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开山刀 皇太极的目的

《明末开山刀》皇太极的目的

作者:桑甄 字数:1992 书籍:明末开山刀

  宋统殷心事重重,没有和王则之再说过多的言语。

  他直接了当的问,王则之能给他多少洋番芋。

  在王则之伸出一只手,告诉他只能给五万石之后,宋统殷直接同意了。

  要知道,宋统殷拿王则之这王万石洋番芋可是没有花一两银子的。

  等于是王则之白白送给他的。

  宋统殷白嫖了五万石洋番芋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得到王则之的答复之后,宋统殷领着人就开始交接,交接完之后,领着五万石洋番芋连夜赶回太原府驻地去了。

  宋统殷走了,楼下的商人们也已经散去。

  接下来王则之要做的就是等了。

  在这期间王则之也没有闲着,他先是命后勤部和建设兵团各抽出一万精英,组成工兵营。

  接着他下令通告,由于干旱少雨叫百姓们不要浪费粮食种子。

  不够吃食的王则之分发米粮给各级警备司,命他们施粥,以帮百姓们渡过今年。

  没人知道,王则之此举是在防着皇太极。

  据王则之所知,己巳之变发生时,皇太极久攻皇成不下,于是纵兵劫掠。

  从顺天府打到宣府、大同,太原府,甚至一度打到了山东济南。

  他们不仅劫掠百姓,但凡他们沿途所过,都会烧毁田里的庄稼,可以说金兵所至寸草不生。

  虽然说大同府已经很繁荣,但是繁荣不代表强盛,王则之可不敢保证大同府全境会毫发无伤。

  所以,他要早做打算,节省粮食种子。

  王则之回到总兵署开始研究起来。

  在崇祯元年,皇太极就开始不断对西部的察哈儿蒙古势力进行大规模用兵,其目的便是为了以武力迫使林丹汗退出西喇木伦河之外,给后金的八旗铁骑腾出一条能够避开山海关防线直通京师的进军路线。

  单凭这一点也可推出,皇太极发动这场战争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就蓄谋已久且具有明确目的性的。

  皇太极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攻破京师吗?

  依靠后金当时的实力,想要真正吞并一个偌大的大明帝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一点也不是单靠拿下了北京城就能实现的了的,况且此次作战还是建立在没有攻破山海关防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金兵也就难以进行长时间作战。

  所以,他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攻下京师。

  难道是为了掠夺粮食和人口?

  倘若是单纯的掠夺资源皇太极完全不需要奔向容易招来大批明军的北京城,反而可以在明朝边境与察哈尔蒙古的交界地带进行抢掠,这么一来既可以提升资源的运输效率,还可以规避一定程度的风险。

  皇太极此番作战动用了几乎全国的兵力。

  十几万大军倾巢而出,跑到大明朝来打牙祭,这笔帐怎么算都不划算。

  王则之认为,皇太极此举,一是为了给自己树立威信,二是为了打击明朝统治阶层,三是为了铲除袁崇焕,可谓是一石三鸟。

  不过王则之认为,皇太极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铲除袁崇焕。

  公元1626(天命十一)年,恰逢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即位之际,袁崇焕派了一个三十四人的使团前往盛京,其真实目的便是为了试探后金的新任大汗皇太极是否有与明朝议和的意愿,因为袁崇焕在当时是急需时间用来构筑宁远前沿防线的,而想要完成这一“壮举”就必须要建立在不被后金势力干涉的基础上实施的。

  另一方面,由于后金当时所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同样需要争取到一定的时间用来解决内部矛盾和背后的朝鲜势力,如此一来,皇太极在与明朝的议和态度上还是十分积极的。

  就在双方为了议和而各自“心怀鬼胎”的情况下,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在之后的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的议和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是在袁崇焕上奏报了朝廷之后而进行的。

  由于当时国内陕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势力并未达到不可控的地步,因此,相对来说明廷对于议和基本是不感兴趣的,在当局统治者眼里只想快速通过武力收回辽东失地,仅此而已。

  至此,朝中怀疑袁崇焕暗中勾结皇太极的人开始产生

  据史料《明季北略》卷四,《袁崇焕陛见》中记载,在皇太极与袁崇焕的议和过程中,后金方面开出了这么一个条件,即袁崇焕要保证消灭位于东江镇的毛文龙势力。

  事实证明,袁崇焕在执行“五年复辽计划”的过程中确实将毛文龙擅自斩杀了,毛文龙一死,明朝在后金后方的牵制力量逐渐降至为零,直接导致削弱了明朝在辽东地区的防御能力。

  毛文龙死后,皇太极将与袁崇焕的博弈目标直接指向了袁崇焕自己。

  在当时的明朝内部最忌讳的事就是提及与后金议和,提起这件事的人在其他朝中大臣的的眼里无异于秦桧在世,必将遭到人人诛之。

  而袁崇焕却对皇上夸下了五年收复辽东的海口。

  他夸下海口就算了,他还是一个主张以战谋和的人。

  因为袁崇焕清楚的知道,如果不以战谋和,五年收复辽东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到时候五年之期一到,他还没有收复辽东,他将要面对的就是欺君之罪。

  皇太极此举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狠狠打袁崇焕的脸,让朝中的人怀疑袁崇焕并借机除掉袁崇焕。

  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顺利考中进士,且被任命为福建的知县。但是,担任这样一个文官的袁崇焕,却喜欢和别人讨论军事方面的事情,经常找人议论一些兵法的优劣性。

  当他碰上一些退役的老兵,那就更不得了了,他会跟这些老兵讨论边境上的军旅生活及战事情况。

  所以,袁崇焕对边关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设计将魏忠贤除去,并把之前冒领军功的人削职。

  在朝中大臣的建议下,袁崇焕得以重新被启用,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1628年七月,袁崇焕返回京城,上疏陈述兵事,朱由检于平台召见袁崇焕,袁崇焕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朱由检对此大加赞赏。

  袁崇焕到达辽东之后,整顿军务,修缮城池,加之他炮杀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对他恨之入骨。

  皇太极想要除掉袁崇焕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么十有八九皇太极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铲除袁崇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