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立隋 第五十三章 长安之战(三)

《立隋》第五十三章 长安之战(三)

作者:牂牁野人 字数:3026 书籍:立隋

  响午食时,与隋军在营中犒赏三军,激励士气不同,李世民只是啃了几个面饼,就继续在城墙上巡视。

  目前,隋军虽然没有攻上城池,但城墙因为连续的鏖战,已经有多处出现了破损,在诸将的监视下,城中的百姓正在维修城墙,特别是已经出现裂缝的东门,更需要大力的修葺,侯君集派出了几名士兵,将巨木死死的钉在了城门之上,以防隋军将城门打坏。

  就在长安城中一片忙碌的时候,秦武通带着两百骑,掩藏在树林中,战马戴上了马嚼,士兵也在默默的吃着东西,偶尔有几名士兵四处走着,传递着消息。秦武通不时的点头,说着什么。

  “你们几个,四处探查着,一定要将隋军的动向及时报告!”秦武通说道。然后又传下了命令,让士卒赶紧吃完饭,然后养足精神,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隋军致命一击。

  吃完了面饼,秦武通也靠在了一棵树上,休息着。他从昨夜带兵出城,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趁着这个机会,休息一会,才有足够的体力,来应付接下来的事情。

  “哈哈!”看着已经逐渐被大火吞噬的隋军大营,秦武通哈哈大笑着,手中的利刃狠狠的挥下,顿时就将一名隋军士卒的头颅收割。“烧,给我狠狠的烧!”秦武通大声的吼着,他想不到,火烧隋军大营的事情居然这么顺利,虽然因为人数的原因,他无法扩大战果,但这样的胜利,必定能够鼓舞军心,打击隋军的信心,同时给了长安城一定喘息的时间。

  熊熊的火光映照在秦武通的眼眸之中,他似乎已经看到了隋军就要败退了,如今的秦王、未来的大唐太子、未来的大唐皇上一定能够收复关中,将隋军赶出关外,届时,关中就能恢复元气,从而有了再度逐鹿天下的资本。

  就在这时,秦武通只觉得战马一晃,他的头感到了疼痛,他伸手一摸,居然是一个包。“可恶!”秦武通大怒,他不知道头上什么时候被打了一个包,虽然不痛,但对于来说,是一个耻辱!

  “混蛋,受死!”秦武通一声大喝,狠狠的一拳捣出,就听耳边一声惨叫。

  “将军,快醒醒!”这时,有人说着,声音很是清晰。

  秦武通被人猛烈一摇,这才惊讶的睁开眼睛,等他看清楚他如今仍在树林之中时,不由狠狠的吐出了一口气,原来,这是南柯一梦啊!南柯一梦!(注)

  “将军,不好了!”就在秦武通还没有完全清醒的时候,有斥候前来报告着。

  “怎么了?”秦武通问着。

  “将军,隋军不知道何故发现我军踪影,如今已经是大批人马来袭!”那斥候说道。

  秦武通愣了一愣,心中暗骂一句,原来这梦,却是相反的啊!“上马,快上马!”秦武通大声的喊着。他当下顾不得擦脸,翻身上马,抽出了横刀,大喝一声,道:“兄弟们,杀出去!”

  一时间,整个树林战马嘶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杀气。

  “冲!”秦武通说着,沿着并不是很密集的树林冲了出去。将到树林边缘的时候,他终于看清楚了,隋军至少有数百弓箭手已经拉满了弓弦。秦武通就已经明白,他已经中了隋军的计谋。

  “该死!”秦武通心中暗骂,他自认为行踪已经极度的隐秘,可是还是被隋军发现了。但这个时候,他已经无法思考隋军是在那里发现的,就大喝着,冲向了隋军。他虽然有两百骑兵,可隋军已经有准备,只有奋力的冲杀,利用战马高速的机动性,才有可能冲杀出去。

  “嗖嗖嗖!”空中顿时响起了弓弩箭支的声音,其密集的程度让秦武通目瞪口呆,他急速的挥动兵刃,可是肩头还是中了一箭。至于其他的士卒,大多数已经在隋军密集如雨的箭支袭击下,或是身中数箭,或是战马中箭哀鸣倒下。

  来整亲自领着士卒,冷冷的看着从树林中奔袭而来的唐军,再度一挥手,另一批弓箭手立刻上前,进行新一轮的抛射,随后又是第三轮、第四轮。

  秦武通身上已经中了数箭,他很是无奈的看着半空中密密麻麻的箭支,很快就放弃了抵抗。所有的士卒,几乎全部倒在了地上,秦武通极目之处,是在地上呻吟的士卒,不安的四处乱窜的战马。

  “完了,一切都完了!”秦武通举起了横刀。

  “你是,秦武通?”来整勒马上前,说道。

  “哼,既然中了你的诡计,还有什么话可以说?不过一死而已!”秦武通说道。

  来整冷笑道:“秦将军,大好年华,就这么相死?如果……”来整的话没有说完,秦武通却是哈哈一笑,打断了来整的言语,说道:“秦王殿下待我甚厚,岂肯降之?不必多言!”秦武通说着,举起了横刀,在脖子上一抹!

  来整叹口气,喝道:“来人,剥掉唐军士卒衣甲!”

  “报,隋军又来了!”就在李世民听着杜如晦的报告的时候,又有士兵前来禀告。

  “嗯!”李世民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已经习惯了最近几日的生活。站起身来,就说道:“克明,凡是收缴出檄文的百姓,男丁先关押在牢中,至于老弱妇孺,就可以放过!等到孤击退了隋军,再进行定夺!”

  杜如晦叹了口气,他虽然知道在这个时候绝对不宜生事,但秦王这样做,至少比不问青红皂白全部就地格杀的好,不至于激起民变,这或许是最好的决定吧。

  李世民不等杜如晦回答,抓过头盔,往头上一戴,就朝着东门奔去。

  隋军经过了休整,士气显得非常的高昂,毕竟虽然长安坚城,看似难攻,但这关中一战,隋军虽有挫折,但总的来说,是胜多败少,长安已经是孤城一座,因此士兵就显得非常有信心。

  隋军很快又将冲车、云梯、临车等物推了出来,尤其是临车,因为有着高度的缘故,在与城墙上的守军对射的时候,并不吃亏。因为李世民不断的添兵,再有隋军临车的数量稍少,所以才不能对唐军进行压制。

  看到冲车又来了,李世民顿时就唐士兵将油汁抛下城墙,又点起了大火。可是就在这一瞬间,隋军士兵冒着箭羽,取出了几个麻袋,随后,在李世民惊讶的目光中,大火就渐渐的熄灭了。

  “该死,居然用土!”李世民说道。

  用土掩盖了油,就隔绝了空气,没有了氧气,这火就不能燃烧了。作为后世人的杨浩,自然比李世民知道其中的奥妙。看着火攻失效,李世民心中大急,他看着冲车不断的靠近,不安的踱来踱去,耳边响彻的喊杀声,几乎充耳不闻了。

  就在这时,有士兵来禀告着,“殿下,秦将军回来了!”

  “回来了?”李世民听了,停住脚步,看向了南方,虽然是在白天,但应该也能看到隋军大营起火啊!莫非是秦武通没有得手?又或者是秦武通违抗了自己的命令?李世民一时之间,只觉得心乱如麻。

  想了一想,李世民说道:“让他在西门外继续等待。”

  “遵命!”那士兵说道,匆匆而去。

  李世民又将目光看向了城下的冲车,在激烈的冲撞声中,一声声,有如重锤敲打在李世民的心中,是那么的疼痛!难道,长安,就会这样失守吗?李世民想着,眼中已经有了泪水,他实在是不甘心啊!

  若是一开始就是他领兵拒敌,又怎么会陷入今日的困境?长安,已经成为了孤城,毫无外援的孤城!在父皇决定远赴武威的时候,他李世民依然的留了下来,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心中极度自傲的自尊心!在他看来,他宁愿战死在长安,也不愿意跟着父皇远赴武威。在那种地方,就算活下来了,日后又有什么作为?与其日日担心着,思考着隋军什么时候会打过来,半夜也会被惊醒,那还不如在长安一搏!

  男人,不就是需要这点血性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就是李世民心中的理念!所以他选择了留在长安!

  风声,呼啸着,泪水滑落,李世民狠狠的一拳,打在了城壁之上,心中尽失不甘。

  “殿下!”这时,李世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却是杜如晦匆匆赶来,说道:“殿下,臣有一个办法,可破冲车!”

  “克明,快说!”李世民急切的说道。杜如晦喘了一口气,就急急的说道。

  这时,杨浩正看着冲车猛烈的撞击着城门,不由一挥手,说道:“凌爱卿,看来今日这东门就能破了!”

  凌敬点着头,说道:“李世民半响没有动作,想必是已经束手无策了。”

  很快,就有消息不断的传来,唐军在城门加固的巨木已经被撞烂,城门已经出现了裂缝,只要再加一把力,城门被撞坏是迟早的事情。

  杨浩看着激烈交战的城墙,说道:“不知道来将军将李世民派出的暗哨解决了没有。”虽然那股唐军不多,但两军对战,一点都不能马虎,更何况是李世民这种强硬的对手。

  就在杨浩时不时看向西方的时候,凌敬却是忽然发出一声惊呼,说道:“陛下,你看!”

  杨浩急忙转过头,只见冲车不知道为何一跳一跳的,杨浩定睛一看,这才发现,这一次李世民使用的是铁钩,城墙上的唐军将铁钩抛下,勾住了冲车,使劲的拉着。几名隋军探出头,挥刀猛砍,可是铁钩并不是用一般的绳索连接,而是使用了铁锁链,并不容易砍断。

  “拉!”随着李世民的一声大喝,唐军士卒也是齐声大喝,同时用力,顿时将冲车拉翻。将在冲车下的隋军士兵暴露了出来。

  “礌石,下!”李世民简短的吼着,立刻有士兵抬起了礌石檑木,纷纷掷下,顿时就有不少隋军哀叫着倒下。

  杨浩看在眼中,冷笑一声,道:“不必管它,继续强攻!”在本来的历史上,杨浩记得使用铁钩拉翻冲车是阿拉伯(大食)人使用的招数,在前无事例借鉴的情况下,想不到李世民居然想出了这个奇招,而且提前了一百多年,杨浩不由得不佩服了,但这个时候,东门的城墙已经破损到了极点,只要再加一把力,趁势攻击,就能攻进长安城了。

  注:其实南柯一梦(黄粱一梦也是)这个成语这时候,还没有出现,勿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