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雍正皇后种田记 120 仁和堂

《雍正皇后种田记》120 仁和堂

作者:纯属胡诌 字数:4395 书籍:雍正皇后种田记

   雍正因母孝,三月未入后宫。等到过了雍正十年春节,又忙着国事,顺道给几位母妃晋位。听着粘杆处一行人,绘声绘色地汇报宜太妃给惠太贵妃请安行礼时如何如何;给晋勤太贵妃行礼时如何如何;跟宣太贵妃见面时如何如何;收到成太贵妃请吃饭的请帖时如何如何。雍正脸上不露,心里舒畅,拉着十三、十四在养心殿里,一块儿看粘杆处即兴表演。饰演宜太妃那个小侍卫一脸不甘憋屈;饰演其他太贵妃的则是好笑、好乐、同情、幸灾乐祸,种种不一。哥几个又听说新晋的几位太妃见了宜太妃,也不如往日恭敬,不过嘴里说句请安,身子可是直愣愣站着。宜太妃本要发作,惠太贵妃连忙摆出贵妃谱来,充当和事老,“妹妹啊,都是伺候先帝爷的,何必呢!再说,这几位妹妹,跟你位份相同,膝下都抚养有皇子,为了孩子们,咱就别计较了,啊!”

  宜太妃听了,想起老九一个劲嘱咐的话,只得忍气不提。

  老九几次上折子,想将生母接出宫来奉养。都叫雍正以“宜太妃与皇太后感情至深,皇太后屡次托梦,要皇帝多多孝顺宜太妃妹妹”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搪塞过去。老九无奈,只能求了恩典,隔几日就到慈宁宫去探望宜太妃。

  到底老八疼老九些,见宜太妃在慈宁宫过的不舒坦,便上折子,说感念惠太贵妃当初养育之恩,想将她接到廉亲王府奉养。

  老十四知道了,赶忙来见雍正,死活不答应。开玩笑,晋封惠太妃,本来就是给宜太妃添堵的。要是给接到廉亲王府,这宜太妃眼不见心不烦,那忙活这些日子,不就白费了!

  十三厚道,在旁边插话:“这——不好吧!毕竟,惠太贵妃也是八哥的额娘,总不能拦着,不叫他尽孝吧!”

  雍正摆手,叫来高无庸:“去,到廉亲王府对老八说:此为家事,叫八弟妹去跟皇后说吧!”高无庸领命退下。

  十四还不明白,嘴里道:“八嫂因为怀孕,天天在家保胎。完颜氏去见她,都说不上两句话,怎么还叫她去找四嫂?”说完,立刻就明白了,感情,四哥的意思是说,老八家里没主事的媳妇,怎么奉养婆婆!当即,十四跟十三两人,一个乐了,一个无奈地乐了!

  雍正看着两个弟弟,淡淡一笑,递过来一个折子,“年羹尧上折,说八旗子弟纨绔居多,精英太少;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没有先祖披荆斩棘的勇猛,偏爱‘等靠要’朝廷接济。还说,他手下不愿意领这样的兵,免得误了火器营训练,耽误有志青年为国尽忠。你们两个怎么看呢?”

  十三上前一步,躬身接过折子,一目十行浏览一遍。递给十四,拱手对雍正说:“皇上四哥,臣弟以为,年羹尧所言,不无道理。如今的八旗子弟,与世祖当年相比,确实大大不如了。就连臣弟看着,也觉得丢我八旗祖宗脸面。”

  十四拿过折子,哗啦啦翻了一通,往手里一捏,嘿嘿冷笑,“就他年羹尧会危言耸听。弟弟倒是常到街上转悠,哪有那么不堪,不就是逗鹦鹉比斗鹰娴熟了些;遛京巴比训猎犬通顺了些。他年羹尧要是有本事,就该好好整顿他手底下那些个‘八旗纨绔’。有事儿就找上头,别的什么都不懂,就会告状!要不是看他帮着把那火炮、手枪给烧出来了,我还真以为他就是个告状的酸御史呢!”

  雍正听了,点头,“十四弟说的有道理。”

  十三一惊,急忙阻止,“皇上,年羹尧所言,并无不实之处。更何况,火器营训练十分苛刻。那些八旗子弟,娇生惯养,受不了,也是有的。”

  雍正问:“苛刻?怎么个苛刻法?朕听说,年羹尧每天叫那些兵士跑二十里,再跑回来,就是这么个苛刻法?”

  十三点头,“每天训练,用的招数都是极为挑战人的体力意志。年羹尧自己也陪着练。他儿子也想去火器营,因为初试体能不合格,就连年老夫人硬逼,年羹尧都没松口。察尔汗多次求情,也没用。”

  雍正颔首:“合该如此!”

  十四不愿意了,“四哥,您怎么还夸上他了!不是弟弟夸口,这个年羹尧,跟弟弟我当年,还不能比!”

  雍正想了想,“既然如此,朕就给你个机会。从明日起,你去火器营,训练兵士,并教他们熟练使用火器,演练阵法。调年羹尧去西山精锐营,整顿八旗子弟。十三,你去下旨,叫满汉八旗凡十六以上,三十以下,无残疾的青年子弟,即日起,全到西山精锐营去。告诉年羹尧,每人至少给朕训三个月,训出样子,才准放回来。要是三个月后还不像话,就住到西山,别回家了。”

  十三领旨。十四听了,觉得火炮什么的,他之前在工部的时候,也跟着学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欣然领命。

  等二人跪安,雍正又召来弘时、弘历、弘昼,一个个交代一番,叫他们也收拾收拾,都到年羹尧麾下去参加八旗集训。弘时想了想,问:“皇阿玛,儿臣已经三十多了,也要去吗?”

  雍正眼一瞪,“你就是八十,也是朕的儿!”

  弘时吓了一跳,急忙闭嘴不敢再吭。弘昼无所谓,反正,一会儿去求十四婶婶给说说情,想必年羹尧也不敢多难为爷。别人不知道,咱还不知道那年羹尧谁都不怕,就怕他这个“干”姐姐吗?弘历恭敬领旨,心里想的啥,连雍正都没看明白。

  当天下午,就在这哥仨各自回去,嘱咐自家福晋收拾行李时,高无庸来报,说养心殿后院东五间按照万岁爷的意思收拾好了,问什么时候去看看,可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动的。

  雍正想了想,看看御案上奏折批的差不多了,吩咐:“去叫上皇后,跟朕一起看吧!”

  不一会儿,皇后凤辇就来到了养心门外,一同过来的还有五公主弘琴。只见弘琴公主从皇后凤辇里,冒出头来,先皇后而出,手里捧着一盘黑乎乎的也不知什么东西,嘎嘎笑着就冲雍正御案奔去。高无庸领着几个人拦,愣是没拦住。

  衲敏扶着碧荷的手出来,看着闺女蹦蹦跳跳的身影,不由叹气,问碧荷:“公主所的院子可是收拾好了?”趁早把这丫头扔出去,要不然,依她现在对厨艺的“痴迷”,非把景仁宫烧了不可!

  碧荷跟画眉一同点头,“回主子的话,都收拾好了!”一听说皇后要把公主“扔”到公主所,这几个丫头,可是卯足了劲儿,就等着“帮”公主搬家呢!

  雍正正捧着奏折,捏着朱笔思量西南改土归流之事如何,江南制造局那边好似出了问题,前几年皇后所画的小型织布机似乎在民间很受欢迎之类的国家大事,冷不丁就觉得一股“焦糊”味儿飘来,越来越浓,渐有逼人捂鼻之趋势。一抬头,一盘黑乎乎的物什嘭地一声,奉到眼前。

  黑乎乎的一堆之后,是宝贝闺女一张大大的笑脸,“皇——阿玛,你尝尝,我做的饭好不好吃啊?上次你说要吃我做的饭,结果给御膳房那帮家伙抢了功劳。这才好了,这才真是我做的,您尝尝,好不好吃?”

  “呃!”此时的雍正,充分发挥出面瘫的本能,“哦,是弘琴啊?师傅们教的女红都学完了?你今日倒是有空!哎,对了,皇后呢?怎么,你没跟皇后一起来吗?”雍正大喊高无庸,等他一路小跑进来,劈头就骂:“怎么回事?不是吩咐你们去请皇后来吗?都干什么吃了?”

  高无庸也不敢反驳,跪在地上直磕头。好在没磕几个,就听外头一个小太监进来,“启禀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雍正一听,跟得了特赦似的,赶紧站起来,无比热情地迎上去,拉住皇后的手,一使劲紧紧拽住,嘴里说:“皇后来了,走走走,朕带你去看一个惊喜!”一抬腿,就想出养心殿正殿。

  弘琴公主一个七岁的小姑娘,身材短小,行动敏捷。意识到雍正想逃跑,一个箭步,凑到雍正跟前,高举着那盘物什,睁着水灵灵的眼睛,看着雍正。

  雍正无奈,只得捏着鼻子去碰那黑乎乎的盘子。

  还是衲敏心软,命碧荷接过盘子,拉住弘琴,哄劝:“宝贝,你皇阿玛叫我来肯定有事。等办完时再吃,也不迟呀!”

  弘琴公主听了,歪着脑袋转眼珠子琢磨。雍正一见,连忙拉住皇后,一叠声地说:“是啊是啊!朕有大事要跟你皇额娘说。来,皇后,随朕来!”一面说,一面拉着皇后往后院奔。

  碧荷急忙把公主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佳肴”藏起来,画眉赶紧上前问:“五公主,您说,主子娘娘来,会有什么事啊?该不会,是商量哪位公主——”

  “啊——”弘琴听了,一蹦老高,追出去寻雍正。碧荷这一帮人,才算出了口气。

  养心殿后殿东五间,雍正领着衲敏一路看,一路说。这个隔间是怎么做的,用的什么材料;那幅画是谁画的,有什么寓意;还有,这拔步床是孝端文太后当年的嫁妆,等等。

  连同一个茶壶、一个茶杯,都极具韵味。衲敏一路看,一路咂舌。到底是统治者啊,吃穿用住,都跟别人不一样。多精致!这随便一个东西,叫她捎到现代,也就不用老住地下室了!

  正在回想当年生活多么艰苦朴素,雍正冷不丁问:“皇后觉得这里好吗?”

  衲敏不住点头,“好啊!”尽管我实在看不懂——这些比黄金还值钱的古董!

  雍正淡笑,“那以后住这里吧。”

  衲敏看了雍正一眼,再扫一眼四周摆设,想了想,还是委婉拒绝。

  雍正皱眉,“这里是朕亲自安排他们布置的。而且,离养心殿近,也方便。”

  衲敏摇头,“不,臣妾并没有嫌这里不好。相反,这里太好了!臣妾生性粗枝大叶,怕不小心,碰坏什么东西,辜负了皇上一片苦心。”

  雍正笑答:“坏了就重新修,皇宫养那么多人,不就是干活的?”

  衲敏想了想,只得说:“皇上,臣妾不愿意,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臣妾认为,一国之母,理应简朴,生活不能太精致了,免得叫外人知道,对皇上影响不好。其二,是这里离西五间太近了。那里,是您宠幸嫔妃的地方。臣妾,不想住这么近。”说着,心里一酸,怕眼泪出来,赶紧低下头去。

  雍正听了,叹口气,“你呀!有话就该跟朕说。不喜欢西五间,封了就是,何必呢!”

  弘琴公主躲在门外,不住跺脚,笨额娘,就不能说把我塞进去?只要我在,看哪个不要脸的狐狸精敢来勾引老四?

  衲敏听雍正这么说,不觉笑了。那可是日后慈禧太后住的地方,封了?真是轻巧!想了想,便说:“那屋子也挺好的,封了怪可惜的。臣妾虽然不喜欢看您——总归也看了这么多年了,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更何况,臣妾也想做个贤惠的皇后。”乌喇那拉氏的名声,可不能叫我给败坏了!

  雍正想了想,“罢了,你既然这么说,以后,西五间就做你的书房吧。你喜欢看书,朕就命人搬些书来。有什么喜欢的,就吩咐弘经他们到景阳宫去找。”

  弘琴一个劲儿埋怨,早知道,刚才就该冲进去,自荐才是!如今,那里成了皇后书房,养心殿就更没我能住的地方了。

  不提弘琴公主在门外自怨自艾。雍正见皇后不语,以为她不喜欢,便问:“不好吗?”

  衲敏摇头,抬起眼眸,看着雍正,含着泪,连声说:“好,好!”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雍正一惊,伸手接住皇后泪珠。泪水浸在掌心,温润柔和。再看皇后想笑又想哭,不敢笑又不敢哭,雍正不由叹气,甩掉手上泪水,掏出手帕给她擦泪,嘴里埋怨:“你呀!怎么越老,就越跟个孩子似的!”

  衲敏眼泪更是止不住,哽咽着应对:“你才老!”说完,破涕为笑。

  雍正也不恼,小心地给皇后擦完眼泪,叫高无庸、碧荷、画眉、王五全等人进来,吩咐他们立马给皇后搬家。至于同样住在景仁宫的弘琴公主,皇帝与太监、宫女一致采取忽视策略!开玩笑,这要是叫五公主跟着搬来了,养心殿跟景仁宫的一帮人,还不得哭死?

  弘经、弘纬下了学,听伺候的小太监一阵比划,不由一愣。弘经倒没多想,弘纬不由皱眉。暗想,当年太子逼宫,要是仁孝皇后就在乾清宫,她这个儿子应该会有所顾忌吧?老四啊,咱们又不打算学太子,你可别拿皇后做盾牌。

  弘晓跟在一旁听了,替四伯母高兴。“这真是太好了!等过两天我回家,就跟额娘说这事。额娘知道了,也一定会高兴的。”额娘跟四伯母关系好,四伯母得宠,额娘自然也开心。

  弘经听了,脸上便露出不少笑意,拉着两个弟弟,不回阿哥所,先去养心殿后殿。给父母请安。

  雍正见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也都来了,笑着叫他们免礼坐下。碧荷等人连忙奉茶端点心。

  弘经看母亲脸色还好,就是眼角好似哭过似的。便问:“皇额娘可是身体不舒服了?要不要宣太医来看看?”

  弘琴坐在皇后身边直撇嘴,“皇额娘才没有事。皇阿玛把她的东西都搬来了。就把我一个扔到景仁宫。”

  弘纬想了想,“姐姐也不能在景仁宫待多长时间了。我六岁刚满,就住到了阿哥所。你都快八岁了,按规矩,要搬到公主所才行!”

  雍正一听,立刻点头,赞许地看小儿子一眼,吩咐高无庸:“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吩咐人给公主收拾院子。如今这事儿朕记得是谦嫔管吧?叫她赶紧的,明天就给公主搬家。”

  高无庸急忙领着王五全应声退出来,找谦嫔宣旨。谦嫔也纳闷,前两天皇后不是已经给五公主挑好院子了,怎么皇上又来吩咐。看来在,这个五公主确实很得宠啊!答应下来,送走高无庸等人,谦嫔摸摸自己身边十二阿哥脑袋,这孩子,跟十阿哥一般大,到现在,皇上也不提叫他上学的事。哎,也是,这孩子的身体,也实在弱了些!罢了,带着他,在后宫好好过日子吧!有个孩子,总比没有强!

  养心殿这边,弘琴欲哭无泪,磨叽半天,只得从命。

  一家人又说了会儿话,弘经瞅见东五间门头上空空的,便问雍正:“皇阿玛,如今皇额娘随您住在这里。这东五间是不是起个名字,也好跟其他宫院的东间、西间区分开来。免得不小心,弄混了。”

  雍正答应,“那你们几个想想,起个什么名字好?朕也顺道考考你们的学问。”

  这几个孩子个个搜肠刮肚地想了一会儿,便都有了。弘经的是顺宁堂;弘晓的是体安居;弘琴的名字一说出来,雍正差点儿把口里的茶喷出来:撷芳阁。衲敏也闷笑半天,指着弘琴不说话。撷芳殿,那可是太子小老婆住的地方!这孩子故意的吧!

  弘纬瞪了弘琴一眼,说出他的想法:仁和堂!

  雍正听了,心中一动:仁,那可是先帝最为推崇的一个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