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立隋 第二十四章 潼关之战(上)

《立隋》第二十四章 潼关之战(上)

作者:牂牁野人 字数:3450 书籍:立隋

  将近五月的天气,阳光暖和的照在身上,很是让人舒服。

  食时过后,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旁,一堆枯柴边上,躺着的是两三名唐军士兵,互相闲聊着。

  “听说,隋军已经出兵了。”一个有三十多岁的士兵说着。

  “呿,我还以为是什么消息!”一个年纪轻轻的士兵很是不屑的摇了摇头,说道:“老曲,你的消息可还真灵通啊!”

  “哼,你这黄毛小子懂的什么。”老曲对受到鄙视很是不满。

  “嘿,不是说武关已经被攻下,合计三万大军已经攻下上洛郡诸县,直逼蓝天了,陛下已经让秦王前去迎敌,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年轻士兵说着。

  “那你可知道隋军已经攻打巴蜀?”老曲问道。

  “唉,听说是南蛮造反,才给了隋军进逼夔州的机会。听说巴蜀多山,地势险要,隋军早晚必败。”年轻士兵对大唐充满了信心。

  老曲看了一眼年轻人,只见他脸上还带着稚气,看不穿其中的关键,也就不足为奇了,当下只是长叹一声,暗想李孝恭居然连冉肇则都搞不定,那隋将李靖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平定了荆襄,虽然有着各种因素,但隋帝能让他多次独领一军,岂是庸才?

  “老曲你叹息什么,莫非我说的不对么?”年轻士兵说着,站了起来,哼了一声,道:“多次听说隋军厉害,若是他们打来,我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老曲站起身来,暗想隋军出兵武关,必定会攻打潼关,就是河东肯定也会出兵,此时没有接到消息,就不知道是为何了。“走吧,巡逻去,若是被太子知道了,那可不好!”老曲说着,虽然对大唐的局势并不是十分看好,但他还在大唐的势力范围内,只能是用心守护。

  在武关失守之后,李渊立刻做出了部署,让秦王李世民镇守蓝田,扼守关隘,防止来整部的突破蓝田,兵犯长安。至于冯翊郡,也是重地,就让庐江王李瑗,辅以盛彦师、史万岁等老将辅佐,相信能对付苏定方,更何况,李渊已经派出了使者,准备说服梁师都,让他率兵南下,牵制苏定方部。

  而潼关城高墙厚,离长安又比较近,从理论上来说,潼关是重中之重,只要守好潼关、长安,余下的两路大军根本没有什么作为。相比之下,险隘的潼关,只要小心谨慎,隋军要攻破,很难,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辅佐。

  在两日前,太子李建成就带着心腹杨文干、冯立等心腹,而齐王李元吉则是带着心腹谢叔方,大唐的两位位高权重的殿下领着大军两万,进驻潼关。李建成在对潼关进行了视察之后,立刻派人加固潼关,准备檑木礌石,就是油汁,也从长安运来不少,李建成的心思,就是想着依仗潼关的有利地势,要打一场持久战了。

  就在老曲等人开始巡逻之时,齐王李元吉却是忿忿不平,对着大哥李建成说道:“大哥,如今隋军杀来,爹偏偏要秦王领兵蓝田,却不让我统兵,真是偏心。”

  李建成听了,就劝道:“四弟,如今隋军大兵压境,你对二弟不该有成见。”

  “大哥,不是四弟对二哥有成见,而是你没有看见他的嚣张气焰。”齐王李元吉有些不服输的说着。

  对此,李建成虽然明白,但却明白如今情形,这个时候,绝对不是内讧的时候,就算要“内讧”,也该是平定了天下之后,中原大地,再无敌手之时。人常说牙将桀骜难驯,尤其是乱世之时,握有重兵的将领更是常有不服节制之举。

  秦王李世民在平定了西秦帝国之后,曾经在长安举行了异常盛大的宴会,虽然其中有着李渊,这个大唐的主宰的授意,是为了安定大唐的人心,所以刻意制造出一个战功彪炳的“战神”出来,但李世民嚣张跋扈的气焰,让大唐太子李建成有了不满。

  当然,李建成并不知道,本来的历史上,李世民在平定了王世充之后,更举办了一场更加盛大的“武功秀”,气焰更加的嚣张,也正是那时开始,李建成和李元吉开始联合起来,对抗李世民。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李世民只举行了一场平定西秦帝国的武功秀,因为,河东失败了,平定王世充的不是他,如今更是面临隋军的大举入侵,自保尚是未知之数。

  “好了,四弟,这件事情以后再说!”李建成微微不悦,对于两个弟弟,他很是疼爱。可以说,他对李世民的用心不下李渊,毕竟他年纪大一些,处事沉稳,大唐立国之后,又帮着李渊处理政事,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至于四弟,这时年纪尚小,勇猛有余,沉稳不足,又没有多少打仗的经验,当初定杨军攻打太原之时,齐王就是丢盔卸甲的逃回了关中。如今让太子李建成带着齐王守潼关,就是想要互相弥补,要不然放眼大唐,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镇住李元吉。

  齐王李元吉听了大哥的话,就闭上了嘴,在他的心中,另有计划。他自认为勇武不凡,觉得放眼天下,根本就找不到几个敌手,他又怎么会甘居人下?当初他从太原逃回,丢脸之极,虽然群臣不说,但李元吉能够看出群臣的鄙视之意,尤其是秦王一系的将领,对他呲之以鼻,让他很是不爽。

  李元吉的自尊心很强,就想要借着机会,表现一下。可惜,号称大唐“战神”的二哥,秦王李世民还是丢了河东,眼睛也被射瞎了一只,搞得人不人,鬼不鬼。李元吉觉得如果是自己弄成这副模样,他宁愿一头撞死算了,免得看见那只瞎眼,那种耻辱,生不如死啊。

  为了抢军功,在李渊准备让人镇守蓝田关,抵御隋军的时候,第一个就跳了出来,可是,李渊只是瞧了他一眼,只是摇头,反而是将秦王李世民从冯翊郡调出,由秦王李世民镇守蓝田关,至于冯翊郡,却是换成了庐江王李瑗,他齐王只能是跟随大哥,镇守潼关,压根就没有独立表现的机会。这让李元吉很是郁郁。

  “大哥,听说隋军早就在调兵遣将,为何还不不见踪影?”李元吉又说着。洛阳离潼关不远,因此李元吉才有疑惑。

  “或许是因为辅公祏的关系吧!”李建成说着。辅公祏奇迹般的斩杀了一直压在他头上的杜伏威,进而牢牢的掌控了江淮军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本来这对于大唐是好事,可是辅公祏却是忙着在丹阳建造宫殿,似乎打算称帝。

  “短视!”李建成的心中,给辅公祏下了定论。这个时候,正是一东一西,一南一北,打击隋军的时候,可是他却忙着称帝,就延误了最好的时机。如果关中不保,只靠着偏僻的吴越,又有什么大的作为?

  “隋军若是因为辅公祏的关系而不能出兵,那么武关的那支隋军岂不是孤军一支?”李元吉听了,心中就十分悔恨。来整部孤军深入,若是没有河东、潼关两路大军的支援,根本就无法支撑。并不便利的丹江通道,难以满足隋军的供给。

  “不一定,杨浩既然出奇兵攻下了武关,势必会从河东、潼关两路进攻,相互呼应。”李建成说着,虽然他的心中还有疑惑。

  “那为何隋军至今一点消息也无?”李元吉疑惑的问道。虽然有着辅公祏的原因,但李元吉绝对不会认为这是杨浩迟迟不进兵的原因。

  “哼,杨浩狡猾,非你想象!”李建成说着,心中却有着疑惑。这个疑惑,他一直以来,苦思不得其解。他当初与杨浩认识,时常打猎,时常游玩,可是并没有见过杨浩有什么奇思妙想,可是从各种渠道传回来的消息,河北造出的鞭炮、炸药,甚至还有蒙着铁皮的战舰,在这个时代,显得无比强大。虽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因素,但绝对大大的提升了隋军的实力!

  “大哥,难道是杨浩想要翻越秦岭,绕过潼关,直接攻打长安?”李元吉说着。

  “怎么可能。”李建成斩钉截铁的说着。

  这的确不可能,因为如今潼关的所在,不同往昔,它在大业七年,被隋政府移到坑兽槛谷。这个地方,位于东汉潼关城南城墙的西南坡下,长洛大道从汉潼关城西行下坡必经这里。这条坡路,是只能容一辆推车行走的狭窄坡形谷道,将潼关城设在这里既可以有效地控制长洛大道,又可控制禁沟和潼水河谷的南北通道,从而避免了汉潼关城不能控制南北的弊病,这样一来,汉潼关城就是隋潼关城的第一道防线。

  隋潼关城的所在,城东是悬崖绝壁,城南临禁沟、潼水河谷出口,城西是高岸,所以隋潼关城山环水绕,天堑天成。关闭隋潼关城门就能横断东西大道和南北通道,因而,亦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虽然禁沟、潼谷出口可以通秦岭,但这些地方,均是有唐军重兵把守,更何况,沿着秦岭北麓潼关地界,自东而西设置了西峪关、善车关、太峪关、蒿岔峪关、潼谷关、水门关等关塞,与潼关要塞浑然一体,隋军想要攻打,难于登天。

  历史上,黄巢虽然攻破了潼关,但隋的潼关城与唐潼关城有着些微差别。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六九一年)”,或许是因为黄河河水不停的冲刷,使得黄河南岸与潼关塬头之间可以东西通行,这样一来,长洛大道沿河边行进更为方便,所以不必再绕道塬上,因此潼关城遂北移到黄河岸边。当然,唐潼关城虽然变化,但隋潼关城的作用仍在,黄巢能破潼关,是因为唐将一时疏忽,忘记守卫禁沟,义军遂踏破禁沟,进而攻破唐潼关城,兵进长安。

  可以说,只要在潼关城内设防,另在禁沟、潼水河谷出口驻扎重兵,隋军想要攻破潼关,无疑是痴人说梦。禁沟自潼关城南直通秦岭,长三十里,设有十二连城,连城里有兵百人,只要发现敌情,在城内土台点燃烽火,通报中军帐,再由中军帐点燃烽火通报潼关城,就可以相互呼应,而禁沟深达数十米,乃至数百米,实为难以逾越的天堑,隋军如何能攻破?

  这样的布防,是河东丢失之后,为了防备隋军的进攻,李建成与李渊、裴寂等大唐心腹,共同商量、研究了许久,倾长安的财力物力打造了这条牢固的防线。在防备如此森严的潼关城下,隋军就算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拿潼关毫无办法!退一步说,就算隋军能够攻下了潼关,也势必伤亡巨大,那么接下来的长安一战,就是唐军占优了!

  潼关防守,历来是针对洛阳方面的政权,隋军若是攻不下长安,又怎么能守住潼关?守不住潼关,河东、武关的隋军就只能撤退,无功而返。这,就是关中的优越地势!古往今来,靠着他称帝的,或进兵中原的,不在少数。

  正是有着这样的优越地势,李建成才有着极大的信心,认为他一定能够守住潼关,对于李建成来说,他反而是担心冯翊郡的战局,毕竟冯翊郡虽然有沙地、芦苇等天然地势,更有洛河、渭河两条天然河流的阻截,但相对而言,没有潼关、蓝田关的地势更加险要。

  虽然在李建成的心中,认为隋军攻破潼关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是个生性谨慎之人,显然不会大意,与李元吉说的时候,就吩咐杨文干、冯立等心腹,一定要小心谨慎,日夜不停的巡逻,保护好潼关,将隋军拒之于关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