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绝唱 【第35章·明年花开复谁在】(1)

《盛唐绝唱》【第35章·明年花开复谁在】(1)

作者:蔚微蓝 字数:2328 书籍:盛唐绝唱

  蓬莱阁乃是后宫里最大的殿阁,在当年韦庶人居住于此的时候,就曾修缮过,故而大明宫虽已建立多年,蓬莱阁却还是崭新的。既名为阁,便是立在高台之上,一共两层。夏日时住在二层,只需开窗,便可感受到习习凉风,吹散心头一片盛夏带来的暑热。

  李隆基喜欢登高,又不耐热,往年是很喜欢在夏日来这的。

  今日来此,他却觉得由内而外,彻骨寒冷——他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他手中紧紧攥着霹雳木和符文,愤怒让他讲不动仪态,松松垮垮地坐在主位之上,俯视着大殿中央跪着的众人。

  殿内一片静谧,只能听见明悟法师瑟瑟发抖时,袈裟的摩擦声。清阳公主和王守一及众宫人宦官都俯首跪着,唯独王皇后微微昂首,端正站着,神色平静地面对着李隆基。

  她以为她会恐惧,会请罪或是求饶,可真事到临头的时候,她不仅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竟然还觉得解脱。

  ——这漫长的折磨,终于走到了尽头。

  王守一见妹妹迟迟不说话,连跪都不肯,不觉又气又恨,刚要开口,就听李隆基怒喝道:“你给我闭嘴!”

  紧接着,李隆基不听任何辩解,抬手便发落了诸人:所有与此事相关的宫人、宦官,一律免去所有官职,杖责八十,罚入掖庭;按照亲疏,如王宫正这等贴身侍婢,直接杖毙;清阳公主立即与其夫王守一和离,并去玉真观居住,无诏不得外出;王守一贬为潭州别驾,即可滚出长安;皇后王氏……

  李隆基默了默,先让萧江沅去处理蓬莱阁宫人宦官一事,然后命人把清阳公主直接押到玉真观,王守一则立刻赶出宫去。

  殿内立即喧嚣起来,充满了慌乱的哭喊。萧江沅有备而来,当即令一队卫兵将众人都拖出殿去,自己则最后离开,还十分贴心地为李隆基和王皇后关上了殿门。

  蓬莱阁中,终于只剩下了他们夫妻二人。

  说是夫妻,此刻却如同陌路。

  李隆基走到王珺面前,一手举起符文,一手指着符文上的字,几度欲言又止,他实在不知该从何问起,便道:“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么?”

  王珺抬眸便能看见李隆基既愤怒又有些受伤的神情。她明白他的愤怒,却想不通他受的伤源自何处。他不是早就想废了她么,如今她给了他机会,他该高兴才是。

  她的目光流转到了符文上,忽然垂眸,自嘲地一笑:“妾无话可说。”

  被王珺如此轻描淡写的态度一激,李隆基随手便将霹雳木一掷。断裂之声骤然响起,刺痛了王珺的耳朵。

  她皱了皱眉,转眸望了望那几块碎木,叹道:“三郎想听妾说什么?说妾不过只是想要一个孩子,若非万不得已,走投无路,如何会做这等大逆不道的蠢事?就算妾说了,三郎会信么?就算三郎信了,又会放过我么?”

  “你看看这符文上都写了些什么?你这是只想要一个孩子?!”

  “原来我佩戴了这条符文,便是有意颠覆三郎的权位和江山?所以三郎不仅愤怒,还有些受伤和难过……不知三郎是失望于皇后的不忠,还是妻子的异心?而我,是应该惭愧于自己有负君主的信任,还是应该感念三郎对我,仍存了些夫妻之情?”

  李隆基被王珺问得一愣:“你我既是帝后君臣,也是多年夫妻,自然既有忠义,也有情分可言。”

  “是么?”王珺正视着李隆基的眼睛,“直到今日,我才终于明白,三郎究竟为何执意废后——恐自我封后那日起,三郎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对吧?”

  似被戳中了心事,李隆基躲开了王珺的目光。

  王珺浅浅一笑:“三郎未免太抬举我,竟会担心,我会紧随其后,成为第二个则天皇后?三郎分明知道,我虽是皇后,却更是三郎的妻,可惜这么多年的了解和情意,都抵不上一个莫须有的怀疑。今日,不过是印证了三郎的忧虑和猜忌而已。”

  “终究到头来,我已不再是王珺,而三郎也不再是三郎,我早该清楚的……”王珺悠悠一叹,“早在当年三郎做太子,想打掉杨氏腹中的小三郎来自保之时,我就该知道了……我真正想做的,始终只是临淄王李三郎的妻。”

  至于国母,皇后?若与李三郎无关,谁又稀罕?

  王珺从来都没对李隆基说过这样多的心里话,李隆基一时心神震动,久久说不出话来。

  但也仅此而已。早在他当年决定废后时起,就已然注定了今日的结局,眼下大局已定,更毫无转圜的余地。

  王珺心里清楚,便深吸一口气,终于跪了下来:“压胜之术,大逆不道,妾甘愿领罪,请圣人废后。民间夫妻缘薄,尚可和离,一别两宽,妾别无所求,只希望圣人能看在多年夫妻的份上,给妾留一些体面与尊严。”

  这一点,李隆基满足了王珺。他虽将王珺废为庶人,却让王珺住进了罔极寺,一应皇后待遇照旧,俸禄不减,也有人侍奉。

  至于其他人,就没有这般好命了——王守一在贬职的路上,被李隆基的一道诏书追上,就地赐死。

  此时王珺还不知此事,她正素衣白裳,长发厚厚一挽,通体无饰地站在蓬莱阁前,抬头定定地望着这座殿宇。她刚摇摇头,转身要走,便听一个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皇后留步!”

  她回过头,是刘德妃携皇长子和皇六子,急匆匆地追过来,双眸含泪,而泪中满是不舍。自从刘德妃出声,病中的赵昭仪也被太子搀扶着走了出来,一直养在王珺跟前的皇三子更直奔王珺跟前跪下,紧紧地抱着王珺的腿,痛哭失声。

  其余的妃嫔也渐渐出现在蓬莱阁前,围在王珺身边,或像皇甫昭容一般强忍着不哭,或如柳婕妤一样用袖口拭泪,皇子公主们大都受过王珺的疼爱,也都拉着王珺的衣服不让走。

  王珺先把皇三子扶了起来,擦了擦他脸上的泪水,然后爱抚地摸了摸其他孩子们的头,虽一直笑着,眼中也忍不住湿意渐浓。她刚一抬头,想要把眼泪逼回去,就看到不远处,一身正红盛装的武贤妃已经到了。

  见王珺凝视着一处不说话,众人顺着王珺的目光看过去,方才悲戚却温馨的氛围顿时一收,像是街面上的尘土,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细雨,压实在了地面。

  武贤妃是最后一个到的。

  她犹豫过,却仍是决定过来送送王珺,好歹多年来相识一场,也算有些姊妹情谊。她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宫里怎样的排挤——她并不在意,也完全承受得起,她却不知道王珺看到自己,会有怎样的反应。

  她先是一如从前一般,给王珺行了个礼:“殿下安好。”

  “我已是庶人,你不必向我行礼。”王珺一边说,一边一步步朝武贤妃走过去。

  众妃嫔及皇子公主立即让开了一条路,便见王珺脚步越来越快,马上就要抵达武贤妃面前的时候,她却方向一转,朝一边的卫兵迈去。

  她一把抽出卫兵的仪刀,翻身舞动起来,像春日里枝头因风而弹动的桃花,似夏日中倾盆的大雨,如秋日间疾驰而过的风,又好似冬日时慢慢落下的雪,时动时静,时缓时急,时而柔和,时而又凌厉。

  众嫔妃虽知道王珺会武,可除了李隆基临淄王时期便随侍的那几位老人,其他人都尚未见过,这便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武贤妃也是第一次见,便看得十分专注和认真。

  王珺的动作虽不生疏,身子却不如从前柔软了,甚至会因为她用力过猛而略显抽痛。可无论她皱眉还是如何,唇边都始终噙着笑。

  当动作停止时,她手中的仪刀正好指向武贤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