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浮生为欢几何 闲情记 第五十八章、清平乐(二)

《浮生为欢几何》闲情记 第五十八章、清平乐(二)

作者:壶中慢 字数:2795 书籍:浮生为欢几何

  次日,天才放亮,沈复就慌里慌张披了长衫,一骨碌从床上爬下来,支使瑞云伺候梳洗。

  听到波拉波拉的水声,陈芸也朦胧睁开眼来,隔着一道草色香云纱屏障,只见沈复忙得急脚鬼似的,又是洗脸、又是理发,不由浅笑两声,然后也慢慢披衣起来。

  盥洗罢,早饭也摆上来了。陈芸忙着在妆奁前梳头打扮,磨磨蹭蹭了半天也不出来,沈复不敢催她,身上又负了差事,只好狼吞虎咽地用了早饭,急急忙忙去给沈母请安。

  沈母虽一向早起,可最近也懒怠了,当沈复去请安时,老人家正在优哉游哉地喝着红豆粥。

  沈复想着姑表兄弟姐妹即将晤面,心里只是高兴,二话不说,直接作了个揖问好。

  沈母见他洋洋喜气,不觉也心中开明,寥寥关爱几句后,就拉他到自己身边坐着。因听说渡头今日还有几班客船,沈母念着女儿,不由神思萦绕,交代沈复务必小心。

  沈复一一应下,别了沈母,又踅摸到陈氏房里请安。正巧陈芸也在陈氏身侧侍奉,两人眉言目语,尽在不言。

  陈氏知道他们新婚缱绻,不理他们眉来眼去,只是怕沈复年轻不经事,不能独当一面,就拉他坐到对脸,细细叮咛。

  沈复最怕长辈絮叨,当面连声应诺,等陈氏话说尽了,才作揖告退。等欢天喜地地出了依梅院,沈复心中舒畅,连忙打发平顺去马厩牵了红鬃马,然后扳鞍上马,一路奔往渡头。

  到了午时,吴夫人、陈氏并自家儿媳还聚在沈母房里说话,商量着要好好为安绮春庆贺生日。安绮春想着辈分小,不值当几个长辈为自己操心,百般张口推辞,可架不住沈母爱热闹,抽刀断丝,一声令下。然后,外院又递了消息进来,说姑奶奶已到了府前。沈母满心欢喜,一时间连话也说不利索了,只吩咐丫鬟立春下去置办酒席。

  陈芸从没见过这位姑奶奶,只是听府里的老人扯闲篇时提过两句,说这位姑奶奶模样是顶好的,性格也是百里挑一,针黹女工,诗词书算,也是样样拿得出手的。目下见沈母动了容,两位伯母并婆婆陈氏也没有露出嫌恶的嘴脸,陈芸对这位姑奶奶更加好奇了。

  约摸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屋外突然传来一阵衣裙摩擦声,然后软帘一掀,乌泱泱一群人就走了进来。

  陈芸打量过去,只见为首那人年约四十出头,风韵犹存,身量纤纤,头梳单刀半翻髻,发间稀疏别了两只百宝簪,穿金百蝶暗花对襟褙子,前襟袖口绣着缠枝海棠,下面称着湖色褶裙,镶了两溜银边,脖子上挂了一圈红珊瑚项链,与翡翠耳环相映成色。

  “娘!”

  常姑妈喊了一声,眼圈顿时红了。

  沈母喜从中起,一面颤巍巍站了起来,一面伸出双手想拥抱女儿。常姑妈眼疾手快,率先几步迎了上去,一边搂住沈母,一边忍不住呜咽。周夫人等人见了此情此景,连忙上去解劝。

  陈芸没理会这些,眼睛往后打量,只见常姑妈身后还跟着一个翠生生的闺阁少女。

  这少女的年纪大约在十四岁左右,姿色俏丽,肌肤微丰,头上松松挽着朝阳连环髻,发间插了一支银簪、一支银蝴蝶步摇,上身穿了黛绿底彩绣镶边藕荷色小褂,下面搭着粉白褶裙,褶裙上绣着玉堂富贵。

  似乎是因为认生,少女自进了屋子,一直沉默不言,只有两只如铜铃般的大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来回偷窥屋里诸人。

  “这就是月妹妹吧,我常听相公在耳边念叨,说扬州姑妈家里有个天仙般的姑娘,从前只当他是玩笑话,而今见了,才知是实话无疑了!”潘翠莲见一窝人只顾着寒暄,独把常月撂在一边,率先起了话头。

  “她啊,小人似的,眉眼还没长开呢,那就瞧出是个天仙了?”常姑妈擦了擦泪痕,由着沈母安排坐到身边,然后才开始慢慢打量起几个小辈来。因着面生,常姑妈看了半天没个结果,只得坦白道:“这十来年,我也没回府里瞧过,眼下见了这些晚辈,心里头真是又疼又爱,可一个个看着都面生得很,不知你们都是谁房里的?”

  沈母听了,来不及做介绍,吴夫人抢先道:“这是衡儿房里的,这是翼儿房里的,这是复儿房里的!”

  常姑妈一一看去,见潘翠莲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头上挽着垂鬟分肖髻,簪了宝蓝色凤形头花,又在发尾别了一支累丝金步摇;身穿蓝底刺绣燕子栖柳排穗褂,下面罩着水白如意云纹刺绣缠枝花卉双层裙,娇若春花,媚如秋月,不由笑开了眼。

  往下看去,见安绮春柳眼梅腮,月眉白额,头上攒着飞仙髻,发首簪了一溜红海棠珠花,另插了支三翅莺羽芙蓉石步摇,上穿秋香底子彩绣棠雨归燕小袄,下搭嫩白绫裙,神凝镜水,光照琪花,常姑妈不免暗暗称羡。又见陈芸粉脸生春,云鬓堆鸭,不由心生喜爱。

  “我瞧着,这几个孩子模样都绝好,三位嫂子有福了!”常姑妈说着,往左右瞟了一眼,瞧不见周夫人的身影,不由奇怪道:“平素最数大嫂殷勤致意,怎么今个没看见她?”

  吴夫人和陈氏听了,笑容都渐渐散去,缄口不言。

  沈母不想旧事重提,就扯谎道:“你不晓得,她病了几个月了,一直在院里养着呢!”说着,抬眼看了常姑妈一眼,见她半信半疑,沈母不敢再编下去,干脆转移视线道:“月儿,你近前来!”

  常月翼翼小心凑上去,恭敬福了福身,道:“外祖母!”

  沈母见她容貌艳丽,娇声嫩语,心中更觉喜爱,就一边心肝肉的喊着,一边道:“这孩子玉琢成、粉捏就的,九分像你小时候的样子,我见了,总觉心里亲切,真是爱也爱不够,只不知你们可为她指了人家没有?若是没有,我免不得要多管闲事,做主给她挑一家当地的好人家,以后离得近了,祖孙间时常来往,也可稍解相思之苦!”

  常月见问,只是低垂着脑袋,娇羞不语。

  常姑妈答道:“这孩子不足月就生了,先天体弱,之前全靠汤药吊着,精心调养,才得以长大成人。我一向最在她身上用心,本有意多留她在身边几年,好好给她挑个夫婿,可我家老爷专断独行惯了,见源哥儿已娶妻生子了,就总想着把她也打发出去。赶巧去年年尾,打杭州来了位客商,递了名帖登门拜访。那人家中有一独子,生得不凡,学问上也是不差,又是极尊老爱幼的,老爷私下见过几回,心中很是满意,再加上两家常年有生意来往,交情又不浅,一来二去,这亲事也就定下了!”

  沈母听自己又空欢喜一场,不由叹了口气,然后又问:“源儿怎么没跟着你来?”

  常姑妈立马唉声叹息,道:“娘快别提他了,您老人家一提他,我就替他害臊得慌!”见沈母和一屋子人屏息静听,常姑妈调匀呼吸,继续道:“他啊,小时候看着还好,又机灵,又爱学,谁知自从成了家了,越来越不成器,成天出去鬼混,浪迹在勾栏瓦肆当中,我那媳妇呢,又是个绣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管又管不住,拢也拢不住心,弄得他越发胆大,不思归家,整日混迹声乐场所,窃玉偷香,倚红偎翠,便是偶尔回来了,呆也呆不了两三日,又要背人出去饮酒作乐,活似一匹没了笼头的马!”

  沈母听得满面焦心,语调深沉道:“他这样不成体统,你家老爷还能轻饶了他?”

  “上梁不正下梁歪,他哪还有脸管儿子?”常姑妈想到往年间的糟心事,不免叹息一声,道:“想当初我刚嫁去扬州,他小心殷勤,恨不能掏心窝子对我,我还只当他是个少见的知冷知热的人,哪成想啊,还没过去几年,他那偷腥的臭毛病也就慢慢露出来了!”

  沈母听罢,一边拍了拍常姑妈的手,一边唉声唉气。

  吴夫人从旁劝道:“妹妹觉着自己心里苦,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天下男人就没有不是馋嘴猫的,便真有那一心一意的,也是十万个里挑不出一个,罕见得跟宝贝似的,咱们指定是错过了,这辈子只能窝着气受苦受难,偿还那前世的债、宿世的冤!”

  陈芸听说,心里不禁浮想连绵,扪心自问,如果沈复将来提出要纳妾,她是该阻拦还是该顺着他心意来?

  若按本心,她自然是不肯与人分享相公的,可依着礼法,纳妾合理合法,她又挑出错来。

  思来想去,竟是走进了一个死胡同,陈芸顿感头疼脑大,连忙斩断了自己的遐想,往上首看过去,只见常姑妈脸色沉郁,道:“我这辈子,算是毁了,只可惜我那媳妇那般乖巧,处事又温俭,治家又有方,对上又尊敬,待下又平和,实打实一个好孩子,竟也要步我后尘,遭独守空房的罪!”

  沈母听了半天,叹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做牛做马了半辈子了,可得想开一点,凡事不能用心太过,不然,早晚害了身子,得不偿失!”说罢,见常姑妈略有所懂,又道:“你难得回家一趟,既回来了,就暂且把扬州那些破事放一放,正经享乐才是!”

  话音刚落,陈氏这边就接道:“可巧了,我们刚商量着要为翼儿媳妇办生日宴,妹妹算是赶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