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43 各有封赏

《一代权臣》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43 各有封赏

作者:笔讷 字数:2913 书籍:一代权臣

  郑荣说道:“你们或许觉得奇怪,今日既不是佳节庆典,又不是领军出征,何必如此大张旗鼓、惺惺作态呢?”说罢,扫视堂下众人一眼,继续说道,“然而在本王心中,今日却是一个重要的大日子。”

  郑荣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幽燕与中原其他地方不同,军政大事均由本王一肩承担,本王唯恐辜负了圣上重托、朝廷冀许,因此以往出兵均是由本王亲自掌军。唯有此次南下征讨邪教叛匪,本王将用兵大权交由各位指挥。尤其是郑鑫、郑森二人,乃是头回独自执掌全军作战,于尔等今后多有裨益。而今终于全胜班师。有这层意思,难道你们还觉得今日不过寻常之日吗?”

  众人都不敢作声,只有郑鑫以长子身份起身回答:“父王深谋远虑,我等不能知其万一。唯有拳拳爱护之心,令我等感激涕零。还望父亲指教。”

  郑荣听了,点头示意他坐下,说道:“郑鑫此话说得十分得体。此次领军作战,西线虽是由你兄弟二人共同,实则是由你一人策划。这坚壁清野之策,虽然是雷霆手段,却也怀着菩萨心肠,直指邪教乱军要害,故能迫其以彼之短、击我之长,聚集一处同我决战。本王常以为你精于政务,而疏于军事,今日一见,确是出我意料、甚慰我心啊!”

  郑鑫此次出兵,就憋着一股劲要一展自己文武双全的雄才大略。今日有父王这番评价,已将他说得心花怒放,但他自矜长子身份,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起身说道:“父王谬赞了,我不过是为父分忧而已,怎受得起父王这般称赞。想毓璜顶一战,若不是采纳了仪之妙计,恐怕不知还要费多少周章。”

  钟离匡在一边听得明白,心中暗想:这郑鑫倒也会说话,不动声色之间就化被动为主动,既将自己面对顽匪一筹莫展之态推个一干二净,又显得自己能够察纳雅言,有这般城府倒也难得。

  郑荣却没有听出这番言外之意,点头笑道:“本王原想说你谋略尚有不足,要你回去多读兵书,并多向我驾前崔韦二将讨教。你既然已有了这样觉悟,可见你有自知之明,不愧长子风范啊!”

  这番话,郑鑫一路之上已琢磨了许久,见果然讨得父亲欢心,又谦逊了几句,这才退回座位坐下。

  郑荣转头又望着郑森说道:“郑森此番表现也是不错……”却见郑森坐在椅子里,好像极不舒适地蠕动了几下,似乎有话要讲,便问,“怎么?你是觉得本王说得不对?还是屁股上长了钉子?”

  郑森听父王问话,赶忙起身说道:“这次南下作战,儿子不过是跟在大哥身后罢了,觉得表现只是一般而已……下回我独自领军作战,立下功劳,父王再来夸奖不迟。”

  这郑森天生带着一股子粗性,郑荣心情不好时常以为他粗莽愚钝,心情愉快时又觉得他天真率性。此刻郑荣心境正佳,便同他多说几句:“你以为人人都是帅才了?就你这样,只要做到言听计从、身先士卒,攻必克、夺必取,就是一员良将了。本王不怕你骄傲,像你这样的将领,我看满朝上下,不会超过十人。”

  郑森听了似乎还有些不服气,口中嘟囔了句:“待我下次当了主帅,一定要立下功劳,教父王刮目相看。”却也不敢大声说出,悻悻地坐下。

  郑淼知道父王下一个就要说到他,已然是挺直了身体,宁神静听,只听郑荣说道:“郑淼此次出征,虽没立下什么显赫战功,但却能怀一片恻隐之心,不忍杀生,实在是万民之福、社稷之福啊。”

  郑淼听了,起身连道“不敢”,却说:“儿子只想着这乱军不过是平民百姓,一时受了蛊惑,这才铤而走险的,家中也有父老妻子,若是一刀砍了,岂不可惜?却没想到收拢这些难民,竟给父王带来这么许多麻烦,实在是心有不安。”

  郑荣听了,长叹口气说道:“唉~你郑淼虽然仁德,却未免优柔。这战场之上杀伐决断、变幻莫测,哪容得你有片刻犹豫?”

  郑淼听了,慌忙跪倒在地,说道:“儿子不肖,有负父命。可我实在是下不去狠手。若父王怜悯,还望赐我安置难民的差事,让我为父分忧,略尽孝道吧!”

  秋仪之就坐在郑淼下手,听得真真切切。在场之人,知道幽燕王郑荣想要立郑淼为世子的只有他和钟离匡两个人,而切切实实地亲耳听到的,就只有他这位幽燕王义子一人而已。郑淼的才能,他心里是知道的——若论起阴谋诡计自己或许还在这位三哥之上,可要说起堂皇正派、学识渊博、处事谨慎自己又远及不上。秋仪之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通自己这位三哥为何要韬晦到这般程度,有好几次都忍不住要将当日义父同自己密议的话告诉郑淼,却又都忍住了。

  郑荣居高临下,看着这个自己十分属意的三儿子,似乎有些气馁,长叹道:“你啊你……这番出征功劳还是有的,有功就要赏。至于这安置乱民之事,今日权且不议,留待今后再从长计议。你且起身坐下吧。”

  说罢,缓了口气,对秋仪之说道:“仪之此次又出妙计,轻取毓璜顶顽匪。这番机谋,本王也未必能比得上,你们三个当兄长的要好好向仪之学习!”

  众人忙在座中点头称是。

  秋仪之对自己当时的计策也是十分得意,又想到那虞枚被自己几次三番戏弄,最后被当成鱼饵撒了出去还蒙在鼓里,更觉得好笑,于是满脸笑容地站起身来,想学着自己的几位兄长谦逊两句,却没有这般城府不知从何说起,便只呆站在大堂上,咧着嘴笑盈盈地望着自己的义父。

  郑荣见他这副轻浮的模样,顿时有些气愤,铁板了张脸说道:“你当我说完了?我问你,这邪教的爪牙怎么会听凭你摆布,带你上山的?你跟邪教的妖女又是什么勾当?本王几次三番训斥,你都当作耳旁风了吗!?”

  秋仪之从未被义父幽燕王这样怒斥过,被骂得不知所措,目瞪口呆地在大堂上站了半晌。整个博州道府衙门好像被笼罩了一层极沉重的空气,让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喘。只听见一旁的钟离匡悠悠说道:“仪之还不跪下,向你父王请罪?”

  秋仪之听了,这才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仪之自幼寒苦,多蒙义父厚恩,这才捡得一条性命。想那羊羔有跪乳之情、乌鸦有反哺之义,仪之虽然不才,却也不敢有一丝半分悖逆之心。父王刚才所问,其中曲直,非一时半刻可以尽言,还容今后从容禀报。但自问没有半点忤逆之情,如父王还有疑惑,那也不用等父王动手,仪之可立即自裁以表忠孝……”说罢,匍匐在地上,不停抽泣。

  这时,众人也慌忙起身,为秋仪之求情。

  郑荣想起当年秋仪之的父亲为救自己,生生挡了一箭,战死在沙场之上,这才让秋仪之沦为孤苦伶仃的一个孤儿,自己为报救命之恩,将他认为螟蛉之子养育在身边,几年之间感情已同亲生父子无异,不禁万分感慨。

  他一边摆手让起身求情的人都归位坐下,一边走到仪之身边亲自将他搀起,缓缓说道:“仪之的心意你义父我还不懂吗?对外你是本王的义子,论孝不逊于你的三位兄长;对内你则是本王的臣下,论忠也不输给钟离先生和崔楠、韦护,我又怎么会怀疑你呢?”

  郑荣又将秋仪之扶到椅中坐定,继续说道:“可本王的心意,你又能知道几分呢?你不像郑鑫他们几个,进可封爵、退有俸禄,这是天生的大汉皇族身份。你呢,一无名分二无功名,却身处幽燕王府这是非之地中,若有半步走错,就是万劫不复之地,你可知道?”

  秋仪之是多么灵秀之人,郑荣的话点到这里,已让他明白得十分通透了,义父的这番保全之意,正是为他终生考虑。想到这里,便又起身下跪,抽泣着不住称谢。郑荣见秋仪之这般神态,知道他已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略感欣慰,便又让他起身坐好。

  幽燕王郑荣从容走到书案之后,端坐在交椅上,这才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本王自诩为人公正无私,赏功罚过,从没有亲疏之分。今日本王三个儿子立下大功,若是再不加封赏,那虽是大公却也不公、虽说无私却也有私,难免有多嘴多舌之人议论本王乃是沽名钓誉之徒。因此,本王今日就草拟奏章,向朝廷保奏郑鑫为定州侯、郑森为邢州侯、郑淼为定州侯!”

  郑鑫、郑森、郑淼三兄弟听了,无不兴高采烈,一齐拜倒在地,口中称谢。

  郑荣示意三人起身,又转头对秋仪之说道:“仪之也莫要灰心。大丈夫立身之道,并非只有仕途而已。本王百年之后,无论你三位兄长之中谁能继承王位,你辅佐他做个英明贤王,就也算是大功一件。你义父在天之灵也可瞑目了。”

  郑荣说得兴起,又对郑鑫等人说道:“父王在此就要你们几个立下重誓。你们兄弟几个,包括秋仪之在内,从今往后便要祸福同当、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竭诚同心,断不可有半分加害之心,若有违此誓,则天人公愤,必要其死无葬身之地!”

  郑荣说罢,当即就令张龙摆上香案,由自己和钟离匡、崔楠、韦护为见证,叫四人对天盟誓。

  礼毕,郑荣心中十分高兴,大堂上得一段风波早已烟消云散,便叫上忆然,又请了南下军中都尉以上军官及博州府中几个官员,命人就在后衙摆了几桌酒席,畅饮到半夜,这才尽欢而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