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特种战将 第134章陈仓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134章陈仓

作者:圣灵火 字数:1821 书籍:抗日之特种战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蛛丝马迹相继暴露无遗,但不足以定罪,仅产生质疑而已。

  一时之间疑云重重,冥冥之中笼上一层阴影,生出一份忌惮,隔阂仇视心理衍生。

  日军也很歹毒,对坦克集群消失一事闭口不谈,但责令谍报人员四处宣扬杨关投共,以先遣队员渗透国军云云。

  蒋某人为此患上心绞痛,脑伤风,大发雷霆,剧小道消息称他差一点下令逮捕先遣队员,最终没有实现,但先遣队员皆受到不同程度的监视。

  杨关对此不闻不问,对外宣称杀鬼子才是王道,先遣队以抗战为使命,不计个人荣辱,歪风邪气只会浸噬心术不正之辈,身正不怕影子斜,此乃做人根本。

  共产党对此事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公开畅言,你杨关若是真拥有这么庞大的坦克集群,挥戈碾压,直捣黄龙,驱逐日军指日可待,中华幸甚。

  这份公开言论意义深远,日军认为是嚣张鄙视,军界的一大耻辱,永世无法抹灭的污点,亦是一份警告,在中华大地上为所欲为不得好死,日军会为此收敛吗?

  以蒋某人为首的国军是迷茫的,证据不足,无法确定杨关真有这一批坦克集群,时间上绝不可能,同时又心存忌惮,共产党抛出这句话就是鄙视。

  显而易见,杨关一心抗战,在拥有坦克集群的情况下为什么运送出去,留下来杀敌岂不是直捣黄龙的局面?

  换句话说,杨关既然大力支援共产党,他为什么不走?赖在国军防区之中难道真是为了渗透?

  这种猜疑有些说不通,试问坦克集群搁在任何一位将军手中会如何?让出去那是做梦,不造反就阿弥陀佛了,他杨关恨透了小鬼子,为什么不挥戈坦克集群屠杀日军?

  杨关对此做出公开言论,拥有坦克集群一定杀日军一个人仰马翻,收复东三省,以日军作为后勤补给站,碾压至倭寇岛屿灭其种族。

  雄心壮志的言论对外,内心则是殚精竭虑,意识到共产党在试探口风,说的是心里话,全心全意驱逐日军于国门之外。

  但这可能吗?日军又岂是一个坦克集群可以碾压的存在?

  虽然先遣队具有防空能力,不畏惧日机来犯,完全可以驱使坦克集群重创日军,但是并不现实,惹恼日寇倾全国之力投入中华就闹大了。

  何况重机枪无法阻击轰炸机,坦克集群面对轰炸机就是一盘菜,日军面对这么大的威胁绝对会雷霆出击,到那时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先遣队如今是树大招风,军力一旦超标必定遭遇各方打压,急流勇退才不失保身抗战之道。

  杨关没有争霸揽权之心,辅助抗战,一心抗战救国才是他的人生理念,此刻变为出头鸟、就得缩脖子规避狙杀的子弹。

  他生出一种猜疑,共产党拥有这么大一批装甲部队,武器弹药,雄心渐长,生出硬抗日军之心,这绝对要不得。

  为此,他让杜鹃密电共产党,澄清局势,日军锋芒毕露,此时招惹他们不明智,坚守毛主席的持久战才是王道,在战争之中修生养息,储备战力雷霆反击。

  建议,事实与实力对比以电文的形式传递出去,临了附加雪藏与养息备战之词,就此打住不再过问。

  坦克集群事件不了了之,扣押的官员也被释放出去,人人面黄肌瘦,走路打摆子,饿怕了,冥冥之中积下一股仇恨。

  杨关对此淡漠处之,该吃吃该喝喝,自给自足,伤兵在修养中构筑地道暗堡,部队偶尔在夜间渗透敌后搞几次夜袭,神出鬼没,整得国军怨声载道,仗打胜了功劳算谁的?

  国军一贯固守,在台儿庄大捷之后雄心万丈,蒋某人趾高气扬,命令国军反击,打了不少胜仗,但战果微乎其微。

  相反先遣队插足之地每每缴获丰盛,富得流油,引人眼馋,讨要不给,蒋某人下令征调得到的也是次品货色。

  找上门去理论,杨关闭门不见,逼急了奉送一句话,老子被人冤枉还没有平反昭雪,不要拉倒,送给杂兵就是浪费。

  得,有总比没有强,将就着用吧,仇怨是越积越深,他缴获那么多物资跑哪里去了?

  没有人知道来龙去脉,只因杨关几乎天天拉练部队,机动车辆进进出出,来去如风,又都在国军防区之内,武器物资却消失得莫名其妙。

  秘密行动持续展开,杨关利用北方的微山湖暗度物资,从水底转运武器弹药,战备物资。

  五辆残破的坦克在夜晚下冲入鬼子阵营,以抢夺物资为己任,并没有对日军展开屠杀与追击。

  这种打法人人憋屈,教官为什么不杀小鬼子?每次都是这样,即使是支援共产党搜罗物资,顺便杀鬼子也不耽误事,教官想干什么?

  没有人理解这种战术战法,在怨声载道中执行命令,夜袭物资站,拉练转运出去,还兼带暗中挖建暗堡集群,运土于外,一切在暗中进行,为什么?

  眼看着国军连战连捷,徐州稳如泰山,教官却在掘墙根,这是什么事?

  杨关不搭理兄弟们的一言一行,我行我素,料定日军不会善罢甘休,灭杀日军太多反而不好,截取粮草更加稳妥。

  无弹无粮的部队会给日军高层增加压力,派兵围剿还得顾忌前线的士兵饿肚子,无形之中形成牵制力,给养成为头等大事,兵源上会缩减一部分。

  这种战局战法说不清,道不明,一切皆在两可之间,故而他闭口不言,一心抢夺物资,秘密备战。

  时间证明一切,一晃至5月13日,局势逆变。

  南线,日军第9、13师团从蚌埠向萧县进攻,第3师团向宿县进攻。

  北线,日军第16师团由山东济宁度运河,第14师团从河南濮阳南渡黄河,第10师团兵进韩庄,台儿庄。

  这是已知的情报,不知情的日军师团不知道有多少,从四面八方围堵而来。

  国军在蒋某人的命令下预备撤离,先遣队无人问津,何去何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