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177荀彧

  本来刘岱前来东郡,就是害怕刘备借着打击东郡黑山军的机会,占据了东郡,想要前来讨要一番。

  如今见刘备,果然任命了臧洪为东郡郡尉,却又被刘备的一番张牙舞爪给吓住,不敢多做言语。

  好在,刘备也给刘岱留了面子,郡尉毕竟还勉强是算是太守的下属。而且,臧洪也只屯兵于东郡的河北之地的东武阳,河南之地,到底还是还给了王肱,刘岱又不敢和刘备开战,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只是在嘴上占了几分便宜,也就算了。

  不过刘岱吃了个闷亏,也没脸面多呆,次日便托词州中还有别事,领兵离去。见刘岱走了,刘备也松了口气,谁也不知道,刘岱这货会不会脑子一热,像火拼了桥瑁一样,干脆和刘备火拼起来,虽然刘岱肯定打不过刘备,但是那样可就难看了。

  说到底,此时的汉室,人心还在,地方上面忠于汉室的大臣还不少。大家就是割据起来,也都不尴不尬,都是以太守、刺史、州牧的名义割据一方。既然是太守、刺史、州牧这样的官职,那么东郡就不是谁的私产,刘备推荐一位东郡都尉,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而且,就是兖州内部,同样山头林立,像什么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等等,也都算是一方小诸侯。就是泰山太守应劭,任城相郑遂等人也未必就能服从刘岱的命令。因此,兖州虽然比青州富庶,人口也多,但是刘岱能够控制的力量,还真比不过刘备。

  再说了,刘岱打不过黑山军,黑山军打不过刘备,这个战斗力谁强谁弱的换算关系,还是很明显的,刘岱也没必要自己找打。

  刘岱既然走了,也默认了臧洪为东郡都尉,屯兵东武阳,控制东郡河北部分的事实。刘备不愿意多呆,与臧洪连续商议数日之后,便要做船回青州。不想,刘备还未动身,便有人来报,说是有一人叫做荀彧的人,前来相投。

  听得士卒通报,居然是颍川荀彧,荀文若前来造访,刘备大喜过望,心中暗道,莫非来了一趟东郡,把曹阿瞒的气运都给抢光了不成。

  先有程昱,后有荀彧,这可是曹操早期最重要的两大谋臣。可以说没有这两人,曹操早就在诸侯混战的时候就被人打出局了,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魏武帝。刘备与程昱道:“荀文若乃是颍川名士,未知程公可相识否,程公且稍待片刻,待我出去迎接。”

  说罢,刘备便要出营迎接荀彧,却见程昱冷哼了一声,冷笑道:“荀文若乃是颍川名族,荀氏八龙,谁人不知。这些士族子弟,最擅长的就是互为朋党,幼年就能传出美名,这个号称璞玉,那个号称神童的,我这一介东阿寒士,哪里去何他相识。”

  刘备一愣,心说这程昱,怎么给人一种老年愤青的感觉,记得程昱和荀彧的关系好像还不错来着。而且,程昱也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了,就算性格再怎么恶劣,也不该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

  仔细思考一下,刘备就明白过来,政治人物,他的行事固然会受到自己性格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有他的目的。程昱这是明显要做“孤臣”啊!

  程昱不像曹操手下的其他人,没有一个强宗大族可以依靠,所以就干脆以孤臣自居,甚至干过亲自带兵抢自己家乡父老的粮食这种事情,一般人,就是再不要名声的人,一般在自己家乡也要注意一二,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甚至,曹操粮食不济时,程昱还做过“人脯”充为军粮。

  以前总觉得程昱这人是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现在仔细想来,这根本就是程昱有意打造的孤臣“人设”。

  孤臣,就不会对君主构成威胁,又是这种意志坚定,心狠手辣,行动力极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孤臣。这样的孤臣,哪个做君主的不想要。

  刘备一笑,孤臣要用,名士也要用,自己可不能学公孙瓒那货,专门和名门望族的子弟过不去。当下道:“既然如此,程公且稍等片刻。”

  只是,去营门口的路上,刘备心中又想到,莫非这个世上,还真有什么天命不成。

  程昱也还罢了,毕竟是曹操做了兖州刺史才被征辟。而荀彧则不同,当时曹操不过占了半个东郡,这荀彧就觉得袁绍不能成事,于是来投曹操。要不是知道曹操后来的成就,单看这时候的曹操,哪里看的出来一点英雄气概来,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公族子弟,还是因为是宦官之后,所以不被士人待见。虽然敢真刀真枪的上阵打仗,但是战绩也确实不怎么样,真是很难相信,荀彧怎么会相投于曹操。

  到了军营大门口,刘备见了一眼便看见门口站着两人,一人正是刘备新举荐的东郡郡尉臧洪,臧洪身旁一人,想来便是荀彧了。只见他大约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身高七尺五、六寸,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唇边蓄着胡须,望之仿佛玉树临风。

  臧洪介绍道:“将军,此人便是颍川荀文若,昔年曾被何伯求赞为‘王佐之才’, 听闻将军大破黑山军,这才前来相见。”

  臧洪与荀彧,在洛阳时,曾经结识,因此上前介绍道。

  是来“相见”,不是“相投”,不过刘备不管这个,荀彧此人,不仅是张良,还是萧何般的人物。这等人物,就是“三顾茅庐”也要去请出山的,何况是自己送上门来。

  甚至,刘备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就是荀彧看不上自己,绑也要把他绑走。总之,这等级别的人才,是绝对不能留给别人的。

  想到这里,刘备上前一步,迫不及待的上前抓住荀彧的手,上来先来一招“握手言和”,然后笑道:“文若啊,文若,你可来了,有文若相助,我大可高枕无忧矣。又何愁董贼不灭,汉室不兴,天下不定。”

  荀彧愕然,不过荀彧毕竟不是普通人物,迅速反应过来,问道:“君侯,你难道知道我要来么。”

  刘备道:“文若,当今天下,能够平定乱世,中兴汉室者,舍我其谁。文若,你要真是‘王佐之才’,想要还天下一个太平的,又岂能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