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曹植 第三百二十二章 陈登的选择

《曹植》第三百二十二章 陈登的选择

作者:辰时卯时 字数:3531 书籍:曹植

  对于司马享引爆这个矛盾点,曹植并没有阻止,相反由司马享这个标准的世家子弟提出来,更有好处。【

  这个矛盾点能不能突破,直接关系到科举制的推行问题。虽然曹植已经挑起了让世家牵头进行教化的计划,但是教育这东西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而且就算培养了一大批寒门子弟出来,但世家在其中的影响力还是最大的。

  因此,除了发展寒门子弟这个基础之外,分化世家内部,也是必须的。若是这问题由曹植提出,世家那边戒备和敌意肯定会很浓。相反,由司马享提出来则可避免,即便有人能看出,曹植和司马享相交甚笃,但身份摆在那里,这是不能磨灭的。

  而司马享此言一出,果然引得众人大乱,这是人生价值观与家族利益之间的矛盾,岂是这么容易想透的,因此很快,整个大堂便乱哄哄一片。

  主位之上,张俭对郑玄说道:“康成,莫非你就是听到此言,有所感悟?”

  郑玄笑了笑,目光落到曹植身上道:“司马叔达所言,仅皮毛已。”

  张俭听着,脸色变了数变,忍不住惊讶道:“这仅是皮毛?”张俭可不同于郑玄,郑玄毕生都没有出仕,乃是一名纯粹的学者。而张俭早年就曾出仕,而且还身居高位,不然党锢之禁他也不会是主要人物之一了。而党锢之禁后,他才决定归隐,故此在政事上面,张俭的经验要比郑玄丰富得多。

  张俭人老了,心态也平和许多。司马享所言在年轻一辈中有些谎言怪诞,毕竟自董仲舒以来就开始独尊儒术,其他学说在世家之中并不讨好。但如张俭这类老人”已经不再限制于儒家学说”对于先泰诸子,都极为精通。加上张俭丰富的从政经验,却是能看出,司马享所言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他应该还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

  张俭心中虽然同意,但也没有立即出言”毕竟他威望太高,若是出言支持司马享,这会打击其他学生。想到此处,张俭却是微笑着对郑玄道:“康成啊,俭倒是想快点跟你这个小友畅谈畅谈!”

  郑玄听着,微笑道:“还是等这帮小家伙讨论完先吧。”

  张俭闻言,捋髯笑道:“有理有理!这帮小家伙,倒是比我们年轻的时候好多了。”

  郑玄点头道:“身逢乱世,自然要奋发上进,非我等那时可比。”

  郑玄和张俭两老在小声交谈”而曹植和司马享已经闭上了嘴,却是那边杨修等人和一众颇1书院的学生已然分成两派,在激烈争论。

  这两派,一派是拥护世家,以陈泰、丁仪等世家子弟为首:而另外一边则是支持司马享所言的寒门子弟,以郭奕为首。而最令曹植感到惊喜的是,为他所看重的蒋济,竟然在争论了一会之后,加入到郭奕的一边。

  倒是杨修、苟挥、苟误几人”还没有表态,在作沉思状。

  曹植这里已经有司马享代他发言,自然不再说话了,只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场论战,却是空前激烈,两边的人尽皆引经据典”又举上各种事例,就连曹植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心中忍不住暗道:“这帮文士就是厉害,这么一点小问题”还能引经据典来争论。”

  当然,若是真要曹植用这方法来争个所以然来,他也能做到,但只是觉得没有必要罢了。但这样也好”反正争论是士林的问题,让这帮士林打打口水仗更好”这更可以让自己的理论深入人心。只要时机一到,取个折中之法平衡一下双方的利益,就可以推行自己的改革了。

  因此,曹植倒是一脸轻松地坐在那里听这帮家伙打口水仗。

  士人争论起来,还是十分精彩的,特别是听他们引经据典,倒是让曹植也获益良多。曹植都如此,更遑论其他人了。故此,当日落西山之时,讨论还未结束。还是张俭见到天色不早了,才宣告暂停。

  不过郭奕跟陈泰二人却是意犹未尽,约定明日再战。

  见到二人如此,曹植心中忍不住叹道:“他们两个的老爹不对付,想不到小一辈也不对付起来了。”

  而接下来几天,曹植都在颖1书院住下,不时跟郑玄和张俭两个老头聊一下自己的想法。至于书院内的大论战,却是持续了三天之久,但最终却还争不出个高下来。反倒是争论三天,让两派之人都技穷了,因而相约一月之后再战。

  颖1书院论战此事,却是由一众学子传了开去。由于颖1书院有郑玄、张俭两位大儒坐镇,堪称天下第一书院,因而极受关注。论战三天,这等事可是数十年难得一见,因而这个论题,跟着此事飞快地传播出去。不到一月,便已经传到河北,再次引发起一场大论战,这却是曹植始料未及的。

  就在士林激烈论战的时候,徐州下郊城,陈家府邸。

  陈登脸色阴沉地望着他的老父陈怪,而陈怪正拿着一封书信在仔细阅读。旁边一名普通百姓打扮的汉子,束手而立,正是被曹植从许昌派来的文稷。

  陈珪看完之后,才抬起头说道:“有劳长礼将军送信了,元龙,且去安排客房给将军。”

  文稷听到,笑了笑道:“不劳烦汉瑜先生了,四公子的书信稷已然带到,稷现在就要回去复命,告辞!”

  陈珪见着,也不阻拦,而是对陈登说道:“元龙,且送长礼将军出去。”陈登应了一声,将文稷送出屋内。

  当其回来之后,快速地合上房门,凝声问道:“父亲,此事当如何?”

  陈珪以指骨轻轻敲着案桌,沉吟了许久,才说道:“吕布绝对挡不住曹孟德!”陈登听着,轻轻点了点头。陈蛙又接着说道:“刘玄德,不可靠。中原早已是曹孟德囊中之物,我陈家若是想继续于徐州立足”只有一个选撤………”

  说到这里”陈坯便停住了嘴,陈登凝声道:“投靠曹孟德!”

  陈珪听完,轻轻点了点头,继而说道:“苟家地位稳固,我陈家若是在此战中出力,未必不能在徐州得到如苟家一般的地位。”。

  陈登闻言”轻点了一下头,说道:“孩儿亦以为,投曹孟德更好!。”顿了一下,转而说道:“现在吕布大军已然在进攻彭城,而曹孟德大军亦将至。无论如何,徐州关键一战,都应该会在彭城开打。若吕布能在曹军来之前,攻下彭城,那么曹军胜机更大,若攻不下”要进行野战,吕布未必能占优,…,…”

  就在陈登要下结论之时,外面忽然有人大声道:“太爷、老爷,外面有一位自称孙公佑的先生求见!”。

  陈珪和陈登听到,对视了一眼,陈登凝声道:“请他到客厅,就说我随后就到。”。

  “诺!”。

  当家仆去后,陈登却是苦笑道:“各家都来争取我陈家,呵呵,……,…”。

  陈珪微笑道:“这未必不是好事。不过刘玄德现在虽领两准”然而已是油尽灯枯,无甚作为。元龙对他,无需理会,打发他走便可。”

  陈登轻笑道:“这个孩儿自晓得。”顿了一下,陈登却是问道:“父亲,那我等该如何助曹孟德?”

  陈珪沉吟了许久”叹道:“现在吕布手下还未对其离心离德,恐怕难以策反。再者下那守军皆掌握在其麾下,怕是难以动手!”

  陈登听着”摇头道:“若是等吕布回城再策反,我等功劳就太小了。现在下邪城守军不多,若是我等能占住下邪,让吕布归不得”那岂不是更好!…”

  陈珪眉头一皱,说道:“这么做风险太高!”

  陈登缓缓摇头道:“父亲”所谓富贵险中求。我陈家在徐州地位稳围,然而若是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我陈家将能更进一步!”。

  听到这话,陈珪目光绰绰地盯着陈登,凝声说道:“若是败子,我陈家基业将毁于一旦!”。

  然而这次,陈登却是摇头苦笑道:“父亲,你可知道曹子建的野心?”

  “曹子建的野心?…”陈埋听到,有此迷糊。

  陈登见着,便说道:“他在河北,煽动河北世家开设书院教导寒门子弟。而早前又将康成公请到许昌,孩儿有预感,曹子建是要跟天下世家为敌!”说到最后,陈登神色极为凝重。

  陈珪并没有太意外,反而点头道:“这个为父也能感觉到一点,但元龙为何如此肯定?他以天下世家为敌,元龙又觉得他可以成功?”

  陈登指了指陈怪手中的书信,说道:“孩儿其实是从这书信中肯定的。我陈家在徐州的地位,人人皆知,曹孟德又岂会不明。他不派人来找我们,反而是曹子建派人先来,恐怕曹孟德对我陈家,还有顾忌。而曹子建的书信,正是告诉我们,只要主动投靠,方能有更大的发展。至于曹子建与天下世家为敌,能不能成功孩儿并不清楚。但曹子建削世家之意十分明显,若想陈家继续传承下去,唯有主动相投。不然的话,即便曹孟德不动手对付我们,曹子建与天下世家真正展开正面对抗之时,我们陈家肯定会受到波及。”

  陈珪眉头紧皱,说道:“元龙此言不无道理,然即便受到波及,若是我陈家不参与进去,损失还是有限的。无为,岂不是更好!”。

  陈登轻叹道:“无为的确没有错,但若曹子建胜了,那么我们陈家,也意味着迈向衰落!…”

  陈珪听到,忽而笑道:“原来元龙还是肯定,曹子建能胜!…”

  陈登叹道:“不知为何,孩儿总有这种感觉。特别是,曹子建太年轻了,即便他只有四十岁的命,还有三十年时间。曹孟德打下基础,而曹子建治理天下,三十年,足以改变很多。”。

  听到这里,陈坯点头道:“元龙现在已经是陈家家主,此次选择为父并不插手,但为父希望你的选择对陈家是对的!…”

  陈登闻言,恭敬地拱手道:“多谢父亲信任!…”

  陈珪摆了摆手道:“为父已老,总有一天陈家要交到你的手上。这决定,自然该由你来做了。”。

  陈登轻点了一下头,说动:“如此,孩儿且去打发孙公佑。就请父亲修书一封,派人送与曹孟德,着其配合。”

  陈珪凝声道:“善!”

  陈家在徐州,可谓地头蛇,这是当年的糜家和曹家也比不上的。特别是陈家父子,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加上陈家在徐州的耳目,书信倒是顺利地送到了前线。

  而此时,彭城城下。

  以张辽、高顺为首,吕布麾下一大帮健将对彭城轮番狂攻,这里面还动用上了吕布魔下最为精锐的陷阵营。奈何,彭城自从当年被曹操夺来之后,就一直经营。特别是徐州富庶,而毛价也知道彭城乃是要紧之处,因此将徐州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彭城之中,让这座坚城的防御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而曹操闻得吕布出兵彭城之时,也去信通知彭城守将曹休。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准出城迎战,一定要守到有曹操出兵的命令为止。对此,曹休是坚决执行到底。任凭吕布如何挑衅或狂攻,彭城都是岿然不动,反倒是没有停歇过进攻的吕布军损失惨重。

  一个多月后,曹军前锋夏侯惮终于兵临彭城之下,彭城上面的部将见到,纷纷请求出城迎战。只不过对此,曹休却是毫不理会,只坚决执行曹操的命令。

  也幸好曹休坚决贯彻到底,才避过一劫。却是陈宫看准了夏侯惇所部远来疲惫,趁其部立足未稳,集合吕布军精锐对其发动猛攻,并一下将其军击溃。而陈宫也留了后手,若然曹休率军出城,则预留下来的张辽所部,则会趁机攻城。奈何曹休没有中计,陈宫对此却是无可奈何。

  夏侯惮所部虽然被击溃,然而退了三十里之后就重新整军。而曹操大军也到了,与主力汇合之后,却是步步为营推进,开到彭城之下,与吕布军对峙起来。

  一边有十数万大军,外加彭城守军,另外一边只有寥寥数万人,战争的天平已经倾斜得十分严重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