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山基业 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二十九章 风波方起

《江山基业》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二十九章 风波方起

作者:秋玦 字数:2705 书籍:江山基业

  “休拿太尉府来压我!”丁晓终于正眼看佟季了,“休说是小小的金曹掾,便是三公亲自,也不许有人来招惹清平巷的租户!”

  佟季听丁晓语气严厉,怕他真动真格的,只说了一声:“告辞!”跟自己手底下人招呼也不打,撩起两条腿,撒丫子就跑了。留下的一百多号轻侠恶少和十几个金曹小吏一见佟季溜了,虽然心中不忿,但也只能作鸟兽散了。

  丁晓替姜泫解了围,姜泫又见丁晓是与刘备、史阿一起来的,便赶快上前拜谢,丁晓从刘备处知道姜泫的身份,也知道姜泫在酸枣、在太学的所作所为,心中敬佩,不敢受他一礼。

  刘备见状,上前替二人引荐。他指了指丁晓,说道:“伯霈,此乃雒阳大侠,魏郡丁晓,表字孟辰。”

  丁晓与刘备交情匪浅,摆了摆手,说道:“玄德说笑了,丁某可当不得大侠二字。”

  刘备又指了指姜泫,说道:“孟辰,此乃汉阳姜泫,表字伯霈,昔日姜豫州长子。其人其事,想必孟辰亦有耳闻!”

  丁晓爽朗豪气,说道:“姜伯霈的大名,别人不知,我却晓得。更兼姜豫州之子,丁某见过了!”说着,抱剑时揖。

  姜泫也固颐正视,平肩正背,推手行礼,说道:“亦常听子泰说起孟辰兄之事,今日得见,幸哉,幸哉!”

  如此,二人便是正式结识了,彼此行的是同辈礼,为表尊敬,丁晓也不再继续抱着剑了,而是提在手上。

  荆纬也上前与丁晓见过礼之后,姜泫就将丁晓和刘备请进了院子。一行人穿过两进门,进了内院,姜泫吩咐荆纬和史阿把瘫倒在院子里的那个几个恶少年扔出去,又吩咐陈妪和徐婆将院子收拾一下,众人就在院中落座。

  内院中有一张圆形的大石案,高有两尺半,周围还有八具石墩,众人围着坐下。姜泫指了指刘备刚刚放在石案上的两坛子酒,问道:“玄德,此为何酒?”

  刘备笑道:“椒酒,柏酒,略表心意。”

  “哈哈,椒花、柏叶,却正配了今日备下的美食。”

  刘备大为好奇,问道:“是何美食?”

  “哎呀!”荆纬拍了拍刘备的胳膊,说道:“刘君可不知啊,这炙……”

  “哎!”姜泫打断了荆纬,说道:“易之此时说出,便无趣了。日渐西沉,方至酉时,二位却来的正是时候,待我取来。”说着,便拉起史阿要去后院取他所说的美食。

  丁晓说道:“伯霈,此事让佣仆去便可,何劳伯霈与子泰亲为?”

  姜泫故作神秘地说道:“孟晨兄却是不知,若让旁人去取,我可难以放心。”说着,便和史阿去了后院。丁晓问刘备会是什么吃的,刘备哪里晓得。又问荆纬,荆纬却是听姜泫的话,如何也不肯说。

  过了一会儿,姜泫和史阿各端了两个漆盘,漆盘里面各一整只炙熟的鸭子。

  炙鸭还没端上来,便嗅到香气扑鼻。端上石案再一看,色泽枣红,外皮光亮,而且与寻常烤炙的禽类不同,外形却是浑圆饱满。刘备盯着炙鸭说道:“孟德是没这口福了!”

  见众人都是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姜泫心中颇为得意,说道:“这炙鸭,只有我这里可吃到。别处,绝无!”这炙鸭是姜泫独创的,在凉州汉阳时,就经过多次研制、改进,总算成了一道成熟的菜品。

  这道炙鸭的制作非常考究,选用的需得是圈养的肥鸭,刚一长成的最好,肥瘦分明,皮下脂肪厚,鲜嫩适度,不腥不酸。

  宰了肥鸭之后,还得放血、烫毛、择毛,手段相当细致,只能姜泫亲力亲为。毛除干净之后,还需打气,也就是从刀口处吹气,慢慢将空气功充入鸭体皮下脂肪与结缔组织之间。之后掏膛、洗膛。然后将鸭头挂钩,再烫皮收毛孔,之后往鸭身上浇洒蜜水,阴凉通风晾干。再然后,往鸭子内灌水,以求烤制时是内煮外烤,熟得快,并且可以补充鸭肉内水分的过度消耗,鸭肉外脆里嫩。最后,以枣木、梨木燃火,将鸭子悬于其上,反复翻转使其受热均匀,这才能上桌。

  除了烤炙过程是交给细心的荆蓁,剩下的处理鸭子、砌炉子,都是姜泫亲力亲为、一手操办的。

  鸭子端上了石案,姜泫又从漆盘上拿起一把锋利的短刀,刃在鸭上走,柄在手中转。姜泫一边片鸭子,一边讲述着炙鸭是如何选材、制作的。刘备喜好没事,仔细听着姜泫的口述,似乎是想回去仿制。丁晓和史阿醉心剑术,则一直在留心姜泫精妙、迅捷的手法。而荆纬,除了留着口水、盯着鸭子,脑袋里就没别的了。

  陈妪又端过来一个食案,上边都是姜泫调制的甜酱,还有蒸薄饼、葱段、胡瓜段。胡瓜,便是后世的黄瓜。

  姜泫片鸭的技巧不娴熟,但惯于用剑,所以手法极快,不多时便将四只鸭子都片好了,即使薄厚不一,做不到片片带皮,却也只能如此了。他托起一张薄饼,夹上鸭肉片、葱段、胡瓜段,再抹上一条甜酱,说道:“薄饼包肉,并佐以葱、瓜,鸭肉味厚,再配以椒柏酒之清香,美矣!”

  众人都是食指大动,纷纷学着姜泫的样子,卷起了鸭肉,入口酥香鲜嫩、味道醇厚。鸭肉吃多了便会觉得略微油腻,可是这椒柏酒中的草香、椒香浓郁,除了解腻,更增风味,搭配起来,果是人间至品!

  却说太尉府的金曹掾邓文,刚刚上任不久,有诸多事情需要理清,所以天快黑了还没下值。忙完手头的事,刚要走,便有一个小吏急匆匆地跑进了他办公的塾室内,回报了在清平巷遭遇的事情。

  邓文没说什么,让那个小吏直接下值回家。自己也换下了进贤冠和皂袍,穿上便服,乘车离去。

  邓文的牛车七拐八拐的,没直接回自己所住的永和里,而是往北边的百郡邸驶去。到了百郡邸,在一处大宅的后门,下车四下张望,确定无人尾随之后,便驱车进了院子。

  这处宅邸,不是别处,而是陈王刘宠在雒阳的住所。刘宠,汉孝明皇帝刘庄玄孙,陈敬王刘羡曾孙,陈顷王刘崇之孙,陈孝王刘承之子。按辈分,是当今天子刘宏的叔叔。去年天子圣诞,刘宠奉召入都,之后一直留在了雒阳,没有回封地,如今已经过了大半年了。

  刘宠嗜好弓弩,喜欢到处收集,正在书房试一张新入手的劲弩。听家人传报听是邓文来了,直接传见。

  邓文手捧一只木匣,也不知里面放的是什么。进了书房,见台阶上的几案后面坐着一个人,三十多岁,身体雄壮,面容俊毅,鼻梁和其他刘家人一样高壮挺拔,两撇长须垂在嘴角,颔下的短髯却向里卷曲着。

  邓文当然认识,这人便是陈王刘宠。邓文先是行过大礼,之后将木匣放在几案上。

  见邓文献上礼物,刘宠眼皮都没动,手中依旧把玩着劲弩,冷冷地说道:“此,何意?本王向杨太尉荐你为金曹掾,是为国举贤,非为此也!”

  邓文再次下拜,说道:“殿下贤明,忧国忧民,自是不在意身外之物。微臣,只聊表寸心而已,此亦非金玉俗物,而是微臣偶得一前朝弩机,特献与殿下。”

  刘宠没再说什么,摆了摆手,赐邓文一旁坐下。

  “殿下,听闻万年公主已平安回都,住进了永安宫。”

  刘宠皱了皱眉,心不在焉地说道:“此行有惊无险,甚好,甚好!”

  “陛下迎回公主,似属意董侯。然,朝中公卿,则以长幼有别,屡次上书议立史侯为储。”

  刘宠挑了挑眉毛,问道:“邓曹掾如何看待此事?”

  “额……微臣觉得,无论史侯、董侯,尽皆年幼,他日上位,幼则仰仗外戚,长则重用宦官。不如从宗室中,则一长者辅政,方镇内外奸邪。”

  “嗯……”刘宠沉吟一声,之后厉声说道:“天子正当壮年,史侯、董侯今虽年幼,日后又岂会一直年幼?邓曹掾此言,似有大不敬之嫌!”邓文的意思,是天子刘宏活不到皇子刘辨和刘协长大成人的时候。

  邓文似乎受了惊吓,慌忙抬起屁股跪拜道:“殿下饶命!殿下饶命!邓文对殿下,可是忠心耿耿啊!”

  刘宠盯着邓文看了一会儿,又突然大笑道:“哈哈哈……邓曹掾快快请起!”

  邓文直起身子,擦了擦冷汗,说道:“殿下大恩,文当以命相报!”

  刘宠摆了摆手,开始说正事:“邓曹掾刚刚接手太尉府的金曹,当扩建一番才是。那清平巷滨临洛水,走货便利,不知改宅为仓之事,进展如何?”

  “额……此……此事……”

  刘宠有些不耐烦,说道:“何故吞吞吐吐?”

  邓文说道:“那清平巷的宅地,皆为青风丁晓所看顾,微臣却是遇到了难处。”

  刘宠一拍几案,怒气冲冲地说道:“朝廷府寺做事,如何受碍于此等草莽帮派?”

  邓文急忙说道:“殿下息怒,这青风并不简单,司隶校尉、廷尉府多次打压围剿,却难动分毫,恐是丁晓背后有不寻常的靠山。微臣方任金曹掾,职卑位低,人用不足,难以行事啊!”

  刘宠打开邓文送来的木匣,里面是一只青铜弩机,点点绿锈,观其纹饰,云雷鬼面,当是先周的产物。刘宠一边把玩着弩机,一边恶狠狠地说道:“丁晓,丁晓,本王会亲自见他,只盼他能识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