想让丁晓去,但想来此时见见也好,关于清平巷的风波,或许能有些缓和。只是心底依旧担心,喝了两口热汤,说道:“君言甚是,只不过凤台阁的姑娘们前日探得,那邓曹掾与陈王或有交往,君此去千万留心,别是个鸿门宴。”

  一听到这,丁晓豪气陡生,说道:“便是陈王又如何?别说是鸿门宴,纵是千军万马,吾往矣!”

  常君娥又自沏了一盏热汤,娇笑道:“又说大话!”

  “君娥,”丁晓收起了笑脸,严肃地说道:“这清平巷非比寻常,万不能出闪失。我意将未租出的宅院停租,调些许兄弟过来。这几日,我若不在,替我好生看顾。”

  常君娥放下水盏,身子倒在丁晓怀里,说道:“却该如此,奴家就近,定当好生看顾。而且,你那小兄弟,奴家亦会看顾好!”说着,柔荑婉转,在丁晓脸颊上轻轻一点。

  丁晓捧过常君娥的脸颊,在她额头上深深亲了一口,笑道:“君娥知我!”

  常君娥拨开丁晓的手,抚了抚早晨刚刚扎好的发髻,佯嗔道:“哎呀,又弄乱了发髻!”

  用过早饭,丁晓怀揣名刺出门,牵着马一路慢慢闲逛,由开阳门进城,中午方到了永和里。这永和里、广步里并为雒阳豪华之地,所居住的皆是公卿显贵,想他一个比三百石金曹掾,竟能住在此处,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巨产豪资。

  到了邓宅,邓文出门相迎,丁晓递还了名刺。二人执手,谈笑宴宴,不似针锋相对的对头,更似多年未见的故友。

  来到厅堂,脱履置剑,又分宾主落座,互相寒暄几句,邓文便说道:“凭邓某颜面,还不敢请孟晨兄莅临寒舍。只是一位贵人欲与孟晨兄一见,邓某这才斗胆相请。”

  丁晓心道:“果真来了!”结合常君娥所说,他已猜到了这幕后指使邓文的人就是陈王刘宠,当下不动声色,明知故问道:“却是何人?”

  丁晓话音刚落,帷幕后便走出一人,自坐了上首,正是陈王刘宠。丁晓心中冷笑,佯装惊讶,说道:“竟是殿下驾临。”口称尊号,却并没有行礼相见的意思。

  刘宠也并不介意,只是摆出豪放的姿态,笑说道:“哈哈,丁孟晨竟然认得本王!不过说来也不稀奇,孟辰乃雒阳大侠,执掌青风耳目、亡匿无数,又与常大家互为鱼水,识得本王容貌,也是寻常。”

  舞姬常君娥以弱女子之身跻身雒阳八虎,凭得不只是身手与财力,更是在于她利用多处酒肆楼馆组建的情报网,在雒阳上至公卿贵胄、下至贩夫走卒,她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刘宠知道丁晓和常君娥的关系,所以才有此说。

  丁晓只是微笑,也不去看刘宠,说道:“陈王殿下过奖了,我等只是江湖草莽,还入不得贵人眼中。”

  “嗯,”刘宠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既自知江湖草莽,登不得大雅之堂,便需识时务。”

  丁晓听出了刘宠威胁的意味,浑不在意,说道:“晓亦劝谏殿下,罢了不相干的念头,互为安好。”

  刘宠手指有节律地扣着几案,发出“咚咚”的响声,似乎是在威压丁晓,见丁晓不为所动,不免有些尴尬,这才又说道:“听闻孟辰在那清平巷还结识一友人,是前豫州刺史姜孟欣之子?”

  “呵呵,”丁晓冷冷一笑,说道:“殿下意欲何为?”

  “无事,无事,本王只是随口一说罢了。”刘宠确实是突然想起了住进清平巷没几天的姜泫,随口一提,没打算对这些租客采取什么行动,“孟辰可知,坚决不让出清平巷,会开罪朝中显贵几何?”

  “几何?”

  “郭常侍、司隶校尉、大鸿胪、执金吾、北军……”

  “还有殿下!”

  见丁晓打断自己说话,刘宠怒喝道:“如此,还敢忤逆本王?”刘宠一甩袍袖,站起身来走到厅堂中央,负手继续说道:“汝执掌青风,包庇亡匿、培植耳目,勾连公卿、权行京畿,把控市运、私卖盐铁。可把汉家法度放在眼里?”

  “哈哈哈……”丁晓爽朗大笑,而后说道:“殿下安得好罪名!”

  “丁晓!”刘宠戟指丁晓,低吼道:“尔等自以势大,可比郭解如何?”见丁晓只是报以微笑不说话,以为他是被自己的气势吓到了,便换了略微缓和的语气,继续说道:“如今万年公主回都,圣天子似有立储之意。立长立幼,孟辰如何看待?若是择良主,可为朱家,甚或入朝封侯。若是居中不动,甚或错投,恐步郭解后尘啊!”

  朱家,郭解,都是前汉大侠。一为秦汉之交,一为孝武皇帝时期。朱家心正,虽有助季布之行,却得善终。郭解奸狠,虽有卫青、公孙弘护佑,却终为武帝所诛。

  刘宠是在以立储之事逼迫丁晓表态,如果和自己站在一起,那清平巷的事自然不是事,而且事成之后不仅可以善终,就连封侯都不是难事。若是站错了队,难免落得个不得好死,甚至都不用等到自己得势。而且刘宠还留了一些小聪明,没说自己是站在皇子刘辨和皇子刘协二人之中谁的一边,或者说是没表明自己要站在董太后和何皇后两人中的任何一边。

  话都说到这里了,丁晓也不再客气,方才强忍的怒气终于爆发了,一掀几案,红漆几案打着旋飞出一丈多远,撞在墙上摔个粉碎,只把对面的邓文吓得急忙躲在柱子后边。

  丁晓愤然起身,指责刘宠道:“立储之事,国之大计。还轮不到你这空享祖荫的藩王置喙!”说着,拿起身后剑屏上的巨剑,习惯性地抱在怀里,就要往外走。

  突然,兵甲铿锵,靴声隆隆,厅堂外也不知从哪涌出数十名甲士,持橹仗刀,冲了过来将厅堂团团围住。后面又有十余名弩手,手持劲弩,对准了丁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