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40 功败垂成?

《一代权臣》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40 功败垂成?

作者:笔讷 字数:2958 书籍:一代权臣

  “哼!这还须要你问么?昏君就是……就是……”殷承良说到这里,竟结巴起来。

  原来是当今皇帝郑荣虽然得位不正,然而自打登极称帝以来,朝干夕愓、呕心沥血,逐步将之前几朝日渐沉沦的朝政逐步带入正规,这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半点可以置喙的地方。任是殷承良这样有意污蔑,也是理屈词穷,讲不出半个“不”字出来。

  殷承良结结巴巴了半天,终于想起一节,说道:“朝中有奸臣,皇帝不能除之,就是昏君。”

  “哦?奸臣?不知殷大人说的所谓奸臣,指的是宰相钟离匡,还是元帅戴鸾翔?”秋仪之问道。

  “这两个都是奸臣。”殷承良答道,“钟离匡,一个落第的举人,没读过几本圣贤书,居然就敢高居庙堂之上,还坐了宰相的位置,出的主意、办的事情,尽是些与民夺利的勾当,一看就不是圣人门徒,这样的人不是奸臣吗?还有戴鸾翔,将门世家,侍奉了几代圣主,居然就抛弃君国正朔,这样的人不是奸臣吗?还有……”

  秋仪之一边听殷承良滔滔不绝地说,一边扭头向身后的“铁头蛟”、“扬子鳄”两人使了个眼色。这两人心领神会,暗暗挪步到殷承良所在的那艘海船旁边,悄悄脱了衣服,便一头扎进异常寒冷的海水当中。

  秋仪之又怕殷承良老奸巨猾,发现这两人的行动,便有意斗嘴道:“殷大人说得好,这两位都是奸臣。那晚辈就请教一句:殷大人现在替岭南王效力,难道就不是乱臣贼子了吗?”

  殷承良被秋仪之这一句反诘问得一怔——他没有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心理防线,竟被这样简简单单一句问题,彻底击溃了。其实以殷承良的聪明干练,又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只是他现在是毫无疑问的“乱臣贼子”身份,自己当然就不愿往这边想而已。

  正在殷承良惊呆地不知应当如何作答之时,身后的殷泰上前半步,出现在船舷边上,恨恨说道:“父亲何须在此跟他多费口舌?今日我们又被这小贼偷了个机,好在现在还没有失败,我们船上还有两三百个水手,若是能够拿下这个小贼,一样能向岭南王爷交代。”

  说罢,殷泰便招呼着船上水手,在甲板上集中列队,准备下船去捉拿秋仪之。

  可是殷泰毕竟不懂行军用兵之法,这些水手虽也都是身强体健之人,却没有经过专门的战斗训练,又缺乏宝贵的战斗经验,又怎么能是秋仪之手下这群身经百战的将士的对手,更何况秋仪之已先出招……

  只听船上一个水手惊叫了了一声:“不……不……不好了!船漏水了!”

  他这一声叫唤因心怀惊恐,故而喊声特别响亮,就连站在码头之上抬头向殷承良说话的秋仪之也听了个一清二楚。

  原来就是秋仪之刚才示意“铁头蛟”和“扬子鳄”两人潜入水中,将这艘海船凿穿的。只是海水过于寒冷,就是水性精熟又颇有些武功底子的“铁头蛟”和“扬子鳄”,入水不就也被海水冻僵,手上没了气力,在船底凿出的破洞并不大;再加上殷承良、殷泰坐舰本来就不小,因此这艘船不过是缓缓漏水而没有立即沉没。

  可是这样一来,毕竟要派人手到船底去修补破洞,否则这艘船就是再大,迟早也要连同船上的乘员一道沉入江底。

  这样情况之下,甲板上的殷泰忙令刚刚从船舱里头跑到甲板上的水手们,马上回到船舱底下抢修漏水的破洞,终于没了力量再来捉拿秋仪之等人。

  这时候“铁头蛟”、“扬子鳄”两人也从水里面钻了出来。他们二人已是被冰冷的海水泡得浑身哆嗦,连句整话都说不清楚。秋仪之看了他们可怜,忙令人将给他们两个擦干身体,又升起火把供其取暖。

  他又抬眼见殷承良的船上渐渐恢复秩序,大船也停止了下沉,显然是船上水手已将漏洞堵住,业已不太可能将这父子二人淹死在海水里了。

  秋仪之知道自己手下没有海船,已然是没法将殷承良、殷泰父子生擒活捉。

  然而死了的对手,总比活着的要强。想清楚了这点,秋仪之便命令手下弩手道:“给我射死船上这两个人。”

  殷承良、殷泰在船上听得清楚、看得真切,也知道这弩机的厉害,赶忙将头缩了进去,又下令海船立即起锚离开海港一段距离,让对手没法派兵登船攻击自己。

  秋仪之见机极快,又灵机一动,指着刚刚升起的为“铁头蛟”、“扬子鳄”二人烤火取暖的那个火堆,说道:“快去寻些引火之物来,给我把这艘船给烧了!”

  明州码头上堆满了军需用品,除了粮草之外,也有不少火油、火把、松明等点火之物。不过片刻功夫,秋仪之手下人等便一人手中拿了一样或是两样火媒,又听了号令齐齐往船上扔去。

  这些乡勇团练平日里训练就十分严格,手上膂力非凡,轻轻松松便见火把、松明等物扔到了离开自己不过十来步距离的船上。顿时这海船之上升起一股浓烟,甲板上也冒出毒蛇信子一般乱窜的火舌来。

  “成了!”秋仪之不禁有些兴奋,看着这越烧越旺的火光,心中一阵狂喜——只要殷承良、殷泰死了,再将城中的倭寇消灭,那自己就能控制这明州城,也就算将郑谕的海上运输线彻底掐断了。

  正高兴间,却听身边的尉迟霁明说道:“叔叔你看,大船旁边还有小船!”

  秋仪之赶忙望去,却见不知何时从在江面上出现了一艘一丈来长的小船,上面不过十个人,其中为首的两人正是殷承良、殷泰父子。

  秋仪之不懂海上航行的规矩,不知道一般大船旁边,总要跟着一两艘救生用的小船以备万一。但是他知道,现在是解决殷家父子绝好的机会,实在是机不可失,便赶紧又对身边弩手下令道:“还愣着做什么?快向小船射击,把船上的人统统射成刺猬!”

  众弩手得令,立即向小船就是一阵攒射。

  谁知驾船之人却颇有经验,见码头上弩矢飞来,赶忙偏转方向,将船行驶到了那艘正在燃烧沉没的大船背后,让码头上的敌手没法看见自己的动向,更加无法精确瞄准。

  待秋仪之视野之中再次出现这艘海船时候,这艘轻快小船已顺着海风、驾着海流开出去好远,渐渐成了海平线上一个灰黑色的小点。

  “唉!”秋仪之失望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叹息道,“功败垂成啊功败垂成!一个殷家父子,一个温鸿辉,怎么就是抓不住、杀不死呢?莫非这几个人也有上天相助不成?”

  他正感慨着,伍常锡却过来祝贺道:“秋大人有什么好犯愁的?手下不到一千人,就拿下了明州城,又赶跑了殷家这两个混蛋。这样的战绩,放到末将身上,真是想都不敢想。现在已然是全胜的局面,胜多胜少而已,大人就不要在哀叹了吧!”

  伍常锡这几句有意无意的奉承,竟让秋仪之恍然大悟——自己这次冒险进攻明州,最终目的并非是要生擒手刃殷承良、殷泰父子,而是要切断郑谕的海上运输线;现在明州海港已然在自己手中,其实目的已经达到,的确没有太多可以惋惜的了。

  于是秋仪之又转念一想:现在明州城虽是差不过拿下了,然而自己兵力依旧不足,就算是将全军两万多人统统调到身边,也难以守御这座没有城墙又靠海的大城市,只能立即从此处退走,同大部队汇合。

  然而切断郑谕军队供应线的目标依旧是要完成,于是秋仪之咬咬牙,命令道:“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还有这座码头,都给我烧个干净!”

  伍常锡听了一愣,问道:“大人,你说的可是这些粮食军械吗?把这些东西烧了,不是太可惜了吗?”

  秋仪之蹙眉道:“当然可惜,然而若是落到郑谕手里,用来对付我们,就更可惜了。现在我们人手少、时间紧,没法全部运走,只有一把火烧了这一个法子可以用。”

  不过方才伍常锡这话虽没让秋仪之动摇决断,却也提醒了他,便又命令道:“我看现在城中空虚,应该还有些时间可以用。你们先从码头旁边这些船烧起,趁这时候,好好翻找一下码头上的货物,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让我们用的。”

  他这话音刚落,正在蹲着烤火的“铁头蛟”却兴奋起来,“倏”地站起身来,说道:“大人这主意好。搜检东西,小是小人全挂子的本事,当初打家劫舍什么好东西逃得过我的眼睛?就是跟了大人以后,这本领略生疏了些,落下一样两样大人可别怪我。”

  秋仪之听了这话,竟“噗嗤”一笑,说道:“那好,我看你到底识货不识货了。”

  说罢,便叫“铁头蛟”他们先到码头货物之中干柴、桐油等易燃之物,将停泊在码头边上的海船引燃,再去搜检货物。

  杀人放火本来就是秋仪之手下十八个山贼出身的亲兵的本行,听了这样的号令,个个兴高采烈,不一刻功夫便已经将停泊在海港旁边的几十艘海船逐一点燃。

  负责抄检货物的“铁头蛟”却有些失望,跑到秋仪之面前说道:“大人,这里头没啥好东西,也就几万两白银稍微珍贵些,至于金珠玉器更是一概没有。”

  秋仪之笑着斥道:“好你个‘铁头蛟’,当是打劫地主大户么?两军交战,除了粮草之外,就只有白银最管用。要那些劳什子珠宝玉器做什么?饿了吃不饱,赏赐下去,兵士也未必买账呢!”

  “铁头蛟”却还有些不服气,努了一下鼻子,说道:“大人这话说得虽然有理,可这岭南军也太小气了。还不远千里,送了几十坛子黑土过来。难道是江南的泥土种不出好米么?真是莫名其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