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第370章 突然的参观

《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第370章 突然的参观

作者:鲜衣怒马再少年 字数:1726 书籍: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按照今年的比例换算,1%股就可以拿到38万之多!

  这样的比例,查阅了历年总和。

  这还是留下大部分余钱为公司后续运营留出富余的资金流,不然,1股过50万都不是不可能!

  大头自然是陈昂和苗家兴这前二股东。

  陈昂直接拿到了奖金1800万!

  又是一大笔钱进兜里,不知道咋花都,他合计着,干脆来年,就拿着这笔钱修建博物馆吧……

  第二大股东苗家兴,760万到手,不过脸上却是波澜不惊,仿佛毫无感情。

  现在苗家兴手里的活钱儿已经突破千万,个人身价,更是不可预估。

  他现在的吸金能力,已经是他爹望尘莫及的了。

  很多时候,作为老子的苗远东都得管自己的儿子借钱过度一下。

  关键自己的儿子借的时候,还得得瑟瑟的说,这点小钱,不用还了,给当老子苗远东噎的够呛,但又无可奈何,跟儿子一比,他这个当老子的,确实穷了点。

  剩下的大股东,都按照比例分到了钱。

  还有那些没股份,却可以得到百分比红利股的人,像是高阳,徐丽华他们,都拿到了钱,而且还给他们多提了一个点,毕竟他们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将。

  除外,董明、顾佳和王京花也被陈昂拉到了这批次红利股的列次之中,毕竟他们每一个,都各掌一方。

  至于到场的其他高管。

  下到车间主任级别,研发组核心成员,上到像是田玲,吴春梅这等副手,都给予了一定的年终奖金。

  最少的有5万块,最多的达到了30万!

  就连那王富贵,也分到钱了,这次也被邀请到了聚会的现场。

  而他,居然拿到了最多的30万,可见陈昂对他的重视程度。

  一个刚刚17岁的孩子,年终奖30万,振奋成绩,已经让人不可思议了。

  这一波红利,可以说,让所有人都喜笑颜开,大呼过瘾。

  同时也让他们更加的团结一心。

  他们知道,自己的老板是一个不贪财,出手很大方,做事儿很有胆魄的人。

  跟着这样的老板干,不仅赚的多,未来也是前途一片光明!

  值得一提的是,过程中,参加这次聚会的王京花特别跟陈昂说了。

  四大天王中,除了那个张学友正在进一步磋商外,其他三王,尽归麾下。

  不过内地的刘欢和那英没能搞定,尤其是那英,对他们的娱乐公司很不感冒,给人一副爱答不理的感觉。

  听到了这样的一番消息,陈昂就很高兴了。

  至于那不那英能不能收下,那都是可有可无的事儿,但四大天王必须到手。

  有了这四张牌,未来娱乐板块儿上,想不起来都困难!

  杀猪盛宴结束,大家提前拜年离开后,陈昂以为自己能够回归平静的生活,却没想到,刚闲下来没两天,突然接到了一个大活儿!

  这个大活儿是央视领导委派下来了。

  央视得知,陈昂所在生活的崴子村旧貌换新颜,被外界描述的十分了不得,就连当地领导人都叹为观止,已经成为了复县名副其实的首富村,就想要带着摄像师过来参观一下。

  参观的主要原因,是快要过年了,他们打算采集一些正能量的片段,如果可以,甚至可以把这些片段放在新闻联播上,让全国百姓看看国家的富强,看到什么是现代化的农村。

  这样为家乡露脸的好事儿,那陈昂肯定支持。

  于是这几天,陈昂让村长蒋仁义紧急召集全体村民,男女老少都有,把自己的家,自己的田地,果园,大棚,猪圈,牛棚什么的,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在这种露面的事儿上,谁都不能拖后腿儿。

  同时,他们还在陈昂的带领下,把村口和路旁的一些绿植修建成漂亮的艺术形态,静待上面的人如约而至。

  也就一周还不到,上面人来了。

  来了二十多个,这些人是由省领导和央视领导带队来的。

  作为东道主,代理区长李光复,企业家陈昂和村长蒋仁义亲自迎接。

  全村的老百姓也都激动非常,大地红放起来,鞭炮点起来,礼炮飞起来,整体气氛好极了。

  这是一个可以在全国露脸的机会,大家是既激动,又紧张。尤其是面对摄像机镜头的时候,有害怕,又渴望着伸长了脖子。

  随着大部队人员鱼贯从车子下来,看到眼前的这个一排排三层小楼的农村,随队前来摄影师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没想到,在国内,居然还有这么高档先进的农村。

  这个农村的繁华程度,一定程度上来说,比一些县城,都要来的夸张。

  在陈昂他们的指引下,大部队顺着村口小路走进去。

  路边的草剪艺术,一排排直立着的路灯是那么的赏心悦目。

  两侧,一排排规规矩矩的果树如同挺拔的将军,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晶莹的光亮,配合着蓝天白云,整体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

  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在当下,亦或者是后世,也是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崴子村好啊!搞的真好啊!发展新兴的大棚技术,果树技术,走出旧世界,迎来了新篇章啊!这样的新农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过。”央视的领导由衷的对蒋仁义道。

  “领导谬赞了,这都是我们村的企业家陈昂的功劳,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他给了我们广大百姓一根鱼竿儿,我们这些勤劳的村民,才顺着这根鱼竿儿,不停的钓上美味的大鱼,赢得从未有过的大丰收!”蒋仁义紧张的笑着。

  话说这样的一番话,那还是跟潘晓荣学的,学了好几天,不然以他的文化程度,怎么能说出谬赞这个词儿?这么可能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