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立隋 第三十章 暗涌(二十二)

《立隋》第三十章 暗涌(二十二)

作者:牂牁野人 字数:5072 书籍:立隋

  消息不断的传来。

  似乎因为害怕隋军的追击,燕军的行军速度突然变的缓慢起来,一日不过十余里。燕军的步步为营透露出种种的诡异,让杨倓不由沉思,一人智短,杨倓决定集思广益,为这次的军事行动做出一个最为正确的安排。

  此刻,巳时初,蓟县大厅内,众人齐聚一厅,美食摆放开来,一旁的小童为诸将空空的酒碗添加着米酒,而案几上,则是一些猪肉制成的肉丸,此外还有涿郡的一些特色糕点。

  “殿下,看这个样子,似乎燕军出现了异变!”一名将领说着,微微的拱手施礼,“末将愿意领兵追击燕军,斩杀高开道!”

  他的话音未落,另有几名将领纷纷请战。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说话的是王伏宝的副将,只见他走了出来,一脸的担心,到了大厅中央站定,一抱拳,沉声道:“殿下,燕军狡猾多端,恐怕这一次又有什么计谋!”

  杨倓看了一眼智囊宋正本,微笑道:“宋先生,依你之见,又该如何?”为了培养杨倓,杨浩曾经让杨倓跟随宋正本学习了一段时间,可以说,宋正本也算他的授业恩师。

  宋正本一抚胡须,沉吟了半响,道:“殿下,燕军如今缓缓退兵,据斥候的探查,燕军营寨之中,每日的炉灶日渐减少,似乎有大量的逃兵出现。”说到这里,诸将均是将目光移到宋正本的身上,这些情况,诸将都已经知道,所以适才那位将领才会认为燕军出现了异变,想要趁你病要你命,派兵追击已经呈现军心不稳的燕军。

  此刻,听到宋正本声音一顿知道他就要说到重点,是以才人人侧目,静待着宋正本的下文,只是不知道他又有什么高论?

  宋正本手握成拳,放到嘴边,轻轻的咳嗽一声,这几天,他与杨倓商议军情以及其他事宜,说话太多,嗓子也有些不舒服,有些嘶哑。清了清嗓子,宋正本笑道:“燕军挟三河口胜势而来,虽然是在县略有挫折,可是毕竟没有遭到大败,气势还在。更何况高开道乃是凶恶之人,岂会轻易的退却?”

  “那么,宋尚书认为该怎么办呢?”说话的还是适才最先开口的将领,此人隶属于禁卫军,本来是由苏定方的管辖,作战非常的勇敢,此次杨浩西征,苏定方也有意带着他,不过考虑到不能将河北抽空,这才留下几个猛将留守清河。

  “燕军这两日连续退却,每日不过十余里,表面上,是为了防止我军的追击,所以一路小心谨慎,步步设防。可是依我看来,燕军恐怕还希望我军追击呢!”宋正本说着,举起酒碗,饮了一口,润了润喉咙。一旁的小厮连忙举起手中的小勺,为他添满米酒。

  “希望我军追击?”一名将领有些疑惑,不由开口问道。这,的确是很奇怪啊,从来两军交战,退却的一方都是千般准备万般谋划,以防敌人追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可是如今宋尚书的话是什么意思,希望隋军追击?难道燕军一心求死不成?

  宋正本哈哈一笑,轻轻的叩着案几,这才缓缓的道:“据探马回报,燕军每日安营扎寨之后,营中的炉灶均有减少,虽然数目不多,可是却在向我军透露一个消息,那就是燕军似乎出现了逃兵!”说到这里,宋正本环视了一眼众人,只见诸将均是点头,年轻的杨倓也是点头,似乎在思考着。

  “如果,燕军出现了逃兵,不管是因为何种原因,想必诸位将军包括燕王也会认为燕军已经军心不稳,定然会引兵追赶,一举将燕军剿灭,从而平定北方的叛乱!”诸将点头,此刻在他们心中环绕的,就是这个念头。宋正本瞧在眼中,续道:“可是如此一来,我军必然会陷入燕军的埋伏之中!”

  一语如雷,诸将均是有些不敢相信,纷纷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倒是燕王杨倓与王琮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由点点头。河北虽然有不少名将,可是都已经出征在外,留在清河的,只有来整与这些将领。而这些将领,大都是冲锋陷阵的猛将,论起阴谋诡计,却是不行了。要不然杨恭仁也不会让宋正本随着杨倓出征,就是为了弥补策略上的不足。

  “啊,宋尚书,这是为何?”张副将虽然明白了一些,可是却有些在梦中。

  “减灶之法!”宋正本非常笃定的话语,让杨倓想起了历史上的马陵之战。战国时期,孙膑奉齐王之命,带着齐军支援被魏国攻打的韩国,但是,齐军并没有直接赶赴韩国,而是攻打魏国国都大梁,从而使得庞涓率领魏郡回援。当两军在魏国纵深相遇之时,孙膑建议田忌采取的就是减灶之法,从而让庞涓误以为齐军胆小,出现了大量的逃兵,于是庞涓带着轻骑奔袭齐军,结果中了齐军的埋伏,死在马陵。

  这个时候,宋正本的话语,让杨倓不由的响起了这一场经典战役,可是,燕军打的是这样的注意吗?

  杨倓正在思考间,一名小卒匆匆上来,跪在地上,道:“殿下,燕军再度后撤十余里,经过盘点,燕军丢弃的大营之中,炉灶再度减少五千!”

  宋正本点头,问道:“造饭时间可否变长?”斥候探查之时,宋正本曾经千叮万嘱,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是以此刻听到斥候的言语,再度问道。

  那名小卒点头,应声道:“燕军大营上方,烟火时间的确比平时多了一倍时间!”

  “很好,再探!”杨倓微微笑。如今的情形已经很明显了,燕军的打算就如宋正本所言,乃是减灶之计。将目光转向宋正本,杨倓开口,问道:“宋先生,依你之见,这又当如何?”杨倓毕竟年轻,这一仗可是千万不能马虎,多听听宋正本的意见,才能多学习。

  轻轻的敲打着案几,宋正本沉吟,按照燕军的行军速度,应该又到了三河口一带。可笑,高开道在三河口占了隋军一次便宜,难道他还想再让隋军在三河口吃一次亏?眼睛精光一闪,宋正本已经有了主意。

  这已经是第四天了,燕军一路退却,如果再退,恐怕就要回到渔阳郡了。难道是,这个计谋被隋军看穿了?这让高开道深深的疑惑,毕竟,河北多英杰,能够看穿这个计谋,或许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隋军不来追击,真的要退回渔阳郡?那岂不是前功尽弃?这让高开道很是不甘心,在最好的时机,他都不能攻下河北,难道还指望在隋帝回转了河北之后,攻取河北?

  茫茫的燕山余脉之中,掩藏着燕军的士卒。山风有些大,刮在高开道的刀削一般的脸上,隐隐生疼,可是他犹自没有感觉一般,死死的看向西方,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一旁的张金树、谢棱瞧在眼中,也只能无言以对。

  “大王,既然隋军之中,有智谋之士,不妨暂且退兵,再作他图!”张金树微微叹息,上前劝解。

  深深的叹息,高开道想了一想,嘴角蠕动,正要说话,这时,一匹战马疾奔而来,那是燕军派出的斥候。这个时候,又有什么消息吗?难道是……

  “报!”那名斥候的声音拖的长长,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在战马上一抱拳,道:“大王,隋军先锋率领五千人马杀奔而来,杨倓率领主力两万随后,直奔三河口而来!”

  “什么?”高开道、张金树等人不由动容,张嘴问道,声音微微的颤抖。

  那名斥候高声的复述了一遍,高开道忍不住哈哈大笑,看来,上天还是对我不薄啊!隋军还是按捺不住,派兵赶来了!他得意的声音远远的传开。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张金树的脸上也是露出激动的神色,这一仗,一定能将隋军击败,那么他张金树可就是大功!大王必定会好好的奖赏自己。当然,在张金树的心中,能够报仇,那才是最重要的。

  “谢将军,依计行事!”高开道的声音中,掩饰不住的兴奋。

  “是,大王!”谢棱领命而去。

  燕军开始按照计划,佯做退却,断后的乃是谢棱,此刻的他,假装着一副悠闲的模样,带着士卒很是散漫的晃悠着。当然,谢棱暗地里,还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免得一个不小心,就隋军一刀砍死,那就划不来了。

  后方,隋军渐渐的追了上来,谢棱已经能听见隋军奔跑的步伐声,如雷一般。

  这一带,地势较为险要,山势起伏不定,所以追赶的隋军都是步兵,只有少量的骑兵在前方。而燕军同样也是如此,在这种地方,骑兵只能任人宰割,根本不能发挥出骑兵野战的优势,所以,无论是隋军还是燕军,都以步兵作为主力。

  谢棱做出一副惊慌失措的表情,带着断后的燕军撤退,燕军很是配合的大声叫喊着,惊慌失措的向东奔跑。

  “杀!”隋军的将领高声大喝,带着隋军向前杀去,一路上,几名落后的燕军被隋军追上,顿时身首异处,鲜血飞溅。

  “快逃!”谢棱故意大声的喊着,似乎被隋军吓破了胆,连连的催促燕军逃走。虽然谢棱的表现非常的异常,并不符合常理,毕竟,断后的军队一般都会死战。虽然异常,可是隋军的将领似乎没有察觉,而是不断的催动兵马,杀奔而来。

  快了,就要到埋伏圈了。这里,已经接近了当初伏击王伏宝的地方,两边的山脉之中,有着山涧河谷,非常利于隐藏士兵,只要将隋军诱过了这段路,两边的伏兵杀出,就可以杀隋军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大王让你继续诱敌!”一名斥候赶了过来,向他传达了高开道的最新指示。

  “为什么?”谢棱大声的喊着。虽然他骑着马,不必担心隋军能够追上自己,可是他身边的士卒已经死伤不少,若是再继续奔逃,恐怕两边伏兵杀出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反扑了。

  “隋军前后离得比较远,如果只是扑杀了隋军先锋,恐怕不能全歼隋军!”那名斥候大声的解释。

  “撤,继续撤!”谢棱无奈,只能继续挥动马鞭,继续向前奔去。

  “殿下,我军先锋已经进入了燕军的埋伏圈!”一名斥候奋力的勒住嘶鸣的战马,向杨倓报告了最新的消息。

  “宋先生?”杨倓将目光看向宋正本。

  “传令前军暂停追击!”宋正本笑道,按照计划不是这样的,可是既然张副将等人没有消息,那就先暂停追击,不然,还是会落入敌军的圈套。

  “是!”斥候打马,奔上前去。

  “该死!”站在一个山岭上,高开道忍不住骂出声来,隋军的先锋已经进入了埋伏圈,可是为什么停了下来,要不是隋军分成了两军,前后呼应着,第一时间,高开道就准备要歼灭隋军的先锋部队。他之所以没有那样做,就是为了一战擒杀燕王杨倓。

  毕竟那是隋军的一个王爷,这支隋军的最高指挥官,如果能够击杀,隋军就不战自败了。

  难道是,隋军发现了什么破绽,看出了燕军的埋伏?高开道皱起了眉头。

  “大王,可让谢棱将军再去诱敌!”张金树再度献策。

  也好,看看隋军的先锋将领会不会贪功冒进,那样的话,还是有机会的!

  军令下达下去,很快,谢棱故作骁勇,对隋军进行挑衅,面对燕军的污言秽语,隋军的先锋将领显然按捺不住,催动大军杀了过来。这个时候,隋军的主力也开始向前移动,有如一条黑龙。

  看到隋军主力杀来,离燕军的埋伏圈越来越近,高开道哈哈一笑,道:“传令,伏兵准备,只要隋军主力进入埋伏圈,即刻杀出。如有生擒或擒杀杨倓者,赏百金,官升五级!”很大的诱惑,高开道的确下了血本。

  高处的掌旗手应声,时刻关注下隋军主力的情况,终于,他挥动了手中的大旗,“呼,呼!”大旗猎猎作响,指挥着燕军伏兵杀出。

  可是,一盏茶之后,还是一片静悄悄的,伏于燕山余脉的燕军并没有杀出。而隋军这个时候,却在猛烈的追击燕军谢棱部,同时主力在几名将领的带领下,向两翼扩展开去。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高开道的心中咯噔一下,他感到了一丝不妙,他跑上两步,喝道:“掌旗手,怎么回事?”

  那名掌旗手显然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脸茫然的看着高开道。

  高开道奔上两步,一把夺过掌旗手手中的大旗,奋力的挥舞着,想要将伏兵招出,可是,只是徒劳而已,没有预想中的伏兵,究竟这是什么回事?高开道放下了手中的大旗,气喘吁吁。

  “大王,你看!”一名士卒忽然叫出声来。

  高开道定睛一看,只见两里外,本来是燕军伏兵的所在,冒出腾腾的青烟,群山隐隐的震动,接着,传来了奇怪的声音,有如雷鸣。

  “这是,为什么?”高开道目瞪目呆。

  此时,那两个山谷中的燕军,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燕山余脉,连绵千里,其中有不少的山谷,这些地方,为高开道的埋伏提供了地利条件。可是这些山谷,出入却甚是不便,有的地方,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只容三四人并肩而行。这样的地形,为隋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那日,宋正本在确定了燕军的计谋之后,想出了一个计谋,既然你高开道暗施诡计,那么就让我给你来一个计中计吧!

  隋军之中,并不缺乏涿郡人氏,潞县一带的人也非常之多,这些人对燕山余脉的地形非常的熟悉,更何况隋军经过了一番查探,将三河口一带的地形查探的明明白白。隋军的进兵,在高开道的眼中看来,似乎冒进,可是只有杨倓、宋正本等人知道,这个计划的周密详细。

  涿郡多战马,这次出击,隋军派出了五百多名的临时斥候,广布在燕山余脉,不断的探查燕军的情况,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这才掌握了燕军伏兵的埋伏地点,随后,隋军以张副将等人为首的五千余人,带着隋军的新式投石器,还有当初苏定方攻打李孝恭的简易炸药包,向燕军的埋伏所在奔去。

  埋伏的燕军显然没有料到隋军从其他地方杀出,当隋军将投石器上的炸药包抛出的时候,光是爆炸声已经让燕军肝胆俱裂。他们根本没有见过这种武器,加上四处激荡的碎石威力非常的大,杀伤了不少燕军。

  燕军的将领想要带领士卒冲杀出去,可是,隋军已经牢牢的堵住了出口,就像当初他们堵住王伏宝一样,那个时候,他们随意的屠杀者大隋的勇士们,可是他们那里知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不过区区的十余日,这一切就改换过来,变成他们被屠杀了。

  厮杀声、爆炸声、呻吟声,响彻在山谷之中,久久的回荡。

  这几乎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虽然高开道看不到,可是他也是感觉了不妙。最初一开始的时候,他以为是山崩,可是随即,他就发现了,那是隋军的军队!该死,真是该死,隋军不仅识破了这个阴谋,而且居然还设计,干掉了自己的伏兵!

  可是这一切,自己却还不知道,犹自做着胜利的梦境,幻想着擒杀杨倓,然后攻下涿郡、河北,成为雄踞一方的枭雄!可是,这一切,已经破灭了,已经残酷的破灭了,真的是恍如梦境啊!醒过来的高开道只能咬牙,做出了一个决定,撤退,这次是真正的撤退。

  谢棱一直在狂奔,当他看到山岭之上舞动的旗帜,他顿时身子一震,终于,反攻的时间到了!他准备带着士卒翻身再战,配合着伏兵,一举将隋军擒杀。可是他等了半响,没有任何的迹象,反而是剧烈的轰隆声,让战马惶恐不安,士卒们均是四处张望,查看轰隆声的来源。

  隋军已经毫不客气的掩杀而来,断后的燕军因为伏兵没有按计划的杀出,已经是没有了斗志,惊恐的叫着,先渔阳郡狂奔。

  逃了吧,逃了吧!这个时候,谢棱的脑海中,只有这个念头,他毫不犹豫的拨马而逃。当他跑了十余丈的时候,看见不远处,一个身影,是那么的熟悉,正伏在马背之上,全力的东逃。

  “大王!”谢棱喊了一声,拍马紧紧的追上。

  不过半日的光景,高开道就奔回了渔阳郡,刚逃入城中,气喘吁吁惊魂未定,听说隋军继续追击,一路向渔阳杀来,赶紧下令关闭城门,准备利用城池坚守。同时派出快马,准备从北平郡调集军队,与隋军做最后的一搏,毕竟,要他高开道认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外,或许该是高句丽出兵的时候了吧!

  这一仗,隋军并没有多大的损失,却是杀死燕军至少一万人,投降的也有五六千人,一举的扭转了局势,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一仗,宋正本的谋划之功,起着了决定的作用,当然也离不开隋军的奋力厮杀。

  是日黄昏,隋军在渔阳郡治城外七里外扎下大营,准备攻打渔阳郡,一举收复渔阳、北平等掌握在高开道手中的郡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