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39 骂出殷承良

《一代权臣》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39 骂出殷承良

作者:笔讷 字数:2937 书籍:一代权臣

  想到这里,秋仪之一反自己用兵总是先守而后攻、等待对方动作再加以应对的常态,毫不迟疑,便命令早已躲藏在码头上堆放的麻袋后头的弩兵,接连不断地向成群结队的倭寇射击。

  倭寇当然没有抵御弩矢射击的方法,又被秋仪之所部的弓弩,在转眼之间射死了百十来人。

  原本只要这样不断射击,秋仪之自可以将所有倭寇兵不血刃地全部消灭。可是他现在急着要寻找殷承良、殷泰父子,没由来在码头上同这些倭寇纠缠,于是高声下令道:“众军听令,上前总攻,将倭寇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秋仪之所部这两百个乡勇团练,原就是为抗倭之事而编练的,又同倭寇不知交手了多少回,居然从没折损过一人一马,心里早就没了对倭人的恐惧害怕情绪。

  他们听到秋仪之要自己斩杀倭寇的命令,仿佛接到了一项再简单不过的命令,个个跃跃欲试,也不须旁人在后指挥,自觉排好了阵型,便在身后劲弩的掩护下,以身前“当矢营”巨盾重甲开路,向倭寇快速逼近过去。

  而同秋仪之这群山阴县来的乡勇之前交手过的倭寇,无一例外都已被全部杀死,现在这群倭寇没有一个听说过他们的名号,只当他们是寻常江南节度军,见对手渐渐逼近,也纷纷长啸叫骂着挺着手中倭刀,向前冲杀过来。

  可惜他们勇气可嘉,却不通战术,面对秋仪之手下这些武艺精湛、战术精熟的兵士,便似有千钧之力而无处发泄一般,呼吸之间便已被斩杀了将近两百人,而没有伤到对手半根汗毛。

  在秋仪之身边观战的伍常锡,此前多次败在倭寇手下,冲入码头之时又折损了八九个弟兄,原本对眼前这一千多名倭寇颇有几分忌惮,因此没有敢主动请缨出战。

  可他现在看秋仪之手下将士,同倭寇作战,仿佛成人责打幼 童一般没有悬念,便也被鼓足了士气,上前半步,拱手对秋仪之说道:“大人,现在不是拖延时间的时候。不如眼前这些倭寇由我等对付,大人赶紧去寻找殷家父子如何?”

  秋仪之略一思索,也知道这确乎是一条好办法,便看了看对面战况,说道:“也好。那就请伍将军率领本部人马,从对手侧翼切入与敌军交锋,我军随后逐次撤出战斗。不过倭寇手中倭刀又长又利,伍将军记得要稳固队形,多用手中盾牌,不要凭匹夫之勇同倭寇单独作战。”

  伍常锡听了,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道:“多承大人指教了!”说罢,便扛起自己那竿长枪,率领手下五百余将士,从码头堆放的货物空隙当中,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便向倭寇侧翼冲杀而去。

  倭寇应付眼前这些山阴县的乡勇团练尚且显得十分狼狈,侧翼又被对手一支生力军攻击,更是无力抵挡,只能凭借一股悍勇之气勉强支撑,两面夹击之下,不过片刻功夫便已被杀死大半。

  秋仪之见对面倭寇兵力只剩下五六百人,伍常锡所部已没了人数劣势,便号令自己手下慢慢退出战斗。这些乡勇团练杀得正起劲,对秋仪之这样的命令颇为不解,然而所谓令行禁止,他们也只好缓缓退出战斗,来到秋仪之身边列队。

  秋仪之见伍常锡所部初时同倭寇还有些害怕,后来却是越打越顺手,现在已是毫无惧色并且已占有优势,便也十分放心,不去管他。他扭头又见明州港口旁边停着的海船,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艘,只知道殷承良父子躲藏在其中一艘船里,却要从里头将这两人搜检出来,实在是无异于 大海捞针。

  于是秋仪之便命手下的“铁头蛟”,让他叫来几个码头苦力,要询问他们殷承良等人的下落。

  谁知这些苦力就连殷承良、殷泰的名字都没听说过,至于他们的下落,更是茫然无知。

  秋仪之见太阳已上中天,渐渐又西偏之势,心里着急,忽生一计,叫来“黑颈蛤蟆”道:“嘿!‘蛤蟆’,你给我扯开嗓子骂人,大声地骂、拼命地骂,有什么粗话脏话尽管给我骂!”

  “黑颈蛤蟆”听到这样奇怪的命令,已是喜不自胜,脸上挂着笑容问道:“这个我是行家,就是不知道大人想要骂谁?”

  秋仪之转念一想:殷家父子里头,殷承良老谋深算、城府深厚,三言两语几句辱骂的话,还未必能使他动怒;而那个殷泰却是个纨绔子弟,从小就十分自负,指着他的痛处骂,十有八九能把他给激出来。

  于是秋仪之吩咐道:“殷泰。殷承良的儿子。这人想法多、本事少,曾经想抢吴若非姑娘,还想过谋害我,接过被我打到倭国去了,是我的大仇家,你尽管去骂!”

  “黑颈蛤蟆”一边听,一边点头,却又嬉皮笑脸说道:“大人。我也是跟着林先生识过几个字的,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林先生教我们为人处世首先要做到净口,就是不能乱说话……”

  “放屁!你小子少给我在这里装什么大尾巴鹰,平日里就属你嗓门最大、废话最多,现在给我装起读书人来了?少废话,还不给老子赶紧开骂,信不信我挖了你的舌头!”秋仪之情急之下说话也略显粗鲁。

  “黑颈蛤蟆”被他这样一顿臭骂,反而被调起了性子,清了清嗓子,张开一张血盆大口便叫骂起来。

  他原本就是山贼出身,骨子里没有那么多涵养修为,只是碍于秋仪之和林叔寒的管教,这才稍稍收敛起性子,今日听到秋仪之要自己痛骂对手的命令,满肚子的粗性立刻就如决堤之水一般迸发出来,什么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就从嘴巴里往外迸。

  可是他叫骂了好一阵,却依旧不见殷承良、殷泰父子出头说话。

  秋仪之心中着急,忙道:“‘蛤蟆’,你这个死脑筋。别站在原地啊,给我走起来骂,要骂到整个码头、整座明州城、全天下都知道这个殷泰是什么样的人!”

  “黑颈蛤蟆”听令,点了点头,口中却没停下,一条船一条船向下骂过去,骂道最后已是词穷气短,只重复一句:“殷泰,你这狗 娘养的缩头乌龟!”

  明州海港岸线足有上千步长,仿佛“黑颈蛤蟆”这样一路叫骂过去,饶是生铁铸的嗓子也要磨薄磨穿了,声音渐渐低落下来,终于干咳了两声,近乎哀求着对秋仪之说道:“大人,我实在是喊不动了,能不能让我歇一下、赏我口水喝?”

  秋仪之回头见伍常锡已然将倭寇统统杀败,正列阵把守住围堰缺口,并且开始治疗伤员,心知局面目前已在自己控制之下,只是不能确定还能控制多久,或许下一刻敌军来袭就能将自己堵成瓮中之鳖。

  于是他将挂在自己马鞍旁边的水囊取下随手掷给“黑颈蛤蟆”:“战场之上,哪能容得你休息?喝完了,赶紧给我接着喊!”

  秋仪之水囊之中灌注的,还是他离开大队人马之前,由温灵娇亲自配制的茶水,除了用清冽好茶炮制之外,还加了些薄荷、蜂蜜,正有润喉消火的功效。

  “黑颈蛤蟆”的嘴唇一沾上这样的琼浆玉液,就再也放不开,“咕咚咕咚”喝了有大半水囊,这才将水囊双手递还给秋仪之,又将喉咙里积累的半口浓痰吐了,又高声叫骂起来,声音比之前又响亮了不少。

  然而骂人也是需要本事的,“黑颈蛤蟆”肚子里墨水有限,骂到现在,上半辈子积累的污言秽语早就已经挥霍殆尽了,只剩下诸如“殷泰,我操|你|妈!”之类略显“平实朴素”的骂人话。

  “黑颈蛤蟆”不断重复着这句话,也是觉得自己骂得太过单调,唯恐秋仪之怪罪下来,却见他不置可否没有责罚自己的意思,心里反而放心,干脆就这样不动脑筋地辱骂下去。

  出人意料的是,偏就是这句“淳朴”的骂人话起到了作用。

  “黑颈蛤蟆”叫骂得正起劲,却听一艘船上有人高声叫道:“你骂够了吗?”

  秋仪之循声望去,见船舷上面冒出半刻脑袋,定睛一看,不是殷泰,却是他的父亲殷承良。

  原来殷承良同其夫人感情极为和睦,他自己虽有龙阳之癖,却从未与其他女子有染,就是其妻早逝之后,他作为当了堂堂十年江南道刺史的一方诸侯,居没有续弦娶妾,也致他膝下除了一个不争气的殷泰之外,再无儿女子嗣。

  因此,当“黑颈蛤蟆”反复侮辱殷承良的亡妻之后,这殷承良终于压不住火气,从船舱之中冒出头来,就对船下一阵痛骂。

  秋仪之见他出来,心中已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向船上抱拳道:“殷大人,你我许久不见,看来身体健铄,真是可喜可贺啊!”殷承良之前以服毒自杀为幌侥幸捡了条性命,秋仪之这话里头含着不小的揶揄意味。

  殷承良却似没有听出,反对之前“黑颈蛤蟆”的辱骂极是介怀,答道:“哼!你这样在码头上乱叫乱骂,是想要气死我么?还有一点朝廷的威仪在么?”

  秋仪之听这殷承良现在是个造反的头目,并且还勾连了倭寇,居然还有脸提出“朝廷威仪”四个字,心中颇不以为然,哂道:“这话晚辈就听不懂了。殷大人不是同朝廷为敌么?朝廷越是不堪,你不越是高兴么?”

  殷承良毕当了一辈子大汉的忠臣孝子,陡然间成了乱臣贼子,面对这样的心理落差,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一套自洽的说辞,只听他侃侃而谈道:“谁说老夫是同朝廷为敌了?只不过朝中出了昏君奸臣,老夫要同岭南王爷一道靖难克复,恢复大汉本来面目而已。”

  “却不知殷大人所言的昏君奸臣指的到底是何人?”秋仪之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