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儒道之天下霸主 第33章 双娇夜引弓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33章 双娇夜引弓

作者:先飞看刀 字数:3681 书籍:儒道之天下霸主

  随州,涉川城。

  蒙郁坐在府邸中,那鹰一般的视线,扫视着面前的一份份战报。

  他当然知道自己遇到了难啃的骨头,他甚至很清楚,这难啃的骨头,十有就是上次全歼了木不孤的宁江。这让他颇有一些兴奋,上一次,那宁江靠着一群临时收编的残兵败将,就能够大破木不孤的万名精兵,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他和他的那些人,这一次又能够做到什么样的地步?

  对于这个宁江,蒙郁确实是很有兴趣。

  虽然是个蛮将,但蒙郁对华夏的一些东西,还是很感兴趣的,其中就包括了华夏的诗词。那些诗词,他其实不太弄得懂,而且也鄙视它们的无用,但鄙视是一回事,感兴趣是另一回事。而那宁江,这一两年里写了不少诗词,他对其中的格律什么的,一窍不通,但至少听上去感觉很好,很让人喜欢。

  在上一次退兵之后,他留意着中原发生的事,自然也知道,那个姓宁的小子得到了周朝上一位天子的重用,进行了一些变革。当然很可惜的,新天子上位后,就没他什么事了,用华夏的老话来说,这个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吧?

  但是不管怎样,蒙郁必须承认,那家伙拥有值得他重视的本钱。所以,他不介意把那小子早点找出来,给他一个三刀六洞,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胆?

  蒙郁从自己派出去的斥候接连被拔,判断出那些人必定有他所不知道的侦查手段,而且侦查的范围还不小。那些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到现在也还没有想明白,但是这个世界,原本也就存在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所以,对方是怎么做到的并不重要,只要知道对方能够做到就好。真正的为将者,总是能够基于现实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在事实发生后蒙上头来喊着这不可能。

  为此,蒙郁首先做的,就是收缩自己的兵力,不再让他的兵马四处分散,派出去的斥候,也都是彼此配合,互为猗角的两组,相隔一定距离,彼此配合,互相守护,一组遭遇袭击,另一组马上做出应对。

  兵力收缩了,自然也会有些想要支援昊京、支援他们的天子的华夏军从他的手中溜出去,但他对此并不在意,他相信李胡一定会一边骂他是个蠢货,一边轻松的把那些不堪一击的华夏兵解决掉。

  他现在只对那支,找上他的麻烦的家伙感兴趣。

  蒙郁很清楚,不管对方是如何藏,如何绞杀他派出的斥候,迫使他压缩侦查的范围,

  一支至少数万人甚至更多的军队,最终是要露出马脚的。

  他可不是那些惊弓之鸟的华夏兵,单靠骚扰解决不了他,对方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

  那么,首先,他必须要弄清对方兵马的动机,那些人的目的,是跟其他人一样,想要援救京城里的那位天子,还是单纯的就是想要吃掉他这一支部队?

  他放开了救援京城的道路,就是对此做的尝试。他任由一支他根本不感兴趣的华夏军过去了,但是那些人并没有离开,他很清楚的知道,那个姓宁的仍然潜藏在暗处窥视着他。

  于是他明白了,那些胆大包天的家伙,还真就是冲着他来的。

  一支敢于放着他们那陷入险境的皇帝不管,就为了吞这一支、在华夏的土地上到目前为止都还是战无不胜的精兵的华夏人,这些人到底是太过狂妄,还是太过愚蠢?

  无论如何,真正的战斗,最终还是硬碰硬的。这一点不管是他还是对方,想必都很清楚。但是他知道,在真正的硬战到来之前,对方必定会利用种种手段,让战场上的天平往对方那一边倾斜,就像那姓宁的几个月前,对木不孤做的那般。最终的决战,是两边的骑兵对冲,但是在最后的那一战之前,木不孤和他的铁骑就已经被骚扰得筋疲力尽,就像是一个已经精尽的大汉,即便最后对上的是一个远弱于他的小姑娘,实际上也已经和坐以待毙没有什么区别。

  制造出最为有利的环境,让己方的士兵能够以最为完整的斗志,在相对有利的战场上对上敌人,这才是名将所为。

  毫无疑问,对面是个名将!

  那么……对方到底会选择什么样的战场?又或者……他真的有机会选么?

  *

  宁江坐在一张木凳上,看着摆放在面前的沙盘。

  李胡兵压昊京,蒙郁围点打援,这显然是两支蛮族主力的既定战略,但是现在,蒙郁的主力放开了通往昊京的缺口。

  沉吟良久之后,宁江开始明白,这不过是蒙郁对他的试探。身为蛮族大将的蒙郁,已经敏锐的觉察到,自己就是冲着他去的。

  这里是华夏的土地,宁江这一边通过望远筒和“雀眼”占据着侦查上的优势。然而宁江并不敢有任何的大意,说到底,即便是他,也是第一次带着数万人以上的大部队,对上实力强悍的蛮族精兵。

  战场上,数千人又或上万人的军队,与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大部人马,是完全不同的。刘邦能够带十万之兵,已经被认为是了不起的事,彭城之战非要带上超出他能力的五十六万人,其结果却是被项羽的三万人追杀,氐秦苻坚带百万之众,结果一个全军后退的命令,因为后军有人制造谣言而变成了全军溃败。

  采石峡一战,证明了他能够对由他亲手整合的一两万人做到如臂使指,但是在更大的战场上,“如臂使指”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军队本身是分散的,许多兵马他甚至无法见到,只能通过底层的将领,按照既定的战略一层层的,将任务分派下去。战争是一个概率的问题,他不会因为自己是个穿越者就有丝毫的大意。

  对于蒙郁放开的口子,宁江没有去管它,京城里的那个新天子是死是活,他自然完全不放在心上。帝王是华夏的主心骨,但是说到底,这个主心骨也不是不能撤换。他现在首先面临的,是属于他的这场重要的战争。

  与敌人相关的更多的信息,通过“雀眼”网罗而来。在分析对方行动方向的过程中,宁江眯起了眼睛,那些蛮兵收回了分散的斥候兵,正在以拐子连环马的方式,接连派出以千骑为一组的骑兵,往他这个方向轮番扫荡而来。宁江开始觉得,自己这么早的,就挑上这样一支蛮族精兵,是否太狂妄了些,毫无疑问,对面是一个冷静而又拥有大局感的蛮族将领。

  虽然重活了一世,但在上一世里,宁江对于战争并没有太多的关心,蛮族一些大将的名字,他最多也就只是有所听闻,对他们的性格和作战的风格,并没有什么了解。当然,这就是战场,未知总比已知的东西要多,再厉害的将领,也很难掌控全局,所以说到底,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如何让自己这一边,拥有更大的赢的概率,这就是他现在所要做的事。

  随州南部的山岭,属于秦岭西段分支的延伸,山林相对较多,把敌人引到这一边,对他来说相对是有利的。

  对面的蛮将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但是对方不怕,蛮兵蛮将的强悍,并不是这些许的优势所能够抵消的。知道自己在情报上处于劣势的蛮军,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找出。主力一旦被发现,接下来就必然是实力的碰撞,以这个年代的兵士的素质,去打什么游击战不过是个笑话,游着游着,大家就都成互相找不到队伍的一盘散沙了。

  他低头看着沙盘,看着蛮族分作四部,呈方形往他这个方向推进的阵仗,每一部在推进时,又都派出连环马,如同卫星一般探查着周边。敌将的判断异常的敏锐,躲是无论如何躲不过的。既然如此,他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在被敌人发现他的主力之前,主动出击。

  而首先上场的就是……笺丽和小梦了!

  *

  傍晚时分,春笺丽与宁小梦站在一处山头,手中各自持着一支望远筒,看着远处河边,正在安营扎寨的蛮兵。

  那支蛮族军队位于蛮将主力的右翼,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大约是原本就在北面的万里银川过惯了艰苦的日子,营寨的搭建颇为简陋,也没有太多的讲究,但却是异常的井然有序和按部就班。

  以连环马的形式派出的探子,正在撤回,那支蛮军的军营里,开始传来各种哄笑声,不像她们以前所遇到的那些华夏军,往往都是异常的安静,甚至是带给人莫名的压抑感,整个士气低沉到极点。也就只有她们现在所接触的宁家军,士气才显得要比其它华夏军高昂许多。

  是的,宁家军……不知道是怎么时候起,在那支军队里,将士们就已经习惯于那样子称呼他们自己。

  若是在以往,在不允许拥有部曲的大周王朝,这样的称呼可以说是犯忌的事,军队不属于任何一人,想要打仗时,再临时空降一个主帅过去,这样的称法根本不可能出现。

  但是现在,大约也是没人在乎了,谁也不知道,风摇雨坠的大周王朝,还能够维持得了多久?

  作战经验丰富的蛮军,选了一个紧靠小河,视野相对开阔的所在驻扎。夜幕慢慢的降临,秋冬之交的天色黑得很快,到了夜里,风大露重,天上也没有什么星光。两个少女钻入了林中,在林子里临时搭盖的茅屋里休息了半夜,养精蓄锐。

  下半夜时,她们出了茅屋,夜里的天气颇为寒冷,即便她们已经穿了不少,也觉得有些发冻。春笺丽再一次的拿起望远筒,往另一边的山头看去,那个方向,亮起了几道火光,那是通知她们按计划进行的信号。

  “三更半夜叫我们做这样的事,”春笺丽不满的嘀咕了一下,“回去以后一定要让那家伙补偿。”

  小梦知道她说的“那家伙”是哥哥,她不由得想起了那个雨夜,哥哥让摆出奇怪姿势的笺丽,吃哥哥身上奇怪地方的事情,自从那个晚上后,连她看着哥哥的眼神都变得怪怪的了。尤其是想到,其实那种姿势,她也是跟修炼缩骨功的小丫儿学过的。

  两个少女在黑暗中,从一处草堆里拖出了一个极大的木甲器,这是经过哥哥重新改装过的滑翔器。虽然夜色昏暗,但对于修炼到金魄的她们来说,看书(ukanhu )

  随着滑翔器一同被拖出的,还有许多棉包,每一个棉包都被压得结结实实,呈豆腐状。她们将这些棉包安放在滑翔器上,然后一同推着滑翔器,顺着一道斜坡往下冲去,滑翔器下方的滚轮越转越快,冷风在她们耳边倒卷。

  另一边的远处,一对数千人的骑兵,已经在悄悄的往蛮军驻扎的军营靠近。所有人都下了马,马蹄上缠了减震的布条。夜里风大,他们避开了蛮军的上风,从侧面接近那些蛮子。然而,几千人的军队,想要真正做到无声无息是不可能的,而蛮军对夜袭显然也不是全无防备。

  嗵嗵嗵的鼓声急促的敲响,远处的蛮兵纷纷出帐。心知已经被发现的他们,快速上马,往前方的军营靠近。

  即便是骑兵,真正有效的冲杀距离,其实也不过就是五六百步,如果提前冲刺的话,往往还没有冲到敌人面前,马的速度就已经减慢,成了强弩之末,反而在敌人的一箭之地,成为了箭靶子。这就像一个能够坚持长途奔跑的壮汉,在短时间里全力加速,能够跑上一刻钟就已不错。

  这支骑兵并没有能够成功的接近冲刺的距离,从夜袭的角度来说,无疑已经是失败了,然而他们依旧策着马,往远处的军营,以并不太快的速度接近。

  军营中,后方的蛮兵虽然仍在慌乱中出帐,集合,但是弓箭手已经开始集结完毕。对于敌方的夜袭,只要能够成功的射住阵脚,基本上就可以避免本阵遭受直接冲击,后方也可以从容布阵。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轰的一声炸响,在集结的蛮兵弓箭手中炸了开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