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229南北谁为先下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229南北谁为先下

作者:弹冠振衣 字数:1836 书籍: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徐州的事情,说起来还真是有些奇葩。

  徐州牧陶谦有个老乡,叫笮融,此人聚众数百人,前往徐州投靠陶谦。

  陶谦对这个老乡也算照顾,他任命笮融为下邳国相,并负责运输广陵郡、下邳郡和彭城郡这三郡的粮食,笮融得到此三郡粮食和封国进贡物品后,并没有给陶谦,反而中饱私囊占为己用。

  不过,笮融倒也没有把这些钱粮装进自己腰包,因为笮融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下邳的百姓食不果腹,说一句饿殍满地可能有些过分,但是百姓困苦不堪是肯定的。

  而笮融却大兴浮屠之事,在下邳郡广兴浮屠寺庙宇,以华衣美食蓄养浮屠之徒。

  不但如此,他还强迫下邳郡人民日夜颂读浮屠之经,这使得附近各郡的和尚、尼姑和浮屠教徒迁入下邳郡,前后高达五千多户之多。

  光是搞这个浮屠之事,耗费的费用,要用亿为单位来计算。

  笮融这货虽然信浮屠之教,但是他一点都没有慈悲为怀的意思,不但不干好事,反而四处抢劫,还专杀救命恩人。

  这个其实不用奇怪,浮屠之教一开始也是那种“你不肯信教,又不肯去死,这让我很为难啊!”的那种宗教。

  实际上,任何宗教,要是没有这种劲头,都不可能发展成为有巨大影响力的宗教,只不过后来变成了战五渣,又被另一个“你不肯信教,又不肯去死,这让我很为难啊!”的敏感词宗教在很多地方给灭了全家而已。

  浮屠之教,其实是脱胎于阿三教的,或者说是阿三教的变种也行。讲究一个因果轮回,今世受苦,来生富贵,用来愚民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因此,虽然笮融贪了陶谦的钱粮,陶谦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置之不理。

  说起来还是那个老梗,有谶语预言说:“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个老梗,在汉代传说了好几百年,据说汉武帝都曾经当众说过这个梗。不过刘备是不信的,他估计这事是后来人编的。要是汉武帝真说了,那只能说明刘野猪的脑子有瑕疵,还是很大的那种。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取代汉朝的人应该和“涂高”有关,

  那么“涂高”是什么意思呢,袁术的理解是,这个“涂”,相当于“涂”或者是“途”,都是“道路”的意思。袁术的“术”字在古文里指的就是“城邑中的道路”,而他的字“公路”与道路的关系就更加直白了,这也说明了袁术的名和字是相关的。

  其实,袁术只理解对了一半。

  按照后来杜琼的说法,“涂”指的是泥土,泥土垒高就是城墙或者宫殿,而“魏”的本义就是宫殿。所以“当涂高者魏也!”

  徐州也有个很会解读谶语的人,他叫阙宣。他也是这么理解的,泥土垒高就是宫殿,宫殿那不就是“宫阙”么。

  而自己姓阙,所以阙宣认为,那个当代汉的“涂高”就是自己这个阙!

  阙宣是徐州下邳人,阙氏也是下邳豪族,他家中门客、徒附颇众,有童仆千人。这个童仆千人,是这个时代豪强的标配,连童仆千人都没有,你都不好意思自称是豪强,只能说是大户人家。

  当初黄巾乱之时,阙宣家族之中也有人参与,到如今,他们家也可以算是黄巾余孽。

  笮融在下邳国中,大兴浮屠之事,广收苛捐,阙宣家因为和他有宗教信仰上的冲突,受到的盘剥尤重。

  阙宣怨恨笮融,另外也是有点“宗教之争”的意思,他家本是黄老中人,下邳郡中残存下来的那些太平道信徒也有不少。加上他族里的门客、徒附,阙宣聚兵数千人。

  于是,阙宣在聚兵数千人之后,他就果断称帝了!果断称帝了!称帝了!

  当年,张举自称天子,好歹手下还有军民三十万人。

  阙宣可好,聚兵数千人,他就敢称帝,也真是没谁了。

  不过想想那些手下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就敢称帝的牛人,其实阙宣还算好的,也不是那么奇葩。

  但是,更加奇葩的是,徐州牧陶谦,这个汉朝的封疆大吏,手下户口百万,步骑十万的一州方伯,居然和阙宣联合了!

  汉末这个时代,虽然已经天下大乱了,但是表面上,大家都还是汉家臣子,出兵打仗之前,一般都还要找个借口。

  而陶谦作为徐州牧,居然和自称天子的阙宣联合!!

  虽然刘备知道,后来陶谦又把阙宣杀了,但是毕竟现在还没杀,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刘备完全可以用这个借口去攻打徐州。就好像刘备可以用给刘虞报仇的借口,去攻打幽州公孙瓒一样,这个做叫师出有名。

  “来人,叫戏志才和荀文若来州府相见。”刘备低声吩咐了一声,又举杯对这一次宴请的宾客说道:“诸君,州中有些事情,某家便少陪了。诸君今日且先欢宴,以后我自当量才使用,必不叫诸君明珠暗投。”

  说罢,刘备起身,在典韦的护卫之下,回转州府,众人起身相送。

  等到刘备到了州牧府中,过了片刻,戏志才和荀彧两人都已经到了。

  将刚刚接到的情报交给两人,待二人看过之后,又交换了手中的情报,再看了一遍。

  直到这时,刘备才问道:“敢问二位明公,我该起兵向南呢,还是发兵向北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却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决定了未来数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刘备的发展方向。

  向北,看似只需要干掉公孙瓒就行,但是也意味着要承担来自北方草原的军事压力,这可是汉朝在鼎盛时期也要用举国之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向南,也不是打徐州那么简单,刘备已经占据冀州,若是再打下徐州,不但兖州、豫州有压力,还得直面盘踞南方的袁术。

  “主公当兵发幽州!”戏志才立刻说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而荀彧略微犹豫了一下,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应该是出兵幽州。”

  刘备问道:“原因何在?”

  戏志才道:“陶谦已经老朽,而公孙瓒正值壮年。”

  刘备眉头一挑,已经明白了过来,只是心中有几分不喜,却也明白,二人说的才是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